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影视批评的范式(下)第一节精神分析批评第二节女性主义批评第三节大众文化批评精神分析批评、女性批评和大众文化批评属于现代理论的范畴,这一时期的批评范式主要是20世纪60年代在结构主义和精神分析理论影响下的批评范式,如果以前讨论的主题是“电影是什么”,那么现在则将基点定位于“电影是一种语言”,批评者把电影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来加以评论,对电影的理解发生了一个向语言角度的偏移,并在精神分析理论的帮助下开始探讨电影影响观众的心理机制,使电影开始涉及观众与影像之间的关系。第一节精神分析批评一、精神分析批评的发展二、精神分析电影批评三、精神分析电视批评四、影视精神分析特征精神分析批评,是20世纪影响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西方批评流派之一。它是用精神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思想方法对电影艺术及其各种现象进行研究所采用的一种批评模式。20世纪20年代中期,法国先锋派电影导演和理论家路易·德吕克、杰尔曼·杜拉克等人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弗洛伊德关于创作的源泉来自“伊德”层次(即无意识层次)的精神分析学观念,论证了电影的特性在于情感的自我表现形式,在于把受到现实压抑的欲望转为幻想中的形象。杜拉克的影片《贝壳和僧侣》、路易斯·布努艾尔的超现实主义影片《一条安达鲁狗》(1929)等则把弗洛伊德所说的梦的象征意义直接转现为银幕的形象。60年代末期,法国心理学家雅克·拉康力求以结构主义语言学为依据,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纳入“科学轨道”,引起欧洲大陆思想界的广泛重视,精神分析理论开始进入电影研究。1975年5月,法国综合性理论刊物《通讯》第23期以“电影精神分析学”为主题发表一系列文章,标志电影研究进入结构主义符号学和精神分析学相结合的时期,从此,精神分析学电影理论在电影研究、电影批评中产生了重要影响。一、精神分析批评的发展(一)精神分析理论的产生1.精神分析产生背景2.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3.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二)电影精神分析的主要内容(一)精神分析理论的产生1.精神分析产生背景2.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3.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1.精神分析产生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开始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社会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垄断资产阶级残酷掠夺;中小资产阶级面临着破产;整个社会尔虞我诈,互相倾轧;道德沦丧,惶惶不可终日。这种病态的社会现象,便自然地导致人们精神病和神经病发病率日益增高,人们的精神抚慰成为一种需要。针对于精神病学,奥地利医生麦斯麦的磁疗术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并最终确立了催眠术的概念。经过发展,把催眠术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方法,由此精神病和神经病的概念从机体的概念转向心理或精神的概念。精神病因学得到了弗洛伊德的倡导。精神分析学派是弗洛伊德在毕生的精神医疗实践中,对人的病态心理经过无数次的总结、多年的累积而逐渐形成的。它对传统的心理学课程,如意识、感知觉、注意等不敢兴趣,它主要着重于精神分析和治疗,并由此提出了人的心理和人格的新的独特的解释。它认为,人内心的生物方面的冲动、情欲等原始本能的东西,是人的个体复杂生存活动和传宗接代的种族生存的主导驱动力。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认为,外部的一些社会伦理道德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人的这种原始冲动的自由表现,所以,弗洛伊德进一步认为,人的心理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意识,另一部分是潜意识(无意识)。意识包括个人现在意识到的和现在虽意识不到但却可以记忆的。无意识是不能被本人意识到的,它包括原始的盲目冲动、各种本能以及出生后被压抑的欲望。无意识的东西并不会因压抑而消失,它还存在并伺机改头换面表现出来。2.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学说是依据大量患者病例,试图对人的深层意识做出科学化、理论化的阐释,但是其理论结构仍然使其陷入一种形而上学的假设中。(1)弗洛伊德从自己理论早期的人类心理定位模型发展出一种更为准确有效的结构模式: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蕴藏着原始的、以身体愉悦为第一准则的原始欲望和冲动,快乐至上是本我的根本原则;超我承载着社会文明赋予人的伦理道德要求,这些限制不仅包括来自于外界强力制约——法律,并且来自个体对同类的情感认同,以此来保证他人不至于蒙受个体本我中“唯我独尊”的伤害;自我则属于意识中有关调节、适应的控制部分。作为心理防御机制,自我必须在无所顾忌的本我和深思熟虑的超我发生冲突的时候进行调停,否则个体将面临人格分裂的危险。(2)弗洛伊德将性欲看做人类一切行为的内驱力,这种力量在人类从无拘无束的童年到成年进入社会文明范畴的不同阶段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关于性意识的萌生问题,精神分析理论指出,人类的性欲望并非在青春期突然形成,而是在婴儿诞生时期既已存在。这一描述将重点放在关于“力比多”的发展上,被解释为一种以满足身体快感为目的的感官驱力,并且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集中到不同的身体部位。