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河东区政工师述职答辩复习题一、理论题1、如何做“四讲四有”的合格党员党中央要求通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使广大党员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苏联解体的教训之一,就是党的基层细胞坏死了,失去功能了,苏共优秀的治党理念和举措后来没有坚持下去,甚至改弦易辙,党员数量虽多了但质量下降了我们党有8700多万党员、430多万个党组织。这样一个大党,要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一个政党,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教育管理好党员讲政治、有信念,强调的是政治合格,就是要对党忠诚、坚定理想信念。讲规矩、有纪律,强调的是守纪合格,就是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讲道德、有品行,强调的是品德合格,就是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讲奉献、有作为,强调的是履责合格,就是要践行党的宗旨、敢于担当、善于作为。2、如何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作风建设关键是要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这句话?内在规律。抓常,就是要把作风建设时刻摆上位置、有机融入日常工作,做到管事就管人,管人就管思想、管作风;抓细,就是对干部群众特别是基层群众反映的作风问题一一回应、具体解决。抓长,就是反复抓、抓反复,认真落实作风建设各项制度,形成长效化保障,做到有章必循、违规必究。只有把作风建设作为永恒课题,坚持标本兼治,经常抓、见常态,深入抓、见实效,持久抓、见长效,才能让作风建设深入人心。3、谈一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外交、军事和党的建设等领域,在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判断、新要求,具有重要的思想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从政治上说,学习讲话对于统一全党思想、凝聚全社会共识,具有重要的统领作用。从实践上说,学习讲话对于科学把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突出的指导作用。从方法上说,学习讲话对于增强党员干部辩证思维、战略思维具有深远的导引作用。从理论上说,学习讲话对于推进理论创新,实现学以致用,具有突出的促进作用。4、如何理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核心?如何理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核心,可以从以下这3个方面加以把握。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对党的基本路线的拓展和深化。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多次强调:“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我们在实践中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动摇,既不偏离‘一个中心’,也不偏废‘两个基本点’,把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统一起来,坚决抵制抛弃社会主义的各种错误主张,自觉纠正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扎扎实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四个全面”中的第一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讲的是发展问题,而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此,这第一个“全面”相当于党的基本路线的“一个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是党的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是实现“一个中心”的根本保证。而“四个全面”中的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动力、法治支撑和政治保障,这3个“全面”相当于党的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根本保证。因此,“四个全面”是对党的基本路线内涵的拓展和深化。其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治国理政的蓝图。讲现代化发展战略、治国理政等,必然要讲到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我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思考和论述。邓小平认为,在确立了现代化发展目标后,为确保目标的实现还需要有清晰的蓝图。邓小平曾经用“心中有数”来形象表达这个蓝图。比如,1986年9月,邓小平在论述改革的目标和任务时指出,“改革总要有个期限”,并要求党的十三大要拿出改革的“一个蓝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论述新一届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时也体现了这样的大思路。他不但阐述了治国理政的目标和主线,而且非常重视制定治国理政蓝图。在深刻分析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和总结改革开放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就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蓝图。当然,这经历了一个过程。再次,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逻辑结构上来把握这个核心。此书第一章总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阐述的是贯穿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主线;第二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阐述的是习近平治国理政要实现的目标。因此,要准确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核心,必须同深入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这本书结合起来。应该看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观照的时间节点主要是我们党第一个一百年目标实现的2020年。但是更应该看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包含的发展仍然是我们党的第一要务,改革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的源泉,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是依宪执政,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等重要思想,仍然是2020年之后指引我们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思想。5、谈谈你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认识和理解供给侧改革是国家发展的大举措,指明了今后宏观经济政策的走向和着力点,是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也是企业前进的大机遇。需求侧管理认为需求不足导致产出下降,所以拉动经济增长需要刺激政策来提高总需求,而投资、出口、消费是需求侧的“三驾马车”,我国经济发展面对的一个大问题,就是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需求似乎严重不足。可是刚刚过去的“双十一”,进口美妆再度刷新成交纪录;不久前,中国人在日本抢购电饭煲、马桶盖被世界议论;长期以来,苹果手机“霸占”中国消费市场令国产手机眼热进而奋起直追。中国消费者不惜重金、舍近求远追捧国外产品,其背后不是简单的“崇洋媚外”的消费心理,它反映了生活水平提高后中国人对消费产品质量的重视,折射出中国长期以来“供给侧”的不足,造就今日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的尴尬。