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会计科目讲解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本票1、企业填写“银行本票申请书”、将款项交存银行时借: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本票贷:银行存款2、企业持银行本票购货、收到有关发票账单时借:材料采购、原材料、库存商品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本票3、企业收到银行本票、填制进账单到开户银行办理款项入账手续时借:银行存款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应收票据应收票据作为一种债权凭证,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还没有到期的,尚未兑现的商业汇票,包括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商业汇票的期限不得超过6个月,因而我国的商业汇票是一种流动资产。“应收票据”帐户不设置明细帐户,但为了了解每一位应收票据的结算情况,企业应设置应收票据备查簿,逐笔登记应收票据的详细资料。商业汇票结算商业汇票的贴现,实收贴现金额公式:贴现利息=汇票到期值×月贴现率×实际贴现天数30天实收贴现金额=汇票到期值-贴现利息利息计算公式:到期利息=票面值×月利率×汇票期限30天应收利息应收利息是指短期债券投资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这部分应收利息不计入短期债券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中。但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尚未到期的债券利息,则计入短期债券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中不需要单独核算的部分。应收利息例题2003年1月1日,A公司以50000元购买B公司在当日发行的5年期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债券面值50000元,票面利率10%,每年计息一次,在2003年12月A公司的账务处理为:借: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应计利息)5000贷:投资收益5000如果上题中B公司发行的债券是分期付息,并且每年支付利息一次,那么在2003年12月A公司账务处理为:借:应收利息5000贷:投资收益5000如果上题中发行的债券是分期付息,但是每半年计提一次利息,每年年末支付利息,A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2003年6月30日:借: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应计利息)2500贷:投资收益25002003年12月31日:借:应收利息2500贷:投资收益2500其他应收款其他应收、暂付款主要包括:1.应收的各种赔款、罚款;2.应收出租包装物租金;3.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4.备用金(向企业各职能科室、车间等拨出的备用金);5.存出保证金,如租入包装物支付的押金;6.预付账款转入;7.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其他应收款例题[例]达森公司对备用金采取定额预付制。本月份发生如下业务:(1)5日,设立管理部门定额备用金,由李红负责管理。管理部门的定额备用金核定定额为300元,财务科开出现金支票。应作如下分录:借:其他应收款──备用金(李红)300贷:银行存款300(2)16日,李红交来普通发票120元,报销管理部门购买办公用品的支出,财务科以现金补足该定额备用金。借:管理费用120贷:库存现金120(3)22日,经批准减少管理部门定额备用金的核定定额100元,李红将100元交回财务科。借:库存现金100贷:其他应收款──备用金(李红)100(4)30日,由于机构变动,经批准撤销管理部门定额备用金,李红交回购买办公用品支出的普通发票30元及现金170元。借:管理费用30库存现金170贷:其他应收款──备用金(李红)200原材料原材料可分为:原材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修理用备件、包装材料、燃料。1)收到结算凭证的同时将材料验收入库;2)结算凭证先到、材料后入库;3)材料先验收入库、结算凭证后到(假入库)。1)借: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一般纳税人要注意税金)贷:应付账款(银行存款,预付账款,应付票据等)2)借:在途物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一般纳税人要注意税金)贷:应付账款(银行存款,预付账款,应付票据等)收到材料后借:原材料贷:在途物资3)此情况平时不处理只有在月末的时候处理借:原材料贷:应付账款-暂估入库次月初,红字冲回固定资产1.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有关的设备、工具、器具;2.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过2年的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07年新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的认定价值限制取消,只要公司认为可以的且使用寿命大于一个会计年度的均可认定为固定资产,按照一定折旧方法计提折旧。)这里的规定与《企业会计准则》当中的规定范围要小,主要不包括房屋、建筑等不动产,因为销售房屋、建筑物缴纳营业税,不缴增值税。累计折旧“累计折旧”账户属于资产类的备抵调整账户,其结构与一般资产账户的结构刚好相反,累计折旧是贷方登记增加,借方登记减少,余额在贷方。固定资产折旧费用根据固定资产的原值和规定的折旧率计算确定,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摊记入各期的间接费用和期间费用。生产车间用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的折旧,作为间接费用,计入制造费用帐户,厂部行政用办公房屋的,计入管理费用帐户,由当期收入负担。折旧合计数计入“累计折旧”帐户的贷方。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磨损,消耗,其价值会逐渐减少,这种价值的减少就是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价值发生减少,就应该把这种价值的减少计算出来(即计提折旧),并在账户中予以记录。固定资产价值的减少同时引起费用的增加,所以,从理论上讲,计提折旧时,应该根据使用该固定资产的受益对象计入折旧费用,采用谁受益谁负担原则。