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病免疫过程中人员的防护技术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布鲁氏杆菌病防控人员的防护技术民乐县畜牧兽医工作站柴宏高高级畜牧师2017.09.06主要内容•一、认识布鲁氏杆菌•二、认识布鲁氏杆菌病•三、了解布鲁氏杆菌对人的危害•四、学习布鲁氏杆菌病职业人群的防护知识•五、人感染布鲁氏杆菌后的诊断与治疗一、认识布鲁氏杆菌•1.布鲁氏杆菌•布鲁氏杆菌是兼性细胞内寄生的革兰氏阴性球状杆菌或短杆菌,新分离的趋向于球形。0.5~0.7um×0.6~1.5um,多单在,很少成双、短链或小堆状。无芽孢和荚膜,无鞭毛不能运动,布鲁氏杆菌为呼吸型代谢,专性需氧,最适生长温度为37℃,最适pH值为6.6~7.4。•2.布鲁氏杆菌分类•布鲁氏杆菌属于蛋白细菌α-亚组,根据抗原性和寄生宿主可以把布鲁氏杆菌分为6个种,19个生物型,即马耳他布鲁氏杆菌,流产布鲁氏杆菌,猪布鲁氏杆菌,沙林鼠布鲁氏杆菌,绵羊布鲁氏杆菌和犬布鲁氏杆菌;其中依据血清型特征、抗菌素种类、染色的敏感性、培养时CO2需要、产生H2S情况以及代谢等生物学特性,可将马耳他布鲁氏杆菌﹑流产布鲁氏杆菌和猪布鲁氏杆菌又分为几个型,其中马耳他布鲁氏杆菌主要感染羊,亦称羊种布鲁氏杆菌,分为3个生物型;流产布鲁氏杆菌主要感染牛,亦称牛种布鲁氏杆菌,分为8个生物型;猪布鲁氏杆菌分为4个生物型。•3.传播途径•(1)不同种布鲁氏杆菌易感动物•家畜中羊、牛、猪均易感染。各种布鲁氏杆菌对相应动物具有最强的致病性,而对其他种类动物的致病性较弱或缺乏致病性,但目前已知有60多种家畜、驯养动物、野生动物是布鲁氏杆菌的宿主,家禽及啮齿动物被感染的也不少见。其中羊布鲁氏杆菌对绵羊、山羊、牛、鹿的致病性较强;牛布鲁氏杆菌对牛、水牛、牦牛、马的致病力较强;猪布鲁氏杆菌对猪、野兔的致病力较强;绵羊附睾种布鲁氏杆菌只感染绵羊;犬种、沙林鼠种布鲁氏杆菌只感染本动物。•(2)其它易感动物•除了猪、牛、羊易感外,其他家畜、野生哺乳动物、啮齿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类和鱼类等多可以感染,如犬、马、骆驼、鹿、貂、狐、猴、鸡、鸭、猫、狼等。•(3)试验易感动物。豚鼠、小鼠和家兔等实验动物均感染,豚鼠最为易感动物。•(4)布鲁氏杆菌对人也易感,羊种布鲁氏杆菌对人最易感,其次是牛布鲁氏杆菌和猪布鲁氏杆菌,人和动物之间可以相互传播,但人与人之间不传播布鲁氏杆菌病。动物源性人畜共患•(5)传播途径•布鲁氏杆菌的感染途径主要有:•a、皮肤接触——淋巴结——血液•b、含有布鲁氏杆菌的生乳或羊肉——消化道——肠系膜淋巴结——血液•c、脱落的病羊皮毛——呼吸道——血液•一般在实验室中操作人员可因为未带手套,或手套破损后接触含布鲁氏杆菌的病畜血液或者血清而感染,由于一般实验室都有生物安全柜,也很少接触动物皮毛,所以经呼吸道感染的可能性极低。•①动物之间的传播途径•布鲁氏杆菌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即通过污染的饲料和饮水,经过呼吸道和皮肤感染也有一定的主要性,特别的带有伤口的皮肤,通过结膜、黏膜也能感染,吸血昆虫可以传播本病,其中在蜱体内存活时间较长。•直接接触主要发生在同群动物之间,圈舍、牧场、集贸市场和运输车辆中动物的直接接触,通过发病动物和易感动物直接接触而传播。•间接接触主要指媒介物机械性带毒所造成的传播,包括无生命的媒介物和有生命的媒介物。无生命媒介物包括细菌污染的圈舍、场地、水源和草场以及设备、器具、草料、粪便、垃圾、饲养员的衣物等。畜产品如病畜的肉、骨、鲜乳及乳制品、脏器、血、皮、毛等都是无生命的媒介体,均可以传播细菌引起发病。•牧场的工作人员、看管病畜的饲养人员、到牧场参观访问的人员、人工授精技术人员及兽医和畜牧人员等,他们与病畜接触后,在其衣服、鞋、帽、手等处带有来自病畜的细菌,这些带毒者可以携带细菌到任何距离的健康畜群。•②人接触感染的传播途径•a.经皮肤粘膜接触传染直接接触病畜或其排泄物,阴道分泌物,娩出物,或在饲养、挤奶、剪毛,屠宰以及加工皮、毛、肉等过程中没有注意防护,可经皮肤微伤或眼结膜受染,也可间接接触病畜污染的环境及物品而受染;b.经消化道传染食用被病菌污染的食品、水或食生乳以及未熟的肉、内脏而受染;c.