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增效”背景下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课题结题报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乐学·学会·会学”-“减负增效”背景下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在“减负增效”的背景下,中学化学的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课时大量缩减和不增加学生额外负担的情况下开展正常的化学教学活动,其关键在于教师要抓住课堂教学,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要唤醒学生的学习欲望,要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要体现诱思探究的教学思想,提高信息量、思维量和训练量,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全力打造高效课堂.改变高中化学教学现状需要高效课堂,高效课堂要求突出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和学生“双主体”作用,树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运用探究式与讲授式相互结合的教学方式。然而,在目前的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知识灌输者现象、学生的接受知识容器的状况仍然很严重,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始终居于权威性的主体地位,以完成知识教学为第一要务,学生多数只是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一味地听教师讲解成为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方法,从而导致不少学生学习乏味,效率低下。二是单一的教学目标。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只重视学生的“双基”掌握,而很少关注对学生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特别是对学生双基的掌握过程,存在着重结论而轻过程、重“学会”而轻“会学”、重知识积累和认知能力增长而轻知识建构和方法掌握、重问题解决而轻问题发现的现象。如此教学,学生没有了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和体验知识获得的空间和权利,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是没有创新意识、缺乏独立思考和自我探索的能力的人。三是呆板的教学方法。讲授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是中学化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讲授式教学可以节约时间和提高知识的传递速率,探究式教学则可以提高知识的传授质量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过多地运用讲授式教学,忽视探究式教学。因此,只有努力实施高效课堂,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当前的中学化学教学现状。才能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二、研究的理论依据1、建构主义理论。它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目的。2、教学最优化理论。为达到教学最优化,必须分析学生状况和教学任务,明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拟定教学进度,对教学结果加以测定和分析等等。3、多元智能理论。教师要努力挖掘学生的潜在智力,从而确定最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与策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倡导教师角色、教与学的方式变革。4、有效教学理论。其核心是教学的效益。它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因应学生的学业发展,不断改进教学策略,最终达致有效、高效。5、“最近发展区”理论。要想让教学有价值,必须找到学生不能独立地解决,却能在课堂环境里,在同伴或教师的帮助下得到解决的问题。6、现代教学论。教学目标的确定、师生关系的构建、教学方法、组织形式的设计,都与学生发展具有内在联系。7、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倡导的学习原则:①在学与教的关系上,应该置学生于教学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组织教学;②在教学目标上,要以教会学生学习为主,而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三、课题研究目标1、通过研究,更新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使全体教师对高效课堂有完整的认识并上升到理论高度。2、通过研究使教师对课堂的精髓胸有成竹,更好地发挥教师的特长,张扬教师的个性,形成不同年级高效课堂的模式。3、通过研究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教学策略,减轻学生负担,向课堂教学要效益,优化师生关系,优化学生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提升全体教师的课堂教学的水平与驾驭课堂的能力。4、通过研究促进教师教学实践水平的提高,促使每一位学生充分、和谐的发展,达到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学校教学质量上台阶提供有力的保障。5、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制定出一套相应的学科高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用客观、准确、科学的评估手段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四、课题研究内容1、高效课堂的特点以及相关的理论支撑。2、新课程背景下高效课堂的要素,形成一定的显性评价指标。3、形成分年级、分课型的高效课堂模式。4、高效课堂与提升教学质量相关性分析。五、课题研究方法:1、文献法:课题组广泛收集关于建构主义理论,新课程理念,认识心理学,以及教学模式等与本课题相关的理论资料,并推荐给全校教师共同学习。2、行动研究法:通过说课、听课、评课等多种形式,在实践中探索高效课堂的相关要素与评价体系。3、对比法:以在校初三、高一、高二学生为样本,分析实施高效课堂后的变化情况,研究高效课堂与教学质量的相关度。5、其他方法:根据需要可采取其他研究方法,如调查法、测验法、经验总结法、个案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实验研究法,半定量研究法等。六、课题研究过程在前期课题研究工作中,我们力求做到“三个同步”:课题实施与资料积累、整理、分析同步;课题实施与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同步;课题实施与成果表达同步,促进课题的深入研究。在课题活动中,我们一是努力把课题组活动建设成教学思想的交流会,引导课题组教师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具体的教学情境之中;二是努力使课题研究活动成为教师自我教育实验成果的发布会,让他们意识到自我经验的重要;三是使课题组活动成为教育、教学信息产生与传递的场所,教师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传递者,更是信息的创造者;四是使课题组活动成为教师人人可以发表独立见解的学术讲坛,让课题组教师由过去被动的参加者、听众转变为积极主动的探究者、主人,从而加速了课题组教师成长的步伐。