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理危机的识别和干预樊富珉心理问题的早期发展是我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同时我也研究了北京市十年以来大学生自杀的问题。大学生自杀时有发生,但并不像宣传的那么严重。当然,每一个生命都是宝贵的,每一个生命的离去都会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所以我们要珍惜每一个生命。今天主要讲三个问题:第一,心理危机的一般常识;第二,如何识别心理危机;第三,遇到有心理危机的人,我们该怎么办?心理危机及其影响讲心理危机首先得明白危机是什么。危机有两种含义,一种指突发事件,一种指突发事件引发的心理感受。这是两个不同的含义,但这两个含义又是密切相关的。危机的第一个含义是突发事件。地震、空难、恐怖袭击等危机来了,人们就会处在一种紧急的状态下,这时内心的平衡被破坏了,会出现心理的紊乱,比如焦虑、紧张、恐惧、压抑、痛苦等一些负面情绪,这种失调状态我们就叫做危机。从危机事件来看,一般危机事件的分类,简单讲不外乎就是两类:天灾和人祸。天灾挡也挡不住,比如泥石流、地震、海啸、冰雪灾害等,这些是没有办法的。当然,也有一些是可以预防的。恐怖事件应该是属于人祸,这个我不多讲了,大家知道从9·112以来恐怖事件就没断过。现在媒体不时报道校园危机事件,美国经常发生,我们也有。校园危机事件的共同点有三:一是突发和不可预知。能预知的话,我们就会做好预防工作,就不会发生危机;二是给师生带来心理上的阴影。紧张、恐惧、担忧、不安,肯定会影响校园的正常秩序;三是惯常处事方法无法解决。危机的第二个含义是指一些危险性的刺激引发人的心理失衡,我们叫做心理危机。美国心理学家凯普兰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开始系统研究心理危机,他提出了危机干预的好几个理论,如平衡论、认知论、心理社会平衡论。他认为,每个人都在不断努力保持着一种内心的稳定状态,以使自己和环境能够和谐。我想每个人都希望通过努力能够和周围的环境相适应,而且能够被人肯定、接受、尊重、欣赏。当一些重大的问题或者小压力事件不断积累,直到积重难返,就会让人感到难以面对和把握,正常的生活秩序受到干扰,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蓄,进而导致不知所措、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都处于一种紊乱的状态,这就是失衡,这就叫做心理危机。心理危机不是病,是情感危机的一种反映。人在什么时候会出现心理的危机呢?有些人抗挫折的能力比较强,很大的事件对他来讲也扛得起来。有些人很脆弱,一点点小事也能把他摧跨。生活中的一些重大事件比如亲人死亡、婚姻破裂、恋爱失败、学业受挫等,平时的应对方法不能解决时就3会出现心理失衡,严重的话很可能出现自杀。我研究自杀已经二十年了,后面我会讲到自杀是心理危机的一种极端表现。自杀是可以预防的,因为事先会有一些征兆。当我们了解这样的规律,找到这样的特征,就可以提前预防。当然不是所有的自杀都是这样的,比如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杀不属于我们说的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危机至少要符合三个标准:一是存在一些重大的影响心理的事件;二是有急剧的情绪、认知,包括身体行为上的一些改变;三是个人原有的一些方法无法去应对或者应对无效。危机没有什么可怕的,心理危机人人都会有。大家可以想一想,从你记事到现在,有没有过不知所措、心里困扰、混乱慌张的时候?我相信每个人都有。当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面临大大小小的压力,承受的能力超过了自己的应对能力时,就会出现危机。一般来讲,大部分人的危机在四周到六周内可以解决,但有一些人的危机就很难解决,如果没有有效的应对方法,可能引发心理疾病,甚至还会出现自杀的念头,甚至可能实施自杀的行为。人人都可能出现危机,因此我们要互相关心。如果真的发生危机的时候,自己个人难以应对,最好找同学、朋友倾诉。作为同学、朋友、同事发现了这种情况,要主动热情接近这些人,这才是好朋友、好同事。青少年所处的年龄阶段是危机经常发生的阶段,因为青年期是从稳定的儿童期走向稳定的成年期的过渡。大学生是青年中的4一部分,大学生会面临很多危机。