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人力资源统计学计算题资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实用标准文案精彩文档人力资源统计学计算题质量:表示平均程度的量,是相对量,一般有劳动生产率(Q)、平均工资(X)、平均人工成本(L)。质量变,数量固定在报告期。数量:表示数目多少的量,是绝对量,一般有平均人数(T)、比重(F)。数量变,质量固定在基期。第三章例:某制造企业年5月份(31天)有制度公休日11天,采取一班制劳动,每班8小时,生产工人月平均人数为800人,其它情况如下:全日缺勤500工日,非全日缺勤800工时;全日停工100工日,其中被利用100工日,非全日停工400工时;全日非生产300工日,非全日非生产200工时;公休日加班100工日,加点150小时。求:(一)该企业的(1)日历工日数、(2)公假工日数、(3)制度工日数、(4)出勤工日数、(5)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日数、(6)全部实际工日数;(二)分析计算该企业的工作时间利用情况。解:•(1)日历工日数=800×31=24800日•(2)公假工日数=11×800=8800日•(3)制度工日数=日历工日数-公假工日数=800×20=16000日•(4)出勤工日数=制度工日-缺勤工日=16000-500=15500日•(5)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日数=出勤工日-非生产工日-停工工日+停工被利用工日•=15500-300-400+100=14900日•(6)全部实际工日数=制度内实际工日+加班工日=14900+100=15000日15500100%100%96.88%16000出勤工日出勤率制度工日14900100%100%96.13%15500制度内实际工作日出勤时间利用率出勤工日14900100%100%93.13%16000制度内实际工作日制度工作时间利用率制度工作日实用标准文案精彩文档•(1)日历工时数=800×31×8=198400工时•(2)公假工时数=11×800×8=70400工时•(3)制度工时数=日历工时数-公假工时数=800×20×8=128000工时•(4)缺勤工时数=8×500+800=4800工时•(5)出勤工时数=制度工时-缺勤工时=128000-4800=123200工时•(6)停工工时数=8×400+400=3600工时•(7)停工被利用工时=8×100=800工时•(8)非生产工时=8×300+200=2600工时•(9)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时数=出勤工时-非生产工时-停工工时+停工被利用工时•=123200-3600+800-2600=11700工时•(10)加班加点工时=8×100+150=950工时•(11)全部实际工时数=制度内实际工时+加班工时=117800+950=118750工时第五章例题1总产值(万元)平均人数劳动生产率(万元/人)劳动生产率指数(%)基期报告期基期报告期人数人数基期报告期甲车间乙车间1080027000240003200012001800200020009151216133.3106.7全厂37800560003000400012.614.0111.11)计算甲车间基期、报告期的劳动生产率及其指数并填入表格中空白处;100100%100%0.67%15000加班加点工日加班加点比重全部实际工日1001001000.67114900加班加点工日加班强度制度内实际工日123200100%100%96.25%128000出勤工时出勤率制度工时117800100%100%95.62%123200制度内实际工时出勤时间利用率出勤工时117800100%100%92.03%128000制度内实际工时制度工作时间利用率制度工作时950100%100%0.8%118750加班加点工时加班加点比重全部实际工时9501001000.81117800加班加点工时加班强度制度内实际工时实用标准文案精彩文档2)计算乙车间基期、报告期的劳动生产率及其指数并填入表格中空白处;3)计算全厂基期、报告期的劳动生产率及其指数并填入表格中空白处;4)分析计算全厂劳动生产率可变组成指数、劳动生产率固定组成指数以及劳动生产率结构影响指数,并对全厂的劳动生产率变化情况作一个全面的分析。解:(1)设为全厂劳动生产率,q为各车间劳动生产率,T为各车间人数,则甲车间:q1=24000/2000=12万元/人;q0=10800/1200=9万元/人;乙车间:q1=32000/2000=16万元/人;q0=27000/1800=15万元/人;全厂:①全厂劳动生产率可变组成指数计算如下:②劳动生产率固定组成指数计算如下:③劳动生产率结构影响指数计算如下:分析:①全厂劳动生产率可变组成指数提高了11.1%,绝对数增加了1.4万元/人,总产值增加了5600万元。这是11111220001620005600014.0(/200020004000qTqT万元人)0000912001518003780012.6(/120018003000qTqT万元人)01011920001520004800012.0(/200020004000qTqT万元人)00111014.0/111.1%12.6qTqTTT00111014.012.61.4qTqTTT(万元/人)14.012.65600对总产值的影响:()4000(万元)01111114/116.7%12qTqTTT01111114122qTqTTT(万元/人)14.012.08000对总产值的影响:()4000(万元)01001012/95%12.6qTqTTT0100101212.60.6qTqTTT(万元/人)12.012.62400对总产值的影响:()4000(万元)实用标准文案精彩文档由于②劳动生产率固定组成指数提高了16.7%,使全厂劳动生产率绝对数增加了2.0万元/人,总产值增加了8000万元及③由于劳动生产率结构影响指数下降5%,使全厂劳动生产率报告期比基期绝对数减少了0.6万元/人,总产值减少了2400万元共同造成的综合结果。