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我们长期以来的想法和感受,有一天将会被某个陌生人一语道破”——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我的信仰》读《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有感读这本书是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作者M.Scoffpeck(M·斯科特·派克)是美国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这本书是他总结多年的工作经验著作的心灵之书。人生是一个心智成熟的旅程。如派克所说,你可以拒绝任何东西,但绝对不可以拒绝成熟。拒绝成熟,实际上就是在规避问题、逃避痛苦。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不及时处理,你就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承受更大的痛苦。书中第一句话便是“人生苦难重重”,每个人都会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以不同的方式承受着各种痛苦。生活就是这样,从没想过让你轻轻松松的过完它。其实遇见问题是痛苦,解决了问题会带来新的痛苦。而生命正是在这样不断承受和解决痛苦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这样一个阶段正是我们心智成熟的旅程。之所以说是“少有人走的路”,是因为我们不够成熟,不成熟到我们不能理性的面对生活。所以人们害怕承受痛苦,他们选择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这便是人们心理疾病的根源。埃尔德里奇·克里佛(美国黑人作家)说:“你不能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应该逃避问题,当你的人生处于懵懂时期,也许你看不清楚身边发生的事情到底有什么意义,也许你简单的理解这个世界的人情世故,这样的你随着年龄的增大,如果还不能看清楚、想明白的话,你就会渐渐与这个世社会脱轨,变得孤立。人的年龄分为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心理年龄是指你人生某个阶段应该拥有的处事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这是决定一个人是否成熟的关键。如果你的心理年龄小于生理年龄,那么就表示你还不成熟。为什么我们要成熟呢?因为人生路就是一个成熟的旅程,这是你不得不接受的事实。对于不成熟的我们应该怎样让自己变得成熟呢?首先,我们要做的是自律。派克认为自律包括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和保持平衡。我想这可以看做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标准。生活中有许多人都有拖延事情的习惯,今天的事情如果不是很急的话,便会拖延到明天甚至后天再完成,这样的人往往会觉得生活很累。因为不懂得推迟满足感,一开始便贪图享乐,把最棘手、最痛苦的事情留到后面,这样的生活方式只会给你增加痛苦和负担,倘若你最先完成这些痛苦的事情,后来轻松的学习和工作便会让你觉得快乐。推迟满足感,就是不贪图暂时的安逸,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很多时候,我们遇到了问题,特别是在自己失败后,没有反思自己的过错,把致使失败的原因强加在别人身上,这样推卸责任的行为往往让人觉得是可笑的。这样的人拥有一颗虚弱的心灵。如果是自己的责任就要勇于承担,果敢面对。因为这是我们的生活,我们不需要别人为我们的选择付出代价,唯一的是承受者只有自己。尊重事实是自律的第三原则。我们需要不断增加对自我和世界的认知,了解尽可能多的事实,当我们手中拥有的筹码越多,我们就越有自信跨越前面的困难。书中说,我们对现实的观念就像是一张地图,凭借这张地图,我们同人生的地形、地貌不断协调和谈判。地图准确无误,我们就能确定自己的位置,知道要到什么地方,怎样到达那里;地图漏洞百出,我们就会迷失方向。当我们此时绘制出了一张人生的地图之后,我们还需要不断修订、完善,才能使地图内容翔实和准确。我们要做到的就是不断更新自我。最后一种就是保持平衡,人生有喜就有悲,有苦就有甜,没有谁的人生会一直幸运或者悲惨下去。