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纲要课后思考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语言学课后思考题第四章语法1、举例说明怎样理解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组合规则:一个语法单位可以按照一定规则同其他语法单位组合起来,这种制约语法单位能组合的规则就就叫做语法的组合规则。比如汉语的“我买书”不能说成“书买我”,在特定环境下虽然也可以说“买我书”,“书我买”,但是跟“我买书”的意思不一样。哪个词在前,哪个词在后,这里有汉语语法的一条组合规则管着。依据这条“主谓宾”规则,可以创造出无数句子。聚合规则:在语法组合链条同一位置上可以相互替换的语法单位构成一个聚合群,它们之间的关系叫做语法的聚合关系。如在“我买书”中,“我”可以被“你”,“他”等替换。同样,“买”可以被“看”,“读”等替换。“书”可以被“杂志”,“报纸”等替换。“我”“你”“他”,“买”“看”“读”,“书”“杂志”“报纸”分别可以构成一个聚合,它们之间存在着聚合关系。聚合规则实际上就是语法单位归类的规则。2、举例说明常见的语法手段是把语法形式的共同点归成类别就是语法手段,也称语法方式。常见的语法手段有:1、选词:组成基本结构的词。a.要求在词义上相配,比方“哲学”和“喝”,“头发”和“做梦”就不相配。b.要求语法上的类相配。基本结构的各个项都要求一定词类里的词来充当。比如“和,或者,吗”之类的虚词不能充当任何结构的项。(述宾结构的述宾位置,要求出现动词;又如,汉语语气词“啊,吗,呢”等只能出现在句子末尾。)2、词序:(汉语中最重要的语法手段),即词在线性组合中的先后顺序,词序不同体现出的语法意义就不同,如:“大中国”和“中国大”词法意义就不同。3、虚词:(汉语中除了词序以外最重要的语法手段)同样的词语用不用虚词,用什么样的虚词,体现出的意义不同。如:“学生的老师”和“学生和老师”意义不同4、词形变化:即词的形态变化,在有词变格、变性等的语言里,词要组成结构,往往要通过词形变化来实现。如:俄语中形容词必须在性、数、格方面和中心语一致。3、汉外对照找出它们在表示同一语法意义时所用的不同语法手段汉语“我完成了作业”,主要的语法手段是词序,按照“主谓宾”这个顺序排列。英语“Ihavefinishedhomework.主要的语法手段是词形变化,把“finish”变成”finished”。4、举例说明常见的语法范畴语法范畴就是语法意义的类,常见的语法范畴有性、数、格、体、时、态、人称等性:性是某些语言里的名词的分类。形容词常常修饰名词,它也随着有关的名词而有性的变化。俄语和德语的名词与形容词都有性的语法范畴,分阳性、中性、阴性三种。俄语以辅音结尾的为阳性,以a结尾的为阴性,以o结尾的为中性。要注意的是,作为语法范畴的“性”不同于自然性别(sex)。数:这个范畴一般包括单数和复数两种意义,一般为名词类的词所有。有的语言还有双数、三数、四数之分,如阿拉伯语除了单复数外有双数。通常只有表示具体的可以计数的事物的名词才有数的语法范畴,像专有名词、抽象名词等就没有数的变化。英语中的名词有单数和复数的变化。格:“格”属于名词和代词的语法范畴,表示这类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和与其它词的语法关系。(格的数量在不同的语言中也是不一样的,德语有主格、与格、所有格、宾格,俄语有主格、所有格、与格、宾格、工具格、前置格。)英语的代词有主格(nominativecase)、宾格(objectivecase)、所有格(possessivecase)之分,一般名词只有通格和所有格。如“Itellhimthenews”,“I”为主格,“him”为宾格。体:“体”是动词特有的语法范畴,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情况、方式,可以表示动作的开始、持续、结束、完成等多种意义。英语有普通体、进行体、完成体。普通体“Iwrite”进行体“Iamwriting”完成体“Ihavewritten”。(错误认识:汉语的体的分类有不同的说法,如认为“了”表示完成体,“过”表示经历体,“着”表示进行体,重叠表示尝试体,如看看、摸摸、拍拍、捏捏等。)时:动词特有的语法范畴,表示行为动作发生的时间。可分为现在,过去,将来。如英语“Iwrite”(现在时)“Iwrote”(过去时)“Ishallwrite(将来时)态:动词所具有的语法范畴,表示动作行为与主体的关系。通常把态分为主动态(activevoice)和被动态(passivevoice)两种。句子使用的态不同,动作行为的主体和客体在句子中表示的方法就不同。用主动态时,句子的主语表示动作的主体,即动作的发出者。