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世界美术大师作品赏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世界美术大师作品赏析文森特·梵高VincentVanGogh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出生在荷兰一个乡村牧师家庭。他是后印象派的三大巨匠之一是19世纪人类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梵高摒弃了一切后天习得的知识,漠视学院派珍视的教条,甚至忘记自己的理性。在他的眼中,只有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观,他陶醉于其中物我两忘。他视天地万物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他用全部身心,拥抱一切梵高几乎没有受过什么正规的绘画训练。为弄到画布、油彩和画具而日复一日地奔波劳碌给他的生活悲剧埋下了种子梵高从来没有放弃他的信念:艺术应当关心现实的问题,探索如何唤醒良知,改造世界在他完成了他举世瞩目的七幅向日葵后,他选择了自杀梵高自杀年仅三十七岁,作为一位艺术家,直到死前不久他才以其震憾人心而富于想象力的绘画赢得评论界的赞扬森林中的少女(YoungGirlintheWoodattheHague)1882年9月,此画画于海牙近郊的森林中。凡高以速写般的方式,将自然对他的喃喃倾诉,诉诸画中。靠在树干上的白衣少女,是依据英国插画家马可伊度的作品而作。吃土豆的农人(ThePotato-eaters)这一幅画作于1885年4月至5月间,为纽南时期的最佳杰作。此画充满了其社会性与宗教性的情感,画面虽显得粗野,但结构却十分紧密;以围聚的人物为中心,对形体加以把握;以德拉克洛瓦的色彩理论,构成了种种暗灰色调子凡高深爱着扑拙的农人在大地上奋斗的情景,他认为这些与文明化、都市化相较之下,充分地显示出光与力。他明白这幅画或许不合现代趣味,但却是人类自强、自重的一种表现,他渴望着能将这些示诸众人,唤起“人们”的责任感和优越感。孤鸟翔空的麦田(ABirdFlyingovertheWheatFields)画于1887年夏天这幅画让人感到清新明朗,好象可以听到远处清新婉转的歌声这幅画的彩度高,向上向下的短促笔触使画面洋溢勃勃的生气。麦穗顺着风向俯偃仔细观看会有一种写实的感觉,同时又让人觉得在遥远的彼方有一种虚无缥缈的憧憬向日葵(Sunflowers)梵高一生中共作了11幅《向日葵》,有10幅在他死后散落各地。梵高最有名的作品是这幅画有16朵的《向日葵》。对于梵高而言,向日葵这种花是表现他思想的最佳题材夏季短暂,向日葵的花期更是不长,梵高亦如向日葵般结束自己短暂的一生称他为向日葵画家,应该是恰如其分梵高是世人公认的艺术大师,同时也是备受争议的“疯狂天才”,其代表作《向日葵》历来是为人称颂的名画之一。这幅《向日葵》———竟能引来蜜蜂驻足花蕊,实在令人赞叹不已吸烟斗(割耳)的自画像(Self-portraitwithBandagedEar)梵高在精神接近崩溃的时候,曾经用剃须刀片割下了自己的一只耳朵。他是试图用这个举动唤醒自己,制止内心愈演愈烈的疯狂1889年凡高在卢朗陪伴下从阿尔医院返回“黄屋”期间画了两幅自画像暴风雨似的天空与麦田(FieldsunderaStormySky)这一幅画与《群鸦乱飞的麦田》、《多比尼庭院》,是凡高在奥弗所作的最后三大作品这幅画含有深深的冥寂,好象要吞没凡高的一切在地平线那一端所表现的,不再是德伦特时期作品中可看到的灵魂的憧憬,而是要将他的身心召回的凄美而恐怖的压迫感群鸦乱飞的麦田(CrowsovertheWheatFields)这幅画充满着恐怖、不祥的感觉,凡高似乎已经超越了灵魂上的生死境界,置身于异世界的试炼,并试图将此世界置于笔下649信写道:“我的生活,从根基上被破坏,我的脚只能颠跛着走。”这正说明当时他画下这幅悲惨的画的心境就在第二天,他又来到这块麦田朝自己左胸开了一枪,自杀身亡奥弗的教堂(TheChurchofAuvers)在奥弗,凡高的画以深青色、藏青色为主。他一生中对于社会的不理解所作的抗争,对于真善美所作的追求,还有生存中的苦恼与欢乐,似乎都孕育在这天空的蔚蓝里凡高由教堂开始,经过不同的时期,最后走到奥弗教堂,完成了他生命和绘画的旅程……文森特·梵高VincentVanGogh生前寂寥、死后荣耀的画作一九七八年,在伦敦拍卖会上,梵高的《向日葵》以大约五十九亿日元的天价被日本人买走,这个消息震惊了世界。