该笑的时候放生大笑,该哭的时候也不要吝啬眼泪。同时我们也要学会理性的生活,尽可能的让自己的生活快乐多于痛苦。对于没有必要的事情就不必计较的太多,有时,你越计较,失去的就越多。自律是人类心灵净化的重要手段,而这一切的动力来自于“爱”这个源泉。我们不能给爱下一个完美的定义,派克所定义的爱是为了促进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种自我完善的意愿。在基督教看来,孩子只是上帝的孩子,父母只负责教育养育他,爱他就是让他独立,但你无法拥有他,因为子女不是你的财产。这和中国的文化完全不同。是中国文化错了么?我们先谈谈力量的本质,力量分为两种,宗教和政治,耶稣在临死前得到撒旦的启示,如果他屈服可以得到国王的荣耀,但是他放弃了,这说明这两者从来不是可以融合的。上帝从不强迫别人接受他的意愿,你可以表达自己的希望,但你不可以要求别人。任何人的改变之门都是自内而外的打开,你可以影响他,如果他不想改变,任何强硬的行为都是徒劳。中国古代成功的说客都是看准了被说服者的心理,从对方立场出发,再把对方从他的心里带出来,这是一个极其勇敢巧妙的心路旅程。可是政治不同,政治可以控制人要求人强制人,它可以让你恐惧。当然也有聪明的统治者利用文化来控制人的内心,毕竟人自觉遵守总比强制遵守来的成本更低,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古代总是内儒外法。我们再来看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上来,从政治的角度看,父母有权要求子女,封建家长制就是这样,可是从宗教的角度考虑,你可以影响他,但不可强制。其实中国的文化没有错,基督教的文化也没有错,只是在什么时候你要应用什么样的力量。基督教通过“孩子只是上帝的孩子”这一观点巧妙的解决了一个困惑,那就是:成人以前你可以教育他,强制的规范他,但因为你最终不拥有他他也不附属于你,所以当他长大后他就必须独立。从书中的许多案例中我们看到,一个人的成长和她所受的家庭教育有莫大的关系。常说“父母是子女的第一教师”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怎么样的子女,尽管这句话具有片面性,但我们不能否认两者之间莫大的关系。孩子的性格决定了这个人有着怎么样的生活方式。我有时在想,一个人的性格是天生的吗?有些人一生下来就是活泼好动的,有些则是比较安静的。对于安静的人来说,如果内心不渴望改变的话,外界的因素对他就不会产生很大的作用。有些孩子从小就会视父母的话为金科玉律,这是他们生活的行为准则,然而随着他们认知的不断增加,经验不断积累,有些人会通过改变自己的方式来适应他们,则有的人会让别人的改变来适应自己。爱就是要让你所爱的人独立,就像父母对子女的爱,同时我们也要让自己变得独立。不懂爱的人往往会说我是多么多么的爱他,离开他就没有活下去的勇气,其实这只是你对他的一种依赖感,习惯了的一种生活方式而已,这是对爱的一种误解。“爱”是抽象的字眼,有时候,爱的意义太过于笼统,由此经常遭到滥用,妨碍我们接触爱的真谛。真正的爱不是单纯的给予,还包括适当的拒绝、即使的赞美、得体的批评、恰当的争论、必要的鼓励温柔地安慰、有效的督促。爱永远最追求心智的成熟。爱是实际行动,是真正的付出。人不应该被感情所奴役,也不能把情感压抑的荡然无存。如果感情是他们的奴隶,那自律就是奴隶的主人。作为感情的主人,我们经常犯的两个错误就是:其一,我们可能对奴隶不加约束,听之任之。其二,主人担心奴隶(情感)造反,因此出现任何征兆和迹象,就会把奴隶捆绑起来,并加以毒打,甚至施以最严厉的刑罚。在有限的生命力,有限的爱只能给予少数特定的对象,超过能力的限制,对我们的爱不加控制,无疑是自欺欺人,到头来事与愿违,给爱的对象带来伤害。往往一个人在某个地方呆久了,熟悉了身边的一切,就不会有想要改变自己境遇的想法,就像一个人在原地呆久了,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如果生活平静,没有受到打击,那么可能他就会这样一直下去。一旦生活改变,到不得不使自己心灵成熟的时候,请不要拒绝,承受生命中应该承受的不论痛苦亦或是悲伤,我们只有在不管经历改变和前进的生活中,才能使自己成熟,理性的思考生活,才能让自己成长到足以面对社会中的一切困难。正如派克所说,当我们能够自己做自己的心理医生,解决自己所有的心理问题时候,我们也许不再需要宗教,至少,能够比较正确的看待宗教,把它当做一种真正实际的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精神寄托或者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