用被动态时,句子的主语表示动作的客体,即动作的支配者,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例如:Fatherreadsthenewspaper-Thenewspaperisreadbyfather.人称:人称表示说话者本人和所说的话中的动作行为的主体之间的关系。是动词的范畴而不是代词的范畴。英语动词只有be的现在时的单数有人称的变化,如am、is、are,其它动词只在现在时单数时有第三人称和其它人称的对立。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的动词变化情况是在动词后附加词尾s,个别有变化的,变化规则同名词复数的变化规则相同,如加-es5、用变换方式区分下列句法歧义、句法结构然后试试能否用层次分析法1)抓住敌人的哨兵变换区分:我抓住了敌人的哨兵表扬那个抓住敌人的哨兵层次分析:抓住敌人的哨兵抓住敌人的哨兵2)掩盖罪恶的阴谋变换区分:这是一个掩盖罪恶的阴谋他要掩盖罪恶的阴谋层次分析:掩盖罪恶的阴谋掩盖罪恶的阴谋3)鸡不吃了变换区分:鸡不吃食了鸡不吃了,换点鱼吃层次分析:这种情况不能用层次分析法区分,因为“鸡”既可以是施事又可以是受事4)学习文件变换区分:学习这个文件需要学习的文件层次分析:学习文件学习文件5)通知的人没来变换区分:通知他的人没来他通知的人没来层次分析:这种情况不能用层次分析法6、本章概念第六章文字和书面语1、什么是文字(1)书写或记录评议的符号,也说“字”或“字母”。如汉字,英文字母。(2)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体系。2、文字的作用(指导书P114-115)1、文字的发明克服了语言交际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2、文字记录了人类的历史,通过书面语能更好地记录人类的文化活动3、文字能促进思维的发展,文字使思维有了表象,设想不用文字符号来完成一个简单的方程、运算是多么的困难3、文字发展的趋势a.表音化趋势。从造字的方法观察,文字的发展经历了表象—表意兼表音——表音三个阶段,文字起源于图画,由记事图画发展出来的是象形的表意字。如“”代表“日”、“”代表“月”,后来,人们认识到了文字和语音之间的联系,就直接借用一个同音的表意字来记录语言中的一个词,或者在一个表意字的旁边加注读音,从而出现了意音文字。音位文字是文字体系中最简明、最方便的文字,使得文字朝表音化方向发展b.简化趋势。文字在学习,书写,排版,通信,信息存储等方面起着重要最要,要求简化文字符号,使文字朝着简化的方向发展。4、独立文字体系应具备的条件(教科书P160)1、把整幅的画简化或拆散承担个的图形,一个图形跟语言里的一个语素或词相当。2、这种图形可以重复使用而所表达的意义不变3、把这些图形作线性的排列,依照他们的顺序念出来,也就是语言里的词的顺序,顺序不同,意思也就不同。5、汉字长期没有出现拼音化的原因(指导书P125)1、汉字有区别同音语素或同音词的功能。如dan这个音节所表达的语素多大13个(丹、単、耽……),通过不同的文字可以把这13个语素区别开,还有利于在书面语中减少歧义2、和拼音文字相比,汉字有更强的超空间或者说超方言的功能3、和拼音文字相比,汉字有更强的超时间性。对于一千年前的英语文本来说,现代说英语的人要读懂是不太容易的4、汉字记录了丰富的文本,汉字对于文化遗产的继承是必不可少的。6、书面语与口语与文字的关系1、书面语和口语的关系:口语和书面语相互依存,互相对立,又互相影响,互相转化,共同发展。第一,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口语是活的语言,是书面语产生的源泉、存在的前提、发展的动力。没有口语的存在,就没有书面语的产生和发展,书面语是不能离开口语而独立存在的。第二,书面语又不是被动地记录语言,它对口语的发展变化也有着积极的影响;一方面,书面语是口语的加工提炼形式,选词用句十分规范,对人们的语言实践很有指导意义,使得口语也向规范化方面发展;另一方面,统一的书面语具有相对稳定性,具有一种特殊的凝聚力,对语言的分化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比如汉语,方言众多,差别很大,统一的汉语书面语对限制方言分化、沟通各地人民之间的交际无疑发挥了很大的作用。2、书面语与文字的关系书面语是用文字记载下来供“看”的语言,但文字不是书面语,用文字记录下来的语言才是书面语,没有文字就没有书面语。