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居民时间分配状况分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北京城市居民时间分配状况分析内容提要:时间利用调查在反映人与社会发展、人与经济发展,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全面反映人的发展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解城市居民时间分配情况,北京市统计局对北京市城八区2000名城市居民进行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城市居民生活节奏加快,工作日工作时间延长,加班时间增加。家务劳动时间不断减少,闲暇时间不断增加。但也反映出居民闲暇时间的利用空间较狭小、情趣单一,尚需引导居民树立科学、健康的闲暇观、生活观。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生活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特别是一周双休制度实行以来,居民休闲的物质条件大为改善,享受休闲生活已成为居民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方面。为了全面了解城市居民时间分配情况,北京市统计局对北京市城八区2000名城市居民进行抽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一、居民时间分配构成居民每天的时间分配可以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工作时间,即从事各种职业劳动的时间,包括工作准备时间、实际工作时间、上下班路途时间、工间休息时间、加班时间等;二是满足生理需要的时间,包括睡眠、吃饭、个人卫生等时间;三是家务劳动时间,包括购买日常生活必需品、做饭、洗衣、打扫卫生、照看老人孩子、修理家用物品等时间;四是上述时间以外可以自由支配的休闲时间,包括学习、娱乐、体育锻炼、社会交往等时间。(一)工作日时间分配构成抽样调查结果显示:1、工作日居民工作时间为9小时50分钟,其中,上下班路途时间1小时零5分钟,实际工作时间为7小时52分钟,加班时间为53分钟;2、生理需要时间为9小时9分钟,其中睡眠时间为7小时19分钟,一日三餐时间为1小时14分钟,个人卫生时间为36分钟;3、家务劳动时间为1小时55分钟;4、休闲时间为4小时35分钟。(注:在本次调查中,居民在一段时间内同时从事两项活动,则将其分别记入不同的项目时间内,如边用餐、边看电视,分别记入“用餐时间”和“看电视时间”。因此,居民一天时间分配可能超过24小时。)(二)休息日时间分配构成抽样调查结果显示:1、休息日居民生理需要时间为10小时20分钟,比工作日增加1小时12分钟,其中睡眠时间为8小时15分钟,个人卫生时间为43分钟,一日三餐时间为1小时22分钟;2、家务劳动时间为3小时52分钟,比工作日增加近2小时;3、休闲时间为9小时12分钟,按类别分:看电视157分钟,读书看报81分钟,计算机上网60分钟,游园散步45分钟,参加体育活动30分钟,逛街购物61分钟,探亲访友31分钟,听广播19分钟,培训学习12分钟,旅游22分钟,下棋打扑克14分钟,观看电影文体表演、各种展览9分钟,4、其他活动时间1小时50分钟。二、居民时间分配变化与1986年开展的居民时间分配调查结果对比分析,我们发现经过近二十年的变迁,居民工作、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工作日工作时间延长,加班时间增加实行双休日以来,每周制度工作日减少一天,加之随着工作节奏的加快和社会竞争的加剧,职工在每个工作日内工作时间及加班时间有所增加。调查资料显示:工作日居民实际工作时间为7小时52分钟,比1986年增加19分钟;加班时间平均为52.7分钟,比1986年增加39分钟。按年龄分,工作日加班时间排在第一位为31-35岁年龄组,人均每天加班67.4分钟,第二位为36-40岁年龄组,人均每天加班57.3分钟;从职业看,个体劳动者工作日加班时间最长,人均每天加班1小时58分钟,其他加班时间较长的人员依此为:科研人员1小时31分钟,文体工作者1小时9分钟,教师59分钟,国家公务员58分钟。(二)生活节奏加快,日平均睡眠时间减少调查显示由于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居民平均每日睡眠时间与1986年相比有所减少。工作日居民睡眠时间为7小时19分钟,比1986年减少25分钟。从文化程度看,学历越高睡眠时间越短,小学及以下人员为7小时40分钟,初中生为7小时25分钟,本科生和研究生分别为7小时16分钟和7小时13分钟。休息日居民睡眠时间为8小时15分钟,比工作日睡眠时间多近1小时,但比1986年减少28分钟。