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导学案(学生版)编制人:龚妙卿、李少英审核人:张海敏【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夯实基础,掌握典型的文言词语,翻译重要的文言句子。2.过程与方法:提要钩玄,明确中心论点,把握主要内容,梳理论证结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知人论世,着眼后两段,理解文章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②加强诵读,感受情感,领悟文脉,把握“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鉴赏方法。【学习重点】明确论点,把握内容,梳理结构。【学习难点】理解意图,感受情感,领悟文脉。【知识链接】一、题目“论”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特点是善于说理。一般分为两种:①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②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六国论”是个有所省略的短语,完整表达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主要内容是分析六国破败的原因。二、作者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北宋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他有政治抱负,主张文章应“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之过”,或者“言当世之要”,以“施之于今”。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人称“老苏”,与儿子“大苏”(苏轼)、“小苏”(苏辙)并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苏洵写诗不多,擅写五古,质朴苍劲。但总的成就远逊于散文。三、背景1.六国六国,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六个国家,包括齐、楚、燕、韩、赵、魏。秦国本来弱小落后,经过商鞅变法,通过彻底改革,逐渐强大起来,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曾“合纵”抗秦,但各有打算,联合并不巩固,终被秦国“远交近攻”,逐一瓦解,相继灭亡。2.北宋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比较软弱的一个王朝。建国后,宋太祖片面吸取唐朝藩镇割据以至灭亡的教训,采取了“虚外实内”的政策,削弱边关的实力,调集重兵驻守京城,结果造成边关空虚。太宗继位以后,曾两次派兵击辽,均遭失败,又两次进攻幽州,企图夺回幽云十六州,亦遭败绩。从此以后,宋朝国势渐渐衰弱。导学案装订线宋朝初年,北边已经有敌国契丹,宋仁宗时,西边又出现了敌国西夏。宋朝受着这两个国家的威胁和侵犯,却不敢对他们进行坚决的抵抗,只想用屈服妥协的办法,向他们纳银输绢换取和平。公元1004年,辽大兵压境,直逼澶州城下,威胁汴京开封。宋真宗与辽缔结澶渊之盟,每年赠给辽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三十八年后,辽再次要挟,宋仁宗最终决定每年给契丹增加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只过了一年,西夏也来要挟,宋朝只得每年赠给西夏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宋朝这样一再向辽和西夏屈服妥协,结果增加了敌人的财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带来了无穷的后患,实际上并不能换得和平,苏洵对此痛心疾首。1126年,苏洵死后六十年,“靖康之变”发生了,北宋为后起的金所灭,徽、钦二帝被俘,客死异国他乡。【自主学习】一、自读单元赏析指导,筛选主要信息填空。本单元主要从形与神关系的角度欣赏古代散文。散文与诗歌相比,篇幅相对较长,形式上约束较少,其外在表现或整或散,或缓或急。“散”是多数散文的基本特征。“散”不是散漫杂乱,毫无章法,而是在多姿多彩的表现中,有着充沛的思想情感,有气脉贯注其间。“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指的是散文形与神、内在与外在的相互关系与特征。作者的思想感情、精神气质,通过字句音节体现出来。诵读时,能感受到作者情感的起伏流动,这就是古代散文家和鉴赏家常讲的“气脉”或“文气”。文气是真实的思想感情浸透到文字中的表现。文气贯通,作品就有了生命力和感染力。把握文章中的思想感情脉络有多种途径。第一,提要钩玄,沉思力索,通过梳理归纳,搞清作品的层次和线索,可以获得对作品思想情感以及某些艺术手法的认识。第二,反复诵读,因声求气,体会探求。不同的阅读速度往往会有不同的收获。快读可以对文章的总体风貌获得较为完整的印象,缓读可以细细体会文章的风神情味。二、夯实基础1.请给以下加点字词注音。弊在赂.秦()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思厥.先祖父()暴.霜露()奉之弥.繁()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燕.赵之君()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革灭殆.尽()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2.请在以下句子中找到通假字,写出本字并解释意义。(1)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3.请注明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意义。(1)理.固宜然()(2)李牧连却.之()(3)日.削月.割,以趋于亡()(4)惜其用武而不终.也()4.请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具体意义以及在现代汉语中的常用意义。(1)思厥先祖父..()(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3)然后..得一夕安寝()(4)后秦击赵者再()(5)可谓智力..孤危()(6)刺客不行..,良将犹在()(7)至于..颠覆,理固宜然()(8)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5.请解释以下多义词在句中的意义和词性。(1)或①或曰:‘不赂者以赂者丧……()②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2)得①小则获邑,大则得城()②此言得之()(3)势①其势弱于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4)以①不赂者以赂者丧()②秦以攻取之外()③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④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⑤日削月割,以趋于亡()⑥以地事秦()⑦洎牧以谗诛()⑧至丹以荆卿为计()⑨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⑩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6.