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生情况分析二年级大部分学生通过人自然社会课学习,已得到了一些知识,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并初步学会正确地观察社会、认识社会和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他们也努力使自己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公民。喜欢人、自然、社会这门课,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大部分同学上课都积极举手发言,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体验等因素用于学习。但有少数几位同学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口头表达能力较差,对人、自然、社会这门课不够重视。二、教材分析浙江省基础教育地方课程《人、自然、社会》二年级共有26课,主要涉及《浙江省基础教育地方课程(通用内容)标准》中“浙江沿革”、“浙江环境”、“浙江文化”、“浙江经济”、“和谐浙江”五大主题的内容。各主题的课文安排如下:浙江沿革:《有趣的风俗活动》、《你玩过这样的游戏吗》;浙江环境:《我们的生活环境》、《新鲜空气在哪里》、《噪声危害大》、《我们的好朋友》;浙江文化:《王羲之和王献之》、《大画家王冕》、《多才多艺的徐文长》;浙江经济:《浙江的江河》、《浙江的农特产》、《美丽的千岛湖》;和谐浙江:《校园里的“红灯”》、《告别恶作剧》、《我从哪里来》、《窗户和阳台》、《小心无形的杀手》、《“电老虎”摸不得》、《小物品大麻烦》、《吃得安全》、《野外安全知多少》、《擦伤、割破后怎么办》、《游泳安全常识》、《溺水的预防和处理》、《我爱人民解放军》、《军事小常识》每课的编写特点:由于二年级学生识字量少,本册教材采用图文结合。以图为主组织编写,编写中突出教材是学生的学本,强调活动性与体验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去认知、感受、了解相关的知识,获得更多方面的发展。我们这学期选择13课内容进行教学。三、教学目标本学期对学生进行“浙江沿革”、“浙江环境”、“浙江文化”、“浙江经济”、“和谐浙江”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觉得人自然社会在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为了今后的学习生活,我们必须学好人自然社会。通过教学,知道王羲之和王献之的生平及他们的主要艺术成就,激发崇敬之情。理解勤学苦练是成才必经之路的道理,激励自己勤奋学习,立志成才。知道家中窗户、阳台等存在着安全隐患的场所,增强家庭安全意识。懂得在窗户、阳台等地方活动的基本安全常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并初步学会正确地观察社会、认识社会和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他们也努力使自己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公民。三、教学进度第1课我从哪里来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每个人的发育、生长过程。2、懂得母爱的伟大,长大后要报答爸爸妈妈的养育之恩。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1、(播放生日歌),同学们,今天是4月8日,是我们班某某同学的9岁生日,我们大家为他庆祝生日好不好?大家齐声说:“好”。齐唱生日歌。2、今天是某某同学的生日,有谁知道九年前的今天又是谁的受苦受难日呢?(张进的妈妈)。(对。)3、每当我们每个人过生日时,有没有想过:“我是谁?我是从哪里来的?”今天我们和大家共同来讨论这个问题。板书课题:我从哪里来。二、学习课文,掌握新知。1、每当我们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爸爸妈妈总是笑着说:“你呀,是妈妈从田埂边拾回来的,你们相信吗?”“不信”。“对,我们不是一棵小草,是田埂上随便长出来的,而是爸爸妈妈相爱的结晶。2、同学们,相爱的结晶是指:爸爸妈妈通过互相交往——建立友情关系——组建幸福家庭——迎接新的生命,我们经常从电视、生活中看到许多这样的境头:手提手漫步在小径上、结婚喜庆的场面。3、结婚了,怎么就会有你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边看边解释。爸爸体内的精子进入妈妈体内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子宫内膜开始孕育,长大后就成了你。这时你在妈妈肚子的家生活着4、胎儿的发育过程是怎样的?先看课本,结合教学挂图,谁来说一说胎儿的发育过程。。解释“十月怀胎”的意思。6、讨论题:(1)我是从妈妈肚脐眼里蹦出来的吗?自学——讨论——交流(交流时分性别个别交流)(2)我是妈妈生的,为什么长得像爸爸?