为此开展以下一系列活动:1、加强培训研讨,优化组员素质。课题组成员通过对高效课堂的认识以及相关的理论学习讨论。从而更新了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对高效课堂有完整的认识并上升到理论高度。2、进行实验前测,做好科学调研。通过问卷对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的调查和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的调查统计和分析,以及研究课的探讨反思并结合新课程背景下高效课堂的要素,形成高效课堂的显性评价表。使教师对课堂的精髓胸有成竹,更好地发挥教师的特长,张扬教师的个性,提升了教师的课堂教学的水平与驾驭课堂的能力。3、聘请专家指导,引领课题研究。课题研究在扎扎实实研究的基础上,专家的引导对于把握课题前进的方向,提升课题研究的水平非常重要。为此,我们先后邀请市研训中心特级教师曹少华主任和《中学化学教学参考》杂志社王军翔社长对课题组老师进行专题培训活动,以点带面,调动全体教师积极投身于教研活动中,使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成为课题研究不断创新的强大动力。4、调查课堂现状,分析问题症结。找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以提高教师日常课堂教学效率为抓手,积累研究个案,不断实践、反思,最终形成典型的研究案例集。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制定出相应的学科高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用客观、准确、科学的评估手段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同时进行高效课堂与提升教学质量相关性分析。5、开展教学活动,发挥辐射作用。为了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充分发挥名师和骨干教师的引领和辐射作用,我们开展名师观摩课和特色教师展示课活动。七、课题研究的步骤本课题的研究时间为2009年11月——2013年3月,共分为三个研究阶段。(一)准备阶段:2009年11月—2009年12月1、组建课题组,确定实验班,制定研究方案,申报立项。2、召开课题组会议,学习讨论研究方案,明确研究思路,落实研究任务。3、查看搜索相关文献资料,把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4、调查教师课堂效果及分析。(二)实施阶段:(2010年1月—2011年12月)主要采取教育调查法、行动研究法、对比实验法、个案研究法等。预期主要成果是:课题论证报告、有关调查报告、教学案例及论文、研究过程资料等。在此阶段,课题组各实验小组每周召开一次碰头会;每两周举行一次课题组全体成员参加的主题研讨会;每月举行一次课题组长参加的总结汇报会;每学期召开一次科研骨干教师参加的课题研究成果汇报会。积极研讨、交流课题研究方面出现的新问题,总结经验教训。(1)按照新教材及新课改的要求,课题组成员定期举行研讨活动,分组进行项目新课程高效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同时开展高效课堂竞赛和评优活动,在课堂上试讲后,进行修改。(2)运用网络信息化教学资源库,进行教学新模式的探讨及教学效果分析。(3)修改后的教学资源库,在有关网站()上发布。(4)撰写研究论文。(三)总结阶段(2012年1月——2013年3月)1、系统整理有效课堂教学的做法,传播、推广有效课堂教学经验。2、进行总结、撰写研究报告,形成结题报告。3、申请结题。鉴定课题研究成果及结题报告。八、课题研究成果(一)理论收获本课题进入实施阶段后,现对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作出如下总结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1)、三个关键词:①差异:要深入掌握学生之间的差异。学生基础的差异,预习效果的差异,学科的差异,学习内容的差异,教师素质的差异等。②分组:高效课堂分组是关键。没有分组,就没有合作,就没有探究。③展示:展示是重点。没有展示,问题就不能反馈,课堂就没有抓手,既不能解决问题,更不能生成问题。(2)、三个步骤:①预习:就是先学,没有先学,就体现不出主动。②展示:学生把预习的成果和问题在组内展示,再以组为单位在全班展示,通过展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没有展示,就没有高效。③反馈:把预习中自学、小组合作探究中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反馈上来,师生共同加以解决,不及时反馈,便体验不出高效。简言之,在高效课堂中,差异是基础,预习是重点,分组、展示是“双核”,反馈是中心,生成是目标。2、如何实现课堂的高效?(1)、高效课堂充分运用学案导学。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式,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的指导、引导、督导和辅导为核心,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方式使教学过程由“教”变“导”,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主导”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化。(2)、高效课堂必须实施问题教学。问题教学是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进而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主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设计时要把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问题是催化剂,问题是学习的载体,问题是创新的源泉,问题决定学生学习的路线、方向和目标,是决定学生效果的基础和前提。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学习中的问题。①问题的设计要紧密结合与学习、生活紧密相关的生活环境,紧扣时代脉搏。②问题的设计要依据学生认知特点,形成知识链,实现问题设计的层次化。③重点、难点、易混点、易错点、考点、热点都要设计在问题当中,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并且当堂解决问题。④教学目标要设计在问题当中,在解决问题中完成教学目标。⑤问题设计要体现全体意识。难易要适当,繁简要适中,要照顾全班学生,要让学生从学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⑥问题设计要体现自主学习意识。要激发学习兴趣,善于发现问题,学生追求课堂的情感价值,突出“学乐”和“乐学”,要让学生敢于把“句号”变成“问号”。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3、高效课堂必须让学生充分展示。展示是高效课堂的关键,是核心,没有学生充分的展示,就没有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不可能实现高效。(1)、展示的课型:①预习发展课。②提升展示课。③巩固展示课。(2)、展示的过程:①出示课题、目标、要求、时间的预设。②分发学案,独立学习。③小组讨论,生成学习效果。④小组展示,教师点拨。⑤组间质疑,穿插巩固。⑥全班展示,落实目标。(3)、展示课的要求:①在充分自学、对学、群学的基础上进行展示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