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质-性格与心理健康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章气质、性格与心理健康主讲:蒲业虹puyehong@sdu.edu.cn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人格(心理现象)人格倾向性(个性心理)心理特征(共同心理)情绪、感情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决心、毅力情感:认知:意志:心理特征:心理倾向:心理调节:气质、性格、能力、态度等需要、动机、兴趣、爱好、理想、信念、世界观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控第一节人格概述什么是人格?人格是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也是各种心理特性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在不同时间和地点,都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使他具有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心理品质。解读:1.人格是个体身上最具色彩的闪光点,人与人的不同正是因为人格的不同。当我们与其他人比较时,你会发现人与人之间是如此地不同!2.“人格”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在生理、心理、宗教、社会、伦理、法律和美学等不同领域赋予它不同的意义。人格有哪些特征?一、独特性每一个人都不同的遗传素质,又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发育成长起来,因而各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心理特点,没有哪两个人的人格是完全相同的,这就构成了人格的独特性。解读:心理学家着重于个别差异的研究,但也承认,生活在同一社会群体中的人,也会有一些相同的人格特征。心理学家同样重视对这些共同特征的探讨。人格特征的独特性和共同性的关系就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个性中包含着共性,共性又通过个性表现出来。二、整体性人格的整体性是说,包含在人格中的各种心理特征彼此交织,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它虽然不能直接观察得到,但却表现在行动中,让人的各种行为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是一个整体,体现了一个人独特的精神风貌。解读:培养健康的人格,不能只抓行为,只抓认知,或者只抓情感等某一方面。因为人格是认知、行为、情感、动机、意志等等协同活动的,不能把它截然分开。我们在入手人格时,有时是从行为习惯开始的,有时是通过激发情感开始等等。但不管是从行为、情感、认知、价值观念等其中的哪方面入手,他们都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人格具有整体性。人格有哪些特征?三、稳定性由各种心理特征构成的人格结构是比较稳定的,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是一贯的,是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这就是人格的稳定性。所谓“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说的就是人格具有稳定性。解读:1.那些在行为中偶然表现出来的,属于一时性的心理特征不能称其为人格特征。例如,性格内向的人因为喝了些酒比较兴奋,一时话多了点,并不表明这个人具有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2.人格的稳定性并不是说它就不会发生变化。实际上,随着社会生活条件的变化和一个人的发育成熟,他的人格特点也会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人格有哪些特征?四、功能性外界环境的刺激是通过人格的中介才起作用的,也就是说,人格对个人的行为具有调节的功能。因而,一个人的行为总会打上他人格的烙印。所以,人格能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能决定一个人的成败。解读:同样面对挫折,性格坚强的人不会灰心;怯懦的人则会一蹶不振。一事当前,有人先从大局出发,首先顾及社会和集体的利益;有人则首先考虑自己的得失,甚至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损害社会和集体的利益。人格有哪些特征?五、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人格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因而一个人的人格必然会反映出他生活在其中的社会文化的特点,他受到的教育的影响。这说明人格的社会制约性。但是,人的心理过程,又是大脑的机能,人格的形成必然要以神经系统的成熟为基础。所以,人格又是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解读:其实每个人在生下来时是一个生物的个体,具有生物的自然性特征。但是出生以后,他就要进入到社会中生活。为了能够很好的适应他所生活的社会、文化环境,他就要掌握这个社会的行为道德规范、价值观念、信念体系、社会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等。只有这样,他才能够融入到这个社会,更能让自然性的个体得到生存和发展。所以,我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步获得了社会性,也逐步让自己变得更像社会当中的大多数人。人格有哪些特征?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SigmundFreud1856~1939),奥地利精神科、神经科医生、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一生对心理学的最重大贡献是对人类无意识过程的揭示,提出了人格结构理论,人类的性本能理论以及心理防御机制理论。他的主要著作有:《歇斯底里研究》(1895)《梦的解释》(1900)《性欲三论》(1905)《论无意识》(1915)《自我与本我》(1923)《焦虑问题》(1926)《自我和防御机制》(1936)1.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底层。是人的原始的无意识的本能,特别是性本能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人的各种需要。它遵循快乐原则。2.自我,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次,是在本我的冲动与实现本我的环境条件之间的冲突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它在本我和超我之间起着调节的作用,一方面要尽量满足本我的要求,另一方面又受制于超我的约束。它遵循的是现实性的原则。3.超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次,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而来,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它遵循道德原则。原始的人---现实的人---道德的人。当三者处于协调状态时,人格表现为健康的状况。当三者发生冲突无法协调时,就会导致心理疾病。本我自我超我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人格的发展过程个体从出生到死亡,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人格发展任务。每一阶段发展任务的顺利完成都有赖于上一阶段个体的正常良好的发展,并对下一阶段的人格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越是在生命的早期阶段,个体人格对一生的影响越大。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埃里克森(ErikHErikson1902—1994)美国神经病学家,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他提出人格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把心理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指出每一阶段的特殊社会心理任务;并认为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矛盾,矛盾的顺利解决是人格健康发展的前提。