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文革”时期的中国电影全盘否定“十七年”电影队伍•文革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中是一段很特殊的时期。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妄图篡党夺权,造成我国长时间的混乱和破坏,文艺界也遭到空前浩劫,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以批判“文艺黑线专政论”为前奏,全面否定了17年党对电影工作的领导,否定了17年新中国电影的伟大成就,严重打击和阻碍了整个文艺事业的发展,电影界更是重灾区——建国后,国家几乎销毁了解放前所有电影的拷贝,文革前夕,江青下令销毁了1800吨胶片,在1966—1972年长达7年的时间里接受所谓的伟大的文化大革命运动而完全停止拍摄了故事片,因而造成了中国电影史上罕见的空白期。直到1973年元旦,周总理主持中央工作后,接见文艺工作者并积极干预文艺事业发展才保留下来1300份记录片,成为现今研究中国电影的宝贵资料。随着1966年6月1日的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发表,中国电影进入了文革电影时期。•从建国到文革前的十七年电影发展中,中国电影不断摸索自己的创作发展规律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如果在原有基础上继续顺利发展下去,中国电影极有可能在之后的几年或者十几年内繁荣壮大甚至走向世界,可十年浩劫却让这一切成了泡影。文革十年电影产业的创作情况与特点•第一,江青对中国电影全盘否定,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成为反动派篡党夺权的牺牲品。⑴1966年2月,江青在上海主持召开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后抛出《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提出“文艺黑线专政”论。《纪要》为从影片制作、队伍建设、艺术教育到发行放映各方面全面否定“十七年”文艺战线的成就提供了理论基础,是对文艺界实行全面专政的纲领,使电影界遭受全面破坏和巨大损失。•⑵具体表现在:对影片的批判与围攻;煽动群众造反;大批领导干部和艺术家遭受揪斗和批判——如蔡楚生、应云卫、郑君里、海默等电影界大批革命同志被长期关押,残酷折磨,甚至迫害致死;将50年代建立起来的北京电影学院诬蔑为“修正主义的大染缸”,彻底砸烂、解散学院,处理校舍和设备,将所有电影工作者、电影学院师生下放劳动改造;对在发行放映方面取得一定成绩的中影公司也给予全盘否定……在大动乱、大破坏的政治运动中,中国电影既不能生产新片,又不准发行放映旧片,造成中国银幕一片空白——在文革开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全国人民所能看到的电影只有三战:《地道战》、《地雷战》和《南征北战》,即“老三片”时期。•第二,提出“三突出”的创作原则,实行文化专制,文艺创作等同于政治问题。•⑴“三突出”创作原则即:“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⑵具体表现在:全然不顾不同文艺样式的特点,对那些不适宜塑造英雄形象的文艺样式进行改造,不能改造的予以淘汰。因而在“三突出”要求下,文革中出现万马齐喑。唯有“样板戏”响彻每一个角落的局面•第三,“样板戏电影”是在文革时期出现的一种独特电影样式。•⑴“样板戏电影”:样板戏电影是在京剧样板戏反复演出并总结“三突出”原则的基础上进行的,1969—1972年,8个样板戏全部拍成样板戏电影。•⑵样板戏电影的特点:•①表现了现代题材、现代人;•②情节发展、场景转换节奏快;•③唱腔加入声乐艺术成分;•④伴奏加入西洋乐器;•⑤舞台装臵、灯光照明移植了话剧艺术;•⑥资深导演将舞台语言转换为电影语言,表现在景别运用、光的处理、人物造型比例、镜头角度及色彩冷暖对比上,即“16字诀”——敌远我近(景别);敌暗我明(灯光);敌小我大(比例);敌俯我仰(角度)。八大样板戏•⑶在拍摄过程中,江青干涉特别多,狠批导演中心制。在其独断专横控制下艺术家们的创造性很难发挥,影片中充满左的教条和模式,而江青反革命集团以“8个样板戏”实行文化专制,更是别有用心,应予彻底的否定和批判。•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海港》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以及交响乐《沙家浜》汇聚一堂,充分显示了“文艺革命”的艺术效果。辩证看待样板戏•他在当下的文化中的角色,一方面是一种娱乐手段,另一方面也是一种情感介质。正是在这些层面上,它成为当下文化的“红色经典”。作为一种大众文化产品,电影是需要传播的,一部电影的生命力就在于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从这个意义上说,样板戏电影是群众创造的,或者说是样板戏电影决策者、生产者和群众共同创造的。故事片的恢复与发展•第四,故事片创作情况——由被打压到复苏的缓慢坎坷历程。⑴故事片文•革十年的拍摄情况:•①1966—1972年,在江青文化专制控制下未拍一部故事片;•②1973年周恩来总理主持中央工作时,故事片的创造才终于开始,共生产76•部故事片。•⑵具体表现在:•①始于重拍片,即根据过去的黑白片拍成彩色片。虽在拍摄技术上远超解放•初期水平,但“四人帮”时期重拍的彩色片总体质量远不如过去的黑白片。•②公式化、概念化、雷同化倾向。如《艳阳天》、《火红的年代》等片,大•多表现阶级斗争、战线斗争,创作从概念出发、主题先行,遵循“三突出”原•则,追求“高、大、全”。•③1974年后出现突破“三突出”原则的优秀故事片。