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实现途径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从哲学意义上讲,价值体现的是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价值观是指人们在对周围事物能否满足个人或社会某种需要进行评判时所持的观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能否满足个人和社会的需要进行评判时所持的核心观点,理论上属于社会主义的客观属性与人民群众的主观需要之间满足关系的范畴。价值观一旦形成并得到确立,便具有相对稳定性。而认同是指“一种熟悉自身的感觉,一种知道个人未来目标的感觉,一种从他信赖的人们中获得所期待、认可的内在自信”。“认”是指对自我、各种社会现象的认识;“同”即求同、自我归类,寻求与他者共有的素质或者状态。因此“认同”是指个体对群体和国家的心理归属感以及由此生发的强烈主体意识、责任意识。“社会认同”是指个体拥有关于其所从属的群体,以及这个群体身份所伴随而来在情感上与价值观上的重要认知,其强调的是自我价值与社会共同价值观念上的一致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认同,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获得大多数社会成员的熟知和认可。从本质上来讲,是“要求形成全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认同的主体是全体社会成员,认同的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目标在于凝聚社会共识,引领社会思潮,形成强大的国家和民族凝聚力”。基本原则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关注人们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抓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着力铸牢人们的精神支柱;坚持联系实际,区分层次和对象,加强分类指导,找准与人们思想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交汇点,做到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坚持改进创新,善于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搭建群众便于参与的平台,开辟群众乐于参与的渠道,积极推进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和基层工作创新,增强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实践路径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目标,紧紧围绕“三个倡导”这一基本内容,注重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注重政策保障、制度规范、法律约束相衔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们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激励全体人民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不懈奋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认同实现途径主要从以下五个路径展开。1.倡导先行,达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泛共识。首先,建章立制倡导。政府机关在制定政策法规、法律制度时,应充分考虑现实条件和社会成员的利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其次,干部带头倡导。打铁还需自身硬。领导干部发挥正面导向作用,争优创先、积极示范,在社会管理中积极倡导核心价值观,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日常管理中,真正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真正让政策方针发挥实效,为人民办实事,才能取得社会成员的普遍认可,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认同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再次,政府服务倡导。各级政府发挥表率作用,积极打造服务品牌,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精干高效的服务型政府,依法行政,以为民、务实、清廉的形象,推动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诚信,切实维护社会成员的利益,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谐,以政府的公信力和健全的利益机制回应社会成员的价值认同,达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共识。2.宣传推动,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认知。首要工作就是通过宣传教育,让广大社会成员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和正确认知。首先,大众文化宣传推动。第一,充分利用大众文化被社会成员充分接纳的优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与大众文化相结合,从心理上拉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广大群众的距离。第二,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奉献精神、孝老爱亲精神、诚信品质等融入到大众文化中,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实现传统美德的现代转化,赋予当代价值,以文育人。第三,尊重人们的自主意识和创造精神,发掘“草根”文化的正能量,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认同,让人们在娱乐活动和文化熏陶与自主创造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发自内心地认同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现代传媒宣传推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现代传媒宣传的重点和主线,利用电视、广播、网络和公益广告等现代媒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引领人们自觉,加深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理解,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遍正确的认知。在对社会成员进行宣传教育时,应注意培养社会责任感。促使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管理和监督、关注民生,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使社会成员的社会参与和政治参与同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紧密结合,使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强化,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认知,在自觉接受的前提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教育促进,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首先,在理论教育下促进。在全社会范围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引领社会成员的思想意识,积极阐释马克思主义的自由、平等、民主等观念与资本主义自由、平等、民主观念的本质区别,帮助社会成员树立正确的自由观、民主观和平等观。其次,在教育实践中促进。从娃娃抓起,分层推进,在国民教育的各个环节和领域中坚持和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采用启发式、参与式等各种方式进行教育,正确理解核心价值观对于自身和社会发展的意义和价值4.实践养成,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首先,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想取得实效,就必须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做到“日用而不知,体认而不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扎根于现实生活,才会真正被广大社会成员所认可,在内转化为内心信念,在外转化为自觉行为,并最终走向日常化和常态化,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为。其次,在制度守则下养成。“要充分发挥政策、法规的导向和约束作用,使正确行为得到鼓励、错误行为受到制约,强化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动自觉”。比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四德”,转化为政府机关相关准则、企业规章制度、社区居民公约、学校制度和学生守则等等,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让人们在执行制度中,逐渐养成道德行为习惯。第三,在文化娱乐中养成。以社会成员的实践活动和文体活动等多种形式为载体,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和体验,逐步达到家喻户晓,发自内心的认同并最终变成信仰。在这方面,应当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将其实现现代转换:如,将积淀深厚的校训、家训、乡贤族规等渗透到文化建设、娱乐活动中,大力继承弘扬,把以文化人渗透到社会生活全部领域。只有结合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体现其本土化的特点,落地生根,焕发持久生命力。第四,在环境熏陶中养成。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养成路径的设计中,有意识地设计一些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借助语言、文学、艺术、体育等形式,建设和传播先进的企业文化、校园文化、乡镇文化、社区文化等,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使社会成员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达到“润物无声”的功效。5.制度保障,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认同的长效机制。价值的认同,从本质上讲,就是利益的认同。所以制度要体现社会成员的根本利益,以规范约束干部群众的行为,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认同提供完备的制度保障。首先,基本权利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是其主人翁地位的重要体现。其次,利益分配保障。推进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调整利益分配格局,防止利益冲突。然后,社会福利保障。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提供救助和补贴增强社会成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最后,推进道德规范法律化、制度化,加强制度调节力,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制度、法律的融合,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价值理念能够在制度设计、政策规范和社会管理中得到充分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