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输血规范输血目的:增加血液的携氧能力纠正凝血功能异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2012版成分输血比例:100%合理用血:是输注安全的血液制品,用于不能用其他方法替代的危重患者的治疗。安全输血:就是使用合法血站提供的合格血液为需要输血治疗的病人进行治疗,尽量避免或减轻输血不良反应和经输血传播性疾病。输血前评估目的输血前评估就是医生对患者输血治疗的利弊进行权衡。原则要坚持趋利避害的原则,即只有当输血对患者的好处大于所冒风险时才进行输注。该输的血及时输,无适应证的血绝对不输,可输可不输的血尽量不输。输血前评估评估输血的必要性需要综合分析诸多因素和临床特征。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和凝血四项值最客观,但不是决定输血的最好指标。贫血原因(急性失血、慢性贫血或溶血)、患者心肺功能和组织供氧情况、患者对贫血的耐受力等因素对判断是否输血更有价值。输血前评估输血指征应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附件三“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南”及附件四“内科输血指南”的要求,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输血指征红细胞(1)急性失血:①Hb>100g/L不必输注;②Hb<70g/L考虑输注;③Hb在70~100g/L之间根据患者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以及年龄等因素决定。(2)慢性贫血:①Hb<60g/L并有明显贫血症状者,可考虑输注;②贫血严重,虽症状不明显,但需要手术或待产孕妇,可考虑输注。(3)不合理应用:①急性失血患者补液扩容前就输红细胞;②Hb>100g/L输注红细胞;③失血量<20%血容量输注红细胞;④慢性贫血病因未查明,Hb>60g/L无明显贫血症状输注红细胞。输血指征血小板(1)内科:①血小板数>50×109/L一般不需输注;②血小板数(10~50)×109/L根据出血情况决定;③血小板数<5×109/L应立即输注。(2)外科:①血小板数>100×109/L不需输注;②血小板数<50×109/L应考虑输注;③血小板数在(50~100)×109/L之间根据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决定。(3)不合理应用:①血小板数>100×109/L输注血小板;②血小板数在(50~100)×109/L之间无明显出血输注血小板。输血指征新鲜冰冻血浆(1)内科:①各种原因引起的多种凝血因子缺乏所致的出血,特别是肝病患者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②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外科:①凝血酶原时间(PT)或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大于正常对照1.5倍,创面弥慢性渗血;②大量输入库存血引起的稀释性凝血功能障碍;③紧急对抗华法林的抗凝血作用。(3)不合理应用:①用于补充血容量;②与红细胞搭配输注;③用于补充营养;④用于促进伤口愈合。(4)输注量:5-10ml/kg输血指征冷沉淀:((1)内科:①治疗儿童及成人轻型甲型血友病;②治疗血管性血友病;③治疗纤维蛋白原缺乏症。(2)外科:①补充纤维蛋白原;②与新鲜冰冻血浆及血小板配合应用纠正凝血功能障碍。(3)不合理应用:纤维蛋白原>0.8g/L,无出血表现输注冷沉淀。(4)输注量:1-1.5单位/10kg普通冰冻血浆主要用于补充稳定的凝血因子。输血申请《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第二章第五条规定:经治医师提出输血申请,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名,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备血。常规输血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少于800毫升(4IU)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在800毫升至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大量输血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报医务部门批准,方可备血。紧急输血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患者急性失血达自身血容量的40%以上;患者已呈失血性休克状态;突然发生无法控制的快速出血(如胸腹腔大血管破裂、肝脾破裂等),为赢得手术及其他治疗时间必须施行紧急输血。如ABO和RhD血型的同型血液不能满足临床需求,依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进行配合型输血。超过1600ml的输血,经治医师在抢救患者结束后应在2-3d内补办报批手续。查对制度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遵医嘱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受血者血样与《临床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双方进行逐项核对。发血制度配血合格后,由医护人员填写血液领取单到输血科取血。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患者姓名、性别、住院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以及保存血的外观等,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在输血登记本上签字后方可发出。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律不得发出:1.标签破损、字迹不清;2.血袋有破损、漏血;3.血液中有明显凝块;4.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5.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6.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7.红细胞层呈紫红色;8.过期或其他须查证的情况。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保存于2-6℃冰箱,至少7天,以便对输血不良反应追查原因。血液发出后不得退回。输血管理制度说明创等细则4.19.5.2(核心条款)要求医院有输血全过程的血液管理制度,明确规定从发血到输血结束的最长时限。输血过程中不得添加任何药物。根据血液制品的冷链要求:通常情况一次发放红细胞4单位,急诊加压输血除外;从输血科发出到输血结束的最长时限:红细胞为40分钟至2小时/袋,血浆为6小时内输完,冷沉淀为15分钟/袋,血小板为30分钟/袋。三查八对输血前两人执行三查八对并签名,三查:血制品有效期、血制品质量、输血装置是否完整八对:床号、姓名、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试验结果、血制品种类、剂量输血时两人带病历床边再次三查八对,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执行输血。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输血后评估临床医师输血后对疗效做出评价,并记入病历评价与记录内容:检验指标变化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输血指征与依据输注成分与输注量输血反应情况临床用血医学文书管理制度目的:确保临床用血信息客观真实、完整、可追溯。要求:医师应当将患者输血适应证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情况记入病历;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输血记录单等随病历保存。存在问题病历首页不完整:错填、漏填等病程记录不完整:手术记录与麻醉记录不一致完整的输血病历:一输血文书的完整:输血治疗同意书输血相关检查报告输血申请单血液相容性实验报告二输血记录的完整:输血前的评估,输血病程记录,输血后的评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