商业上的巨大利益,与梵高生前卖画所比,的确是一种巨大的讽刺。后来,梵高的作品《鸢尾花》和《迦赛医生像》分别以七十三亿及一百二七亿日元卖出。如果说现在画价飞涨是由梵高所引起的,也不为过。可是,梵高生前卖出的作品只有《红色葡萄园》一幅,而且价格非常便宜,仅为当时的四百法郎而已。在梵高死后不久,社会上就开始评定他是一流画家。可惜的是,梵高本人却在还未获得正确评价之前,就自己拉下了人生的帷幕。巴伯罗•毕加索是现代艺术(立体派)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代表(PabloPicasso,1881~1973)出生在西班牙马加拉,法国共产党党员,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毕加索是位多产画家,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37000件,包括:油画1885幅,素描7089幅,版画20000幅,平版画6121幅毕加索的一生辉煌之至,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在1999年12月法国一家报纸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中,他以40%的高票当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十个画家之首全世界前10名最高拍卖价的画作里面,毕加索的作品就占据4幅他一生中画法和风格几经变化,分为这样几个时期:“蓝色时期”“玫瑰红时期”“黑人时期”“立体主义时期”“古典主义时期”“超现实主义时期”最后是“抽象主义时期”毕加索一生是个不断变化艺术手法的探求者,印象派、后期印象派、野兽的艺术手法都被他汲取改选为自己的风格毕加索90岁时,仍然像年轻人一样生活着。不安于现状,寻找新的思路和用新的表现手法来运用他的艺术材料他静静地离去,走完了九十三岁的漫长生涯,如愿以偿地度过了一生《阿维尼翁的少女》这幅不可思议的巨幅油画,不仅标志着毕加索个人艺术历程中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它引发了立体主义运动的诞生从这幅画上,可看出一种在二维平面上表现三维空间的新手法《亚维农的少女》是一个独立的绘画结构,它并不关照外在的世界。它所关照的,是它自身的形、色构成的世界《阿维尼翁的少女》不仅是毕加索一生的转折点,也是艺术史上的巨大突破。要是没有这幅画,立体主义也许不会诞生。所以人们称呼它为现代艺术发展的里程碑《卡思维勒像》1910年,油画,100×61.5厘米,芝加哥,芝加哥艺术中心藏毕加索1909—1911年“分析立体主义”时期的绘画,进一步显示了对于客观再现的忽视这一时期他笔下的物象,无论是静物、风景还是人物,都被彻底分解了,使观者对其不甚了之。这幅《卡思维勒像》,清楚显示了毕加索是怎样将分析立体主义的绘画语言,用于某个具体人物形象的塑造的《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1890年—1892年,油画,45×57厘米,巴黎奥塞博物馆藏。1912年起,毕加索转向其“综合立体主义”风格的绘画实验。他开始以拼贴的手法进行创作。这幅题为《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的作品,清楚地显示了这种新风格《格尔尼卡》1937年,布面油画,305.5×782.3厘米,普拉多博物馆藏。油画《格尔尼卡》,是毕加索作于30年代的一件具有重大影响及历史意义的杰作此画是受西班牙共和国政府的委托,为1937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博览会西班牙馆而创作。画中表现的是1937年德国空军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暴行作为一个具有强烈正义感的艺术家,毕加索对于这一野蛮行径表现出无比的愤慨。他仅用了几个星期便完成这幅巨作,作为对法西斯兽行的遣责和抗议《手拿烟斗的男孩》毕加索1905创作2004年5月5日,在伦敦举行的苏富比拍卖会上,毕加索粉红时期的代表作《手拿烟斗的男孩》以1.04亿美元的天价成交。