请判断并说明以下特殊句式的类型。(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2)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3)赵尝五战于秦()(4)洎牧以谗诛()(5)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6)其势弱于秦()(7)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7.请翻译以下句子。(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3)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4)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5)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三、整体把握整体感知文章,筛选关键语句,填补以下结构提纲:第①段提出中心论点:分论点1:分论点2:第②段承接第1分论点,论述三国破灭的原因第③段承接第2分论点,论述三国灭亡的缘由第④段提出办法:总结教训:第⑤段得出结论:【合作探究】阅读课文,完成表格第一段总论点:分论点1:分论点2:第二段分论点1:分析韩、魏、楚三国的破灭,用什么论证方法强调赂秦的危害(请分析)第三段分论点2:分析齐、燕、赵三国的灭亡,有何特殊国情和共性原因第四、五段:反复强调,(借古讽今),以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来警告宋朝统治者,不要用贿赂的方法对待辽国和西夏,要用武力抵抗到底,以免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巩固提高】试拿苏辙的同题文章与本文作比较,说说苏氏父子在六国问题上的见解有何异同。共同点:不同点:附:苏辙《六国论》尝读《六国世家》(指《史记》),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以上第一段,“不知天下之势”为一篇纲领。)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出入要道),而蔽(护)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以上第二段,论述韩魏在战略上的重要地位。)昔者范雎suī用于秦而收(使归附)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睢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知矣。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徧(遍)受其祸。(以上第三段,指出因韩魏附秦而使天下遍受其祸。)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bìng排斥)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助)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引申为抵抗、对付)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以上最后一段,提出“厚韩亲魏”的策略,归纳六国灭亡的原因。)参考译文我读过史记中六国世家的故事,内心感到奇怪:全天下的诸侯,凭着比秦国大五倍的土地,多十倍的军队,全心全力向西攻打肴山西边面积千里的秦国,却免不了灭亡。我常为这件事作深远的思考,认为一定有能够用来自求安定的计策;因此我总是怪罪那时候的一些谋臣,在考虑忧患时是这般的粗略,图谋利益时又是那么的肤浅,而且不了解天下的情势啊!秦国要和诸侯争夺天下的目标,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诸侯要和秦国争夺天下的目标,也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的疾病一样;韩、魏两国阻碍了秦国出入的要道,却掩护着肴山东边的所有国家,所以全天下特别看重的地区,再也没有比得上韩、魏两国了。从前范雎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韩国,商鞅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魏国。秦昭王在还没获得韩、魏的归心以前,却出兵去攻打齐国的刚、寿一带,范雎就认为是可忧的。既然这样那么秦国忌惮的事情,就可以看得出来了。秦国要对燕、赵两国动用兵力,这对秦国是危险的事情;越过韩、魏两国去攻打人家的国都,燕、赵在前面抵挡它,韩、魏就从后面偷袭他,这是危险的途径啊。可是当秦国去攻打燕、赵时,却不曾有韩、魏的顾虑,就是因为韩、魏归附了秦国的缘故啊。韩、魏是诸侯各国的屏障,却让秦国人能够在他们的国境内进出自如,这难道是了解天下的情势吗?任由小小的韩、魏两国,去抵挡像虎狼一般强横的秦国,他们怎能不屈服而归向秦国呢?韩、魏一屈服而归向秦国,从此以后秦国人就可以出动军队直达东边各国,而且让全天下到处都遭受到他的祸害。韩、魏是不能单独抵挡秦国的,可是全天下的诸侯,却必须靠着他们去隔开西边的秦国,所以不如亲近韩、魏来抵御秦国。秦国人就不敢跨越韩、魏,来图谋齐、楚、燕、赵四国,然后齐、楚、燕、赵四国,也就因此可以在他们的领域内安定自己的国家了。凭着四个没有战事的国家,协助面临敌寇威胁的韩、魏两国,让韩、魏没有防备东边各国的忧虑,替全天下挺身而出来抵挡秦国军队;用韩、魏两国对付秦国,其余四国在后方休生养息,来暗中援助他们的急难,像这样就可以源源不绝地应付了,那秦国还能有什么作为呢?诸侯们不知道要采行这种策略,却只贪图边境上些微土地的利益,违背盟誓、毁弃约定,来互相残杀同阵营的人,秦国的军队还没出动,天下的诸侯各国就已经困住自己了。直到让秦国人能够趁虚而入来并吞了他们的国家,怎不令人悲哀啊!不论何时,都要尽可能让思考与反省预见到突发的激情,这于审慎者可轻而易举做到。心烦意乱之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意识到这一点。先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下决心不再使之加剧。有了这种高明的防范,就能很快终止怒气。要懂得制怒之法,且止息于当止之时:奔跑时停下来最难;狂怒时保持头脑清醒也一样难。过分激动,不论程度高低,都会影响理智。一旦对发怒有了这种警醒,就我的反思:不会使你因怒气而失控,也不会使你损害良好的辨别力。谨慎地驾驭情绪,就能很好地控制它。你将是马背上第一个理智的人。智者最没有耐性,因为学识减少了他们的耐心。知识渊博的人很难被取悦。俄庀泰特斯告诉我们,生活最重要的准则在于懂得如何忍受一切。他认为这是智慧的一半真谛。容忍愚蠢需要极大的耐心。有时最令我们痛苦的人正是我们最依赖的人,这帮助我们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