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江苏银行商业模式研究姓名:李夏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工商管理指导教师:朱必祥20081101江苏银行商业模式研究作者:李夏学位授予单位:南京理工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郭子忠新商业模式下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策略-职业时空2009,5(10)金融创新的发展改变了传统银行的经营模式,因此金融风险也显现出新的特征,构建防范新风险的体制、机制以及开发风险防范工具和技术是我国商业银行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2.学位论文侯开宇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小额贷款商业模式研究2008小额信贷是发展中国农村经济不可或缺的手段。本文在研究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环境中了解随着中国金融业商业化的进程,主要商业银行网点的收缩,中国农业银行市场定位有待检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内部管理需要解决,农村信用社布局提升所造成的中国农村金融缺位,活跃的民间资本急需规范,已使中国政府提出了建立小额贷款公司,让民间资本合法进入金融领域,拓宽农民的融资渠道,实现中国金融业多元化,解决资金供给不足,产业竞争不充分及民间资本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并建立健康发展的金融环境。为了防范金融风险,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监会提出小额贷款公司“只贷不存”和限制最高利率的要求,这将严格限制小额贷款公司的持续经营。为了保证小额贷款公司的生存和持续发展,解决农村生产中急需的资金问题,在研究和借鉴国内外各种小额信贷公司商业模式基础上,提出小额贷款混业经营的商业模式,即通过与电信运营商和众多的农村合作社、农村中介机构、涉农企业合作,建立综合信息平台,使用户从贷款开始到还款整个过程都处于小额贷款公司的监控和管理过程中,以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同时,通过协助解决贷款用户在生产或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实现多赢的产业局面。3.期刊论文朱炜对零售银行业务发展的几点思考-管理学家2008,(8)相对公司银行与资本市场业务,零售银行收入更加稳固,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本文通过对比国内外商业银行零售银行业务的现状,找出我国商业银行零售银行业务存在的差距,并借鉴国外发展零售银行业务的先进经验,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4.期刊论文薛鸿健.XueHongjian美国商业银行工商信贷面临的挑战、采取的对策及蕴涵的启示-金融论坛2005,10(3)近年来需求、供给与产品之间的互动,使美国工商信贷市场需求下滑,风险增加,收益下降.此外,次级与衍生市场使银行信贷要接受开放、透明、竞争的交易市场的检验.美国商业银行通过改革商业模式、明确市场定位、完善风险控制、差异信贷产品、强化市场营销和提高操作效率,成功地应对了挑战.美国商业银行在工商信贷市场上所遇到的难题在我国工商信贷市场上也初现端倪.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化,国有商业银行应借鉴美国商业银行的实践,构建核心竞争力、完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强化企业信贷经营及优化企业信贷流程,才能赢得工商信贷市场的竞争.5.学位论文陈琛双边市场中网络外部性估计——来自银行卡市场的经验研究2009我国自1985年发行第一张银行卡以来,银行卡市场已经历了近25年的高速发展。这期间,银行卡从陌生的新事物逐渐为人们所知晓,现在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支付工具。然而我国银行卡市场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经历过一些波折,比如曾经有商户联合抵制银行卡刷卡。这些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是,银行卡市场由于其特殊性,无法用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获得完美的解释,而现有的产业政策却往往基于传统的产业规制理念和发展计划,因此难免与实际有些出入。