所以进行供给侧改革是维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新动力,也是经济新常态下的最佳选择,进行供给侧改革,应该把控大方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在产业层面改善供给。化解过剩产能,通过价格调整、促进企业整合淘汰、拓展外部市场。第二、降低成本,帮助企业保持竞争优势,在财税制度层面改善供给。通过结构性减税使得企业获益,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提高生产率,扩大供给。第三、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在调控层面消除供给制约。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带动钢铁、水泥、电解铝等下游产业的发展,化解这些行业的产能,有效拉动就业,并以此推进城镇化。第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股票市场,在资本层面保证供给的稳定性。通过保护股票市场保证企业的直接融资更加顺畅,保证普通投资者合法获得财富、提高消费能力。以上四点,作为供给侧改革的看法的看法的参考解析,相信考生对供给侧改革的看法会有一个深刻的见解。二、业务题1、请结合工作实际,谈谈你在思想整治工作中的特色和创新方法?思想政治工作是促进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和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在新形势下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保证思想政治工作与发展协调,与变化共振,才能为改革注入积极的政治基因,进而更积极、更主动、更深入地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服从服务于党的总任务和总目标,这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条根本性原则。实践已经证明,思想政治工作只有结合实践一道去做,才能有的放矢,找到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对症下药的有效办法,才能取得成效和富有生命力。多年来工作在一线,目前思想政治工作中面临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对思想政治工作认识不足,价值观念错位。认识是行动的指南。部分人认为,目前以发展市场经济为主,不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认为经济增长是硬道理,物质激励是有效手段,思想政治工作无法产生“生产力”,创造不了经济效益,从而对存在的思想问题、错误行为不能够及时地引导、疏通、教育,使工作积极性没有得到最大的发挥。部分干部、职工存在着“一切为经济效益”的思想,对政治学习淡漠,对思想教育持不积极态度。二、思想政治工作体制、机制、制度建设不完善,人力、财力、物力投入不足,工作流于形式。层层开大会,却没有形成具体的责任落实到人的机制,责任互相推脱,工作无法明确分工,对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三、政工人员思想观念循规蹈矩,缺乏敢为人先的精神,缺乏对新形势、新政策和现代经济知识的了解,对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不能从理论的高度向群众做出合理的解释。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任何情况下,思想政治工作只能加强改进,不能忽视削弱。只有在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的同时,不断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不断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不断拓宽工作思路,才能更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才能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探索有效途径,对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探究得出以下几点解决意见:一、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体系。思想政治工作是研究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活动的基本规律,包括人的思想和行为相互转化的规律、思想行为与利益相关的规律、人与环境互动的规律、教育与管理相统一的规律等。这些基本规律构成了思想政治工作这门科学的基础理论体系。作为一门科学,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对象就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就是以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和人的思想及行为活动的规律为基础,协调和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解决人的思想认识问题和社会政治问题的具体实践活动。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方法是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社会化、科学化、现代化的基础。有助于从根本上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并且有助于企业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二、着重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就是以强烈的时代感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观念、机制、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使之适应并服务于经济建设。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要摆脱书本主义,要树立新观念,正确面对社会现实,以实事求是的观点来处理新问题、新情况。思想的解放,必定会带动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改革创新的实践,又能够促进思想的进一步解放,最后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建设工作共同改革创新,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三、构建政工体系,完善运用机制。思想政治工作要围绕新时期建设体制的变革,形成党政领导为首、有关部门参与的组织领导机构。建立服务机制,加大思想政治工作的经费和人员投入,广泛宣传,形成宽松协调的政治氛围。同时,建立考核评价机制,这是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基础环节。要努力建立科学实用的考评机制,完善考核办法,加大考核力度,要从是否提高知识化、科学化、信息化等方面制定具体标准,以明确知识经济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要做什么,怎么做,是否达到标准。建立激励机制,这是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重要手段。过去,大多数单位通常采用半年或年终检查的方法来评比各单位政工业绩,而缺乏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因此,应当制定具体的奖励办法,把政工业绩与干部的考核使用结合起来,把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结合起来,提高政工人员的政治地位,激发政治责任感,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2、谈一谈你对当前意识形态工作的看法,对你单位下一步如何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在今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贯彻落实这一讲话精神,笔者认为,关键在于遵循意识形态工作运行的内在规律,夯实意识形态的解释力、提升意识形态的引导力、强化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形成“三力”齐发的良好局面。夯实解释力意识形态首先是一种认识方式,是“观念的科学”,首先提供给人们的是它的解释力,亦即如何正确地认识历史传统与现实生活,以获得“科学的观念”,从而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