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单行本或《马恩选集》第3卷)2.《科学技术史》,清华大学出版社3.《科学的历程》,北京大学出版社4.《科学技术方法论》,天津出版社5.《自然辩证法》教材(任选)本课程阅读书目自然辩证法这门学科有助于理工类研究生打通学科壁垒,消除文理隔阂,拓展知识、开阔视野、陶冶人文、掌握方法、启迪思维,它让我们在一个宏观的层次上把握自然界和科技的整体图景,了解科技运作的机制和进步的规律,认识科技与社会的互动,并引发对宇宙、对科技、对社会、对人生、对人类命运的思考。第一章绪论思考题:1.简述什么是自然辩证法。2.简述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的体系结构及主要内容。一、什么是自然辩证法:19世纪70年代由恩格斯创立,DialekticsofNature。目的:阐述辩证法的客观性。1.广义的自然辩证法:研究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特别是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2.自然辩证法是一个学科群:研究各门具体科学中出现的一系列哲学问题。3.狭义的自然辩证法:(钱学森)—自然观四大起源:天体的起源与演化、地球的起源与演化、生物的起源与演化、人类的起源与演化钱学森于光远第一节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内容及学科性质4.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哲学(认为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自然哲学)西方哲学人本主义科学主义存在主义:萨特尔《存在与虚无》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潜意识科学哲学(二者关系)逻辑实证主义:卡尔纳普、爱因斯坦、海森堡证伪主义(批判理性主义):波普尔Popper历史主义:库恩Kuhn科学边界旧范式新范式时间危机与反常科学革命库恩的“范式”理论前(潜)科学(注:转自台湾东吴大学陈瑞麟,略作修改)5.公认的观点: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技术观,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研究方法论,还包括数学和其他各门具体学科中的重大哲学问题。自然辩证法主要包括: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技研究方法论三部分内容;其中,两对矛盾:即人与自然、科学实践与科学认识之间的矛盾贯穿自然辩证法体系的始终。爱因斯坦卡尔纳普波普库恩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自然界、科学技术三、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自然观、科技观、科技研究方法论四、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实践哲学哲学自然科学自然辩证法(桥梁、中介)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地位与作用图:自然辩证法创立者恩格斯第二节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一、自然辩证法前史——自然哲学二、自然辩证法的创立1873年5月31日恩格斯给马克思写了封信,以批判当时错误的哲学派别:新康德主义与庸俗唯物主义,错误的科学理论:热寂说第一阶段:1873—1876年,《自然辩证法》包括:论文10篇、札记169个、计划草案2个第二阶段:1878—1883年背景过程全书由论文、札记、计划草案共181篇组成,以两对矛盾为主线,将其形成完整的体系,共6部分部分结构论文札记1导言《导言》科学历史摘要论述了文艺复兴运动以来自然科学发展的历程和主要成就,说明形而上学自然观的产生有其必然性。2自然科学与哲学《反杜林论》旧序——《论辩证法》、《自然科学中的神灵世界》自然科学与哲学论述了自然科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哲学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研究者把握了正确的哲学思维,就能加速科研进程,少走弯路,避免犯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的错误。3辩证法《辩证法》[辩证法]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由三大规律和五对范畴(形式与内容、原因与结果、偶然与必然、可能性与现实性、本质与现象)组成。