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在宜昌备课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长在宜昌》全册备课一、《长在宜昌》教材解读《长在宜昌》是宜昌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经湖北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在宜昌市范围内使用的一套地方课程读本。本套读本从生活的衣食住行等微观世界,到自然、社会、人文等宏观视野,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宜昌的风物、人情、文化,以求通过学习,增进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增强身为“宜昌人”的自豪感和幸福感,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本套读本无论在信息提供,还是活动设计上都是开放式的,力求成为一个学习的范本,引导学生更为主动、更为真切地认识、发现和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生动活泼的开展探究学习。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教与学都不要拘泥于教材既定的信息和活动,应结合地方实际、学生实际,灵活主动、有创造性地学习。二、目标要求1、了解家乡的山和水。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价值观三、教学措施和方法采用课外收集资料,上网查阅资料,课内外知识结合,深层次理解的措施和方法来学习长在宜昌。四、课时安排本教材安排12课时完成。第一课你好,宜昌一、教材说明本课重点介绍了宜昌市的地理位置,旨在让学生宏观地了解宜昌是湖北省省辖市和鄂西地区重要城市,是长江中游的重要港口,也是西部大开发的“东大门”。它“上控巴蜀,下引荆襄”,素有“三峡门户”、“川鄂咽喉”之称。不久的将来,宜昌将被建设成三峡旅游最佳目的地城市、中国最佳(观光)旅游城市和国际知名旅游城市、世界水电旅游名城。宜昌市依山傍水,呈带状分布于长江两岸,面积广大,人口众多,所辖三县、两个土家族自治县、三个县级市及五个区。课文还引用了郭沫若的在时隔五十年再游西陵峡后写下的《过西陵峡》这首诗,作于1961年。诗中描绘了西陵峡壮美的风光,囊括了峡中的著名景观。诗后的两个问题及第二题的六幅图,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查阅资料,通过教师引领、同学交流,进一步认识宜昌,了解宜昌的历史名人及重要景点。“探究天空”和“小资料”是对课文内容的补充,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能力。二、学习目标1、了解宜昌的地理位置,认识它在湖北省乃至全国、全世界的重要地位。2、熟练地掌握宜昌行政区域图,会填会用。3、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合作探究、互动交流的能力。4、培植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三、教学过程1、课前布置学生查阅湖北省地图及宜昌行政区域图,找到宜昌在湖北省的位置及宜昌市所辖县市和五个区。2、教师利用湖北省地图和宜昌市行政区划图,向学生简要介绍宜昌的地理位置,其中对于宜昌从古到今在湖北省乃至全国、全世界的重要地位要强调。3、借助远程资源,向学生展示宜昌优美的人文景观,激发学生的兴趣,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探究欲,为课后的交流与探究做准备。4、完成课后习题。四、参考资料西陵峡,东起宜昌南津关,西至秭归香溪河口,峡长75公里,长度为三峡之最。长江三峡中西陵峡以“险”著称,古人曾有“西陵滩如竹节稠”的说法。船行峡中,宽谷和峡道交替出现。峡道两侧峭崖壁立,奇峰耸峙,怪美不胜收。其叠峰秀嶂,奇构异形,钟灵奇秀,难以辞叙。西陵峡以三滩(泄滩、青滩、崆岭滩)、四峡(灯影峡、黄牛峡、牛肝马肺峡、兵书宝剑峡)为主,峡中两岸峭壁如削,河道中密布暗礁险滩。滩多流急、峡深景异,奇险而更显壮丽。滩多水急的西陵峡,遍布着许多令人神往的游览胜地。光是那神奇莫测的石灰岩溶洞,镶珠嵌玉般点缀在两岸幽深险峻的峭壁上,就足以叫万千游人观赏不尽!据统计,仅从南沱到南津关间,就有大小溶洞174个。其中较大而又著名的有石龙洞、黄颡洞、三游洞等。洞洞景色各异,处处别有洞天,是考察人文、地理的绝好场所。船过巫峡,进入西陵峡前,中间经过一段长约47公里的香溪宽谷。紧逼江岸的悬崖峭壁渐渐隐去。宽谷内岗峦起伏,远隐近现,沟壑纵横。这里是三峡地段主要农耕地带。巴东、秭归两个县城分别位于宽谷两端。兵书宝剑峡位于青滩与香溪之间,因峡谷北岸峭壁上的两块奇石而得名。