苏幕遮周邦彦河北省万全中学周华题解“苏幕遮”唐玄宗时教坊曲名,来自西域。后用为词调。曲辞原为七言绝句体,以配合《浑脱舞》。作者简介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人。少年时落拓不羁,二十四岁时入太学读书,后来当过一些地方官和校书郎等职。他精通音律、善作词,其作品善铺叙而含蓄,富丽精细,格律精严。漂泊的孤独和憔悴失意,是周邦彦词的情感基调。咏物也是周词的主要题材。周邦彦是继苏轼之后北宋中后期词坛领袖,他不同于苏轼追求创作自由,注重抒情言志,而是强调精心勾画,法度井然,注重词境的开拓。周邦彦开宗立派,是继柳永之后北宋最有影响力的婉约派词人。苏幕遮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译文:见那炉中沉香袅袅,暑气渐消。何处鸟儿多情,婉转莺啼?檐上轻窥,窃窃私语,它们是在呼唤晴日吧。窗外河塘青碧,昨夜的雨珠在初阳之下不复留存,水面上铺开片片清润圆正的荷叶,荷花支支挺拔如举,妩媚风里。故乡迢遥,何日才能归去?家乡远在吴门,我却客居长安,久久不归。五月共垂钓的那位渔家儿郎啊,尚记否?那小舟荡荡,多少回梦入芙蓉浦。燎沉香,消溽暑时间:梅雨季节的清晨室内环境:雨后的房间里面又潮又湿心情:如房间的环境一样,闷闷的室内活动:燎沉香——消溽暑焚香消暑,取心定自然凉之意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呼:更显人性化。表现出小鸟欢快的叫声和活泼灵动的神态。窥:把鸟儿们东张西望的神态表现得活灵活现。鸟雀在窗外欢呼着,庆祝天气由雨转晴。在词人眼里,鸟雀仿佛有着人一样的喜怒哀乐,她们也会“呼”也爱“窥”,如同调皮的孩子一般活波可爱。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这首词虽写久居汴京与消夏思归的情思,但却以描绘荷花的风神而著称于世。王国维曾评:“美成《青玉案》词,‘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此真能得荷之神理者。”(《人间词话》)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一一”:荷叶在水面上错落有致、疏密相间、高低起伏,颇具层次感。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风”造成左右摇摆的力“举”代表向上的力荷茎修长挺拔、英姿飒爽,在风中“举”,具有动感,尤见精神。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水面是水平的,“清圆”的荷叶以及荷叶上的雨滴是圆的,而亭亭玉立的荷茎又是垂直的。这种几何图形般的简约造型,让读者过目不忘,似得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精髓。——简约的构图美故乡遥,何日去?荷花点燃了词人的思乡情,他的家乡在钱塘,那里有西湖的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于是词人喃喃自语:故乡是那样遥远,我何时才能回去呢?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久”字体现了作者对飘泊生活尤其是仕途生活的厌倦,在其它作品中词人一再以“京华倦客”自称,可见他早已淡薄功名而魂系故乡。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八声甘州》长期客居、仕途殊不称意,早年进京时的豪情壮志如今已消磨殆尽。世事的无常、仕途的阻滞、官场的黑暗,使他不由地想起故乡的往事。五月渔郎相忆否不直接说自己思念友人,而用设问反写不知旧友是否忆我,不仅把自己对故乡、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更细腻真切,而且不落俗套。“诗中老杜,非先生不可。”——王国维《清真先生遗事》月夜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公本思家,偏想家人思己,已进一层。念及儿女不能思,又进一层。”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思乡之切以至梦中飞度,恍若已回故乡,与友人小楫轻舟畅游于芙蓉浦。词最后的“芙蓉浦”,与上片的“荷”遥相呼应,是对荷的描写的延伸,使全词结构更为完整、紧密。诗文结构主旨词分上下两片。上片主要描绘荷花姿态,下片由荷花生发开去,梦回故乡。全诗明白如话,不加雕饰,然意境深远。从作者对故乡的强烈思念中,对小楫轻舟泛游芙蓉浦的自在生活的深情向往中,也能依稀地感到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回归自然的宁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