这个价位创造了世界名画拍卖史的最高纪录这一作品色彩清新明快,笔法细腻,人物和景致都刻画得非常生动逼真,是毕加索一生中很有代表性、也很经典的作品之一《土耳其装束的夫人》《立着的裸女》1905年下半年,与奥里威尔关系破裂后,毕加索进入了他的第一个古典主义时期,表现出他对艺术形式无休无止的探索(《土耳其装束的夫人》)。他预示着毕加索艺术思想中的一个新的倾向,他追求古典式的单纯线条,匀称和永恒的和谐。粗大的造型如同雕像一样简练,没有偶像的背景和与主题无关的任何细节(《立着的裸女》)。造型人物,开始带上了某种几何形的棱角和简化了的结构,不再用什么玫瑰色和淡蓝色,而是用简朴的褐黄色;与此同时,又有力图强调和保持画面的平衡感《斯坦因画像》(《GertrudeStein》)100x81.3cm1906,巴黎1906年,毕加索结识了马蒂斯。他从这位野兽派泰斗那里发现了黑人雕刻,从此迷上了黑人雕刻,并吸收其艺术精华融入自己的作品中去。这年,毕加索将调色板上的胭脂洗掉,换上灰褐色的颜料,为文学家斯坦因画肖像这幅《斯坦因画像》,是毕加索从‘玫瑰红时期’跃入‘立体主义时期’的跳板达•芬奇DaVinci,Leonardo(1452~1519)莱昂纳多·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位画家,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艺术大师、科学巨匠、文艺理论家、大哲学家、诗人、音乐家、工程师和发明家。他在几乎每个领域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后代的学者称他是“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是“第一流的学者”,是一位“旷世奇才”。《蒙娜丽莎》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件艺术品能像《蒙娜丽莎》那样誉满全球画中人的主要神情是“微笑”,世人称之为“神秘的微笑”法国国王路易十三得到《蒙娜丽莎》后,把它挂于家训堂,命令女儿整天模仿画中的笑容拿破仑拥有《蒙娜丽莎》时,喜欢把它挂在卧室内,每日早晚要独自欣赏多次,有时竟能面对画面伫立一天半日,入迷得忘记一切1951年《蒙娜丽莎》到西班牙展出,西班牙元首亲临机场捧画1954年去英国,丘吉尔首相派6架飞机300名礼仪小姐专程将《蒙娜丽莎》从巴黎接往伦敦法国方面破例允许丘吉尔首相用手指抚摸3次1963年6月《蒙娜丽莎》在美国华盛顿展出,保安人员有4万余众全世界已发现《蒙娜丽莎》的赝品二百多幅,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就收藏了4幅《最后的晚餐》达.芬奇1495,现藏米兰圣玛利亚德尔格契修道院达·芬奇所创作,是所有以这个题材创作的作品中最著名的一幅画面中的人物,其惊恐、愤怒、怀疑、剖白等神态,以及手势、眼神和行为,都刻划得精细入微,惟妙惟肖这幅画,是他直接画在修道院的餐厅墙上的。此画无可争议地成为世界美术宝库中最完美的典范杰作《安吉里之战》达·芬奇创作这幅画是确凿无疑的。1504年达·芬奇开始了一项巨大的艺术工程:在佛罗伦萨维吉奥宫市政会议大厅的墙壁上描绘《安吉里之战》,表现的是战马和士兵在战斗中的情景,这是为了纪念1440年米兰军队的“佛罗伦萨之败”达·芬奇创作的这幅画在当时被认为是代表达·芬奇最高艺术成就的作品。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事就不是很清楚了。这幅画是已经完成,还是后来被完全毁掉,成了永久的谜团。这幅画就这样成了世界艺术史上十大悬案之一《维特鲁威人》藏于威尼斯的学院美术馆达·芬奇依照维特鲁威定律所作的钢笔画素描这幅素描中所画的男子形象被世界公认为是最完美的人体黄金比例《岩间圣母》第一幅现收藏于巴黎卢浮宫,另一幅则收藏于伦敦国立美术馆在达芬奇构图稳定的和谐画面上,风景不再是简单的背景,逼真的景物环绕于人物四周,自然和人物融为一体,这种真实感赋予画面一种别具一格的生动人物,背景的微妙刻画烟雾状笔法的运用,科学地写实以及透视,缩形等技术法的采用,表明了他在处理逼真写实和艺术加工的辩证关系方面达到了新的水平《圣安娜与圣母子》68×112厘米现藏地巴黎卢浮宫《圣安娜与圣母子》绘画的传神,如果仔细观察,达芬奇的圣安娜与圣母

1 / 5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