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经要参第20期(总第310期)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2009年05月26日国信观点:危机转化为机遇的经验及启示海外评论:德银:中国经济到2010年年中才会真实持续反弹摩根大通:中国经济已进入加速前进通道世经动态:美联储4月份会议纪要透显其对经济悲观看法日本一季度GDP创战后最大降幅世界与中国:中国继续买入美国国债国际市场:美元可能大幅走软负面因素不断增加谁在左右国际油价涨跌政策透视:英国央行谨慎加码刺激政策权威报告:世界银行:私营部门发展对中国的创新至关重要世经数据:美国和俄罗斯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美国市场主要货币收盘价国际市场大宗产品价格国信观点-1-危机转化为机遇的经验及启示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要政策得当,经济危机完全可以转化为发展机遇。经济危机转化为机遇的有利因素,一是促使社会各界在改革的方向和路线上达成共识,推动改革;二是促使发达国家消除技术壁垒,促进我国技术水平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优化;三是迫使企业实现技术和管理创新,为下一轮经济繁荣奠定微观基础;四是经济危机提供了检验经济理论和政策、预测技术和方法的最好时机,从而促进经济理论的发展、提高未来经济政策的科学性和前瞻性。1.大萧条成了苏联大国崛起的良机苏联1928年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存在工厂老化、技术陈旧落后、重工业基础薄弱、技术人才缺乏等突出问题。1929年西方经济大萧条成了苏联大国崛起的良机。首先,大量进口先进技术设备,同时广泛引进西方技术人才,对苏联建立一大批现代化骨干企业产生了重要影响;其次,在此期间大量吸收西方军事技术,许多军工部门从无到有,初步形成了军事工业生产体系;最后,经济地位的提升巩固了国际政治地位。之后,苏联又多次利用西方经济危机发展壮大自己。2.马歇尔计划帮助欧美摆脱战后危机,并促进欧洲经济一体化二战后美国的军火需求大幅下降,1945-1947年美国政府支出同比分别下降12%、57%和8%,经济陷入衰退期,连续三年负增长,私人投资较战时虽有明显增长,但占GDP比重较低,难以扭转整个经济的颓势。作为主战场的欧洲此时基本上是一片废墟,欧美经济陷入全面危机。此时的苏联也认为资本主义不可能再有较大的发展,同欧美经济技术联系陷入低谷。二战中美国军火贸易使黄金源源不断流入美国,美国的黄金储备从1938年的145.1亿美元增加到1945年的200.8亿美元,约占全世界的59%,相当于整个资本主义国家的3/4。此时,众多的美国私人企业需要在贸易自由政策下开辟新市场,欧洲重建也正需要来自美国的产品,但没有足够的资金进口这些必需物资,正是在此背景下,美国凭借其庞大的黄金储备和国际货币的主导地位,推出了马歇尔计划,通过提供资金帮助欧洲重建。-2-马歇尔计划于1947年8月开始实施,为期四年。计划对美国的影响是迅速而直接的,1948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为4%,1950、1951年达到了8.7%和7.7%,是美国战后经济增速最高的年份。同时,计划也推动了西欧经济的复苏,1948年至1952年是西欧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工业生产增长了35%,农业生产超过战前水平。事实上,从马歇尔计划实施开始,西方世界总体上经历了长达1/4世纪的繁荣,尽管这一时期的繁荣与第三次技术革命有关,但没有马歇尔计划奠定的物质基础,第三次技术革命可能被大大推迟。同时,马歇尔计划长期以来也被认为是促成欧洲一体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该计划消除或者说减弱了历史上长期存在于西欧各国之间的关税及贸易壁垒,使西欧各国的经济联系日趋紧密并最终走向一体化,而欧洲一体化不论是对其自身还是世界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3.1973年石油危机加快了西方国家产业转移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欧美发达国家面对国内生产成本高昂和产能过剩,只能将目光投向第三世界,将资金、技术与第三世界国家的低成本要素结合进行生产,从而实现了国际产业转移,发达国家的经济危机转化为发展中国家的机遇。