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主要工序施工方案,控制及工程项目实施的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篇一:水利主要工序施工方案、控制及工程项目实施的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主要工序施工方案、控制及工程项目实施的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第一节施工测量施工测量工程概况及测量人员及设备的配置施工测量工程概况本工程平面主要为矩形、条形。根据本工程结构特点,本工程施工控制网为方格网(经计算转换),采用直角坐标法进行放线,根据甲方提供的红线图进行定位,建立独立的平面控制网,严格按工程测量规范要求,准确地测设出建筑物的轴线和标高,并设置引桩和水准控制网,对整个工程进行控制。控制测量依据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DL/T5173-20XX。2、《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程》(规范设计阶段)SL197-97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XX4、《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XX)。5、《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6、《1:500﹑1:1000﹑1:20XX地形图图式》GB7929-94。7、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1002-95。测量人员及测量设备的配置根据本工程规模,拟选配经验丰富的测量工程师1名,测量员1名,负责整个施工过程测量放线工作。1、测量队职责(1)在工程开工前,对测量控制网进行复测,发现问题立即向监理单位呈报。建立相应等级的施工控制加密网控制点至各施工工作面所需部位。(2)测量监控实施过程严格按照规定实施。(3)根据本施工处的生产计划安排,积极配合各工程部门保质、保量、保安全的完成各项相关测量任务。(4)做好与外部及内部相关部门之间的技术交流、沟通工作,对外部文件及图纸进行分类保管,并对保密文件特殊管理。(5)负责各施工工作面的施工放样,定期检查,并将结果通知所在施工部位的技术员,做好交底记录。(6)提供符合设计要求的设计轴线,以满足规范要求,并负责检查与复核工作。(7)定期监测复核控制点的位移情况,如超出规范,应及时纠正,并向有关单位汇报。(8)不定期的对各工作面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根据分析结果。不断改进控制质量的方法。(9)负责向相关部门、单位及时准确的提供现场验收断面资料、校模检测资料、报方量断面资料、平面图及工程量计算表,配合收集整理竣工验收归档资料。2、测量设备设备见下表测量准备工作与建设单位办理桩、控制点移交手续,现场交接引测点位,填制“施工测量控制点交接记录表”。根据设计意图、工程总体布局、工程特点与施工部署等,确定控制轴线并进行内业计算。配备测量人员:测量工程师1人,测量员3人。仪器配置:测量仪器必须通过计量所检验并有合格证,依据现场情况配置以下测量仪器(详见测量设备表)。设计图纸的审核1、总图校核通过校核总图,了解定位意图,计算定位数据,以及建筑物跟周围的建筑物、市政道路的位置关系,确保建筑物的定位数据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阅读设计图纸时必须校算建筑物轮廓控制点数据和标注尺寸,记录审图结果。2、建筑图与结构图校核检查各专业图的平面位置、标高是否有矛盾,预留洞口是否有冲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向设计人员反映,请设计人员及时变更设计。测量定位依据点的交接与校测1、根据总平面图及测量成果表对控制点的原始依据进行校核。2、校测控制点(业主提供的导线及高程点不少于三个)的距离、夹角及坐标。3、与甲方办理控制点、水准点及相关测量原始资料的交接手续。对移交后的桩点进行妥善保护,防止桩点受到扰动破坏。如果超出限差要求,及时向甲方和施测单位反映本工程的校核结果。必要时,请施测单位重新复测。检定测量仪器、量具及测量仪器的选用测量仪器、量具应按国家计量部门或工程建设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进行检定,经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测量仪器的选用见上表。