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中国绿色经济发展引言在2012年出现的雾霾前所未有地给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敲响了警钟。二十一世纪是经济绿色发展的年代,十八届三中全会亦突出强调了绿色经济的发展。在《决定》中提出“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1]。可见现今的中国在经济方面除了追求效率、公平外,更加注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即绿色经济的发展。一、绿色经济的含义与分析绿色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为目的,以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要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经济模式[2]。人类社会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之后推出的新型经济结构——绿色经济,这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与社会发展的必然方向。首先,绿色经济模式强调了经济、社会和环境的一体化发展。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发现,传统经济模式造成了大量自然资源的浪费和流失,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类对环境的破坏进一步加大。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与社会快速发展的传统经济模式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雾霾、酸雨、土地荒漠化、全球气候变暖等。有人认为自然环境的保护与经济增长、社会发展无法并存,经济增长必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但绿色经济则强调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看待此问题,它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基础,在保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通过政府的引导、市场的导向作用,进行符合自然环境生态系统规律的经济活动,使得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能够进行有机结合,做到平衡发展。其次,绿色经济体现了自然环境的价值。传统经济一味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忽略自然环境的价值,在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下,环境遭到破坏,自然资源大量减少,从而造成经济增长速度逐渐放缓。而绿色经济模式中,坚持对环境的保护,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作为其经济系统运行的重要部分,在生产、销售等过程中,把环保放在首要位置,2尽可能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破坏,抑或改善环境资源条件,并将自然环境代价与生产收益一并作为产业经济核算的依据,确认和表现出经济发展过程中自然环境的价值[3]。绿色GDP等核算指标的运用即是其自然环境价值的体现。最后,绿色经济有利于引导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产业结构是影响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产业结构合理,则投入同样的资源可以产生更大的产出,该社会或地区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更高。发展绿色经济,将会从政策、资源、经济三个方面影响产业结构,使得产业结构进行更合理的变动,减少生产要素配置的不合理性,减少各种资源的浪费,做到产业结构内部的优胜劣汰,建立起良好的公平竞争模式,使产业结构升级,使社会走向绿色经济的道路。绿色经济这一历史的必然选择,使得能源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经济社会能够适度发展,更重要的是使人与自然能够和谐共处,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二、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的现状我国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和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政府相关体系与政策的发展近年来,我国政府建立起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两型社会”建设和发展绿色经济为支持的绿色发展理论体系。各地区政府大力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在林业方面,开展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大力开展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自然保护区建设等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程;在经济方面,为发展绿色经济,政府加大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陆续启动了循环经济、节能降耗等方面的重大项目和试点示范[4]。而在我国“十二五”规划中,也专门强调与论述了“绿色发展”,提出了若干具体举措,推动“绿色经济”成为国家和地方的重要发展战略。绿色经济的发展是中国政府经济转型中所倡导的,但仍需强调的是,经济转型的主题依旧是企业和市场,而不是政府。政府主要起到规划与引导的作用,应建立起相应的基础3理论政治制度体系,推动相关经济改革,使企业与市场能够迸发内在活力,形成一个高效率、节约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二)产业结构进行适宜调整产业结构具有影响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就业和环境等方面的多重效应[5]。我国的产业结构在绿色经济的推行进行了适宜调整。