4物质运动形式《运动的基本形式——科学分类》物质运动形式的科学分类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揭示了物质、运动、时空之间的关系。5各门具体学科中的辩证法《运动的量度—功》《潮汐摩擦》《热》《电》[力学与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探讨了各门具体科学中的重大哲学问题6劳动创造了人《劳动在从猿向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劳动在从猿向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论述了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社会,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的过渡资料:自然辩证法在中国的发展情况教材与著作自然辩证法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是从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的翻译与出版开始的。自1928年,陆续出版了其中的一些文章,1932年,由杜畏之译《自然辩证法》全书出版,由德、俄对照版译出,以后陆续从其它版本译出。较有代表性的是1958年于光远主持的新译本,人民出版社出版,80年代又进行了修订。最近20年,有关自然辩证法的著作大量出版。作为教材,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原国家教委主编的《自然辩证法概论》,1989年出版,使用了10年以上。2019年,教育部社科司推出了新版本。学术组织1936年,艾思奇等在上海发起成立了自然科学研究会,是我国第一个自然辩证法研究团体,以后陆续有一些组织成立。1981年,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在北京成立,于光远任首届理事长。学术刊物最初有一些报刊杂志,如《新华时报》,开辟了专栏。《自然辩证法研究通讯》1985年出版,是新中国第一个自然辩证法的专业学术刊物;《自然辩证法研究》1985年出版,研究会主办,邱亮辉主编;《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84年出版,山西大学主办,张家治主编。人才培养1953年,北京大学最先招收自然辩证法专业研究生,2名导师为苏联专家,1956年于光远等6人任导师。于光远呼吁理工类专业开设此课程,后被定位必修课,一般在理工农医经管类研究生专业开设。现在,全国有数十个硕士点,十多个博士点,还有些专业招收此方向研究生。第二章古代自然观与方法论思考题:1.结合古代自然观的具体成就,简要说明古代自然观是朴素唯物主义与自发辩证法的统一。(简述)2.试比较L-D原子论与伊氏原子论的异同。(论述)①两种原子论②相同相异③相同相异在哪里3.简述中国古代“八卦”“五行”学说中朴素唯物主义与自发辩证法的思想。4.简述古代自然观的特性o5.结合古代科技成果,论述古代方法论的巨大成就。第一节古代自然哲学与自然观一、探讨世界本原——元素论:创始人;泰勒斯—水是本原。“科学之祖”阿那克西曼德:“无限者”、“科学抽象论”阿那克西•米尼:“气”是万物本原,量变——质变米利都学派赫拉克里特“火”为万物本原、“活火说”、“一切皆变,一切皆流、无物常在”、“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八卦、五行学说太极八卦图五行相生相克乾坤震巺坎离艮兑二、原子论留基伯-德谟克里特:左图:留基伯右图:德谟克里特1、原子和虚空。原子构成事物的本原,在虚空中不停运动。虚空≠虚无,虚空也是一种实存,是原子的存在场所。2、原子的特性:A.看不见摸不着的实物粒子;B.既不可产生也不可消灭;C.原子只有大小形状位置次序等数量特征的差异,本质相同。3、原子的运动导致事物的产生和灭亡,原子由于偶然的偏斜运动发生碰撞,聚合则事物形成;离散则事物消失。伊壁鸠鲁的原子论与L-D原子论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相同点主要表现在伊氏对前人的继承,差异点是伊氏对前人的发展。要点:1.始原原子与结构原子。原子有结构,但不可分割。2.原子特性:A.看不见摸不到的实物粒子B.既不可产生也不可消灭C.原子有重量,正是由于重量的不同导致原子性质的不同。(L-D的发展)3.原子运动导致事物的产生与消亡,但其依据不同。伊氏运用吸引与排斥的矛盾,重力原因和其他力学原理揭示了事物碰撞聚合产生离散消亡,把偶然的偏斜纳入必然范畴之中。伊壁鸠鲁:卢克莱修:功绩在于运用了原子论反对神学,揭示了自然现象。著《物性论》。三、宇宙论平地说鼓状宇宙模型十天体九重天盖天说浑天说宣夜说张衡“浑天说”示意“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天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浮……”四、古代自然观的特性古代自然观的三个组成部分:探讨世界本原问题的元素论,探讨物质结构问题的原子论,探讨天体运行规律的宇宙论(天体论)1.