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农村社会学(2017年新版)形成性考核手册作业2-4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一、形成性考核手册作业1:结合我国农村家庭的实际,谈一谈我国城乡家庭功能的异同。目的:这是一道理论联系实际题,让学生厘清家庭功能理论的基本内容,在厘清理论的同时。分析家庭功能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加深对家庭功能理论的理解,同时发挥家庭功能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应有作用。要求:(1)要求学生认真审题和研读第三章家庭的含义、结构、特点、功能,搞清家庭基本理论的内容;(2)完整准确地阐述家庭功能的基本理论内容;(3)联系实际时既可以逐条进行,也可以将所有理论阐述后进行;(4)字数不低于800字;(5)作一次小型的家庭情况的调查(以一个自然村或行政村为单位)。作业1.参考答案.DOCX解题思路:(1)家庭的涵义、特点;(2)农村家庭的功能;(3)简要概述农村家庭的发展趋势;(4)结合农村家庭的特点,分析城乡家庭功能的多少、强弱。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总计20分)1、农村社会学产生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C)(P.3)A、中国B、日本C、美国D、欧洲2、被认为是中国农村社会学诞生的标志一书是(C)(P.8)A、《中国农村生活——一个社会学的研究》B、《华南乡村生活》C、《农村社会学》D、《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3、20世纪20-30年代由知识分子倡导并参加的、以建设和复兴中国农村和解决农村问题为主旨的社会改良运动是(A)(P.10)A、乡村建设运动B、新文化运动C、新生活运动D、五四运动4、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农村社会调查,1949年前,毛泽东关于农民问题的最著名的著作为(B)(P.12)A、《兴国调查》B、《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C、《长岗乡调查》D、《才溪组长调查》5、“社会”构成要素中的首要要素是(A)(P.24)A、具有一定社会关系的人B、社会活动C、文化D、设施设备6、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来看,被认为是农村的标准范围(D)(P.27)A、自然村B、行政村C、乡镇以下D、县以下7、一个人从出生到他成为一个基本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我们称之为(A))(P.47)A、基本社会化B、继续社会化C、再社会化D、终身社会化8、一个村干部与乡镇干部、其他村干部、村民等人建立的角色关系,我们称之为(D)(P.47)A、实际角色B、自致角色C、复式角色D、角色丛9、人类群体生活主要是社会交往的结果,更具有(D)。P67A、自然性B、直接性C、互动性D、社会性10、由父母与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A)(P.56)A、核心家庭B、主干家族C、联合家族D、其他家庭11、目前在我国农村干扰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最主要的是(B)(P.68)A、家庭B、家族C、宗教组织D、民间会社12、社会组织的灵魂是指(B)(P.73)A、核心成员B、目标C、规则D、物质设备13、认为工人来厂做工的仅仅是为了挣钱,因此通过多劳多得、物质刺激就能够激励工人勤奋,提高效率的理论是(B)(P.78)A、法约尔的管理理论B、泰罗制C、韦伯的科层制理论D、行为科学和当代管理理论14、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始于(B)(备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始于1978年,应选B,但是历年真题答案都选A,不知何故?)A、1977年B、1978年C、1979年D、1980年15、“农村社区”最主要的形态是(C))(P.98)A、县城B、乡镇C、村落D、开发区16、农村城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B)(P.103)A、农村社区演变为城市社区B、农村人口变为城镇人口C、生活水平的提高D、基础设施的改变17、当前我国农村城镇化的道路选择是(D)。