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影审美心理-1-浅谈电影审美心理经济学院99级国贸专业09925072何颉有人说,犹如音乐是听觉艺术,绘画是视觉艺术一样,电影首先是一门心理艺术。一开始,我对说这句话的人很不以为然:我们用眼睛看电影,那电影当然是视觉艺术,怎么可能是心理艺术呢?如果只是认为电影能引起心理活动的话,那又有哪一门艺术不能呢?岂不是所有的艺术都成了心理学?这个观点我坚持了很久,但是随着看电影的经验渐渐丰富,我不得不承认之前观点的错误。电影和音乐、绘画这些艺术的确不同。历史上有很多例子,不少大家的音乐或美术作品当时都没有受到重视,很多年以后人们才发现它们的价值。而电影不同,它的通俗性使它经不起漫长的等待,电影工作者必须使自己的作品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观众和市场的检验,否则的话,在精彩的作品都可能被永远束之高阁,无人问津。正因为此,电影比其他任何一门艺术都更是一门心理艺术,如果不能抓住观众的心,电影也就失去了它的生存基础。所以,研究观众的审美心理,对于电影的创作,制作,生产和发行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审美心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电影审美心理当然也不例外。影评人彭吉象是这样理解的:“电影审美心理中,既有个体审美心理结构的诸多要素,又有社会审美心理的积淀;既有感性欣赏的心理体验,又有理性升华的审美愉悦;既有审美知觉引起的感性愉快,又有审美认识带来的审美快乐。”心理学认为,审美心理产生于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它是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所产生的极其复杂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从现当代的大量研究成果来看,审美心理中包含感知、注意、联想、想象、情感、理解等基本要素。这些要素都不是孤立存在,它们之间有着极其微妙和复杂的作用,进而形成有机的审美心理动态结构。下面将通过对电影欣赏过程的描述解释电影引起的心理活动。(一)感受性进入电影观赏心理过程的第一步是感受性进入。所谓感受性,指的是感觉系统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它是感觉系统功能的基本指标,可用感觉来衡量。人的各种感受性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受内外条件的影响,例如适应、对比、感官之间的相互作用、生活需要和训练等都能导致相应的感受性的变化。电影是视听综合艺术,形象直接展示在银幕上,推到观众的眼前。特别是环幕电影、立体电影的出现,形象由平面变为立体,贴近生活真实。比如在观赏斯皮尔伯格导演的《辛德勒的名单》这部影片时,我们首先看到一只乞求援助的手由下而上伸出,即将垂落之时,上方一只强有力的手将它握住。观众在观赏电影时尽管端坐在座位上不动,却可以既有冷眼旁观的客观视角,又有深入人物内心的主观视角。又例如,当我们在看《罗拉快跑》时,由于镜头一直在跟着罗拉跑动,配以强烈的电子音乐,所以轻而易举地达到了使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的目的。爱·茂莱说,由于电影导演能够“迅速地从客观移向主观,移向任何数量的主观视点,这样一来,他就像把观众径直拖进了影片的画格中去,使旁观者获得一种以当事人的视点来体验动作的感觉,于是,观众和电影角色的融合,就能比在剧场中类似的情况下密切得多。浅谈电影审美心理-2-(二)共鸣性高潮观众在观赏电影时,经过感受性进入阶段,随着剧情的发展,很容易到达共鸣性高潮。“共鸣”一词是从物理学上发声体引起频率相同的暴振的概念中借用来的,电影观赏中的共鸣,是一种情感活动中的精神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当观众观赏影片时,跟着作品的形象神游于艺术天地之中,并且强烈地被编导在形象中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所激动,爱编导之爱,恨编导之恨,象喜亦喜,象忧亦忧,喜怒哀乐,应境而生,协情而发。在观赏电影时,观众因看到作品中正面人物的胜利而喜悦,或因反面人物的受惩而称快,甚至忘情欢笑;因看到反面人物得势而愤怒,或因正面人物遭罪罹难而悲痛,甚至失声痛哭。简而言之,电影观赏中的共鸣就是指观众的思想感情与影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相同或相近。