一是发展性危机。因为我们在发展的转变、过渡阶段所遇到的很多问题是前所未有的,比如第一次被别人追求,当你看到第一封情书的时候是不是吓得不知道塞哪儿好,不敢对任何人说。随着我们慢慢长大,会有很多新的经验,面对这些发展性的危机,我们出现适应不良。二是境遇性危机。比如学业不良,考试不及格,研究生没考上,恋爱失败等大学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些事件。三是存在性危机。曾经有一位哲人说过,没有思考过死的人不能称其为真正的人。生和死是人生的基本课题,作为一个人活在世上,一定会去考虑生命、死亡:我什么时候死,我应该怎么样去过自己的一生。探索人生,探索自己发展,探索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种思考肯定会有很多的困扰。很多青年人有这样的想法:我存在的意义到底何在?按照佛语说,生命就是走向死亡的迂回曲折的过程。有人说,人终极的目的地就是死亡,反正我是死亡,我干吗还活?这些存在性的困扰,人们尤其是青年人在探索自我、探索人生时会遇到。我们看看青年期的心理发展危机具体是什么?一是自我统一性和自我混乱。如果一个人对自己认知、了解、接纳得很好,就是有明确的自我概念,他就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是什么。没有很好地度过危机,人就会变得混乱,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知道自己未来的方向在哪里,生活无目的、无方向,时常感到彷徨、迷失。心情好的时候,觉得自己了不起,天下没有干不了的事;心情不好的时候,觉得自己笨得不得了,身边谁5都比自己聪明,自己什么事都干不了,糟透了,完全地否定自己。人在青年期以及成年初期会遭遇亲密和孤独,如果发展得好,那么他就能够和别人相处,并建立亲密的关系。如果是异性,可能成为恋人,进而成为配偶;如果是同性,就可能成为知己、密友。人需要有亲密的关系,可以是朋友,可以是家人,可以是配偶。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就会孤单、疏离、寂寞,没有办法跟别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有的甚至发展为社交恐惧症、社交焦虑症,这样的人将来走到社会上怎么办?怎么谈恋爱?怎么担负家庭和社会责任?这些都是问题,会发展为各种各样的心理危机。清华大学给新生开一门特别的课,每个课堂15个人,上课的都是资深的教授。这些课其实并不是要传达传授某种固定的知识,是要让学生们对做学问感兴趣,让学生们和大学者、大专家、老教授们接触一下。大家知道,越年轻越容易受到影响,做出改变的可能性也越大。我给大一的学生开生涯发展规划课,这些课都属于个人成长的课程。我让他们每个人都说一下,进入清华以后满意什么、担心什么,对未来大学生活的期待是什么。所有同学讲到担心时不约而同地说到挂科,我的课堂常常有一些省状元,他们的担心也是如此。别的同学本来认为那些状元担心的肯定跟普通同学担心的不一样,结果说来说去大家都差不多。很多同学担心成绩不理想,很害怕失败,尤其对那些尖子来讲,考一个80分简直觉得无地自容。6还有很多同学担心就业,这个问题现在越来越严重,越来越成为大学生压力的来源。我给大一的学生上课,喜欢问学生最关心什么?以前学生们比较关心的是怎样能够充实丰富地度过大学生活、怎么样既做社会工作又不耽误学业、怎么样在大学里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等。可是现在的学生想的最多的是将来能不能找一份好工作。所以我常说,心理危机不是哪一些人的专利,人人都可能遭遇心理危机,可能是某些方面的丧失而极度痛苦,可能是某一种角色没有了,某一种关系丧失了,某一种经验上的一种失败。比如说考试不及格、遭受拒绝。当我们承受来自外界的压力、困扰的时候,每个人心理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只是影响的程度不一样。心理危机常常是比较严重的状态。从心理困扰一直到精神障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精神病,可以分很多层次。有一些轻的困扰,调解一下,或者寻求一些专业的帮助可以化解,但如果不去寻求帮助,这些问题又不能解决,久而久之可能会酿成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到自杀意念的时候就算比较严重了。