据联合国统计,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总额1970年为565亿美元,1980年上升到5671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26.1%,高于同期世界出口贸易20.4%的年均增长率。这样,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出口贸易中的比重由1970年的17.9%上升到1980年的28.1%。同时,出口的制成品占世界总额的比重也由1960年的3.9%上升到1980年的9.2%。一些工业化进程较快的国家和地区,逐渐由过去的初级产品出口发展为附加值较高的加工产品出口,其轻工、纺织、服装、电子、精密仪器、钢铁、造船等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最典型的是亚洲四小龙的崛起。4.石油危机迫使日本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陷人严重的停滞状态,日本产业结构被迫调整。首先,放弃了自50年代中期以来实施的以重、化学工业为龙头带动整个经济发展的路线。其次,在制造业中,对原材料型产业进行大力调整,放弃粗放式发展模式,推进集约化经营,重点扶持大型企业。第三,对能够维持国际竞争力的钢铁业、国信观点-3-石油化工业、造纸业等,在加大实施节能措施的同时,重点发展深加工,以高附加值产品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第四,对无力适应新形势的纺织业、有色金属业等,则采取转产或向海外迁移的对策。最后,对装配加工产业则采取大力扶植政策,以技术尖端行业为核心,以低能耗、高效益、高科技为方向,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虽然欧美市场不景气,日本汽车仍以小型化、质量高、消耗低的优势,迅速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在美国市场占有率1975年为9.5%,1980年为21.3%;在欧洲,尽管英、法、意等国限制进口,但日本汽车市场占有率仍从1975年的4.6%上升到1980年的9.1%。日本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也为摆脱石油危机困扰创造了条件,尽管日本经济发展受到国际环境的制约,发展速度放慢,但在1973年到1991年期间,经济增速仍保持4%的水平。5.经济危机促成了印度经济改革上世纪70年代印度领导人逐渐认识到改革的必要,但是各个利益集团的相互掣肘使改革进展缓慢。即使在国大党的全盛时期,推行改革也要面对重重阻力。伴随国大党的衰落,印度政局进入了动荡不稳的时期。1989年11月至1991年2月,印度经历了三次政权更迭。与此同时,印度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1990-91财政年度,通货膨胀率达到10.3%,财政赤字占GDP的8.4%,经常项目赤字达到GDP的3.4%,外债高达838.62亿美元,失业人数达3000多万。更为严重的是国际收支危机,外汇储备只有10多亿美元,仅能维持不到三周的进口支付。1991年5月21日,印度政府秘密以20吨黄金储备前往苏黎世瑞士银行获取2.34亿美元抵押贷款,以此为导火线,印度爆发了独立以来的最严重经济危机。这一危机促使各利益集团暂时搁置政治矛盾,促成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改革。当时的拉奥政府推出了以“自由化、市场化、全球化和私有化”为特色的新经济政策,放松对私营经济发展的限制、加快公营经济改革、由计划向市场转变、实施市场经济发展模式。改革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改革之后经济状况得到明显改善,财政赤字逐年下降,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控制,国际收支状况持续好转,外汇储备大大增加,投资环境逐步改善,外商投资逐步增多,国民经济稳步发展。进入21世纪,印度进一步推行市场经济发展战略,使其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实现了有印度特色的经海外评论-4-济发展模式。6.对我国利用本轮经济危机的启示首先,将经济危机的压力转化为改革的推动力,加快改革;其次,以经济危机为契机,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第三,以经济危机为契机,加快产业升级;最后,以经济危机为契机,促进经济理论的发展、提高未来经济政策的科学性和前瞻性。