经呼吸道传染病菌污染环境后形成气溶胶,可发生呼吸道感染。这三种途径在流行区可两种或三种途径同时发生;d.其它如苍蝇携带,蜱叮咬也可传播本病。•(6)传染性•发病及带菌的羊、牛、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其次是犬。患病动物的分泌物、排泄物、流产胎儿及乳汁等含有大量病菌,患睾丸肿的公畜精液中也有病菌。染菌动物首先在同种动物间传播,造成带菌或发病,随后波及人类。病畜的分泌物、排泄物、流产物及乳类含有大量病菌,如实验性羊布氏菌病流产后每毫升乳含菌量高达3万个以上,带菌时间可达1.5~2年,所以是人类最危险的传染源。各型布鲁氏杆菌在各种动物间有转移现象,即羊种菌可能转移到牛、猪,或相反。羊、牛、猪是重要的经济动物,这几类家畜与其产品与人类接触密切,从而增加了人类感染的机会。•(7)流行因素及形式•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但有明显的季节性。羊种布鲁氏杆菌病春季开始,夏季达高峰,秋季下降;牛种布鲁氏杆菌病以夏秋季节发病率较高。牧区发病率明显高于农区,牧区存在自然疫源地,但其流行强度受布鲁氏杆菌种、型及气候、牧场管理等情况的影响。造成本病的流行有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如检疫制度不健全,集市贸易和频繁的流动,毛、皮收购与销售等,都能促进布鲁氏杆菌病的传播。自然因素,如暴风雪、洪水或干旱的袭击,迫使家畜到处流窜,很容易增加传播机会,甚至暴发成灾。动物是长期带菌者,除相互传染外,还能传染给人。•4.抵抗力•本菌对热和消毒剂的抵抗力不强,湿热60℃60分钟,80℃30分钟,湿热100℃30秒,干热80℃60分钟,干热100℃7分钟;新洁尔灭(0.1%)30秒,来苏儿(2%)1~3分钟,漂白粉(0.2-2.5%)2分钟,高锰酸钾(0.1-0.27%)7~15分钟,氢氧化钾(2%)3分钟,肥皂水(2%)20分钟;直射日光1~4小时,散射日光7~8天。介质名称生存时间介质名称生存时间水5天-4个月土壤4天-4个月尘埃21-72天粪8天-4个月尿4天-5个月以上畜舍4天-5个月以上衣服30-80天皮毛45天-4个月鲜牛乳2天-18个月酸乳2天-1个月奶油25-67天奶酪21-3个月冻肉14-47天腌肉20-45天培养基60天-10个月干燥胎膜4个月布氏菌在不同介质中生存时间•在低温下布鲁氏杆菌十分稳定,细菌在4℃~7℃可存活数月,-20℃以下,特别是-50℃~-70℃十分稳定,可保存数年之久。•紫外线能使细菌迅速被灭活,但存在光复活作用。在自然条件下,布鲁氏杆菌失活主要是温度和阳光中紫外线共同作用的结果。电离辐射均可使细菌灭活。•超声波对布鲁氏杆菌没有明显的作用,除非大剂量,长时间使用。二、认识布鲁氏杆菌病•1.布鲁氏杆菌病•布鲁氏杆菌病又叫地中海热、马耳他热或波浪热,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也叫布氏杆菌病,简称布病,其特征是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引起流产、不育和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灶。是目前世界上流行最广,危害最大的人畜共患病之一,可以在人和或动物之间相互传播。广泛存在的致病种是马耳他布鲁氏杆菌,主要引起公山羊和绵羊布鲁氏杆菌病,并导致人的感染;流产布鲁氏杆菌是牛布鲁氏杆菌病的病原体;猪布鲁氏杆菌主要引起猪布鲁氏杆菌病。以上三个布鲁氏杆菌种均可引起宿主的流产和不育,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2.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布鲁氏杆菌病是一种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全身网状内皮系统组织增生,常伴有菌血症、毒血症及神经、血液循环、泌尿生殖、免疫系统和运动器官的损伤,尤其是关节受损较为明显。•病原菌在侵入机体后,先在局部存活一段时间,然后进入淋巴管而定居于局部淋巴结。经过在淋巴结中繁殖而进入血液,引起菌血病。