借:生产成本—X产品(如果机器专为生产某种产品,可直接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机器为生产多种产品,先入制造费用,再按比例分配到生产成本)管理费用(机器为管理部门使用)销售费用(销售门市部或独立销售机构使用)贷:累计折旧折旧计提后,累计折旧科目余额在贷方,作为固定资产科目的抵减项目。折旧提完时,固定资产项目在报表中仅反映为“净残值”,该残值在报废时或变卖时,转入“固定资产清理”,清理变卖的净损失为“营业外支出”。但是如果这样进行记录,“固定资产”账户的金额会随着折旧的计提而逐渐减少,其余额反映的是固定资产的净值,固定资产的原值在账户中就无法反映出来,折旧的累计数额也在账户中得不到反映。为解决这个问题,就专门设置“累计折旧”账户,在计提折旧反映固定资产价值减少时,用“累计折旧”账户来代替“固定资产”账户,计入“累计折旧”账户的贷方。分录为:借:管理费用等贷:累计折旧所以,折旧意味着固定资产价值的减少,计提折旧后,累计折旧增加了,固定资产的净值减少了。贷记“累计折旧”账户只是形式,其实质是贷记“固定资产”账户。因此,累计折旧增加即固定资产价值减少,计入资产类账户(“累计折旧”账户)的贷方,反之,累计折旧减少,计入资产类账户的借方。这在实质上与资产类账户的结构是一致的。设置“累计折旧”账户后,计提折旧时,不减少“固定资产”账户的金额,“固定资产”账户始终反映固定资产的原值。同时,“累计折旧”账户的贷方余额可以反映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数额。此外,“固定资产”账户的借方余额减去“累计折旧”账户的贷方余额可以得到固定资产的净值。计算公式:累计折旧=买入价-残值(残值的计算方法:固定资产原值×5%)无形资产无形资产通常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土地使用权等。(1)专利权:是指国家专利主管机关依法授予发明创造专利申请人对其发明创造在法定期限内所享有的专有权利,包括发明专利权,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2)非专利技术:也称专有技术,是指不为外界所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采用了的,不享有法律保护的,可以带来经济效益的各种技术和诀窍。(3)商标权:是指专门在某类指定的商品或产品上使用特定的名称或图案的权利。(4)著作权:制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科学和艺术作品依法享有的某些特殊权利。(5)特许权:又称经营特许权,专营权,指企业在某一地区经营或销售某种特定商品的权利或是一家企业接受另一家企业使用其商标,商号,技术秘密等的权利。(6)土地使用权:指国家准许某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对国有土地享有开发,利用,经营的权利。结转结转,或期末结转,指期末结账时将某一账户的余额或差额转入另一账户。这里涉及两个账户,前者是转出账户,后者是转入账户,一般而言,结转后,转出账户将没有余额。所谓“结转”,是会计工作中重要的具体业务,通常它是把一个会计科目的发生额和余额转移到该科目或另一个会计科目的做法,这个做法叫结转。结转的目的大体由四个:其一是为了结出本会计科目的余额;其二是为了计算本报告期的成本;三是为了计算当期的损益和利润的实现情况;其四是为了保持会计工作的连续性,一定要把本会计年度末的余额转到下个会计年度。一、供应过程的结转供应过程是生产原料的储备阶段是指企业支付货款到材料验收入库的采购过程。例1:东方公司采购甲材料5000公斤,单价10元,采购费用500元,开出转账支票支付货款,材料尚未入库。编制分录:借:材料采购(或在途材料)50500,贷;银行存款50500。例2:上述材料验收入库,按其实际成本转账。借:原材料50500,贷:物资采购50500。此笔结转分录初学者可以这样理解,在途材料减少,库存材料增加,即将在途材料转至库存材料。这里需要说明两点:其一,在《基础会计》中由于不涉及材料成本差异,不存在计划成本,所以物资采购可视同在途材料。其二,材料的采购成本应包括买价和采购费用两部分。二、生产过程的结转生产过程是制造业生产经营过程的中心环节,其核算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字;料、工、费,分别指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该过程主要设置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等账户。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直接计入生产成本,借:生产成本,贷: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等,制造费用则间接转入生产成本。如何理解制造费用的间接转入?制造费用是一个集合分配账户,企业生产车间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先通过制造费用归集,借;制造费用,贷: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等,期末再按一定的标准(如生产小时)分配结转到生产成本中,即借:生产成本,贷:制造费用。需要说明的是企业通常生产多种产品,制造费用的核算不仅是为了成本控制,而且要满足企业计算损益的需要。为此,制造费用必须按适当的标准分配计入各成本核算对象的产品成本。当然,若企业生产单一产品,制造费用可直接计入产品成本,不存在分配的问题。经过一定的生产加工过程,生产费用归集在“生产成本”账户的借方,该借方发生额并非本月完工产品的成本,而是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比较复杂已超出了《基础会计》的范畴,为便于理解,我们通常假定当月产品全部完工入库,这样结转本月完工入库产品的实际成本。例3:东方公司生产A、B两种产品(单位成本10元),生产成本的借方发生额A:10000元,B:20000元,A产品全部未完工,B产品2000件全部完工,编制结转分录为借:库存商品——B20000,贷:生产成本——B20000。生产完工之后,生产成本归集的费用(料、工、费)全部结转到库存商品账户中。A产品全部未完工,则不予结转,留待下月继续加工。企业的生产经营耗费需要从收入中得到补偿,库存商品进入市场流通,实现货币的回笼,这样便进入下一环节——销售过程。三、销售过程的结转简单地说,销售过程的业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销售收入的增加,借;应收账款、银行存款等,贷:主营业务收入。二是库存商品的减少,即结转已经销售商品的生产成本。此处结转初学者在理解上往往存在一定的偏差。有些同学编制分录借:主营业务成本,贷:生产成本,问题主要出在知识的前后衔接上,生产成本已结转至库存商品中去了,这样处理犯了重复结转的错误。销售的是库存商品,应该将库存商品转至销售成本。在制造成本法下,商品的销售成本=单位生产成本×销售数量。例4:东方公司销售1000件结转其销售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10000(10×1000),贷:库存商品10000。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