基础资料收集1、广泛搜集测区及附近区域已有的控制网测量成果2、认真审阅查看合同文件、技术文件、以及业主单位、监理单位下发的有关控制测量的各项技术要求和规定。3、收集国家及行业标准和规范。实地踏勘1、根据已有的控制点的位置,首先了解标石和标志的位置,其次结合本标段内工程性质及地形情况初步选定加密点的位置。2、有地形图是否与现有地物、地貌相一致,为控制网图的设计做准备。3、测区内交通现状,以便确定合理的测量方案,测量时选择适当的测量路线和交通工具。技术设计技术设计是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的规模和对施工测量精度的要求以及合同规定、业主和监理的要求,结合测区内自然地理条件的特征,选择最佳布网方案和观测方案,保证在规定期限内多快好省地完成生产任务。技术设计包含以下主要内容:(1)工程概述:详见第一章工程概况(2)测区概况:本测区属平原地带,交通状况较好。(3)平面控制网加密标准和方式:针对本标段工程项目三个桥梁分散布置的特点,测量控制网应分别建立,拟分别建立三个控制网,网型为四边形双基线形式。平面控制按四等网布设。施工测量时可以由此任一条基线进行放样,并附合到另外一条基线上。控制网的建立平面测量控制网的建立及校核本工程平面形状主要由多个矩形、长条形组成,拟定建筑施工平面定位控制网采用方格网,用直角坐标法和极坐标法投测而成。测量遵循的原则是先主体后局部对整个工程进行整体控制,再进行各区段制点的加密和放样工作。根据甲方提供的测量定位点,及本工程的建筑结构特点,确定本建筑物的首级测量控制网。首级控制网以主轴作为主要控制轴线,在建筑物周边坚固位置用好标记,作为校核依据。为保证测量时视线的畅通无阻,在平行各轴线1m的位置建立控制线。为了方便地上工程的施工测量,故轴线显控制桩布置在基坑外的平面上,并保护好各控制点不被破坏,要做明显标记,定期检查。每次放线时,将激光经纬仪架设在控制点上,后视另一相应的控制点,这样依次投了全部主控制线,然后依据主控轴线,用50m钢尺,按照施工图纸,分出各长轴线及墙柱梁位置,每跨轴线误差控制在1mm以内。施工时由下到上进行层层放线。测量放线测量放样的准备工作1、测量放样前对施工区域内的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资料进行分析,并到现场利用已知成果进行检测较差,确保控制网精度能够满足施工放样需要。2、测量放样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蓝图、文件、设计变更通知进行。放样前必须熟识设计图和各种有关设计文件,充分了解设计意图。3、测量放样方案按照有关规定标准制定。其方案必须包括控制网点的精度评定、放样依据、施工部位、放样方法、放样作业程序、测量人员和仪器配置情况。4、测量放样前应根据设计图纸中有关坐标数据和控制点成果计算放样数据,必要时绘制放样草图,放样数据计算需经过两人独立计算相对校核,确保放样数据的准确性。5、根据放样点的精度要求以及现场实际情况选择仪器和放样方法,并设置相应的校核方法。6、现场放样所取得的测量数据,应记录在规定的放样记录手簿中,其内容包括:工程部位名称、放样日期、采用仪器、放样负责人姓名、观测员姓名、记录员姓名、控制点名称等有关测量放样的其他信息。待放样结束检校无误后,对现场作业队伍技术负责人进行放样技术交底,放样负责人和作业队伍技术负责人双方签字留底以备后查。施工放线步骤1、根据建筑物的建设规划位置(由总平面设计图可知),定出各建筑物控制点,计算出两点的距离,丈量应精确,并拉好直线。2、以其中一点为起点(即原点),按计算的值,向右分别量取各值,并由此各点向上作垂线(用经纬仪或方角尺均可),即可定出各轴线中心点位置。3、放线中,每确定一点后,应随时用两点间长度值进行校核,正确无误后,再继续进行下一点的放线测设工作。一旦发现误差,应及时查找原因,予以正确调整,防止误差积累,保证放线精度。4、各轴线中心点定出后,可按正常的施工放线方法钉上龙门板、龙门桩。注明轴线点编号和相应的坐标值,以便施工中进行复核检查之用。各分部工程工程测量开挖工程测量1、开挖轮廓放样点点位限差2、开挖放样准备工作(1)测量放样前应熟识开挖平面布置图和开挖断面图,参照其他有关图纸对于设计蓝图中的结构尺寸和边坡坡比进行计算校对,对于特殊地段的特殊开挖应做出明显标示,做好审图工作。(2)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根据设计意图,编写开挖放样计算程序,待编写完成后利用计算机进行建模计算并由第二人独立校核验证,确保放样计算程序的准确性。