电影观赏中的共鸣,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艺术原因,一是社会原因。一般来说,只有艺术精湛的影片才会在观众中产生共鸣。电影史上的经典影片,如《魂断蓝桥》《卡萨布兰卡》《一江春水向东流》等等,尽管已出品几十年,时代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仍然以感人的艺术魅力征服观众,使其产生共鸣。产生共鸣也有社会原因。如果影片与观众或是实践经验相通,或是社会矛盾类同,或是生活处境近似,很容易产生共鸣。如当年红及两岸的台湾影片《妈妈,再爱我一次》,因表现了孤儿寡母的苦难生活,很容易使有相同或相似经历的观众情感上产生强烈共鸣,为之潸然泪下。还有贾樟柯导演的影片《小武》,描写的是山西小镇上的一个无业游民,由于他采取的是写实的手法,在拍摄技巧、细节处理等方面都有其独到的地方。但是如果没有经历过小城镇的生活,只是在大都市长大、通过媒体间接地了解城镇的人,可能就没有既有小城市背景,又有大都市文化圈的补养的人理解地深刻。(三)情感性判断当观赏的影片即将结束时,观众马上在内心作出“好看”或“不好看”的简短评价,这种评价,属于情感性判断。情感性判断是简略的,却又能把握影片的艺术水准。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当主体观看眼前对象,并将这对象的形状加以简化的时候,总是将过去所感知的各种形态联系起来,眼前所看到的对象总是被记忆中储存的形象所干扰。当眼前物体的形状接近于记忆中的某一形状时,视知觉就可能把眼前的对象想象成记忆中的形状,或将二者合并在一起。在电影观赏时,观众也常将当时所看影片与过去所看的同类型影片联系在一起,在情感判断时分出优劣。如在观看国产武侠影片时,我们可能会想到风行一时的《少林寺》,或者香港著名武侠片导演徐克的作品《笑傲江湖》和《新龙门客栈》,两者相比之下谁的武打设计更精彩,谁的画面更精致,谁的结构更紧凑,谁的故事更具吸引力一目了然。有对比才有鉴别,观众的情感性判断实际上是对比鉴别的结果。(四)回味性延留观影结束,观众仍然沉浸在影片所营造的艺术氛围之中,并思索与影片有关的各种因素。这个阶段,可称之为电影观赏的回味性延留。观众对电影艺术的审美,不是消极的接受,也不是象镜子那样消极的反映,而是一个能动创造的过程。电影观众在电影观赏中改变着自我,这种改变分为暂时性的和永久性的。所谓暂时性改变是指观众在观影时暂时忘记了自我的存在,与影片人物融为一体,将自己想象成角色,从而产生认同。此时,观众的精神状态已经暂时地脱离了自我的躯壳,进入到剧中人物的灵魂深处,与剧中人物的思想情感相贯通。在观影时,观众相对于平时的自我是一种改变,观影结束,又回到原来的自我。所谓永久性改变则指观众在电影观赏时,原有的价值观与道德观被影片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观影结束,这种改变仍在持续。当然,并非一部分影片就能完全改变一个人的思想,然而,电影确实可以逐渐地改变观众的情操与灵魂,甚至使观众产生脱胎换骨的变化。电影观赏中的回味性延留浅谈电影审美心理-3-属于暂时性改变与永久性改变的结合体。看完《辛德勒的名单》,我们自然而然地痛恨法西斯分子对犹太人的迫害;《北京乐与路》让我们既同情摇滚歌手不为的艰辛生活,又为他们即使不被大众接受却仍然执著地追求自己喜欢的音乐的勇气而感动,而敬佩。以上是通过对观影过程的描述分析电影审美心理。下面的分析着重从电影审美心理的不同层次的角度予以分析。电影观赏是直接以银幕形象作用于观众的视听感官,带有一定的单向性与强迫性。但观众的认同不等于消极接受,他们要调动多层次心理因素共同活动,协同作用,才能完成积极的艺术再创造过程,才能真正欣赏电影,理解电影。电影观赏的再创造和电影艺术家创作时的再创造不同,后者是把自己的审美意识外化为特定特质材料的形象,前者是以客观存在的银幕形象为审美对象,在欣赏电影的过程中进行再创造。这既是电影观众在观赏电影过程中创造意识与能力的充分发挥,又获得了酣畅的审美享受。(一)直觉性——视听直观与心理直觉直觉性是电影观赏中重要的心理特点。所谓直觉,是一种不经过分析、推理的认识过程而直接快速地进行判断的认识能力。比如,在几种方案面前可以凭直觉判断优劣,观看一部作品后可以凭直觉判断它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等。近代认知心理学把直觉看成一种再认识过程,这是指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具有问题解决意义的答案过程。格式塔心理学认为直觉是对整体情境的把握,直觉能力是人的心理能力高度发展的表现。