双边市场理论是看待具有平台产业特征的商业模式的新视角,是分析银行卡市场行之有效的工具,其兴起很大程度上也源自国外对银行卡市场反垄断规制的需要。国内已有学者从双边市场理论出发,分析我国银行卡市场的发展情况,且得出不少有益的结论,但通过实证分析证明我国银行卡市场双边市场特征的研究还非常少。因此本论文从我国银行卡产业运作机制出发,基于上海地区银行卡的数据,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证明了我国银行卡市场交叉网络外部性的存在,并估计出相应的交叉网络外部性强度。本文介绍了双边市场基本理论,包括双边市场的商业模式、双边平台特征、双边市场的界定依据等概念,并对相应的经典文献做了评述。介绍了国际银行卡市场发展的基本情况,并对我国银行卡市场的发展过程及现状做了详细描述。分析了我国银行卡市场的运作机制,并以此为依据得出我国银行卡市场具有典型的双边市场特征。通过计量经济学方法,以上海地区银行卡的数据为样本,从实证分析角度验证了我国银行卡市场交叉网络外部性的存在,并估计出相应的交叉网络外部性系数。研究表明:①我国银行卡市场的运作机制表明,其具有典型的双边市场结构和明显的双边市场特征。②从“价格结构非中性”判据出发,我国银行卡市场属于典型的双边市场。③根据“交叉网络外部性”模型建立实证分析模型,回归结果显示,银行卡市场的双边用户之间存在明显的交叉网络外部性,且从弹性意义上的来看,发卡市场对收单市场的交叉网络外部性大于收单市场对发卡市场的交叉网络外部性;实证分析表明,我国银行卡市场具有明显的双边市场特征。④发卡量、联网POS机具数量、交易金额的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发卡量是整个银行卡市场发展的驱动因素:发卡量增加了交易金额,进而促进了商户安装联网POS机具。6.期刊论文阮永平.王亚明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结构再造:基于国外零售银行发展趋势的价值链分析-上海金融2006,(12)当前国际零售银行业发展具有三方面变化:一是满意的客户成为行业最稀缺的资源;二是价值创造由后台向前台转移;三是信息技术成为零售银行实施增长战略的根本.行业价值链日趋动态化和开放性,零售银行商业模式趋向专业化和集中化,市场呈现为少数全能零售银行与众多专业化机构结成的网络.为了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增强竞争力,我国商业银行应该按照专业化和集中化的要求实现商业模式重新定位和结构再造.具体可支持发展一些全能零售银行、培养银行业的产品生产者和分销者,加快发展零售银行的管理者模式.7.学位论文曾益民商业银行参与企业并购中介业务的探讨2007本文从实务案例出发,对利用投资银行业务手段处置不良资产的新途径,架构商业银行参与企业并购中介业务的商业模式进行了探讨。文章运用实务与理论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商业银行参与企业并购中介业务进行探讨,期待以对企业并购进行中介的方式突破现有的不良资产处置模式,同时拓展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品种,积累投行业务经验,为商业银行顺应混业经营趋势,奠定一定基础,摸索一条多元化的业务创新之路。8.学位论文周辉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来源的动态系统研究2006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正步入了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历史时期:加入WTO,融入全球化的市场环境,经济的全球化和市场化带来生产力要素的快速流动和产业价值链的重新布局;知识更新、技术变革正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发展变化;消费者需求日益增长和丰富化,市场空间及发展潜力巨大……经济环境快速而巨大的变化带给中国企业继经济转型阵痛之后又一次严峻的考验。本文在归纳和总结了大量国内外战略管理和经济学研究领域关于企业竞争优势理论文献资料的基础之上,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提出战略的本质在于创造具有市场价值的异质性,而这种异质性可以从战略管理过程和战略管理内涵两个方面来探寻。从过程来看,竞争优势包括内生性竞争优势与动态性竞争优势。在日益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动态性竞争优势是决定性的。它产生于企业战略系统的三个层面,即战略预见、战略设计和战略执行。对于企业来说,在企业各个层面的运作中形成发现市场价值、创新商业模式、快速反应变革的动态能力是保持持续的动态性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从内涵来看,竞争优势来源于知识管理与企业创新,来源于有利于创新的组织活力和管理创新实践的效率。