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工程导论”期末论文——浅析道路工程及其发展方向-0-浅析道路工程及其发展方向摘要: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发展,城市道路面临的问题也愈发突出:道路的设计与布局的局限性变大,交通量增大而交通面积被挤占,道路安全问题凸显……公路运输的灵活机动特性使得道路工程成为交通运输方面重点建设的民生工程,因此,虽然在其发展的同时伴随着问题,但其仍是交通运输工程领域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也不断为其产生的问题提供新的构想理念,寻找新的解决方法,产生新的技术手段。本文将通过“交通运输工程导论”课堂所学及课外探究,简要分析道路工程所面临的问题及目前提出的新方向。关键字:道路设计道路安全生态公路正文:一、道路工程现状与问题公路和城市道路组成的道路系统在目前的短途交通运输人、货集散中仍然具有较大的优越性。相较于铁路和航空,道路系统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机动性。随着科技、经济等各方面的高速发展,我国的道路交通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道路交通的发展遭遇了挑战,同时这也是道路工程新的机遇。1.1道路设计与布局道路工程的设计包括有道路分级、道路路线设计、路基路面设计、道路排水与涵洞设计[1]。在道路分级中,对交通量的设计和对出入口控制设计由于现有车辆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导致原有数据与现实产生了很大差距。部分城市存在主、次干路的拥堵现象日益严重,与此同时却缺乏承担短距离交通的主次干路以下层次道路(支路)的建设[2]。在道路设计中要考虑的安全性、适用性和经济性,结合中国现状,在设计标准上在安全性达到标准后更多的考虑经济性,因此在高速发展的道路交通中产生了安全问题。虽然安全标准在逐年提升,但与国外相比,我国暂时依旧是在安全性达到标准后优先考虑经济效益,这也迫使我们寻找新的方向和解决方法来规避这一矛盾。近年来,由于多次暴雨袭城的报道,也让道路排水的问题被广泛关注。按照设计要求,一般为提高路面排水能力,会适当增加路拱横坡度,使水顺流到道路两旁的边沟和排水口中。虽然现阶段各大城市都在努力扩大城市地下排水管道和空间,但在道路排水设计这一方面,我们可以发现,生活中道路较为平坦时,少有加大路拱横坡度来解决排水问题。与此同时,路面两侧的边沟也很罕见,下水道口的设置也存在问题。在城市道路上我们能够经常发现某处有大量积水无法排走的情况,这也正是路面设计与排水系统之间为能够达到有效配合的结果。以上几点仅为道路设计方面存在的较为突出的部分问题,除此之外,设计布局方面还存“交通运输工程导论”期末论文——浅析道路工程及其发展方向-1-在缺乏长期规划,交叉口和立交问题等等。1.2道路安全道路安全问题与许多方面息息相关。最主要的三个方面就是人、车、路[3]。除此之外还与天气、光线等有关。具体来讲,又有人为因素、交通规则、交叉口等各个方面,使得道路安全问题更加错综复杂。随着人们出行方式的多样化,除步行和车行外,还有各种非机动车等在道路上行驶,又由于各种方式的速度和行驶(行走)方式不尽相同,道路的行驶状况也会更加复杂。因此又产生有关人非共板的讨论(即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共面)[4]。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共面的设计在许多城市也已经开始推广,这一方向也是体现了生态道路的理念,这也正是本文接下来所要讲到的主题部分。然而在这一设计中,我们仍然需要注意行人和非机动车之间的矛盾问题,防止非机动车与行人发生冲撞导致安全事故。交叉口的安全问题也一直被人们广泛关注。交叉口处交通信号灯对交通流进行控制,但也是最常出现交通事故的地点。现在许多交叉口的交通信号灯的设计过于简单,直行、左转和右转的信号灯在路口处并未分别开而是统一用一个信号灯控制。除此之外,更为主要的原因是人为因素,行人或车辆不遵守信号灯指示是安全事故发生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二、道路工程的新方向2.1生态公路生态公路是国际道路工程发展的趋势与新的方向。生态公路,顾名思义,是将道路工程与生态环境相互协调、统一,达到在发展交通运输道路的同时,减少对周围原始生态(或城市居民和城市环境)的破坏,并降低在道路工程建设之后所可能产生的一系列不利影响。众所周知,从道路工程开展到运营通车的整个过程中,道路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持续不断进行的。从道路工程施工开始,若在特殊地区,则可能会破坏原始的生态环境,若在城市或人群聚集的村庄内部,则会有噪音、粉尘等次生污染,使用沥青也会产生污染大气的沥青挥发物等。同时,道路施工对地质、水质都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5]。运营期间,车辆产生的废气尾气不断的朝周围环境进行扩散,而随着公路交通发展,道路噪音也成为了十分严重的生态污染。生态公路的概念虽然是道路工程新的发展方向,但它却和已经提出多年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融合。我们可以看到,生态公路的建设的目的在于减少道路工程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污染,它所提倡的是在满足人们日常交通运输需求的条件下,做到资源的合理化利用以及道路规划的合理化。从生态公路的目的可以总结出建设生态公路的方向。