自学——讨论——大组交流,弄清楚遗传基因在起决定作用。三、联系板书,总结全文。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得很认真,谁来说一说你掌握了哪些新知识?四、联系实际,增强体验。今天是某某的生日,课前大家准备了许多精致的礼物,现在我们一起送给他,祝某某生日快乐,同时也祝贺张进的妈妈生活快乐,健康幸福,越活越年轻。请某某同学把我们的心愿转告您的妈妈:妈妈,您辛苦了。六、巧设情境,指导行为。我们能来到这个世界上,爸爸妈妈是很辛苦的,如果说明天是你的生日,让你给父母写封信,你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好好地思考一下,作为今天课后的任务,看谁完成的最出色。第2课我们的生活环境教学目标:1、懂得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周围的环境,知道日常生活需要阳光、水、植物等,逐步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2、了解并实践环境保护方面的日常行为规范,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背景资料:1、世界环境日1972年6月5日,联合国人类环境回忆在瑞典手速斯德哥尔摩召开,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提出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世界环境日的确立,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联合国和各国政府每年都在6月5日这一天开展各种活动,来宣传与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世界环境日的意义在于提醒全世界注意地球状况,认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2、“环保小卫士”活动教学过程:一、增强感知,促进体验1、今天,老师带你们逛逛我们的校园。(带学生到校园葡萄架下、花坛边、校园喷水池前的一排树等),去看一看、嗅一嗅、听一听。2、刚才你感受到了什么呢?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花香、绿绿的树……)3、是呀,我们学校的环境很舒适,请你打开书本,上面有很多照片,请你看看,你最喜欢哪幅图呢?4、交流,并说说为什么呢?5、茂盛的树木,葱绿的小草,洁白的鸽子,真是景色宜人呀!仿佛还闻到一阵阵的花香,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你觉得舒服吗?6、为什么不喜欢最后一幅图呢?这条小溪里全都被丢满了垃圾,看着就脏脏的,好像还能闻到一股臭味,真不舒服!二、树立环保意识1、那么我们怎么做,才能有前面几幅图中的好环境呢?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可以说一说、写一写。3、全班交流,你的环保好办法。三、争做环保小卫士1、使用环保袋,少用塑料袋;使用降解塑料餐盒;2、尽量做垃圾分类,有效回收可再利用资料;3、随手关闭水龙头,一水多用;随手关灯,节约用电;4、参加环保宣传,向长辈宣传你的环保想法;5、节约纸张,节约粮食……6、小结:希望我们班的小朋友都能做一名环保小卫士。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孩子们知道保护坏境的重要性。通过讨论,让孩子们知道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保护坏境。通过交流,观察,看图片知道现在的坏境状况。通过对比,我们更加喜欢怎样的坏境。通过同学相互讨论,知道保护坏境人人有责,我们应该树立两的的环保意识,,只有良好的坏境,才会有更好的生活。经过本堂课的学习,孩子们知道了,保护环境从身边开始,从小事开始,从小学开始,不随地乱扔垃圾,看到纸屑应该随手捡起。讲卫生,人人有责。第3课新鲜空气在哪里教学目标1、通过怎样使室内保持新鲜空气的活动,初步了解新鲜空气和我们的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2、初步懂得空气应该保持新鲜、不应受污染,逐步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一、教室里的空气。教室里空气新鲜能使人大脑清醒,心情愉快,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如果空气污浊,则容易使人大脑昏沉,目眩恶心,大大降低教学效率。据调查,每名学生在安静学习时平均呼出的气体中有0.4%的二氧化碳,每小时从皮肤和肺部要散出约40克的水蒸气和60—100卡热量。在平均有几十名学生的教室中,如果没有新鲜空气流入,室内空气就会浑浊不堪,给师生的身心带来不利影响。二、呼吸与空气。假如一个正常人几天不喝水,或是十几天不吃饭,虽然他们的健康会受到损害,但生命依然能够维持。但是,任何一个人只要几分钟不呼吸,他立刻会遭到死亡的威胁。