(P.113)A、大城市重点论B、小城市重点论C、大中小城市并重论D、在中城镇、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相促进18、表示质的方面的范畴反映生活方式本质特征的是(C)(P131)A、生活水平B、生活条件C、生活质量D、生活态度19、对生活方式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因素是(A)(P.119)A、生产方式B、科学技术C、自然环境D、社会制度20、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已经达到了(C)(P.131)A、温饱型B、小康型C、富裕型D、豪华型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总计15分。多选、少选不得分)1、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有(ABCD)(P.5)A、农村居民的社会生活B、农村社会关系C、农村社会结构D、农村社会变迁E、农村社会发展史2、费孝通在《小城镇大问题》中提出的命题是(ABC)(P.14)A、无工不富B、无农不稳C、无商不活D、无信息不发展E、无文化不持续3、文化的功能包括(ABDE)(P.25)A、行为导向B、行动整合C、文明传承D、维持秩序E、社会延续4、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包括(ABCE)(P.31—32)A、学习基本的生活技能B、学习谋生技能C、学习社会规范D、培养社会角色E、确定人生目标5、近几年政府和人民团体大力推进家庭建设,倡导家庭建设的模式包括(ABCDE)(P.66)A、“和谐家庭”B、“平安家庭”C、“学习型家庭”D、“节约型家庭”E、“五好文明家庭”6、邻里的特点包括(ABCE)(P.68)A、相邻而居B、守望相助C、相互信任D、相互不交往E、具有变动性7、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包括(ABCDE)(P.71—72)A、一定数量的成员B、特定的活动目标C、相对规范的组织规程D、职责、权力的分层体系E、一定的物资设备8、村民委员会的特征包括(ABCDE)(P.84-85)A、群众性B、自治性C、基层性D、地域性E、广泛性9、社区的构成要素包括(ABCE)(P.95-96)A、共同生活的人群B、一定的地域C、一定的生产和生活设施D、一定的管理机构E、社区文化10、影响或决定生活方式的主要因素包括(ABCDE)(P.119)A、生产方式B、自然条件C、科学技术D、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E、政治制度三、名词解释:(20分)1.乡村建设运动——(P.10)乡村建设运动是20世纪20-30年代由知识分子倡导并参加的、以建设和复兴中国农村和解决农村问题为主旨的社会改良运动。其中最有名的是梁漱溟领导的山东乡村建设运动和晏阳初领导的华北平民教育运动。2.基本社会化——基本社会化是一个人从出生到他成为一个基本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从人的生理、心理发展进程来看是从婴儿到青年的成长过程,是从一个生物体(完全的生物人)变为社会生物体(社会人)的过程。3.社会群体——(P.51)社会群体是指人们通过相互交往形成的、由特定的相互关系连接在一起的共同体。4.家长制——家长制是建立在下级对上级的个人效忠、服从和依赖基础上的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无疑不适应工业社会或现代社会的要求,于是逐渐被其他管理方式所取代。5.社区发展——(P.97)在党和政府和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协调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生活和生活质量的过程。6.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是指在人们的生活消费总支出中,用于饮食方面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比例越小,生活质量越高;比例越大,生活质量越低。四、简答题:(30分)1.农村、农业、农民的关系?(7分)答题要点:(1)农业是一个内涵不断变化的概念,传统农业即指农田种植业,这里是从劳动内容而不是劳动方式来使用传统这一概念的。实际上,从行业的角度来讲,农业并不局限于农田种植业,而是还包括林、牧、副、渔业。(2)农民是从事农业、以农为生的劳动者,传统社会有士、农、工、商的职业分类方法。农民的涵义也是广义的。(3)农村则是由众多农民家庭聚居而成的社会。它有与城市不同的经济类型、居住形态和生活方式。农民被看作农村社会活动的主体,农业是农民谋求生存和进行交往的手段。农村是农民及其家庭成员从事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活动的场所,是他们从事共同生活的社区。