本质特性:是朴素唯物主义与自发辩证法的有机统一,用自然界自身存在的事物去解释其他事物和现象的产生与演化,与唯心宗教神学有本质区别。在反映自然界状况时,将事物和现象看成一个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从自然界本来面目出发进行客观反映,本原与状况实现了统一。例如“八卦”“五行”学说。前者用八种事物后者用五种事物揭示了万物与现象的根源。前者用阴阳交感,后者用相生相克揭示了事物形成、演化与消亡,具有丰富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思想,实现了两者的统一。2.直观性:将世界本原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物质形态,不懂得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将物质形态等同于物质一般的概念。3.猜测性:用假设的幻想的联系代替现实关系,甚至用主观臆想填补事实空白。4.思辨性;(哲学最重要的特性之一)根据已有的事实和理论经过严谨的逻辑推理得出结论,但难以付诸现实实践的检验,甚至规避实践检验o第二节古代科技成果与方法论成就一、数学成果与方法论成就人们在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获得了知识、发明了技术、积累了经验,同时运用和完善了一系列方法,包括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实验方法、解析方法。在古希腊时代,成就最丰富的还是数学方法。成果是暂时的,方法是永恒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运用比较和分类方法对数进行分类,如:完全数、友爱数(Pythagoras,572BC?—497BC?)毕达哥拉斯定理苏格拉底:创立“学园派”,发展了两种具体的演绎方法:佯谬法(悖论)、助产法苏格拉底苏格拉底之死苏格拉底(Socraties,BC468-BC399)柏拉图的老师,未留下著述,其言论被柏拉图记叙,终生呆在雅典。后来柏拉图在雅典西北郊一个以英雄阿卡德米(Academy)的名字命名的学园,大门上写:“不懂数学者不得入内”。苏格拉底发展了两种具体的演绎方法:助产法和佯谬法(1)助产法:不直接给出答案,而通过引导,让提问者自己得出答案。苏格拉底遭人以“不敬神灵”的名义起诉,在法院门口向占卜者游叙弗伦请教“何为虔敬”,最终在助产法下让游叙弗伦不得不借故离开。(2)佯谬法(归谬法):从某一前提出发,经过严谨的逻辑推理或者数学计算得出的结论与事实或公认的理论不符,从而驳倒假设的前提。古代科学的最高成就。《几何原本》(出版于公元前300年),运用演绎推理方法建立科学体系。体系壮观、内容丰富、推理严谨、逻辑性强。欧几里得几何学左图:欧几里得(BC330--BC275)右图:《几何原本》希腊文手抄本阿基米德阿基米德的成就:将实验方法引入数学,运用实验解决了许多数学难题。阿基米德32柱球柱球SSVV阿基米德墓碑上的图形二.力学成果与方法论成就1.杠杆原理:2.浮力定律阿基米德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阿基米德用实验方法证明浮力定律三.其它方面成就1.亚里士多德的科技成果与方法论成就亚里士多德Aristotle(BC384-BC321),生于希腊北部斯塔吉拉,自幼父母双亡,后为柏拉图学生,是马其顿亚历山大的家庭教师(亚历山大当时为太子,即后来的亚历山大大帝),BC335年创立了吕克昂学园,其学派被称为“逍遥学派”(peripatetic).亚历山大去世后,雅典人反马其顿,亚里士多德受牵连离开雅典。亚氏是他自己所处时代最著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我敬爱柏拉图,但我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1)四元素与四因说地上的物体由水、火、气、土四元素组成,其运动是直线运动。地上的物体都有其天然处所,所有的物体都有其回到天然处所的趋势天然运动水、土本质重性,天然处所在下,有向下的天然运动。气、火的本质轻性,天然处所在上,有向上的天然运动。重性越重,下落越快,故重物比轻物下落得更快。除天然运动外,还有受迫运动,如马拉车物体有等级之分,重的比轻的高贵,天比地高贵,推动者比被推动者高贵,灵魂比身体高贵四因说:事物变化的原因有四种: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例如铜雕像:铜质料因原型形式因雕刻活动动力因美学价值目的因目的因又称终极因,最重要,自然界可以用目的因来解释:重物下落回天然位置植物生长接近太阳,吸收阳光动物觅食消除饥饿人大笑表达喜悦(2)生物学成就亚里士多德的生物学成就在其科学著作中最有价值。他以一个近代生物学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