开挖放样(1)我标配备的两台全站仪均满足开挖放样精度要求,该仪器有方便快捷的特点,基准站可选择自由架设在地势高、障碍物少的的地方,放样结束后再把棱架设在已知点上进行校核。(2)外业设站校正时,对中误差不大于5mm。移动站校正完成篇二:关键施工技术、工艺及工程项目实施的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7、关键施工技术、工艺及工程项目实施的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我公司对本工程的特点、重点和难点进行归纳、总结,力求抓住工程的关键,选择合理的对策,制定合理的方案,指导工程进行科学施工,以确保本工程质量和工期目标的实现。工程特点一、工程规模大,工期紧,总工期60日历天,计划开工时间为20XX年11月1日,计划竣工时间为20XX年1月1日二、由于工期紧,任务重,施工干扰大,组织协调难度大,做好组织协调及施工配合十分重要。工程施工重点及难点本工程施工的关键是在计划工期内,优质、高速、安全地完成投标工程内容。因此,本工程的重点是“两确保”,即确保按期完成全部投标工程;确保本工程经过安全、文明的施工,达到合格等级。本工程从施工组织和施工工艺两个方面考虑,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施工难点:一、工期紧,高速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难度大二、施工面长,管理控制难度大第三节对策选择我司在综合考虑自身的施工技术、经验及机械设备、资金优势的基础上,针对本工程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制定了多个施工方案并进行筛选、优化,最后确定了以下施工对策:本工程施工工期紧,工程量大,我司制定科学的施工进度计划和切实可行的工期保证措施,合理划分施工块段,增加机械、劳动力及周转材料的投入,确保按期完成施工任务。为实现工程质量目标,我司将针对本工程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把质量管理职责落实到每一个管理者、操作者的身上,抓住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难点,制定严格、详细的施工方案和质量保证措施,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良等级。第四节重点方案一、现浇钢筋混凝土挑梁、雨篷根部开裂的防治措施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向有关人员讲授清楚挑梁、雨篷等悬臂构件的受力特点,构件钢筋的作用是承受负弯矩,受力主筋应在上面,绝不能颠倒;扎筋后在主筋下方置垫块或适当设置钢筋撑脚。二、钢筋混凝土出现蜂窝、麻面、露筋的防治措施1、明确群凝土蜂窝、麻面、露筋对建筑结构的危害性。2、严格按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操作规程施工。3、万一出现了蜂窝、麻面、露筋现象,应及时将其缺陷处的疏松混凝土全部凿除,用钢丝刷净,浇水或采用喷浆办法填补压实。三、砖砌体裂缝及渗漏的技术措施1、砌体用砖要隔夜浇水,水渗进砖块深度为15MM左右,严禁干砖上墙。2、砂浆拌和物药科按配合比称量投入搅拌,尽量使用能够准确控制用水量的搅拌机,搅拌机无法正确控制用水时,则必须用量桶人工加水。3、使用三一砌墙法砌墙,即一块砖、一铲灰、一揉挤,每块砖的小面和墙内的中面都要满挂灰浆。4、砂子的含泥量严格控制在5%以内,尽量使用中砂或者粗砂,只能使用细沙时,要通过适配,调整各材料用量,得出满意结构后方可按新配合比配材料使用。5、按照规范正要留置马牙槎和拉结筋,浇捣构造柱混凝土时,要使砌体达到抵抗混凝土下料时的冲击力和振捣棒动力的强度,才能浇筑混凝土。四、绿化工程(一)、绿化放样根据施工图测出苗木栽植位置和株行距,由于树木种植方式不同将采取以下几种方法⑴自然式配置乔、灌木放线法⑵整形式放线法⑶等距弧线的放线(二)、种植准备场地:首先勘察现场的土质情况,确定土质是否适合所栽植物生长,土壤苗木生长时要换土,以保证成活率,在缺少表土或厚度不足的表土层上种植苗木时,应加熟土,使土壤厚度达到苗木生长所必须的最低厚度。种植前首先应对土壤进行翻耕,翻耕是为了增加土壤渗透性和持水生,使土壤通气良好,翻耕时要注意土壤的含水量,看土壤是否适合翻耕,可用手紧握一把土,然后用大拇指使之破碎,易破碎则说明适宜翻耕。因为太干很破碎,太湿则在压力下形成泥条。翻耕时应清理15CM表土层中的石块、垃圾、杂草根、根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