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泸州港总体规划修订(征求意见稿)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9年12月2目录前言.....................................................................................................................1第一章港口发展现状........................................................................................5第二章港口吞吐量和船型发展预测................................................................7第三章港口性质与功能..................................................................................12第四章岸线利用规划......................................................................................15第五章港口总体布置规划..............................................................................34第六章配套设施规划......................................................................................62第七章环境保护规划......................................................................................67第八章港口总体规划与相关规划之间的关系.............................................72第九章措施建议..............................................................................................741前言一、工作背景泸州市地处四川东南部,是川滇黔渝结合部的区域中心城市,是成渝经济圈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级白酒产业基地。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良好的腹地经济社会基础和优越的长江黄金水道条件,泸州港逐步发展成为长江上游及西南地区重要的外贸口岸和多式联运枢纽,是四川省第一大港和全国内河主要港口。2010年8月,交通运输部和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批复了《泸州港总体规划》,在规划的指导下,泸州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港口支撑及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泸州港服务范围进一步向川滇黔广阔腹地延伸。2018年全港完成货物吞吐量达1421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跃上57万TEU台阶。泸州港在引领沿江港产城联动发展、推进区域综合运输体系完善、助力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战略支撑作用。新时期,“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美丽中国建设、交通强国建设等新形势对港口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同时,四川省着力将泸州打造成为立足川南、服务全川、面向世界的长江上游辐射川滇黔的航运物流中心和港产城互动发展的新典范,对新时期泸州港的发展和建设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泸州迫切需要进一步优化港口布局结构、提升港口功能定位。迫切需要严格管控长江干线港口岸线资源利用,进一步优化整合岸线资源,提升港口集约高效发展水平。适应国土国土空间规划等新的外部条件要求和新的城市空间、产业布局,港、产、城融合互动发展,与相关规划进一步衔接协调。综上所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和《港口规划管理规定》,编制本规划。二、规划水平年、范围21、规划水平年基础年:2018年。水平年:2035年2、规划范围2010版泸州港总体规划的规划范围为长江和赤水河相关水域陆域。随着泸州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市域内的沱江、永宁河、胡市河(又名瀬溪河)、凤凰湖、玉龙湖等水域迫切需要发展航运,为有效指导港口有序建设发展,本次规划范围是泸州市域范围内的长江干线航道及赤水河、沱江、永宁河、胡市河(又名瀬溪河)等支流航道以及凤凰湖、黄龙湖、玉龙湖等库区相关陆域和水域。三、规划原则1、服务国家战略,提升港口枢纽辐射能力贯彻落实“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西部大开发、成渝城市群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及建设四川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提升四川省开发开放新优势等发展要求,应充分发挥泸州港辐射川滇黔的区位优势,加强综合型、枢纽型港区布局,实现泸州港与国际、国内等综合运输大通道无缝衔接,提升泸州港在长江上游川滇黔地区多式联运、现代物流等方面综合枢纽功能和区域辐射带动作用,支撑泸州市构建成渝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2、注重集约节约,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径一是严格按照“控总量、调存量、优增量、提效率”的原则,优化整合港口岸线资源,提升港口岸线利用效率。本次规划长江干线、赤水河港口岸线利用规模不突破上一版规划规模。结合前一阶段开展的非法码头整治专项工作,整合沿江老码头、小散码头等港口岸线资源,规范提升老码头岸线使用效率。加强对城区港口岸线的功能调整,城区港口岸线重点以支持系统、客运等有利于城区生态环境的功能为主。结合产业布局、综合3运输通道等发展趋势,坚持深水深用,集约使用,合理有序的加强对规模化、集约化港区作业区的岸线供给。结合矿建砂石运输需求,集中布置砂石集散中心利用岸线。严控工矿企业自备码头岸线和危险化学品码头岸线。