2.简述社会化的基本内容。(7分)答题要点:(1)教导生活技能和谋生手段个人生存能力包括两部分:基本生活技能和谋生手段。前者指直接运用物质资料以维持自己生命的能力和方法。后者则指获取自己生存所需物质资料的能力,即通过劳动而获取物质生活条件的方法和手段。(2)学习社会规范社会规范也叫社会行为规范,它是人们在共同生活或活动中形成的指导其行为的规则。一个人要真正成为社会的一员,必须学习这些先于自己而存在的行为规范,社会也有责任教导人们习得社会规范,以实现社会秩序与和谐。(3)确定人生目标人生目标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上一代和社会教育的结果。它是家庭和社会有意识的教育和引导、社会文化的熏陶及个人人生经验较长时间相互作用的结果。(4)培养社会角色个人社会化的全部内容的总和是培养合格的社会角色人选,这也是个人社会化的目标。3.简述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7分)(P.71-72)答题要点:(1)一定数量的成员。这是任何一个社会组织能够建立和存在的基本条件。(2)特定的活动目标。组织目标代表着组织的发展方向和存在根据,是组织活动的宗旨和灵魂,是组织制定和修正方针、路线、政策的依据,也是判定组织活动效率的标准。同时还起着团结、动员、鼓励组织成员为之奋斗的重要作用。(3)相对规范的组织规程。尽管任何一个社会群体都是按照一定的规程进行活动的,规范大多是成文的和成体系的,是关于本组织的性质、目标、任务、结构,组织成员的地位与角色、权利与义务以及组织活动规则的规定。它指导着整个组织及其成员的行为,规范着他们的活动,是保障组织正常运行的必要手段。(4)职责、权力的分层体系。其中包括一个权威的领导体系,也包括不同成员间的职责分工。(5)一定的物质设备。这是任何一个社会组织正常运行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没有它们,社会组织就难于发挥其固有功能。4.简述科学技术影响生活方式的主要表现。(7分)答题要点:科学技术是影响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1)科学技术通过改善物质生活条件来影响生活方式;(2)科学技术通过改变人的生活观念来影响生活方式;(3)科学技术通过扩展人们的生活能力来推动生活方式发展。五、论述题(15分)联系我国现实,深入阐述我国农村城镇化的道路选择及其实现的途径。(P.109)答题要点:(一)农村城镇化的涵义农村城镇化:农村社区逐渐发展为城镇社区的一种多方面的综合性的社会经济运动,是农村人口变为城镇人口,农村固有特点消失和城镇特点的增长并逐渐发展为城镇社区的过程。(二)我国农村城镇化道路选择。(P.106)关于我国城镇化的看法有四种代表性观点:一是大城市重点论。即主张发展大城市,实现以大城市为重点的集中型城市化模式。二是小城市(镇)重点论。即重点发展小城市和小城镇、实现以小城市(镇)为主体的城市模式。三是大、中、小城市并重论。即主张大、中、小城市并重发展,使各种规模和类型的城市形成比例合理,均衡配置的体系,充分发挥所有城市的整体功能。四是多层次、非均衡发展论。退出大、中、小城市都要获得发呢,不能抽象地笼统地强调某一方面为重点。针对不同的经济地带、经济区域、采取突出重点,而非齐头并进的发展模式。在以上四种观点中,小城市(镇)重点论对于我国的城镇化政策影响最大。(三)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P109-111)(1)促进农民工市民化(2)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3)统筹城乡发展(4)多渠道筹措新型城镇化建设资金。作业3题目:结合我国农村社会的实际,谈一谈我国农村社会存在的问题、成因、解决的对策(人口问题、贫困问题、教育问题、环境问题、治安问题五个方面结合当地实际任选其一)目的:这是一道理论联系实际题,让学生理清农村社会问题理论的基本内容,在理清理论的同时,分析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认识社会问题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危害,加深对社会问题理论的理解,同时关注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积极解决现存的社会问题并关注防止新的社会问题的产生。要求:(1)要求学生认真审题和研读第八章社会问题的涵义、特点、危害,我国农村社会存在的主要社会问题的现状、成因、解决的对策;(2)完整准确地阐述社会问题的基本理论内容;(3)联系实际时既可以逐条进行,也可以将所有理论阐述后进行;(4)字数不低于800字;(5)作一次小型的社会问题的调查(以乡镇为单位)。解题思路:(1)社会问题的涵义、特点(2)社会问题的现状(3)

1 / 8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