对应道路工程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来看,首先我们能够规划的就是道路路线的更改,在合理情况下减少对原始生态的破坏,例如视情况绕行进行道路工程建设,经过生态保护区或动物迁徙必经地段时修建专门的跨线桥等,避免道路工程对生态的破坏。其次,对于道路施工原料的使用,人们也正在寻找新型建“交通运输工程导论”期末论文——浅析道路工程及其发展方向-2-筑材料和新型施工技术,这也是生态公路建设的一大研究方向。除此之外,道路运营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污染也是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目前,主要的恢复和保护生态的较为有效的方法是道路植树。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的植被栽种在车行道之间或者人行道之上,不仅可以保护水土,还能够减少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音和灰尘。另外,研究人员也在对路基和路面的施工材料进行研发和实验,使得道路工程建设更加符合生态环保的要求。我国的第一条生态公路——川主寺至九寨沟公路,位于四川省西北部,于2003年9月完工。该项目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通过制定完善的生态保护原则,采用常规绿化技术和创新生态恢复技术,使川九公路路域内植被恢复率达到90%以上,有效地保护了沿线的生态环境[6]。国外在生态公路的方向上也研究出了许多新的方法。比如当前的日本,在高速公路的边坡防护方面,就使用了稳固的工程防护加客土喷播生物防护的新方式,保证边坡的稳固、安全,同时又能最大程度地恢复自然生态。在新加坡,公路建筑师们设计出了一种生态公路,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留出小洞穴让杂草生长,当车辆行驶时不易产生尘土造成污染,同时,还可降低路面的热辐射,这样的公路已经具备一定的自身调节功能[7]。若将生态公路的概念拓宽,探索生态公路的方向还应包括在达到人们安全出行和交通运输的要求之外,满足人们舒适出行、方便出行的想法。例如路面的平整度,道路视野的开阔度,隧道光线亮度等。这也给道路工程的设计和技术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探索空间。2.2信息化公路信息化公路的概念,是道路工程和城市规划的结合。信息化公路的建设,使得公路的功能性拓展,在原本固有的承担人与货物运输的交通能之外,增加了运输电力等能源,运输信息资源等功能。信息化公路的目的在于将公路管理和信息交流结合,融入城市规划的系统中,使得公路承担信息交通的功能。基于这样的建设目的,在道路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就产生了定位技术、交通量测量功能、无线监控、应急指挥系统、多功能路灯、充电路面等多种新型技术。具体举例来讲,比如公路应急指挥联动系统,这一系统的使用让道路监管人员能够及时了解事故发生的详细地点,求助人员的具体位置,提高了事故处理的反应能力,大大减少了事故所带来的次发影响。再如,道路管理系统无线监控系统,让路政人员可以及时掌握重点路段、重点桥梁的情况,掌握路政外业人员的巡查情况,便于及时调度人员前往突发事件现场,并能够通过无线监控即使了解路政人员处理相关路政案件及突发事件的现场处理情况[8]。三、综述道路工程是交通运输领域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它关系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关系到整个城市的规划,更与整个生态息息相关。随着道路交通不断的发展,新的方向不断的开拓,让道路工程的前景充满了机遇与挑战。本文从道路工程的现在所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展开,通过简要分析道路工程的发展方向,探讨道路工程的前景,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观“交通运输工程导论”期末论文——浅析道路工程及其发展方向-3-点。根据相关资料进行分析,融合了交通运输工程导论课堂内容和书籍内容,结合自己的理解,论述了有关道路工程的部分内容。对于道路工程的新方向,限于自己所学知识,所以探讨的深度和广度也许不足,但有关生态道路建设和信息化道路建设的相关解析,让我更具有前瞻性,眼界也更加开阔,希望以后能够结合具体的实际工程经验,努力提高专业水平,在交通工程领域有所收获。参考文献:[1]邓学钧,刘建新.交通运输工程导论[M].2003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94[2]马强.寻找消失的支路——破解城市支路规划和建设难题的思考[J].规划师,2009,25(6):5[3]方守恩,郭忠印,陈雨人.道路安全系统与道路安全工程[J].中国公路学报,2001,14:105[4]陈广学.道路设计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7):285[5]胡晋茹,杨建英,赵强.公路建设的生态影响与生态公路建设[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6,4:145[6]陈璐玲.生态公路的发展现状与对策思考[J].中外公路,2009,29(3):8~9[7]陈璐玲.生态公路的发展现状与对策思考[J].中外公路,2009,29(3):8[8]王诗晴.浅谈中国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R].北京师范大学,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