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7—20题。(14分)时光倒转了我们的角色⑴晚上,我妈给我打电话,例行一问之后,她突然抽噎起来,语不能成句。⑵心忽地一紧。无数个不好的念头飘过,强迫自己定了定神,故作镇定地安慰她,别哭别哭,慢慢说。⑶我妈是个大夫,或许是职业使然,她生活中敏感、自律、坚韧,偶尔情绪激动也不过是声调拔高几度,总的来说,偏高冷范儿吧。此刻,她压低了声音,竭力控制着语调,试图挂断电话,“妈妈一会儿再给你打”。我相信,她重拨过来说的话一定不是现在要说的。我克制着紧张,放慢了语速,“不要挂,现在说,好不好”?然后,就听到哭声越来越大,贴在耳边,却震得心慌。⑷这个反常的电话,诱因却简单得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她和我弟因为琐事拌了嘴,一个精心准备了午饭想着言归于好,一个却赌气不肯吃饭,摆出了冷战的架势,两天没说话。⑸哦,就这样么?我试着想象电话那边的样子,家里客厅的棕色沙发上,我妈举着电话,捏着纸巾,啜泣低语,很生气,更多的可能是委屈。⑹但这真不像她。⑺记得是在大三的时候,我妈腰椎间盘突出,在床上躺了一个月。我每次打电话,响一声两声就被接起来,虽然觉得奇怪,但完全听不出异样,以为她只是不忙。直到她能下床走动,病情好转,才轻描淡写地说她停诊一个多月,当然可以随时接电话。⑻在我妈看来,她就是医生,没必要让一个千里之外的孩子牵肠挂肚。等我寒假回家,我妈看上去一如往常,上班,坐诊,忙着给我做好吃的,我跟以前一样晚睡晚起玩得不亦乐乎,这事连同这病轻得好像没有来过。⑼有时候,一个不算坏的结果会让人不想回忆过程的艰辛。但现在想来,久不归家的女儿,面对病愈的母亲,却不知道关心安慰。我妈除了难过,应该也有委屈吧?从上大学起,聚少离多就成了常态,和父母的交流都淹没在了电话里,进行时中的喜怒哀乐被生生地沉淀下来,直到嘘寒问暖都成了惯例。⑽现在,我妈正努力打破这个惯例。她把这场冲突的每个细节都讲给我听,前因后果,时间、地点,甚至我弟的面部表情、手势动作……所有这些都是证据,都是要让我得出一个结论:错的是那个浑小子!⑾然而,还原现场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们之前讲的故事太少,信息通报式交流的后果就是严肃有余生动不足。⑿现在,为了证明她本认为不需要证明的A结论,她不得不给我讲A1,A2,A3……⒀听着听着,我心里突然一阵发酸。小时候,我和弟弟为一个苹果吵到我妈那里,说一堆理由,列一堆证据,只为让我妈把大个儿苹果分给自己……⒁在我妈看来,苹果的归属当然不是大事,正如在我眼里,这场争执也是小事一桩。但我妈就像那时的我们,离题万里却不自觉,越说越多,只等我表态说,是啊,是他做得不对。⒂猝不及防,时光就倒转了我们的角色,已经到了我担心她的时候。17.第⑶段“震得心慌”的原因是什么?(3分)18.如果将第⑸段画线句改为“哦,原来是这样。”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请联系上下文说说理由。(3分)19.文中⑺、⑻、⒀段分别插入了大学时、小时候的往事,从写作目的上看,它与标题中的“”一词相呼应,其具体表现为:(5分)(1)从前的母亲,自律、坚韧,卧病在床却不以为然现在的母亲,(2)从前的“我”,为一个苹果的大小与弟弟争执不休现在的“我”20.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为忽略了母亲的感受而感到难过B.突然间发现母亲衰老而感到心酸C.表明自己已经成熟,不再是孩子D.认识到了自己身上所肩负的责任(二)17.一向能控制自己情绪的母亲,突然大声哭泣,让我以为家中发生了大事。(3分,意思对即可)18.原句既写出了“我”得知母亲无大事后的释然,又写出我对母亲发生如此大变化的疑惑(2分,每点1分),而改句只是写出了“我”放心的心理。(1分)19.倒转(1分)(1)琐碎、啰嗦,和弟争执想求得我的理解(2)耐心倾听母亲的哭诉,开始担心母亲(4分,每空2分,意思对即可)20.D(3分)(答A或B得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