我国为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引进和吸收发达国家相对成熟的先进科学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创新,极大的推动了我国科技创新工作,科技的创新促使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诞生,他们对于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有巨大帮助,并且也推动了新兴产业的发展。如在电力产业内部,传统的火电发电总量虽在近年来不断增加,但是其增加速度逐渐减缓,并且其所占总发电比重由2005年的81.88%下降到了2012年的78.05%(如图一所示)。这表明在国家推行绿色经济的大背景下,传统行业开始意识到生态环境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只有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当前利益与长久利益相统一,才能做到持久、高速、高质量的发展。图一我国2005年-2012年火电发电量及所占总发电量比例示意图[6]资料来源:2005年-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4在电力产业内,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煤炭高效清洁利用、核电等先进能源科技进行了快速发展,水电发电电量逐年提升,2012年水电发电所占总发电量比例为17.49%比2005年的15.88%高了近两个百分点(如图二所示)。图二我国2005年-2012年水电发电量及所占总发电量比例[6]资料来源:2005年-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我国紧紧抓住绿色经济发展的机遇,不断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逐步淘汰“高污染、高耗能、低效益”的产业,以保护生态环境为总体方针,发展绿色经济。(三)PM2.5成为考核指标长期以来,许多地方政府的考核观念仅为“唯GDP论”,我国政府也曾提出绿色GDP的概念并对政府进行相关考核,但是由于绿色GDP的计算概念不清、计算难度大、政府相关体系不够完善等一系列问题,2009年我国停止对绿色GDP的运用与核算。在只以GDP论政绩的年代,一些政府以经济发展为借口,对一些高污染的项目大开绿灯放行,这种违背绿色经济发展,只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做法使我们的环境和大气质量付出了严重的代价。5但是随着绿色经济的推进与2012年雾霾的侵袭,人们对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现状的抗议声日益高涨。2012年,我国国务院部署了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国十条”中提到“加强人口密集地区和重点大城市PM2.5治理,构建对各省(区、市)的大气环境整治目标责任考核体系以及地方政府对当地空气质量负总责,落实企业治污主体责任”[7]。在绿色经济推进的过程中PM2.5成为政绩考核指标,政府将对地方官员实施问责制,空气质量将量不再无人买单,它和领导的乌纱帽挂钩,和企业的责任挂钩。这对空气质量的改善、生态环境的平衡甚至是民生问题的改善都有重要意义。三、中国绿色经济发展展望目前,我国的绿色经济正处于发展阶段,在各个领域与地区的发展不均衡并且发展速度不一。虽然绿色经济在政府相关体系和政策方面有所建树,但是我国明确的绿色经济发展规划并未出台,并且已存在的体系与政策的实际运用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对政策的实施与运用进行相应监督,从而更好的促进绿色经济各领域的发展。随着绿色经济模式的推进我国产业结构进行了适宜转变,在此基础上,我国应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在传统产业转型以及新兴产业加速发展的过程中,立足国情,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实现绿色发展。此外,我国的消费情况正处于升级转型阶段,政府应积极倡导民众拥有绿色的生活方式,加快绿色消费体制的建立,从民众的角度出发进行绿色经济的发展。在带动民众进行绿色经济消费的过程中,扩大我国绿色消费需求,带动相关产业进行绿色新产品的开发与绿色产业链的形成。改变民众的消费方式,使全社会人民共同为绿色经济的发展、生态文明社会的建立献出自己的力量。在现在的中国,经济建设是国家的工作重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要我国坚持绿色经济发展道路,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过我国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和民众生活方式转变,一定能推动经济、社会、生态实现绿色发展。中国一定能够做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共建绿色经济,共享美好明天。6结束语综上所述,在我国绿色经济发展过程中,虽然我国已经开始构建绿色经济发展的理论框架、法律政策体系,相关产业结构也在进行适宜转变,绿色经济的发展理念正在成为社会共识,绿色经济发展的实际成效也在逐渐显现,但是在绿色经济的发展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我国政府、相关企业与民众只有积极的进行绿色经济的推进,对其现象及未来进行详细分析,认真合理的处理存在的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绿色经济,才能绿色经济在中国更好的发展。7参考文献[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001.[2]于红双.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绿色住宅评价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2.[3]唐倩.发展绿色经济的价值与制度分析[J].政法论丛,2004,03:65-69.[4]陈宗兴.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生态文明[J].前进论坛,2012,12:16-18.[5]王岳平.“十二五”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战略与思路[J].中国经贸导刊,2009,21:18-20.[6]J2005-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7]乔望.关注大气控污“国十条”[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3,0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