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学习品质是学生思想品德在学习过程中的反映。良好的学习品质是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形成的,而良好的学习品质又促进了学习过程的优化,在语文教学中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必将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及教学质量的提高。低年级学生已步入小学,但是他们的独立性还很差,在生活中遇到问题依赖于长辈帮助解决。于是生活上的依赖性导致了学习上的依赖,上课人到心未到,晚上再等家长辅导。作业稍遇疑难,便等老师或家长解难,甚至由家长代笔,针对这一实际,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变“依赖”为“自主”我首先从培养自学能力着手。以拼音识字为起步,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学会借助拼音。笔画,部首等工具识字开始,到学习每篇课文前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经过培养,学生学会独立识字,运用汉字的结构,笔画,部首联系熟字来比较识记,既复习了笔画,部首,熟字,又学会了生字。老师从中帮助归纳规律性的知识,小学语文教材,编排了这类课文,要求学生自己一步步通读课文。学生借助拼音解决读音问题,再提出要求,使学生在反复的读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理解课文的中心内容。培养学生自主能力。他们一旦感觉到了自己有了这样的能力。自主信心更是大大增强。第二册课文。《小猴子下山》是这样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首先我根据儿童好动活泼好动的个性做了小猴子的面具,让学生戴着扮演小猴子,把整个故事表演出来。再让学生明确看拼音读课文的第一要求,即先做到看拼音读准每个字音。不加字,不漏字地读课文,然后做到不唱读,把课文读通。怎样读懂课文,在读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难读准或难理解的词语。如:‘掰。扛着又大又红,摘并提出疑问,如;小猴子为什么空着手回家,我指导学生分别带着问题读有关段落,学生在反复读的过程中理解了课文,找到了小猴子为什么空手回家的原因,对空手回家的含义理解了。学生理解了课文。更激起了学生读的兴趣,大多数学生都争着要求朗读课文,这样反复读课文的教学要求得到了落实,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在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力的同时,我还十分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创造精神,为此。我经常鼓励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一个角色,以加深对课文的体会和感受,当学生一旦成了课文中的一个角色后,常常会感到课文似乎还没有结束,事情还会继续,于是产生了续编课文的创作欲望我则加以积极的指导,在小猴子下山这课中,我给学生留下了这样一个悬念,请你们帮助小猴子改正错误,接着往下说。学生在续编课文时,积极性很高,有的说:小猴子弟弟你一定要记住这次的教训,做事情要一件一件的做,要做好第一件事,再去做第二件,这样小猴子就不会空手回家,有的同学说;假设我是小猴子,我先把玉米送回家。然后再去摘桃子。这样,就不会空手回家,通过学生帮助小猴子改正错误,学生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做事情要有明确的目的,要一件一件地做好学习也是这样不能学了这一课,就丢了上一课,要切实掌握巩固了再学下一课这正是课文所要揭示的道理。这样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又让学生明白了道理,学生进入课文后,还会在主动的思考中产生各种值得讨论的问题,这是切实掌握知识的保证,再如,在教《草》这篇课文。有两个层。一是指出草的生命力很强,二是揭示了新生事物有无限的生命力,是不可战胜的,赞扬积极向上的精神,我的对象是一年级小学生。显然第一个层次比较合适,而第二个层次超越了学生可接受性,只有向学生作浅显易懂的比喻,学生才会接受,通过上这课。学生反复朗读,直到学生自己有了兴趣,积极发言,理解了自己要像小草一样,百折不挠,积极向上,努力学习,这样对学生进行良好的的品质培养,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时,坚持情感熏陶,教师只有用丰富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动心,动情,才能使学生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时。还要发挥学生的学习创造精神,我在语文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坚持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并发扬这样的学习精神,我认为只有这样,学生学习自主能力才能进一步得到培养,学习的积极性才会不断提高,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才有保证,学生的素质教育才能实试,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