在成长中对这些区域的快感不会完全消失,而且在成人的性欲特征中继续存在。(3)梦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被认为是一条认识心理潜意识活动的可靠的途径。弗洛伊德认为,梦的主要作用是使睡眠不受原始的性欲和具有攻击性的本能的搅扰,通过在梦中使无法实现的欲望得到暂时的满足——欲望达成,来宣泄欲望的压力。梦会将白日经历的刺激经过浓缩或一致化的处理,以故事的方式呈现在梦境之中。接下来的二次加工则对梦境进行重置,以此躲避超我的审查和禁止,如果梦中的“故事”尺度超越了审查机制的承受范围,做梦者便会以惊醒的方式强迫返回现实;二次加工的另一个作用是给梦境注入逻辑性,以保持梦的流畅,而非完全无法理解的混乱。总的来说,梦对个体的心理资源进行整合,以浓缩或置换的象征式意象展现出现实中无从得见的景象。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最大特点,就是强调人的本能、情欲、自然性的一面,它首次阐释了无意识的作用,肯定了非理性因素在行为中的作用,开辟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它重视人格的研究,重视心理应用。在精神治疗方面,不仅提供了一整套治疗的理论和方法,而且当为现代医学心理学之声;另外,精神分析理论还在艺术创造、教育其他人文科学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弗洛伊德学说的消极方面主要表现在它过分夸大了人的自然性而贬低了人的社会性;他的泛性论基本上是非科学的,而他的精神分析学说因把精神提高到了物质之上,故基本上是唯心主义的。3.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法国心理学家雅克·拉康将电影符号学与精神分析学联系起来对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拉康在《精神分析的四个基本概念》《笔录集》中对心理学的关键词汇做出了详尽的论述:精神分析学的“主体”;人类现实的自然层面通过符号层面向文化层面的转化;“想象者”的心理功能;形成内心现象的“镜子阶段”;体现主体与形象关系的想象和体现主体与语言关系的象征等。拉康将人类的心理结构划分为“现实界”、“想象界”和“象征界”三个层次,以区别和联系于弗洛伊德对人类心理结构的划分。(1)现实界指生活机能,表现为想象界的动力,其特征接近于弗洛伊德的“本我”,因其无法被揭示,故而被拉康排除在研究范畴之外。(2)想象界指人的个体生活及其主观性,是不现实的幻想综合,执行着弗洛伊德理论中“自我”的功能,并可以在捕捉无意识的过程中被揭示出来。(3)象征界则支配着个体生命活动的规律与弗洛伊德的“超我”。象征界通过语言与整个现有文化体系发生关系。个体依靠象征界接触文化环境,同“他者”建立关系,并在这一基础上客体化,开始作为主体存在。语言把人的主观性注入普遍的领域。拉康认为无意识一般集中在想象界或象征界,是某种有序的文化化和社会化的东西。拉康认为无意识的活动与梦的规律相同,并且将弗洛伊德所发现的梦活动规律的压缩与移位改置为隐喻和换喻。拉康进一步指出:症状就是隐喻,欲望就是换喻。拉康把人类心理形成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镜像阶段和俄狄浦斯阶段。拉康认为婴儿在出生6-18个月期间是形成生命主体的最重要阶段,需要经历一个以为自己的镜像是另一个儿童,发展到认出那镜像就是他自己的过程。在这一阶段,婴儿首次充分意识到自我的概念。(初次认同),但是这时期婴儿与镜像的关系只是一种想象关系。紧接着,在结束了与想象秩序相对应的镜像阶段后,则进入与语言秩序和父权秩序相联系的俄狄浦斯阶段。拉康认为儿童在四岁前后进入此阶段。在这个阶段,儿童脱离镜像阶段的想象,进入象征秩序,开始与父母形成既定的关系。在镜像阶段,父亲是被假定为缺席的,那是由母亲统御的阶段。然而,一旦儿童达到初次认同,父亲便介入进来,将孩子与母亲分离。这一分离使儿童首次遭遇到他日后将与之认同的“父的法律”(二次认同)。同时也正是在这一点上,儿童获得了象征能力,象征能力同语言的获得密切相关。当母亲不在时,儿童为了指出她(或任何别种不在的事物),必然要借助涵义丰富的语言。结果,儿童成功的为母亲缺席这件事命名,并且照这样提到父亲。这种与“父亲作为法律”的象征形象的二次认同,,是儿童超越他与母亲的二元关系,进入到家庭基本的三人关系。儿童以这种方式最终成为一个完全有别于双亲的主体,准备进入语言与文化的世界,并能明确表达想象与现实之间的不同。镜像阶段初次认同母亲的重要性二元关系影像想象的秩序俄狄浦斯阶段二次认同父亲的重要性三人关系语言象征的秩序拉康对镜像阶段的阐释引申出两个重要概念:凝视和幻想。拉康认为,人类可以透过眼镜从观看中获得快感。凝视,不同于简单的观看,而是在被看物中投入人类的欲望,使我们避开象征秩序的监督,进入具有更多可能的想象关系。当凝视将我们带入想象关系情境中之后,幻想开始发生作用。拉康认为幻想的内容是无法满足的欲望,幻想的功能是维持欲望在想象关系中获得满足。(二)电影精神分析的主要内容运用精神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思想方法来研究电影现象由来已久。该理论所关心的问题几乎涉及电影现象的所有问题:影片创作者的无意识生活;影片内容中无意识幻想;影片本身的无意识幻想;观影者对影片的无意识幻想的认同;一般文化中的无意识幻想等。一般来说,电影精神分析学的理论研究主要涉及电影的三个方面:1.研究“电影文本中的欲念”,即研究影片人物的无意识活动和性心理。例如,雷蒙·贝卢尔的《象征的固结》,该文细致分析了希区柯克的影片《西北偏北》,认为希区柯克影片是俄狄浦斯情节的再现。2.研究无意识在电影创作和欣赏过程中的作用,即“文本的欲念”。例如蒂耶尔·孔采尔在《电影的运作》对影片《危险的游戏》的分析,斯蒂文·希思对影片《邪恶的接触》的分析,劳拉·穆尔维的论文《视觉快感和叙事电影》等。3.研究“电影媒体的文化功能”,如让-路易·博德里的《电影基本机器的意识形态效果》和麦茨的《想象的能指》。《想象的能指》提出,电影的实质在于满足“观淫癖”,观众与银幕形象的认同产生于“自恋情结”,“影片结构间接反映无意识欲望的结构”,“无意识”在构成情节、形成节奏和色彩时具有一定作用,符号学中的“隐喻”和“换喻”与精神活动中的“移换”和“浓聚”相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