从职业看,休息日国家公务员睡眠时间最少,为7小时4分钟,其次是文体工作者为7小时5分钟,再次为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为7小时11分钟。(三)家务劳动社会化程度提高,家务劳动时间减少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家务劳动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居民用于在家做饭、洗衣和购物时间明显减少。调查显示:工作日居民在家做饭时间为31分钟,比1986年减少19分钟;休息日在家做饭时间为1小时4分钟,比1986年减少15分钟;工作日居民在家洗衣时间为15分钟,比1986年减少3分钟,休息日在家洗衣时间为26分钟,比1986年减少37分钟;工作日居民逛街购物时间为11分钟,比1986年减少8分钟,休息日逛街购物时间为61分钟,比1986年减少5分钟。(四)闲暇时间增加,读书看报、看电视、上网是居民闲暇主要方式随着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双休日的实行,居民闲暇时间不断增加。调查结果显示平均每个休息日居民看电视时间为2小时37分钟,比1986年增加42分钟;读书看报时间为1小时21分钟,比1986年增加51分钟;听广播时间为19分钟,比1986年增加10分钟;体育锻炼时间为30分钟,比1986年增加21分钟。随着居民家庭计算机从无到有,普及率不断提高,“上网”成为不少居民重要休闲方式之一,此次调查显示,休息日居民上网时间已达1小时。此外,休息日居民用于其他休闲内容的时间分别为:游园散步45分钟,旅游22分钟,下棋打扑克14分钟,观看电影文体表演及展览9分钟。2005年与1986年居民时间分配比较见下表:居民休息日时间花费对比表休息日(分钟)2005年1986年2005年比1986年睡眠时间(含午睡)495523-28个人卫生时间43421做饭时间6479-15洗衣物时间2663-37逛街购物时间6166-5用餐(三餐)时间82784照看孩子时间552926读书看报时间813051看电视时间15711542听广播时间19910游园散步时间4552-7体育锻炼时间30921探亲访友时间3179-48参加培训学习时间1223-11教育辅导子女学习时间815-7三、不同居民时间分配特点(一)男性加班时间多于女性,女性家务劳动时间多于男性分性别看,男性工作时间多于女性。调查显示,男性居民和女性居民平均每天的工作时间相差不大,分别为7小时53分钟和7小时49分钟,但男性居民平均每天的加班时间明显多于女性:男性为61分钟,女性为44分钟;而女性的家务劳动时间多于男性,休闲时间少于男性。调查显示,工作日平均每天的家务劳动时间,女性为2小时3分钟,男性为1小时17分钟。休息日平均每天的家务劳动时间,女性为4小时26分钟,男性为2小时41分钟;平均每天的休闲时间,女性为3小时24分钟,男性为4小时15分钟。(三)年轻人休闲时间较多,中年人家务负担重分年龄看休息日30岁以下的年轻人睡眠时间最长,超过8小时,具体是:21-25岁517分钟,26-30岁506分钟。与此相应,休息日30岁以下的年轻人家务劳动时间最少,21-25岁为206分钟,26-30岁为309分钟。这一方面是因为年轻人消费观念比较先进,更容易接受家务劳动的社会化,更愿意将休闲时间用于学习、娱乐;另一方面是因为一些未成家的年轻人与父母居住在一起,不操心家务,家务劳动时间较少,享受的休闲时间较多。值得注意的是,30-40岁年龄段的人,家务劳动时间最长,休闲时间最少。家务劳动时间分别为:31-35岁401分钟,36-40岁386分钟。休闲时间分别为:31-35岁389分钟,36-40岁400分钟,而其他年龄段休闲时间均在400分钟以上。(三)学历越高读书看报和上网时间越长从文化程度看,居民学历高低对文化娱乐方式的选择有较大的差异:学历越高用于读书看报、上网的时间越长,学历越低用于看电视、听广播时间越长。调查表明: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休息日用于读书看报时间为2小时14分钟,本科生为1小时49分钟,大专生为1小时16分钟,中专生为1小时7分钟,初中生为1小时18分钟,小学及以下为37分钟;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上网时间最长,休息日人均96.2分钟,本科生为82.6分钟,大专生为71.9分钟,高中生为70.4分钟,中专生为35.3分钟,初中生为26.3分钟,小学及以下为3.2分钟。这表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高学历居民对于网络的兴趣和依赖越来越大,通过网络获得信息、知识和娱乐日益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而从看电视、听广播时间看,学历越低所花费时间越长。