当我们遭遇这些事件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有压力感。我们应对压力会有不同的方式、方法,当然也就有不一样的后果。应对压力有两个纬度:一是指向谁,指向自己还是指向别人;二是积极应对还是消极应对。当压力很大的时候,可以去做些什么呢?可以去助人,在助人的过程中自己的问题也可以得到解决。有一7些人只是对自己遇到的一些问题很困扰,他只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弄明白了就好了。如果再积极一点的话可以使自己的烦恼得到升华,像《少年维特的烦恼》就是作者失恋后升华的结果,他把自己失恋的痛苦转移到写小说,写出来刻骨铭心。过完了再去写,再追诉那段感受,过去的东西很难再去重现。在一个人最有感受的时候写东西,语言从心里流淌出来,感人至极。如果对自己消极,轻则自卑,重则自我毁灭。如果对别人消极,轻则嫉妒,重则他杀。有些人能够度过危机,而且还学会了应对危机的方法,就是经历了灾难、磨难以后抗灾难的能力更强。正像我们这一代人,经历过文化大革命和农村插队,现在回头看,我觉得那是我人生中一笔丰富的财富,否则我根本不知道中国大部分人是怎么生活的,吃了那个苦以后我觉得自己特别坚强,什么苦都能吃。但有些人度过危机后留下的心理创伤可能会影响今后的生活。汶川地震发生以后,大家都在关心所谓的PTSD,就是压力或创伤后应激反应心理障碍。随着时间的流逝,家园慢慢重建,生活慢慢回归正轨,但是心理的创伤挥之不去,有很多人现在还沉浸在过去的痛苦中。比如一个老太太68岁,三个女儿死了两个。有人对这个老太太说,忘了她们吧。她说,我活多久就能记多久,我怎么忘得了?这种在生命中打下如此深刻烙印的事情是绝对忘不了的。我去给她做心理辅导时,没有叫她去忘掉,而是让她带着对女儿的思念继续往前走,因为生活还要继续。我没有8过多地关注她的创伤有多深,我关心她现在还存在的能力、潜能,强化她拥有的积极的资源。谁能保证人生道路是一片坦途呢?有人说,真倒霉,刚刚学了一点投资吧,金融海啸全都砸进去了;有人说,我怎么那么倒霉,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赶上现在大学生一堆一堆地都找不到工作了。谁也不知道还会发生什么?人生就是很多很多的未知,我们能做的就是学习怎样去应对这些未知以及由未知带来的危机。如何识别心理危机接下来我讲一下怎样识别心理危机。当我们知道心理危机的表现特征就能知道哪些人需要帮助,哪些人可以自己抗过去。当一个人处在心理危机的状态,也就是心理失衡的状态,他会有一些言语、情绪、行为的表现。一是直接表露自己处于痛苦抑郁、无望或者无价值感中。觉得人活着有什么意思?为什么我那么倒霉?用语言表达出活得没有意思,觉得老天对自己不公平。二是情绪不稳定,容易流泪、抑郁,注意力不集中,也容易被激怒或者过分依赖。从人际交往方面可以看到,明显不愿意和别人交往,有点逃避别人,显得孤僻、孤单,无缘无故地生气、跟人作对,酒精和毒品的食用量增加,所谓借酒消愁。还可能会用一些药物,过度依赖这些药物,行为紊乱或者古怪。三是一个人的心理状态也会通过一些行为表现出来。比如睡9眠是人身心健康的第一关口。如果睡眠出现问题,早起或者入睡困难,或者睡眠表浅,睡着的时候梦很多,虽然睡着了可是身心并没有得到放松。如果一个人处在心理危机状态,只要能踏踏实实地睡觉,问题就不会太大。如果他一个礼拜以上翻来复去睡不着觉,白天没有精神,就要引起特别注意了。比如吃东西没有胃口,吃不下东西,没有吃的欲望或者吃什么东西都味同嚼蜡,体重明显增加或者明显减低,时常感觉疲劳、疲惫。一个人内心痛苦可能不愿意跟别人说,但他的一日三餐是否正常是可以看见的,要学会观察他的饮食,以此为依据去判断。比如在日记中或者其他一些作品中会透露出一些信息,如感觉生活无望,活着太痛苦,不如死了算了。甚至在口头上也会有类似的表达,比如说这样的话:我离开的话可能别人能过的更好等。再有就是可能出现一些自伤、自我虐待行为。危机有那么多症状或者表现,是不是非得等这些现象出来才能知道一个人是否处于心理危机当中呢?并不是这样的,没有上述现象并不等于说一个人肯定不处于心理危机中。一般情况下,我们了解一个人心理危机程度有以下几种方法:行为观察法,面谈诊断法,心理测量法,心理健康普查法。所谓观察,就是直接在一个自然情境中看他的行为跟平时有什么不同。如果跟平时差不多,就没有什么问题。比如说一些行为发生的频率出现异常,就可能是心理出现问题。比如一个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