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有限公司MS-CARE-01社会责任及EHS手册(1.0版)制订:审批:2020-1-1发布2020-1-1实施DB37/T3153—2020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的规则进行编写。本标准由xx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本标准由xx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xx燃气有限公司、xx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xx.xx.xx.xx.xxDB37/T3153—2020II引言本标准是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及《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DB37/T2882-2016)、《燃气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DB37/T3019-2017)的要求,系统总结xx燃气有限公司等燃气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运营实际经验,结合我省燃气行业安全生产特点编制而成。本标准适用于规范和指导燃气行业同类型企业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达到降低风险,杜绝或减少各种事故隐患,预防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目的。DB37/T3153—20201燃气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指南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燃气行业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工作程序和内容、文件管理、分级管控的效果和持续改进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规范和指导燃气行业同类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设和运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644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T1386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DB37/T2882-2016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DB37/T3019-2017燃气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CJJ51-2016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安全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DB37/T2882-2016、DB37/T3019-2017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基本要求4.1成立组织机构4.1.1成立组织4.1.1.1燃气行业企业应成立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燃气行业企业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分管安全的负责人为副组长。4.1.1.2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全(风险)管理部门,成员应由工程建设、场站输配、管网运行、用户管理等安全运行管理负责人及一线主要技术人员构成。4.1.2主要负责人职责燃气行业企业主要负责人应确保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有效性,其主要职责应包括:a)确保获得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所需要的资源。包括人力、技术设备与财务资源等;b)确定各部门、各岗位职责,并授予其权限以促进有效的风险管控;c)确保本体系内容修改或修订时,维持体系完整性;d)定期对体系建设工作情况进行调度、督导和考核。DB37/T3153—202024.1.3安全生产分管负责人职责燃气行业企业主要负责人授权分管安全的负责人具体组织实施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其主要职责应包括:a)负责调配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所需要的资源;b)确定体系建设流程、进度;c)组织辨识结果的评审及确保体系变更时,维持体系完整性;d)定期对体系建设工作情况进行调度、督导和考核;e)组织全员参与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具体实施工作。4.1.4安全管理部门职责燃气行业企业安全管理部门主要职责应包括:a)起草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和有关体系文件;b)根据工作职能组织成立各专业工作组,并协调、调度其开展工作;c)负责本标准的组织实施、指导和监督检查;d)负责组织对全公司风险评价结果进行评审;e)负责将体系建设工作纳入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风险管控。4.1.5生产运营部门职责燃气行业企业工程建设、场站输配、管网运行、用户管理等部门负责职责范围内的风险管控,包括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管控措施的协调指导、确定和监督检查。4.2实施全员培训4.2.1燃气行业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应制定风险分级管控培训计划,并纳入员工年度安全培训计划。4.2.2培训分为公司级培训(公司对高层管理人员、部门经理、主任及主要骨干人员培训)、部门级培训(部门对班组进行培训)。4.2.3员工通过相关培训后,应掌握风险类别、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方法、风险评价结果、风险管控措施。4.2.4培训单位(部门)应保留培训资料,培训资料包括:培训计划、签到表、课件或教材影像资料、考核成绩等。4.3编写体系文件燃气行业企业应制定风险分级管控作业指导书、重大风险点统计表(参见附录A)、作业活动清单、设备设施清单、作业危害分析(JHA+LEC)评价记录表、安全检查表分析(SCL+LS)评价记录表、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参见附录B)和设备设施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参见附录C)。4.4工作考核燃气行业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各部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部门、员工绩效挂钩。5工作程序和内容DB37/T3153—202035.1风险点确定5.1.1风险点划分5.1.1.1设施、部位、场所、区域风险点划分应当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燃气行业企业风险点划分按照燃气场站、管网、用户等设施设备进行划分,比如门站、储配站、加气站、调压站等,填写《设备设施清单》。5.1.1.2操作及作业活动操作及作业活动等风险点划分,应当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包括日常巡检、高空作业、有限空间作业、动火作业、带气作业、抢险抢修等作业活动,填写《作业活动清单》。