远望铁青色的悬崖,在一低陷的洞穴,穴内岩石极像横叠着的书卷,称为“兵书石”;兵书石右下方,一根上粗下尖的石柱直指江心,宛若一柄宝剑,故名“宝剑石”。牛肝马肺峡位于岭滩上游的长江北岸,岸边的山形颇像一个驼背老人,“头颈”前伸遮住天光,“胸脯”内陷分外阴郁,岸缝间的泉水长年滴落,使石灰岩溶解形成钟乳石倒悬在石壁间,有岌岌欲坠之态。在千奇百怪的岩石间,有几片重叠下垂的黄褐色岩石,形如牛肝,它的旁边还有一块酷似马肺,连起来称作“牛肝马肺”。现在,峡谷中的牛肝石完好如故,而马肺石在清光绪26年(1900年)被侵入西陵峡的英帝国军舰炮轰掉了下半部。郭沫若《过西陵峡》一诗中的“牛肝马肺说寇狂”,指的就是这件事。第二课历史地名的由来一、教材说明本课“知识长廊”主要介绍了宜昌地名的由来和历史沿革。“交流平台”部分结合资料——宜昌的历史变迁,让学生调查家乡,了解家乡、所处乡镇、街道的历史变迁。“探究天空”是因课文而生发的问题,增进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小资料”概括介绍了旧宜昌的城标——天然塔的情况二、学习目标1、掌握宜昌地名的由来,了解宜昌的历史沿革。2、搜集代表性地名的由来,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处理信息的能力。3、开展“我为家乡建设出份力”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及实践能力。三、教学过程1、课前,可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宜昌地名的由来。如有可能,找几幅旧宜昌与现宜昌的图片进行比较,以便从感性上认识两者的不同。2、引导学生熟读教材,了解夷陵得名的三种不同说法。其中难以理解的文言句教师要疏导,也可让学生自己在书中找或合作交流难句,透彻地理解夷陵的得名。3、对于书中提到的清朝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将“夷”改为“彝”的过程,可结合书后探究题共同完成。4、结合课后交流平台中的习题,谈谈家乡、所处乡镇、街道的历史变迁,搜集图片,将实践活动融合在授课中,达到举一反三、资源共享的目的。四、本课中设及到的习题,多为开放性习题,只要言之有理就行,不必给学生什么标准答案。教师应在充分了解本地的历史变迁知识的同时,对学生做些指点。四、参考资料夷,①本义:平坦②太平③使平,拉平;铲平④诛灭⑤我国古代对东部各民族的统称。殷代分布在今山东省、江苏省一带。后来泛指中原以外的各族⑥旧时往往用以称外国或外国人。我是环保小卫士一、教材分析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明素质,让学生为创建文明城市争光添彩,本课时教学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懂得环保有什么作用,了解生活中基本环保知识。能力目标: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中践行环保。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明确环保的基本要求、教学难点:如何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践行环保。四、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体验感悟法、合作探究法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播放视频(播放家乡美丽的图片及宜昌创建文明城市的图片)2、学生谈观看感想3、教师小结,引出主题师:想不想把我们的家乡建设的更美丽。现在,宜昌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我们作为小市民应该为城市文明建设做些什么呢?(二)引导学习,体验感悟1、观看视频(校园文明礼仪操)1、提出问题:你知道了那些文明用语?从哪些地方看到了文明的行为?2、全班交流。3、师小结板书4、课件出示礼貌用语十个字。5、生齐读校园礼仪新歌谣。(三)创设情境,深化认识1、出示宜昌市市民守则。2、看图片(市民不文明行为)3、讨论对比。找一找自己家的不文明现象。4、全班交流。(四)联系实际,树立榜样。评选班级礼仪之星及本节课文明小组(五)拓展延伸,践行文明。1、实践创新设计一个课后完成的活动主题——“创建文明城市,争做文明市民,共建美好家园”要求学生向全市人民发出一份“文明礼仪伴我行”的倡议书,让“小手拉大手”,将文明礼仪带入家庭,走向社会,共建文明、和谐的美好家园。找一找自己家的一种不文明现象,制定改正计划。2、播放歌曲《咱们从小有礼貌》,结束新课。宜昌的地形一、教材说明本课重点介绍了宜昌的山脉、丘陵、平原,以及每座山脉名称的来源。详细介绍了不同山的特点及旅游特色,帮助学生更好了解家乡的山水。交流平台要求课外收集你所知道的其他山,说出分布地方。探究天空要求讲讲关于山的小故事,集体分享。