由于内毒素的作用,出现发热、中毒症状,以后本菌随血液循环侵入各种脏器细胞内寄生,血流中细菌逐步消失,体温也逐渐消退。细菌在细胞内繁殖至一定程度时,再次进入血液又出现菌血症,体温再次上升,反复呈波浪热型。•本病的布鲁氏杆菌多为细胞内寄生,治疗难以彻底,易转为慢性并反复发作,在全身各处引起迁徙性病变。与此同时,病菌通过血流散播于身体的其它器官,如脾、肝、淋巴结、骨髓、乳腺组织、关节、腱鞘、滑液囊、睾丸、精囊等,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或炎症。此时,部分菌可以从粪、尿、乳中排出,有的菌在导致病理变化的过程中死亡。•布鲁氏杆菌对怀孕的子宫适应性较强,易于生长繁殖,当侵入子宫后可引起胎盘化脓和坏死性病变,使胎儿发育不良,并发生严重的疾患而导致胎儿死亡。死胎对子宫是一种异物刺激,而使胎盘失去其正常生理机能,引起流产。•病畜主要病变为生殖器官的炎性坏死,淋巴结、肝、脾等器官出现水肿和特征性肉芽肿(称为布鲁氏杆菌病结节)。有的病畜出现关节炎。•胎儿的病变主要是败血症,黏膜和浆膜有出血点和出血斑,皮下结缔组织发生浆液性出血性炎症变化,肺常有支气管肺炎。•公畜患病后,可能出现睾丸和附睾坏死或增生,精囊出血、坏死。•母畜主要病变在子宫内,可见子宫绒毛膜的间隙中有污灰色或黄色胶样渗出物,其中含有细胞、细胞碎屑和布鲁氏杆菌,绒毛膜有坏死病灶。•3.流行病学特征•一般为首次妊娠的母畜容易感染发病,多数病畜只发生一次流产,流产两次较少。•在老疫区,流产较少,而子宫内膜炎、关节炎、胎衣不下及久配不孕的病畜较多。•在新疫区,以暴发性流行为主,孕畜均发生流产。•饲养管理不良,畜群拥挤,寒冷潮湿,饲料不足,营养不良,均能促进本病的发生和流行。•4.临床症状•牛布鲁氏杆菌病:潜伏期长短不一,通常依赖于病原菌毒力、感染剂量及感染时母牛的妊娠阶段,一般在14~180天。患牛多为隐性感染。怀孕母牛的流产多发生于怀孕后6~8个月,流产后常伴有胎衣滞留和子宫内膜炎。通常只发生1次流产,第2胎多正常,这是因为布鲁氏杆菌长期存在于体内,已获得免疫力的结果,即或再度发生也属少见。有的病牛发生关节炎、淋巴结炎和滑液囊炎。公牛发生睾丸炎和附睾炎,睾丸肿大,触之疼痛。•当布鲁氏杆菌进入妊娠期母牛的生殖系统以后,胎儿、胎盘和羊水便成为其繁殖最旺盛的场所。首先在绒毛膜的绒毛上皮中增殖,并在绒毛膜和子宫黏膜之间扩散,使绒毛膜发生纤维素性化脓性炎和坏死性炎,同时产生纤维蛋白性脓样渗出物,逐渐使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松离,导致胎儿明显的血液循环障碍,因而发生死亡并流产。在病程缓慢的母畜,由于胎盘结缔组织的增生,使之与胎儿胎盘牢固粘连,乃出现胎盘停滞现象。除此之外,常患子宫炎及阴道黏膜红肿,间或有小结节,从阴道流出灰黄色的黏性分泌物。早期流产的犊牛,常在流产前已经死亡。发育完全的犊牛,流产后可存活1~2天。•羊布鲁氏杆菌病:是由羊种布鲁氏杆菌所引起的。绵羊、山羊流产时,一般为无症状经过。有的在流产前2~3天长期躺卧,食欲减退,常发生阴户炎和阴道炎,从阴道排出黏性或黏液血样分泌物。在流产后的5~7天内,仍有黏性红色分泌物从阴道流出。母羊流产多发生在妊娠期的3~4个月,也有提前或推迟的。不论流产的早与晚,都容易从胎盘及胎儿中分离到布鲁氏杆菌。病母羊一生中很少出现第2次流产,胎衣不下也不多见,病母羊有时可出现子宫炎、关节炎或体温反应。公羊发病时,常见睾丸炎和附睾炎。•猪布鲁氏杆菌病:是由猪种布鲁氏杆菌所引起的。感染大部分为隐性经过,少数呈现典型症状,表现为流产、不孕、睾丸炎、后肢麻痹及跛行、短暂发热或无热、很少发生死亡。母猪的症状是流产,常发生在妊娠后的4~12周。流产前母猪出现精神抑郁,食欲不振,乳房和阴唇肿胀,有时可从阴道排出黏性脓样分泌物,分泌物通常于1周左右消失。很少出现胎盘停滞。子宫黏膜常出现灰黄色粟粒大结节或卵巢脓肿,以致不孕。正常分娩或早产时,除可产下虚弱的仔猪外,还可排出死胎,甚至木乃伊胎。病猪如发生脊椎炎,可致后躯麻痹。发生脓性关节炎、滑液囊炎时,可出现跛行。病公猪常呈现一侧或两侧睾丸炎,病初睾丸肿大,硬固,热痛。病程长时,常导致睾丸萎缩,病公猪性欲减退,甚至消失,失去配种能力。三、了解布鲁氏杆菌病对人的危害•发病机理皮肤黏膜淋巴结入血菌血症

1 / 9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