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济责任审计重点内容2017年10月企业司杨晓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方面贯彻执行国家经济政策和宏观调控措施情况调查的体会23451经营业绩经营管理-重大经济决策;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和执行重大风险隐患境外国有资产投资、运营和管理情况56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和执行廉洁从业规定情况一、经济政策和宏观调控措施-审计法律依据5中央纪委机关、中央组织部、中央编办、监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审计署、国资委关于印发《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的通知(审经责发〔2014〕102号)第十六条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一)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经济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情况;一、经济政策和宏观调控措施-审计内容法律依据5审计内容主要依据国家有关央企的主要经济政策和宏观调控措施: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15〕22号;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下放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资〔2016〕31号)等一、经济政策和宏观调控措施审计发现的一些问题深化改革措施不到位,如厂办大集体、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低效无效资产处置工作进展缓慢推动国家重大项目建设不够有力,如重大投资项目延期等落实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不够有力,如违规新增炼铁、炼钢产能,未按规定淘汰落后产能一、经济政策和宏观调控措施(重点一)“三去一降一补”任务落实情况1、钢铁煤炭等行业去产能情况,是否存在已经化解的产能又重新上马,不符合能耗、环保等标准要求和长期亏损企业是否及时清理退出;2、是否存在房地产企业库存积压严重问题,非主业房地产是否按要求退出;3、是否存在过度负债,形成严重债务风险问题;4、有无不合规、不合理的制度性交易成本、人工成本。一、经济政策和宏观调控措施(重点二)国有企业改革政策1、企业是否严格按照主业确定投资方向,推动国有资本向主业集中;2、检查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非国有资本参股情况,推动企业股份制改革和混合所有制改革;3、关注企业是否按照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精神有效组织、推进、实施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投资项目引入非国有资本、混合所有制等新一轮国企改革;4、检查企业董事会建立是否符合有关规定。5、是否推进公司制改革,落实董事会职权、国有资本投资和运营公司改革试点。一、经济政策和宏观调控措施(重点三)企业瘦身健体、提质增效情况1、有无违规交易、贱卖国有资产等问题;2、是否及时清理退出“僵尸企业和特困企业”;3、有无企业管理层级多、链条长、压缩不到位问题;4、有无低效无效资产处置缓慢问题;5、有无“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厂办大集体改革缓慢;6、培训疗养机构改革缓慢等。一、经济政策和宏观调控措施(重点四)节能环保政策1、关注企业单位能耗和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是否能够达到有关规划、任务书等要求的节能减排目标;2、是否违规排放有关污染物并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3、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资源利用、环保方面的控制性、约束性要求;收集所需的文件资料、会计账表和相关电子数据。一、经济政策和宏观调控措施(方法一)外部资料,即企业外部获取的资料: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该企业所在行业主管部门发布的有关行业政策、产业政策。内部资料,企业年度工作报告、企业财务决算报告企业年度向有关部门(报送的总结性文件。审查分析一、经济政策和宏观调控措施(方法二)梳理编制被审计企业领导干部任职期间重大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情况,包括任务分解、责任主体、具体举措、时间要求等要素,确定重点审计事项。审阅目标责任书、领导批示指示、督查部门检查总结材料、统计数据,实地走访调查了解,以及对照相关经济法规制度等方式,逐项核查中央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召开座谈会审查分析一、经济政策和宏观调控措施(方法三)与企业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座谈,听取介绍,调查了解情况。与企业中层领导座谈,听取意见建议。与具体业务人员座谈。与法律专家座谈,了解政策背景、政策目的、政策主要抓手。一、经济政策和宏观调控措施(技巧一)如何确定国家经济政策和宏观调控措施的审计内容?国家经济政策和宏观调控措施部分审计内容的时效性很强,一些审计重点往往随着国家经济政策的改变而改变。确定该部分内容往往依据国家与中央企业有关的政策方针。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要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合理限定法人层级,有效压缩管理层级,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我们在近年在工作方案中就将这些内容作为审计重点。一、经济政策和宏观调控措施(技巧二1)如何确定国家经济政策和宏观调控措施的审计内容?国家经济政策和宏观调控措施审计时的一个难点在于经济政策和宏观调控措施往往比较原则,而我们审计往往是针对具体问题。如何建立起之间的联系?这就需要建立法规之间的关联。一、经济政策和宏观调控措施(技巧二2)1、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指导意见2、中央企业境外投资监督管理办法3、关于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的指导意见加强董事会建设,落实董事会职权,……中央企业境外投资应当遵循以下原则:符合企业发展战略和国际化经营规划,坚持聚焦主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2016年开始,在全国全面推进国有企业(含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2018年年底前基本完成。