5.1.2风险点排查5.1.2.1燃气行业企业应按照风险点划分原则,在本单位生产、经营、服务活动区域内对生产经营服务全过程进行风险点排查,形成包括风险点名称、类别、所在位置、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等内容的基本信息。5.1.2.2燃气行业企业风险点排查是由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相关技术人员、职能部门人员、一线相关人员(必要时,邀请外部专家参与)基于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安全知识和经验等,对风险点名称、覆盖范围、包含的危险源、潜在事故类型等做出判断。5.1.2.3燃气行业企业应当对生产活动区域内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风险点排查,排查出的风险点实施台账管理。对排查出的重大风险点,填写《重大风险点统计表》。5.2危险源辨识5.2.1辨识方法5.2.1.1对于作业活动,宜采用作业危害分析法(JHA)进行危险源辨识。采用作业危害分析法辨识危险源,在作业活动划分时,应把握以下原则:a)划分作业活动,既不宜太复杂(如包括多达几十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也不宜太简单(如仅包括一、二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b)划分出的作业活动在功能、目的或性质上相对独立;c)划分作业活动应以生产(工艺、工作)流程的阶段划分为主,也可以采取按区域划分、按作业任务划分的方法,或几种方法的有机结合。5.2.1.2对于设备设施、区域、场所,宜采用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进行危险源辨识。应按照设备功能或结构划分为若干检查项目,针对每一检查项目,列出检查标准,对照检查标准逐项检查并确定不符合标准的设备或设施等。5.2.1.3生产经营范围涉及门站、储配站、加气站、LPG供应站等多个领域的燃气行业企业,进行危险源辨识时不限于以上方法。5.2.2辨识状态和时态5.2.2.1在辨识过程中,要考虑以下三种状态:a)正常(例如:在正常的运行或操作过程存在的危险危害);DB37/T3153—20204b)异常(例如:设备故障、燃气泄漏);c)紧急(例如:发生火灾、爆炸、坍塌等破坏性事故)。5.2.2.2在辨识过程中,要考虑以下三种时态:a)过去(例如:某个危险源“过去”发生过伤害事故);b)现在(例如:某个危险因素“现在”就危害着人身安全和健康,如高温、噪声);c)将来(例如:某个危险源存在“将来”对人体造成伤害的可能)。5.2.3辨识范围5.2.3.1危险源的辨识范围应覆盖所有的场所、部位、设备、设施及作业活动,包括但不仅限于风险点覆盖的范围。对风险点覆盖范围内的危险源应重点关注。5.2.3.2危险源辨识应充分考虑以下四种因素:a)人的因素;b)物的因素;c)作业环境因素;d)管理因素。5.2.3.3为确保辨识过程中不发生遗漏,应对每个风险点列出所有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5.2.3.4危险源辨识范围主要包括:a)规划、设计、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b)常规和非常规作业活动;c)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d)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e)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f)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g)工艺、设备、管理、人员等变更;h)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i)气候、地质及环境影响等;j)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对燃气行业企业内存在的其它管理类危险源进行单独辨识;k)近三年内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分析,对存在的不符合安全标准、规程及规范的现象再次确认。示例:燃气工程建设过程中沟槽开挖、管道敷设、管道焊接等;场站日常维修维护、操作、巡查测漏等;管网维修维护、巡检测漏、施工监护、抢修维修等;用户安检、抢修维修等。5.3风险评价5.3.1风险评价方法燃气行业企业可选择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风险矩阵分析法(LS)等方法对风险进行定性、定量评价。5.3.2风险评价准则5.3.2.1燃气行业企业制定风险评价准则时应结合燃气生产经营特点,并充分考虑:a)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b)本单位的安全管理、技术标准;DB37/T3153—20205c)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d)相关方的诉求等。5.3.2.2燃气行业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事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严重性、风险值的取值标准和评价级别,充分辨识现有的管控措施进行风险评价,按从严从高的原则判定评价级别。5.3.3风险评价与分级将识别的风险按照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或风险矩阵分析法进行评价分级,识别出的风险分为一、二、三、四级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5.3.4确定重大风险属于以下情况之一者,直接判定为重大风险(一级风险):a)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b)发生过死亡、重伤、重大财产损失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的;c)涉及重大危险源的;d)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的场所,作业人员在10人及以上的;e)经风险评价确定为最高等级的。5.3.5风险点级别确定风险点内各危险源最高风险级别为该风险点的级别。5.4风险控制措施5.4.1选择控制措施的原则5.4.1.1燃气行业企业风险控制措施应考虑可行性、可靠性、先进性、安全性、经济合理性、经营运行情况及可靠的技术保证和服务。选择风险控制措施应按如下顺序: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等。5.4.1.2对确定的重大风险,在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时,应做到:a)通过工程技术措施方可控制的风险,建议采用“目标—方案”方式,制定控制该类风险的目标并为实现目标制定方案;b)属于经常性或周期性工作中的不可接受风险,需要制定、修订新的文件(程序或作业文件),在文件中规定该风险的控制方法,通过持续改进实施风险控制;c)对于单一措施无法控制的风险,应采取以上两种方式。5.4.1.3凡需通过工程技术措施或其他措施能控制的二级及以下的风险,企业应在符合成本、安全有效性原则的情况下,制定控制措施。5.4.2控制措施5.4.2.1工程控制措施主要包括:a)消除或减弱危害——消除是通过对装置、设备设施、工艺等的设计来消除危险源,如采用机械提升装置以清除手举或提重物这一危险行为等;b)封闭——对产生或导致危害的设施或场所进行密闭;c)隔离——通过隔离带、栅栏、警戒绳等将人与危险区域隔开;d)移开或改变方向——如改动可燃气体的放散口。DB37/T3153—202065.4.2.2管理控制措施主要包括:a)制定可行的实施方案、作业程序、安全许可、安全操作规程等;b)减少暴露时间;c)配备监测监控等系统;d)配置检漏声光警报系统和警示信号;e)设立安全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