由此架构出融合各个理论学派有益观点的竞争优势来源的系统动态模型,提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战略性资源存量的竞争优势、基于有利的战略生态价值链节点整合网络价值链的位势优势、根据环境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适应甚至预先创造的动态优势以及基于战略执行的创新优势等等。建立在竞争优势系统动态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本文对竞争优势来源的三大环节进行深入探讨。在战略预见的环节上,运用商业模式分析、价值链分析、战略博弈结构分析、技术与市场融合方式分析、可能孕育的新产业等方法探讨企业在把握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时应关注的焦点,即竞争格局的变化、竞争优势的转移、商业价值的演变、行业发展方向等等。从新商业时代的特征出发,讨论了商业模式的定义和构成要素,提出商业模式设计的步骤以及战略性商业模式和运营性商业模式设计的关键环节,并以南京拓展训练市场发展为实例开展讨论。在战略执行力这一领域,通过分析战略执行力的内涵,建构起战略执行系统构成模型和层级模型,并提出系统优化的具体思路。以这三大环节为逻辑主线,来寻求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内在生成机理。同时,从演化经济学角度出发,本文探讨了企业创造与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动力机制在于知识管理和知识创新,以及在知识创新基础上所演化的技术创新、组织创新、产业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等创新体系的建设,来探求企业在战略执行过程中把握机遇、动态创新的规律和关键环节。围绕企业自主创新,探讨自主创新的内涵,提出企业内部创新网络概念,并分析它的构成要素和内容,对企业内部创新网络系统的优化思路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最后,以中国国内8家商业银行在1996年—2003年的竞争力比较和竞争优势源泉的分析为实证,对本文的理论加以佐证,并对我国商业银行未来环境发展变化和商业模式的演变趋势和规律进行了分析与展望。9.期刊论文齐逢昌.李建忠信用共同体商业模式剖析-银行家2009,(10)作为天津滨海农村商业银行近几年力推的金融创新产品--信用共同体,这一商业模式目前已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其中小企业信用共同体试点更是创造了信贷规模稳定增长、综合效益快速提升和违约率为零的佳绩.信用共同体是为了解决同一园区、同一市场、同一产业链或同一偏好中小企业融资和共同发展的问题,由银行、中小企业(成员)、掌控人(如:园区管委会等)三方共同组建,该联合体成员基于共同特征,在企业信息流、物流、人流、资金流等多方面,通过制定共同遵守的制度,来激励和约束各参与方对其他参与方的信用行为,以此促进各方利益的增长.10.学位论文施青华基于知识管理的某商业银行技术融合业务的研究2009围绕建设上海“两中心”的目标,某商业银行(以下简称A银行)信息技术部门,在不断提升为企业信息化水平的同时,明确提出了“技术融合业务”的战略子目标,逐渐完善和调整部门职能,改变部门传统上作为业务支撑和后台的角色定位,从产品创新、营销、新商业模式开展等方面,全面融合企业战略目标。本文在综述各种文献的基础上,以实现该银行技术融合业务作为研究目标,分析融合的现状,结合融合模型,寻找可实现融合的模式和切入点。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管理作为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已日益成为当代企业管理工作的重心。在研究过程,本文利用知识管理的相关理论,抓住技术融合业务的关键特性,分析该银行如何采用知识管理的相关知识点,寻找知识管理与技术融合业务相互之间的互动机理,构建内部运用知识管理体系,从而实现技术融合业务。本文所说的技术是指该银行的信息技术部门。本文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找到该行当前技术融合业务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现有状况的分析,结合融合模型,寻找到商业银行从技术融合业务的角度需要调整的方向;2)分析了知识管理在技术融合业务过程中,两者所关注的共同点,得出技术融合业务的完成,必然需要技术、业务知识的共享和转化。3)运用知识管理,对技术融合业务的各个方面,进行了知识管理理论的分析和应用;4)运用知识管理理论,结合现状,做出可实施方案的探讨性研究。关键词:知识管理;技术融合业务;银行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b8650f3b-e195-41fd-a9e0-9e0d0144843f下载时间:2010年10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