一、经济政策和宏观调控措施(技巧二3)调查的体会《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1、《中央企业投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2、《中央企业投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3、《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投资管理的通知》4、《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投资管理的通知》5、《中央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指南》A《中央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管理办法》B《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一、经济政策和宏观调控措施(技巧二4)1、《中央企业投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2、《中央企业投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3、《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投资管理的通知》4、《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投资管理的通知》5、《中央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指南》企业投资的原则、重大投资报告制度和投资项目实施后评价管理投资实施后的评价管理部分企业存在在负债率过高、超出企业财务承受能力的情况下,仍盲目扩大投资规模发展战略不清晰,主业不突出,存在盲目收购、扩张和重复建设的倾向对暂行办法进行细化二、经营业绩-近年来发现的主要问题1、2009至2010年,***公司为做大经营业绩,通过第三方进行虚假销售和采购业务,造成多计收入6亿元。2、2005年至2011年,***集团下属单位为完成考核指标,采取虚假销售方式虚增收入3亿元;为少缴税收,将支付给代理商的酬金直接冲减营业收入4亿元。3.2009年至2011年,***单位与集团内部其他单位的关联交易抵销不完整,导致多计收入和成本各1亿元。二、经营业绩-近年来发现的主要问题4.2011年,***单位因未将***有限公司纳入合并范围,及少抵销关联交易等原因,导致少计资产3亿元、负债1亿元、所有者权益2.亿元,多计收入7亿元、成本7亿元。5.***企业以虚开劳务费发票等形式套取资金3亿元,用于发放职工奖金和津贴。6.***企业多计提坏账准备5285.51万元,导致少计利润5285.51万元。二、经营业绩-突出问题1、在没有真实贸易背景下与外部企业循环销售,人为做大销售规模。2、在合并报表企业间的贸易活动中人为增设外部交易环节,虚增收入。3、将亏损企业调出合并报表范围。4、通过出售优质资产弥补利润下滑趋势。二、经营业绩(重点一)经营成果的真实性1、企业财务会计核算是否准确、真实,是否存在经营成果不实问题,特别是成本不实;2、企业年度财务决算报告合并范围、方法、内容和编报质量是否符合规定,有无存在故意编造虚假财务决算报告等问题;3、企业是否正确采用会计确认标准或计量方法,有无随意变更或者滥用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故意编造虚假利润等问题;二、经营业绩(重点二)财务收支核算合规性1、企业收入确认和核算是否完整、准确,是否符合国家财务会计制度规定,有无公款私存、私设“小金库”;2、企业成本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有无多列、少列或不列成本费用等问题,以及企业工资总额来源、发放、结余情况;3、企业会计核算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是否随意改变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标准或计量方法,有无虚列、多列、不列或者少列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问题;二、经营业绩(重点三)资产状况1、长期积压商品物资;2、不良投资;3、长期积压商品物资;4、关停并转企业和未纳入财务决算范围企业的不良资产。二、经营业绩(重点三)近年来关注点1、领导人员任期内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真实性,以购销环节、股权转让环节、资产处置环节、成本管理环节、财务报表合并环节为重点,揭示企业弄虚作假、认为操作、虚报经营业绩的问题;2、通过总体趋势分析、行业对标分析、动态重点分析,剖析企业经营业绩波动特别是下滑的原因。1.报表项目余额和金额变动幅度异常惊人;2.收入和费用比例严重失调;3.报表项目的余额或金额源于一笔或少数几笔重大交易;4.会计期末发生“形式重于实质”的重大交易且对当期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5.经营业绩与年度计划的预测非常接近;(一)财务结果和经营层面的方面经营业绩(技巧方法–分析)6.利润很高,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很少;7.企业高度依赖于持续不断的再融资才得以持续经营;8.对外报告的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主要建立在高度主观的估计和判断基础之上,且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很可能随着估计和判断基础的变化而严重恶化;(一)财务结果和经营层面的方面经营业绩(技巧方法–分析)9.企业对外报告的盈利能力以远高于对标企业的速度快速增长;10.企业的主要成本费用率大大低于对标企业;11.企业连续多年通过非经营性收益得以保持盈利记录,如出售资产、股票;12.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一)财务结果和经营层面的方面经营业绩(技巧方法–分析)1.强民公司201*年实现销售收入75亿元,其中12月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占20%,明显高于前两年同期的比例9%、11%;企业经营业绩与其所处的行业地位不相称。2.强民公司201*年10月总经理办公会会议记录发现,10月26日,强民公司财务总监王某在会上提到“目前看来,年内完成收入目标有一定困难,需要采取一些灵活的方式予以解决”。(一)财务结果和经营层面的方面-案例经营业绩(技巧方法–分析)3.国资委每年给Z集团下达收入和利润等考核指标,Z集团每年也会对直属单位和成员单位下达收入、利润等指标,完成情况直接与各级领导人员的绩效考核挂钩,201*年强民公司完成的销售收入与集团总部下达的收入任务基本持平。(一)财务结果和经营层面的方面-案例经营业绩(技巧方法–分析)1.发现201*年12月最大一笔销售收入发生在12月23日,系强民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强民飞机分公司当天确认了一笔总金额5亿元的出售7架飞机收入。继续查看有关资料发现,7架飞机均销售给M集团所属的子公司富民公司。2.飞机交付都是以《飞机出库交接单》为准,没有物流运单。3.延伸富民公司,富民公司财务账上支付5亿元飞机货款时列“其他应收款”。(一)财务结果和经营层面的方面-案例-查证经营业绩(技巧方法–分析)1.分析性复核表明收入过高、销售退回和销售折扣过低、坏账准备的计提明显不足;2.应收账款的增幅明显高于收入的增幅;3.在根据收入测算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存货急剧呈下降趋势;(二)销售收入方面经营业绩(技巧方法–分析)4.当期确认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占过去几年销售收入的比重明显偏高;5.本期发生的退货占前期销售收入的比重偏高;6.销售收入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呈背离;7.收入与企业规模和生产能力进行相比明显不匹配。(二)销售收入方面经营业绩(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