(口语和书面语相互对立,相互影响)7、书面语的保守性及其改革性保守性:由于人们只能听到同时代的人说话,而不能听到早一时期的人说话,这种情况促进口语的演变,而人们不仅能看到同时代的书面语,也能看到在一时期的书面语,能够模仿早一时期的书面语写文章,因而口语中已经消失的词语和句式,往往在书面语里继续保留,此外,宗教经典,法律条文,他们的权威性叫人们不敢轻易的改动其中的句子,以上都是造成书面语保守性的原因,由于书面语具有保守性,造成书面语与口语的脱节。改革性:书面语完全脱离口语是违背语言发展规律的反常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会根据社会的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改革书面书,使它与口语一致。欧洲的文艺复兴,我国的“五四”运动,在语文方面来说,都是一次改革书面语的运动。虽然书面语具有保守性,但是书面语的改革还是有可能的,人们可以用革命的手段加以改革。第七章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1、为什么说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这是由于语言作为交际工具这一本质特征决定的。运用中的活语言是人类组成社会的条件之一,是社会成员之间最重要的联系纽带,因而他和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①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事物新概念层出不穷,人们的思维愈来愈细致、复杂。这些都会向交际提出新的要求,推动语言不断丰富词汇,改进语法。②不同社会的联系,交往、接触也必然会推进语言的发展。如中日两国人民的长期交往使日语吸收了很多汉语的词,汉语里也有好多词来自日语。网上答案参考:这是由语言作为交际工具这一本质特征决定的.运用中的活语言是人类组成社会的条件之一,是社会成员之间最重要的联系纽带.第一,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落后到先进的发展,自然都会推动语言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事物,新概念层出不穷,人们的思维也愈来愈细致缜密,这些都会向交际提出新的要求,推动语言不断丰富词汇,改进语法,以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第二,社会的分化,统一,互相接触也会相应地引起语言的分化,统一和接触,这也必然要推动语言的进一步发展.2、举例说明决定语言发展的特殊方面的原因决定语言发展的特殊方面的原因是:语言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①语言是符号系统,它内部的各种因素处于对立统一的关系之中,相互间呈现一种平衡的状态,如果其中某一因素由于某种原因,破坏了原有的平衡,那么系统内有关部分就会重新调整相会间的关系,使其达到新的平衡。如:古藏语没有声调,但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浊音清化等原因,出现了大量的同音现象,于是声调应运而生,系统重新达到平衡。②语言中语音、词汇、语法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这些系统彼此之间,都有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局部的变化往往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如:“戈”和“姑”3、阐述语言发展的特点P177~179渐变性和不平衡性是语言发展的两大特点。①渐变性:a.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日益增长的交际需要,又要不断的促使语言发生变化,决定了语言不能使一成不变的。b,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社会的每个成员无时无刻不在使用,决定了语言的演变只能因势利导,不能突变。因此语言的变化只能是渐变的方式。②不平衡性:语言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与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不同:第一,在语言系统内部表现为语言的各个组成部分发展速度不同。其中词汇变化最快,语音发展变化较慢,语法发展变化最慢。第二,在语言系统外部表现为a.时间不平衡性:建国初期俄语外来词增多;70年代末80年代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