(执笔:程伟力)德银:中国经济到2010年年中才会真实持续反弹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日前上调了今年的中国GDP增长率预测,由7%上调至7.5%,主要反映贷款加速带来的效应,不过,GDP第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依然维持。新开工专案与新增信贷减速上半年GDP环比大幅上升,主要是政府主导的项目大量开工,和现有基础设施专案加速。根据项目审批的时点判断,去年11月是审批的高峰,经过3、5个月后,许多专案开工了;贷款由去年12月开始升,经过3至4个月,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令一、二季度的环比经济增长出现非常正面的表现,第二季度年化的环比增长更可能达到13%至14%。不过,这个增速不能持续:因为下半年新项目开工的数量,很可能会比上半年减少,新增贷款的数据也远小于一季度的数位。从第二季开始,4月较3月的新增贷款已下降70%,预计第二季较第一季平均降幅约70%。理论上,中国企业早该缩减资本开支,以减轻生产过剩的情况。但很多企业不仅未开始削减投资,甚至还在加速,如前4个月制造业的投资增长还保持同比28%的速度。主要是很多重工业仍处于完成在建项目的阶段,他们必须完成这些项目才能停建或缓建新的专案。此外,一些钢铁、水泥、有色金属,最近投资不但没减速,反而在加速。在政府主导项目的需求拉动下,短期增加了他们的产能,但中期却可能因为新开工项目增速的不可持续性,变成更多产能过剩,导致下一轮的投资下行。海外评论-5-现时PMI的数据虽然趋向乐观,但这却使得许多企业开始增加存货,例如钢铁的中间商(交易商),他们看到钢价上升,便开始买入囤积,而不完全理解终端需求的增长速度,可能低于他们存货增长速度。这种情况在家电及其元器件行业内也出现。如果第二季很多行业都出现存货上升的情况,则第三季很可能出现存货向下调整的走势,令第三季经济增长环比出现压力。而除了上述三点之外,中国经济还面临的挑战,包括中期零售增长减速,预计今明两年增长幅度,将由08年的22%,放缓至2009年的10%至11%,2010年约9%(1998年曾出现过6%的低点)。今年零售放缓的主要原因,是收入增速下降,如去年上升15%,今年可能只有5%,原因包括制造业盈利下降、民工款回乡的农村收入增长引擎也消失。出口方面,预计下半年有望改善。近期欧美日市场,尤其是股市,近两个月出现明显回升,市场信心反弹,银行间利率也下降,银行间信贷的对手风险下降,贷款功能部分恢复,这些都是较正面的。不过,美国消费的中长期下行风险仍要关注,尤其失业率如升至10%以上,美国消费情况可能会令人失望。今年春季广交会定单较去年同期跌31%,低于预期。历史上广交会对实际交易情况,领先3至6个月。虽然广交会定单增长率向来低于全国实际增长率,但计及这些历史偏差,预计今后3个月亦不会较一季度好太多,第二季出口同比仍维持负20%的增长率,要到下半年才能有较明显的回升,大约为负12%至14%的增幅。到明年年中,GDP环比增速可能开始真实持续地反弹。这是因为经过充分的投资减速以后,企业消化了过剩产能,生产利用率开始上升,投资回报率也有所上升。一旦回报率明显超过融资成本,投资动力便开始出现,只有这种情况才属可持续的反弹。楼市销售的最坏时刻已过去中国楼市指标很复杂,从销售上,最坏时刻是过去了,但投资上,可能仍要过一段时间。此外,与楼市相关的还有投资,但地产投资与房地产销售是不同步的,房地产销售回升已有好几个月,但投资却未有明显出现回升,如去年增长逾20%,但现时只有4%多。估计大约要到年底,待可售房屋的存量消化后,房地产投资才会改善。海外评论-6-汽车消费则受油价回落、政策(下调汽车购置税)等刺激,这些都是一次性因素,加上银行对汽车贷款的银根非常松,但这些因素提供的动力,可能要比前段时间减弱,令汽车销售增幅回至较正常水平,约10%左右。探经济能见度1.同比与环比:在经济大幅波动下,环比可较同比提前两至三个季度,看到经济拐点。2.宽松货币政策的效用:新增贷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通常有一季的滞后期。3.经济复原情况:由于投资占GDP比重最高,而投资周期往往落后于出口周期,如外围情况好转,也未必立刻刺激内地经济显著反弹,原因是私人固定资产投资,往往要待出口回升一段时间才会重新加速。4.消费数据:解读宜当心,经济增长放缓,但社会消费零售的增幅依然远胜GDP增幅,早前便有统计局官员指出,当中包含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的采购成分,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