由于人们的知识、经历,性格等各不相同,各人直觉判断的可靠性、准确性也有较大的差别。直觉实际上是一个人的全部心理能力如观察力、思维力、记忆力以及已有知识、经历、环境影响、个性特征等等在短时间内的整体体现。文学的形象是间接的,电影的形象是直接的,观众观赏电影时具有突出的直观性。由于电影观赏的视听直观,带来了电影观赏的心理直觉。看完一部影片,观众似乎不经过艰难和思索,即能对作品的艺术高低进行评价。电影观赏的直觉性离不开对影片的整体性欣赏。电影的感人魅力不仅仅在于演员表演是否出色,场面是否壮观,插曲是否悦耳,片头如何,结尾如何,中间的某些镜头的处理又如何,而在于从更高的层次上去把握它们,即对影片的整体把握之中,对影片的整体性欣赏还与电影艺术特性的规定性有关。电影作为一门视听艺术,传达审美信息的媒介为两大系统,即画面与声音。除了人物对话和字幕传达了一些理性概念之外,影片的审美内涵都诉诸于观众的眼睛与耳朵这两种感觉器官。而眼睛与耳朵所感受到的都是电影所提供的感性形象。电影由诸多因素构成,观众对电影的观赏也要充分发挥视听器官的整体综合功能,这样在直觉性判断时才不会出现偏差。(二)情感性——情感激动与情感交流所谓情感,指人对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与否的反映。情感有别于认识活动,它具有特殊的主观体验,显著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表情行为。情感以表情形式表现出来,包括面部表情、言语声调表情和身段姿态表情。情感的身体生理反应是由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的活动产生的。情感复杂多样,很难有准确的分类。荀子的“六情说”把情感分为好、恶、喜、怒、哀、乐6大类。R·笛卡尔认为爱、憎、喜、悲、称赞、期望是基本的情感,其他情感是由这些情感派生出来的。B·斯宾诺莎提出基本情感是喜、悲、愿望三种。一般认为愉快、愤怒、恐惧和悲哀是最基本的原始情感。近年对情感发展的研究以面部表情区分出十种基本情感,它们是兴趣、愉快、痛苦、惊奇、愤怒、厌恶、惧怕、悲哀、害羞和自罪感。情感具有两极对立的特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浅谈电影审美心理-4-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情感可以发生在下列不同的水平上:与嗅、味、触、声音、颜色等感觉刺激联系的简单情感,例如噪声、臭味引起的厌恶等;与饥饿、疼痛等机体感觉相联系的简单情感,例如饱食的满足,身体良好状态的舒适等;基于个体社会经验和文化影响而产生的社会性情感,例如,对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举止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而产生的体验称为道德感,与人对真理的追求,对科学的探索等与智力活动相联系的体验称为理智感,在自然风光和艺术欣赏中产生和谐与美的感受称为审美感,因电影观赏而产生的情感,属于审美感的范畴;表现个人气质的情感如乐观、冷静、忧郁、生气勃勃等。在个人的气质中,表现得持久而经常出现的情感体验成为人格构成的重要部分。观赏中外优秀影片,对于形成良好的气质与人格有重要的作用。因观赏影片而引起的积极的情感,会推动观众去克服工作与生活中的困难,取得成果;因观赏影片而引起的消极的情感,会阻碍观众积极的行为,甚至影响观众的学习与工作。(三)再创造性——想象、联想的激发与形象、情景的再创造电影观赏活动始于对电影的直觉的感知,经过选择,注意集中于影片中具体生动的形象以及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从而获得审美的种种感受。在这个过程中,单靠低级的感知是不可能完成的。审美主体必须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发挥想象,联想、运用通感能力,激发在情感上与作品的共鸣,而最高级的心理形式——思维,则规范着感知、想象、联想,不仅使观众达到对影片深刻、全面、本质的把握,而且还会获得银幕之外的对社会、人生和历史的深刻理解。心理学上的所谓想象,指的是人在头脑中对记忆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加工改造,从而形成新的表象的心理过程。想象可分为不随意想象和随意想象。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和计划而产生的想象。随意想象是有预定目的、自觉地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