二、教学目标1、在地图上了解宜昌山区、丘陵、平原的分布地区。2、认识宜昌有哪些名山,能准确说出地名。3、了解每座山的特点。三、教学过程1、课前收集相关资料布置学生收集关于宜昌山的资料。2、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教材,对每座山的名称,特色有大至了解。(1)众所周知,享有“世界屋脊”之称的是我国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因为它的最高部分(主脊带)的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达到8848米。以此类推,宜昌境内的海拔最高点兴山仙女山也被誉为“宜昌屋脊”。兴山县仙女山海拔2426.9米,为全市最高峰。要说仙女山,重庆有个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湖南湘潭市有个仙女山景区,湖北汉川市也有个仙女山,都久负盛名。顾名思义,概因山形如仙女一般,或与仙女传说有关。(2)孝子岩位于点军区十里红村境内,姜诗溪(现名卷桥河)入江口北岸,与镇川门隔江相对。岩壁长约440米,东北临长江,东南临姜诗溪,均为绝壁。最高海拔89.1米。东汉时期的进士姜诗一家居住于此,因姜诗孝顺母亲,不幸坠江而亡,后人为纪念他的孝行,遂称此岩为孝子岩。[(3)宜都宋山风景区位于万里长江与八百里清江交汇处高坝洲境内,景区植被丰富,谷幽峡险,泉飞石静,云缠雾绕,被誉为:“植物的天堂,动物的乐园,人类的氧工厂”。(4)宜昌长阳崩尖子、襄樊南河湿地、恩施巴东神农溪及咸丰二仙岩湿地、神农架大九湖湿地等获批为省级自然保护区。据介绍,长阳崩尖子省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武陵山脉东段北部余脉,是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13313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3198公顷。4、交流平台开展小小故事会,把收集的相关传说和故事集体交流。宜昌的河流一、教材说明宜昌的河流都属于长江流域,境内河流数量众多,本节课以长江委重点介绍。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家乡湖泊众多的自然环境及水资源分布情况。能力目标:学会独立读图和查找资料以及调查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知识、能力目标,形成热爱家乡的情感,促进学生对这块祖祖辈辈生活、敷衍的热土萌生热爱之情,并由此唤起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教学重点:了解我省湖泊众多的自然环境及水资源分布情况。学会独立读图和查找资料以及调查的方法。教学难点:在《湖北政区图》上找到长江、汉水、清江及流经地区;知道我省的水资源分布情况;探究这样的自然环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好处。教学准备:湖北形图、河流、湖泊风光图片。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播放课件,导入新课。(课件1)看,这就是我们的家乡湖北省的地图。同学们,从形状上看,你认为它像什么呀?对,是一只青蛙。青蛙喜欢生活在哪里呢?对,水里。再仔细观察图例?哦,这些蓝色表示湖泊、河流和水库。看,长江穿省而过,滋养着两岸人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家乡的水。(课件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激发兴趣,学习新课。1、看一看、谈一谈。仔细看图,发现我省自然环境特点(课件3)(引导从颜色上发现。)——水道纵横交错、湖泊众多、誉为“千湖之省”。(课件4)2、查一查、聊一聊“千湖之省”的由来。(课件5)(云梦泽)历史上,湖北省大小湖泊的确有一千多个。这些星罗棋布的湖泊都是远古时代的大泽——“云梦泽”留下的遗迹。“泽”:聚水的地方。3、比一比、赛一赛。(课件6)介绍自己通过调查了解的江河、湖泊的名称、位置、特点等。(贴黑板)(分组、个人;积分、奖励。)4、读一读、想一想(课件7)(1)、小资料:湖北全省共有大小河流1000多条,总长37000千米。长江自西向东,流经省内的长度为1061千米。汉水是长江的最大支流,自西北东南,到武汉汇入长江,境内流长878千米。湖北面积在3平方千米以上的湖泊目前有300个左右,大部分集中于汉江平原。(1962年以前有1066个。)(2)、湖泊为什么减少了?意味着什么?怎么办?(指名读、齐读、师生互相问答、小组竞赛、个人抢答,教师注意调动学生激情。)5、找一找,标一标。(课件8)(1)、在地图上把流经我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