二是着重优化港区功能空间布局,提升码头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水平。统筹泸州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依据沿江的水、陆域发展条件,重点在城区周边工业化城镇化发展重点区域内的长江干线沿线布局货运港区。针对泸州港码头泊位存在的功能结构问题,结合运输需求发展,优化调整集装箱、滚装、化危品、散杂货等主要货类码头结构,更加注重提升注重集装箱、滚装等主要货类码头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水平,以及结合中心城区功能升级需要,调整货运功能,引导和促进散小乱码头资源整合。三是为保障港口绿色发展配套相应岸线资源和功能。重点加强港口船舶污染物回收设施、化学品洗舱站、LNG加注码头等配套岸线和码头布局。3、提升服务品质,推动港口高质量发展一是提升港口水陆联运服务效率效益。立足区域综合立体交通网布局建设,发展集约化、枢纽型港口,强化港口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衔接,实现水运与铁路、公路等运输方式合理分工,形成辐射川滇黔毗邻地区,通江达海的水陆联运枢纽节点,为提升多式联运运输组织水平,充分发挥水运运能大、成本低的比较优势,促进多式联运和运输服务一体化提供保障。二是注重与物流、产业、城市协调联动和融合发展,拓展港口服务功能。在港口岸线利用规划和港区布置规划中,为今后港口拓展专业化物流、中转配送、流通加工、综合保税等功能预留充足的空间。三是提升水上客运服务品质。统筹泸州市全域旅游发展需要,围绕全域旅游总体布局和旅游资源开发重点,合理布局市域范围内的长江干支流沿线及主要库湖区的旅游客运码头。4、衔接协调,增强规划可操作性4一是强化港产城协同发展。注重与泸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主导产业布局等相关规划衔接协调。针对目前泸州港存在的港城矛盾,重点结合城市空间、功能的优化布局,相应优化港口空间布局,调整港口功能。针对泸州市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优化产业布局结构的新形势,重点结合沿江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及综合物流园区等布局,配套大型化、专业化码头泊位,强化港口对产业集聚发展的支撑引导,以及产业对港口壮大规模、拓展功能的促进作用,深化港口、产业、城市相互间融合发展。二是与国土空间规划、沿江产业及园区规划、综合交通和水利及防洪规划,以及自然保护区、环境保护等规划衔接协调。在满足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要求等前提下,集约节约利用岸线资源,合理控制港口岸线资源的开发强度,避免盲目建设和无序竞争。5第一章港口发展现状一、码头泊位现状根据原《泸州港总体规划》(2010年版),泸州港共有5个港区,分别是纳溪港区、龙江港区、泸县港区、合江港区和古蔺港区。至2018年底,全港共有生产性货运泊位47个,通过能力约2122万吨,其中集装箱泊位6个,通过能力100万TEU。除以上码头泊位外,泸州港范围内还分布有船舶维修、加油、停泊等港航服务性及航道、公安、海事、战备、渔政等公务性码头泊位。表1-1泸州港码头生产性泊位现状汇总表(2018年)序号港区名称依托航道岸别主要货类泊位数(个)通过能力(万吨)1纳溪长江右岸煤炭、矿建、成品油、化工品等125322龙江长江左岸右岸集装箱、矿建、原油等171206(100万TEU)3合江长江赤水河左岸右岸煤炭、矿建、化工等93054古蔺赤水河左岸煤炭等980合计472122(100万TEU)二、港口生产运营状况2018年,泸州港受砂石禁采、岸线治理等影响,码头泊位数量大幅减少,全港货物吞吐量完成1421万吨,相应较上一年大幅下降,但集装箱吞吐量57万TEU,同比增长3.7%。2017年泸州港货物吞吐量完成3493万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55万TEU(568万吨)。泸州港的主要货类为矿建材料、集装箱、煤炭、矿石、化工原料、石油及制品等。其中,矿建材料、煤炭等传统大宗散货占比逐年下降,钢铁、矿石、化工原料等吞吐量快速增长,占全港货物吞吐量的比重由2019年61.2%提高到2017年4.1%。随着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和转移规模的扩大、速度的加快,以及腹地经济的持续发展、港口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的提升,泸州港的集装箱运输发展迅速,自2005年的2.15万TEU发展到2017年的55.02万TEU,年均增速达到31.0%,远高于同期全港13.9%的平均增速。集装箱货源大部分来自成都、德阳、绵阳地区,泸州及周边货源仅占10%左右,其余主要来自攀枝花等金沙江上游地区,另有少量的周边省份货源。三、综合评价发挥的作用:泸州港已成为川滇黔地区对外开发开放的重要门户,泸州市经济发展和沿江产业布局的重要支撑,区域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川滇黔地区实力领先的枢纽港。存在的问题:部分岸线利用集约化水平不高;港口码头功能结构不尽合理,大宗散货码头能力不足,缺乏重大件、滚装运输专业化泊位,集装箱码头发展空间十分有限;港口现代物流功能拓展不足,仍然以中转、装卸、仓储等传统运输功能为主,尚未形成规模化的港口综合物流园区,尚未构建起全过程、广覆盖的综合物流服务信息平台;港产城协同发展亟需提升,港口与城市交通、取水口、过江通道等存在不协调,沿江临港产业规模偏小,本地水运需求不够旺盛。港口绿色发展水平较低,生态环保设施设备尚不完善。7第二章港口吞吐量和船型发展预测一、港口经济腹地泸州港的直接经济腹地为泸州市所辖的四县三区;间接腹地为成都平原经济区、川南经济区以及滇北昭通市的部分地区、黔北的毕节市和遵义市部分地区。远期,泸州港的直接腹地将扩展至泸州市周边的自贡、内江等;间接腹地将扩展至陕西、甘肃、西藏、青海等“一路一带”沿线省区的部分地区。二、港口吞吐量发展水平预测经综合分析,预测2025年、2035年泸州港货物吞吐总量分别为6000万吨和9600万吨。预测2020年和2035年泸州港口旅客吞吐量将分别达到50万人次和100万人次(不含不属于旅客吞吐量统计范围的封闭水域景点、景区和渡口运量)。三、主要货类吞吐量预测1、集装箱预测2025年及2035年泸州港集装箱吞吐量分别为120万TEU和240万TEU;其中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分别为60万TEU和138万TEU。2、煤炭预测2025年及2035年泸州港煤炭吞吐量分别为450万吨、400万吨。3、石油、天然气及制品预测2025年及2035年泸州港石油及制品吞吐量分别为150万吨、200万吨。4、金属矿石预测泸州港进口金属矿石2025年和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