调查表明: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休息日用于看电视的时间为1小时43分钟,本科生为2小时18分钟,大专生为2小时29分钟,中专生为2小时38分钟,初中生为3小时7分钟,小学及以下为2小时42分钟;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休息日用于听广播的时间为9分钟,本科生为16分钟,中专生为17分钟,初中生为24分钟,小学及以下为30分钟。(四)收入水平越高,家务劳动时间越少,上网时间越多居民所享受的休闲生活取决于两个要素,一是时间,二是收入水平。在收入水平较低时,居民宁愿多劳动以获取更多的收入,只有在安居乐业、丰衣足食后,才开始在充分的闲暇时间中享受科学、文化艺术、社交等快乐生活。调查显示,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居民家务劳动时间越来越少: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居民休息日做饭时间为44分钟,收入在3001-5000元的居民为50分钟,收入在2001-3000元的居民为64分钟,收入在1001-2000元的居民为76分钟,收入在501-1000元的居民为94分钟;休息日洗衣及打扫卫生时间,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居民为67分钟,收入在3001-5000元的居民为72分钟,收入在2001-3000元的居民为82分钟,收入在1001-2000元的居民为85分钟,收入在501-1000元的居民为92分钟。居民收入高低与读书看报、看电视、听广播、看文体表演等方式没有直接关系,但却与上网时间长短关系密切: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居民的上网时间最长,每天人均102.9分钟,收入在3001-5000元的居民每天上网70.1分钟,收入在2001-3000元的居民每天上网56.6分钟,收入在1001-2000元的居民每天上网36.8分钟,收入在501-1000元的居民每天上网14.0分钟。四、问题及建议调查表明:在绝大部分居民闲暇时间构成中,读书看报、看电视、上网时间偏多,而参加体育锻炼、培训学习时间偏少,休息日分别为30分钟和13分钟,占休闲时间不足8%。反映出多数居民闲暇时间的利用空间狭小、情趣单一。居民在休息日参加各类社会公益活动的时间日均也仅有3分钟。这不利于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也不利于居民素质的提高。同时文化设施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居民闲暇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时还有一些文化体育场馆改变了使用功能,如改为酒店、写字楼或停车场等其它经营场所。当前,居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具有了一定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活品质的愿望。因此,在大力提高居民收入的同时,要从多方面改善闲暇生活、提高闲暇生活质量。(一)开展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居民树立科学、健康的闲暇观、生活观闲暇的概念不仅仅是看电视、探亲访友、娱乐、购物,用来放松自己、恢复体力,随着闲暇时间的增多,而且还可以用以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人的素养的提高。不同的闲暇观念和方式反映了不同的社会文化取向、生活观念和价值追求。因此,应积极引导居民重视闲暇时间、合理计划闲暇时间,培育良好的生活方式。(二)改善社区服务功能,为居民提高闲暇生活质量创造有利条件现代意义上的社区,已经不再是传统的栖身养息之处,而是与人们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由于人们闲暇时间相当部分是在社区环境中度过的,因此,社区服务体系是否完备、服务功能是否优良,直接影响人们闲暇生活质量的提高。在坚持“文明、安全、优美、方便”的原则下,应因地制宜搞好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如切实搞好绿化带、报刊阅览室、便捷购物、卫生保健、文体娱乐等设施建设。此外,还可根据社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各类具有大众参与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