计算结果归纳,得出平衡式:111.1%=116.7%x95%1.4=2-0.6单位:万元/人5600=8000-2400单位:万元例题2某企业总产值、生产工人人数与全部职工人数如下表:指标总产量(万吨)职工人数劳动生产率(吨/人)全部职工生产工人生产工人比重(%)全员生产工人基期1001000080080100125报告期300200001680094150178.5指数105150142.8分析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变动及生产工人占全员劳动生产率比重变动对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影响;解:设q为全员劳动生产率,q’为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T’为生产工人在全部职工中的比重①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变动情况计算如下:相对数:绝对数:∑q1T1-∑q0T0=150-100=50吨/人②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指数变动对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影响③生产工人比重指数变动对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影响150100100对总产量的影响:()20000(万吨)''qT178.584%15011==142.8%''12584%105qT01''''qTqT150105451101相对数:绝对数:吨15010590对总产量的影响:()20000(万吨)''qT12584%10501==105%''12580%100qT00''''qTqT10510050100相对数:绝对数:吨10510010对总产量的影响:()20000(万吨)实用标准文案精彩文档分析:①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数提高了50%,绝对数增加了50吨/人,总产量增加100万吨。这是由于②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指数提高了42.8%,使全员劳动生产率绝对数增加了45吨/人,使总产量增加90万吨;③由于生产工人比重指数提高了5%,使全员劳动生产率报告期比基期绝对数增加了5吨/人,使总产量增加10万吨。计算结果归纳,得出平衡式:相对数:150%=142.8%×105%即①=②x③绝对数:50=45+5(单位:吨/人)①=②+③总产量:100=90+10(单位:万吨)例题3某企业资料:基期报告期指数小时劳动生产率(件/人)工作日长度(工时)日劳动生产率(件/人)工作月长度(工日)月劳动生产率(件/人57.2362072067.645.6221003.2120105.6126.6110139.3分析计算如下:分析:略.通过计算得出如下关系式:相对数:139.2%=120%×105.6%×110%绝对数:283.2=167.2+44+72(件/人)例题4某企业资料如下表:年份基期报告期增长率%139.3%1003.2720283.2/.劳动产数绝对数:(件人)111000111000abc10032月生率指==abc720abcabc676221003.2120%576228361003.2836167.2/.小时劳动产数.绝对数:(件人)111011111011abc生率指==abcabcabc57622836105.6%57.22279283679244/.工作日长度数绝对数:(件人)011001011001abc指==abcabcabc57222792110%57.22072079272072/.工作月长度数绝对数:(件人)001000001000abc指==abcabcabc实用标准文案精彩文档总产值Q(万元)全部职工人数T(人)劳动生产率q(万元/人)360030001.2495033001.50137.5110125计算分析劳动生产率变动对总产量及对劳动量的影响解:设Q为总产值,q为劳动生产率,T为平均职工人数总产值Q变动情况如下:绝对数:Q1-Q0=4950-3600=1350(万元)即报告期产值比基期产值提高了37.895%,绝对数增加了1350万元。(一)由于劳动生产率变动对总产量变动影响计算如下:说明劳动生产率指数报告期比基期增加了25%,使产值报告期比基期增加了990万元。(二)由于劳动生产率变动对劳动量变动影响计算如下:由于报告期产值比基期产值提高了37.5%,如果劳动生产率不变,则劳动力数量必须增加37.5%,从而使劳动力数量达到:T0(100%+37.5%)=3000x137.895%=4125人;而实际上企业只用了3300人,这就是说,劳动生产率报告期比基期增加了25%,使企业节约劳动力4125-3300=825人。第六章例题某企业计算期生产工人工时消耗与产量等资料为:合格品产量9000(件),非工人原因造成的废品产量170(件);基本定额2工时/件,追加定额0.5工时/件实耗工时18700工时,缺勤1560工时,停工1124工时,非生产470工时;计算该企业工人与企业各种劳动定额完成情况并分析条件不正常和劳动时间利用不充分对劳动定额完成情况的影响。(3)企业劳动条件失常增耗工时占实耗工时的比重11004950137.5%3600qTqT11011.5033004950125%1.2033003960qTqT110149503960990qTqT(万元)'()()100%t'11nn1QQt(1)生产工人定额完成程度T(9000170)(20.5)22925100%100%122.59%1870018700100%Qt1n(2)企业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T190002.0100%96.26%18700实用标准文案精彩文档(4)以企业全部工时消耗为基础的劳动定额综合完成程度企业与生产工人的劳动定额完成程度存在差别的原因分析如下:劳动条件不正常和劳动时间利用不充分对劳动定额完成情况的影响:①由于劳动条件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