他的著作有:《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童年与社会》《少年路德:一个精神分析和历史的研究》《人生周期的完成》《领悟与责任》《甘地的真理:论好战的非暴力根源》《新的同一性维度》《杰斐逊演讲集》《同一性与生命周期》。埃里克森的理论既承认生物本能在人格发展中的动力作用,又重视社会环境的差异对个体人格差异的影响。艾里克森将人格的发展分为八个时期,认为每个时期都有一个独特的发展任务。如果外在环境有利于个体顺利实现这一发展任务,则人格就会健康发展。反之,如果外在环境妨碍了个体实现这一发展任务,则个体就会出现发展“危机”,形成不良人格,并妨碍后来各时期人格的健康发展。其发展的八个时期分述如下: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⑴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此时不要认为婴儿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动物,只要吃饱不哭就行,这就大错特错了。此时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因为这期间孩子开始认识人了,当孩子哭或饿时,父母是否出现则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问题。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这一品质,它起着增强自我的力量。具有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反之则不敢希望,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埃里克森把希望定义为:对自己愿望的可实现性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势力、标志生命诞生的怒吼。TransitionalPage⑵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这一时期,儿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说话等。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怎样坚持或放弃,也就是说儿童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这时候父母与子女的冲突很激烈,也就是第一个反抗期的出现,一方面父母必须承担起控制儿童行为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任务,即养成良好的习惯,如训练儿童大小便,使他们对肮脏的随地大小便感到羞耻,训练他们按时吃饭,节约粮食等;另一方面儿童开始了自主感,他们坚持自己的进食、排泄方式,所以训练良好的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时孩子会反复应用我、我们、不来反抗外界控制,而父母决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这将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反之,若过分严厉,又会伤害儿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如果父母对儿童的保护或惩罚不当,儿童就会产生怀疑,并感到害羞。因此,把握住度的问题,才有利于在儿童人格内部形成意志品质。⑶学龄初期(3~5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在这一时期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如果成人讥笑幼儿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力,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这使他们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窄圈子里,缺乏自己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当儿童的主动感超过内疚感时,他们就有了目的的品质。埃里克森把目的定义为:一种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勇气,这种勇气不为幼儿想象的失利、罪疚感和惩罚的恐惧所限制。TransitionalPage⑷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这一阶段的儿童都应在学校接受教育。学校是训练儿童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地方。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反之,就会产生自卑。另外,如果儿童养成了过分看重自己的工作的态度,而对其他方面木然处之,这种人的生活是可悲的。埃里克森说:如果他把工作当成他惟一的任务,把做什么工作看成是惟一的价值标准,那他就可能成为自己工作技能和老板们最驯服和最无思想的奴隶。当儿童的勤奋感大于自卑感时,他们就会获得有能力的品质。埃里克森说:能力是不受儿童自卑感削弱的,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是自由操作的熟练技能和智慧。⑸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这一阶段的危机是角色混乱。“这种统一性的感觉也是一种不断增强的自信心,一种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内在持续性和同一感(一个人心理上的自我)。如果这种自我感觉与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觉相称,很明显这将为一个人的生涯增添绚丽的色彩”。埃里克森把同一性危机理论用于解释青少年对社会不满和犯罪等社会问题上,他说:如果一个儿童感到他所处于的环境剥夺了他在未来发展中获得自我同一性的种种可能性,他就将以令人吃惊的力量抵抗社会环境。在人类社会的丛林中,没有同一性的感觉,就没有自身的存在,所以,他宁做一个坏人,或干脆死人般的活着,也不愿做不伦不类的人,他自由地选择这一切。随着自我同一性形成了忠诚的品质。埃里克森把忠诚定义为:不顾价值系统的必然矛盾,而坚持自己确认的同一性的能力。⑹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只有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才敢于冒与他人发生亲密关系的风险。因为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就是把自己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融合一体。这里有自我牺牲或损失,只有这样才能在恋爱中建立真正亲密无间的关系,从而获得亲密感,否则将产生孤独感。埃里克森把爱定义为“压制异性间遗传的对立性而永远相互奉献”。⑺成年期(25~65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当一个人顺利地度过了自我同一性时期,以后的岁月中将过上幸福充实的生活,他将生儿育女,关心后代的繁殖和养育。他认为,生育感有生和育两层含义,一个人即使没生孩子,只要能关心孩子、教育指导孩子也可以具有生育感。反之没有生育感的人,其人格贫乏和停滞,是一个自我关注的人,他们只考虑自己的需要和利益,不关心他人(包括儿童)的需要和利益。在这一时期,人们不仅要生育孩子,同时要承担社会工作,这是一个人对下一代的关心和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人们将获得关心和创造力的品质。⑻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由于衰老过程,老人的体力、心车和健康每况愈下,对此他们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适应,所以被称为自我调整对绝望感的心理冲突。当老人们回顾过去时,可能怀着充实的感情与世告别,也可能怀着绝望走向死亡。自我调整是一种接受自我、承认现实的感受;一种超脱的智慧之感。如果一个人的自我调整大于绝望,他将获得智慧的品质,埃里克森把它定义为:“以超然的态度对待生活和死亡。”老年人对死亡的态度直接影响下一代儿童时期信

1 / 4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