如《创业》、《闪闪的红•星》等,这是革命的电影工作者与“四人帮”顽强斗争的结果。•④北影、上影、长影、八一等有关的电影创作工作者,纷纷总结摄制样板戏•的经验,开拍故事片,所拍部分优秀故事片,深受广大观众喜爱。•文革时期中国电影不但没有任何发展,而且遭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随着江青全面参与文艺界创作,中国电影成为了一种畸形的政治工具,夏衍、田汉等电影界的宗师被打倒不说,《怒潮》、《早春二月》、《林家铺子》等优秀影片也遭到了批判,著名导演蔡楚生、上官云珠等先后被迫害致死。整个文革十年,电影界百花凋零,万马齐喑,文艺服从政治,文艺从属政治谢晋•谢晋(1923-2008),中国绍兴上虞人。中国文联副主席、我国著名电影导演。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入江安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学习。1948年毕业于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导演系。后任大同、长江电影公司助理导演、上海大学影视学院首任院长。谢晋是2008年10月17日傍晚抵达上虞参加其母校上虞市春晖中学建校100周年庆典的。18日早上7点40分左右,谢晋下榻的酒店服务员发现,谢晋已经逝世。作品•1987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导演的影片《女篮五号》,获1957年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银质奖章和1960年墨西哥国际电影节角帽奖;•《红色娘子军》,1962年获第一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导演奖;《舞台姐妹》,1980年获第二四届伦敦国际电影节英国电影学会年度奖;《天云山传奇》,1981年获第一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导演奖;•《牧马人》,1983年获第六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高山下的花环》,1985年获第八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芙蓉镇》,1987年获第十届电影百花奖和第七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谢晋现象”•执导的大部分电影与时代同步,塑造了众多开掘灵魂深处并由此引起社会反响与观众共鸣的人物形象,也正缘于此,几乎每片均受磨难,折腾得可以。《女蓝5号》刚拍完就被人指责搞金牌主义,片子公映却大受欢迎并荣获世界青年联欢节银质奖;《红色娘子军》中洪常青与琼花的爱情戏因儿女情长太浓而被删剪,谢晋坚持己见没用只得忍痛割爱,为了编圆故事只得加革命口号,变爱情为战斗友情,此片虽然获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四连冠,但每回看此片到断情处,谢晋都低头不看,心中不是滋味;•《舞台姐妹》以情感人却被人贬为人性论、原先的结尾有句耐人寻味的对话:今后应该做怎样的人,演怎样的戏。但送审时,被个别领导改为今后要做革命的人,演革命的戏,此片在美国放映时,外国人听不懂这句词儿,等搞明白后不禁哄堂大笑;《高山下的花环》中梁三喜牺牲还债单的动人情节,曾被人指责有损解放军形象要删去,这回谢晋不买账,如果没有这神来之笔,他宁可不拍,总算保持了原汁原味;《天云山传奇》、《牧马人》、《芙蓉镇》都因针砭时弊而遭到过种种非议,但片片得奖而且广受欢迎。•1997年,谢晋导演《鸦片战争》,这是迄今为止投资最大,拍得最有气势,最为浩大的历史题材影片。影片具有浓重的历史感,对各个历史人物的把握也非常准确。特别是林则徐这一人物,除了他身上爱国、愚忠、果断、镇定和勇气,影片还写了他性格上更多的侧面。此片获得第十七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美洲特别大奖”。《芙蓉镇》•根据古华同名小说改编,演员刘晓庆,姜文等。在导演阐述里,谢晋指出:“影片是一部歌颂人性,歌颂人道主义,歌颂美好心灵,歌颂生命搏斗的抒情悲剧。”为此,影片倾向于将人物的深度和影片的深度联系在一起,细致的展现出主人公胡玉音、秦书田从人性的压抑到生命的搏斗的沉浮起落、大喜大悲的人生历程。通过导演的指示与演员的努力,《芙蓉镇》成功的通过影像,书写了一部特定年代里中国民众的心灵史和性格史。人文关怀•“谢晋模式”讨论以后,谢晋进一步发展了人道主义和人性关怀的主题,弱化了政治的主题,拍摄了《最后的贵族》、《启明星》、《清凉寺的钟声》、《老人与狗》、《女儿谷》等。就象人们所普遍观察到的:谢晋“变法”的核心,是将他一贯对现实社会热点主题的关注,让位于对更具普遍性和永久性的人性主题,将中国题材扩大为国际题材。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从社会使命感上升到人类使命感。”•所以,谢晋电影的主题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对时代政治的呼应,另一方面是他持之不懈的人性关怀。我们可以在这两者之间划出一条谢晋创作主题发展变化的曲线。李俊•《归心似箭》1979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1981年,《煮的鱼史沫特莱》1985年。•《归心似箭》作为一部战争片,在题材选择、人物形象和叙事结构等方面都体现出深度探索的努力。•开创了战争电影中以爱情为主要内容的新颖格局。•对“战争”与“爱情”的关系进行了崭新的表述。观看《芙蓉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