人要生存,就要呼吸。所谓呼吸,就是指人的肌体同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人呼出二氧化碳,吸入氧气,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氧气来自空气中。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和氮,其中氧占20%以上,氮占70%以上,其余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氩、氖等气体。人类需要的是洁净的空气,一旦空气受到污染人,人们吸进这种不洁净的空气就会感到不适甚至生病,严重的还会导致死亡。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手捏住自己的鼻子,提出:“当你憋不住了,再松手,好吗?”提问:“刚才的游戏,你们有什么感觉?”此活动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周围空气与我们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导入本课学习,教师提问:1、你知道哪些地方的空气特别新鲜?2、你能说说呼吸新鲜空气的感觉吗?此活动要引导学生说出在新鲜空气的环境中有许多感受,如人会感到舒服、人的心情会特别好等等。二、活动指导。活动一组织讨论1、如果整天把教室的门窗关起来,人会有什么感觉?2、如果……,人会有什么感觉?活动要引导学生说说在空气不新鲜的环境中,人有哪些直接的感受。初步认识不新鲜的空气对人体是有害的。活动二组织交流1、在你的周围有哪些地方的空气是不新鲜的?2、你还看到哪些地方的空气被污染了?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认识到在我们的周围许多地方确实存在着空气被污染的现象。活动三分组讨论和交流1、怎样使教室里有足够的新鲜空气?2、有什么办法使教室里的空气经常流通?3、爸爸在房间里吸烟,我该怎么办?4、家里的炉灶会产生大量的浓烟,可以想些什么办法?5、附近工厂冒出大量的浓烟,怎样向有关部门反映?6、有些汽车会排放出很多很多的废气,你有什么办法?7、怎样使我们能呼吸到更多的新鲜空气?第4课噪声危害大教学目标:1、懂得噪声是一种严重的环境污染。2、了解周围哪些是噪声,对人体有哪些危害,逐步增强环保意识。3、了解一些简单的处置噪音的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教学重点:了解噪声的危害与处置噪声的方法。课前准备:制作课文相关课件教学过程:一、体验揭题1在教室里开启音响,适当调到较高的音量(控制简短的时间)让学生体验高音量的感觉。2、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3、教师小结边讲述边揭题:刚才同学们听到的声音还不是太高,同学们的感觉就已经有点不舒服了。人体对噪声(板书)的承受能力一般为50分贝。国际上规定,90分贝为听力保护的最高限度。噪声增大,对人体危害(板书)程度也相应加大(板书)。二、了解噪声1课件出示问题:在我们的生活周围哪些是噪声?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的了解。2课件出示相关图片资料了解噪声源。3教师小结板书:交通噪声、工业噪声、生活噪声。三、知道危害1课件出示问题:你知道噪声有哪些危害吗?2学生分组讨论后交流。3教师小结:我们知道了噪声会损害听力、影响睡眠、精神不佳、引发疾病(板书)等危害,所以我们平时在不同的场所应该注意控制自己的声音,逐步形成一种轻声说话的良好习惯。四、减音办法1小实验:利用书包中的用品怎样使自己的文具盒落地的声音变轻?学生分组想办法动手实验。2小结: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办法控制物体发出的声音,所以人们想出了很多减少噪音的办法。3课件出示生活中处置噪声办法的一些资料图片,通过教师的讲解帮助学生了解处置噪声的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板书)能力。五、课外实践1调查自己的小区或自己的家里有没有噪音污染。如果有能想出处置噪声的办法吗?第5课我们的好朋友学习目标:了解动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关爱小动物,热爱自然,懂得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教学过程:一、在吟诵歌唱中激发情感。1、动物一直以来都是人类的好朋友,生活中有许多和动物有关的诗歌、儿歌、歌曲,课前老师请你们找一找这类诗歌、儿歌、歌曲。2、现在谁来展示一下?课中,让学生背一背动物诗歌,如崔道融《鸡》、罗隐《蜂》、欧阳修《画眉鸟》等;让学生读一读动物儿歌,如《小鸭子》、《小老鼠上灯台》、《老鸡说小鸡》等;让学生唱一唱动物歌曲,如《动物说话》、《小猴子》、《数鸭子》等,让学生在吟诵歌唱中激发起爱护动物的情感。3、介绍世界动物日。“世界动物日”源自13世纪早期意大利修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