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脱贫记(脱贫故事)从逃荒到小康龚仕建辛文静《人民日报》(2016年08月01日20版)躺在平整、绵软的土地上,风一吹,树叶哗啦啦的响,61岁的张志亮听着舒服极了。抬眼望去,目之所及都是大片大片的果树,横竖怎么看都齐整,让人莫名地兴奋。这是发生在陕北黄土高原上的一幕。自去年以来,陕西省延安市富县张家湾镇黑水寺村麦地塬小组村民张志亮有种强烈的预感,这个沉寂了千百年的村庄要发生变化。就拿脚下这片望不到边际的果园来说吧,前年,还是坑坑洼洼的坡地,村民们称之为“二荒地”,庄稼长得稀稀拉拉,一年到头也就仅能解决温饱。针对黑水寺村的实际情况,县乡整合涉农资金370万元,帮助有意愿栽植果树的贫困户整理土地、栽苗,施肥、覆膜,原来的洼地、坡地几乎一夜之间变得平平整整,全部栽上苹果树,成了一大片高标准苹果园。张志亮有17亩地,原来坡度大,种的粮食仅仅够全家吃。土地平整后,趁着树小,他在树行间套种大豆,一亩地能收入700元。他高兴地说:“地平了,树栽上了,有了这么个产业,光景咋能过不美。”谁不想把光景过美,可是又谈何容易?1976年,在张志亮不到20岁时,跟随父亲从榆林逃荒来到富县张家湾镇黑水寺村麦地塬,穷得就剩下一张嘴。一家八口人连碗筷、被子都不够用,衣服、鞋都是换着穿。顾不得尊严,整天上天入地找吃的,饥肠辘辘的感觉是那样地刻骨铭心。80年代初期,山民们与外界有了丝丝缕缕的联系,拾野货、挖药材、养羊养猪,外出打工,40年,张志亮硬是撑起了这个家。温饱问题解决了,但是生产生活条件依然很差。和全村40户人家居住得一样,都是依山而挖的土窑洞。吃水,都要赶着毛驴到沟底驮,来回得4个小时,一家七八口人洗脸共用一盆水,轮流着洗。而通村道路更像一根卡在喉间的鱼刺,阻碍了村里和外界的联系。落后、闭塞使村里的年轻人又纷纷离开。年轻后生都外出打工,媳妇们也带着娃娃到镇上、县城上学了,留在村里的大多为老弱病残。张志亮有3个儿子,大儿子二儿子都成家了,常年在外打工。三儿子离婚后带着女儿和他们住在一起。虽说老了,但给小儿子再成一个家一直是老张的心病。几年前,张志亮租了80只羊,4年时间,要给人连本带利还160只。好在运气还不错,一年能收入2万元。“可是,即使有了钱,谁家的闺女愿意嫁到这深沟沟里来?山路崎岖,上来一趟颠得人肚子疼,住着快塌的土窑洞,里面黑咕隆咚,水质也不好啊……”可怜天下父母心,张志亮又熬煎起来。自从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县乡村干部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因户施策,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行民政兜底全覆盖,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施产业帮扶,精准发力,推动贫困户稳定收入来源、发展增收产业。实实在在、真情实意的帮扶,使贫困群众切切实实得到实惠。5.3公里的通村生产路,全部成了砂石路,出来进去方便多了;新打的机井水也通了,村民们再也不用去沟底驮水;更大的变化是,黑水寺村也成为新农村移民搬迁工程安置点,计划共安置255户,张志亮也被列入年底最后一批安置户。村主任张朝贵介绍,去年张志亮通过种植粮食、养羊、拾野生菌,这个四口之家年人均收入达到7000元,远远超出省定贫困线2950元,已经实现脱贫,现在属于巩固提高户。张志亮满心欢喜:“赶在年底就能住进楼房了,果园挂果后一年最少收入十几万……吃、住、行、小儿子的婚事,一件件难事在不知不觉中都在解决着,这在40年前做梦都不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