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形势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拉开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序幕,2001年7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当年9月,遵循“先实践,后推广”的思路,全国38个国家级实验区进行了实验。2002年秋季,实验进一步扩大,全国近500个县区,江苏有54个县区开展了实验。03年4月颁发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由人教社出版,对01年《课程标准》中高中部分作了修改。在小学和初中全面实验的基础上,广东、海南、宁夏和山东四省率先对高中《课标》进行了实验。江苏省将于2005年暑后开始对高中《课标》在全省范围内进行实验。新课程已经走进校园,走进师生的生活。以实行新课程标准为标志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实践中不断深化。《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解读I.国际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发展趋势与《高中英语课程标准》II.《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解读I.国际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发展趋势与《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一.国际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发展趋势二.《英语课程标准》与以往教学大纲的比较一.国际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发展趋势1.课程总体目标上2.教学观念上3.教学模式与方法上4.课程评价上5.教育技术上6.研究焦点上1.课程总体目标上从单一的学科教育为目标向全人教育目标的转变,从升学教育向终生教育的转变。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目标,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保护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同时,重视外语学习策略和能力的形成,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在教学目标上重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关注外语学习与其他学科间的融合与渗透。2.教学观念上从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向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并重的转变。特别强调交际能力的形成和培养,强调学生能用所学的语言做事情。同时重视语言知识的学习,强调通过语言知识的学习,提高对语言功能和结构的理解和对语言差异的敏感性,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意义和功能,为有效地开展交际而服务。3.教学模式与方法上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转变。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强调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如开展两人、小组活动,使学生在尽量真实的环境中进行交际。强调学生参与项目和调查研究,积极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在教学方法上从单纯的机械训练和语法讲解转向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特别强调理解和表达能力、思维与想象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课程评价上从单一的针对语言知识掌握程度的知识性测试向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多样化评价方法的转变。评价的内涵、标准和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革。从一次性的终结性考试向终结性与形成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的转变,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采用更加全面公平的评价方式,使评价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和教师改进教学。5.教育技术上从简单的黑板粉笔向多媒体教育技术的转变。特别是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开发与有效利用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6.研究焦点上从教什么向如何教的转变,从学什么向如何学的转变。学习方法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学习策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已经成为外语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不少国家和地区的外语课程中已经渗透了学习策略的培训。二.《英语课程标准》与以往教学大纲的比较恢复高考以来我国中小学英语课程发展的三个阶段:1977--1990:先后4个大纲,建国以后第一个自始至终完整实施了的大纲。1988--2000:先后5个大纲,体现了科学、规范、开放、完整的原则。2000--至今:课程标准,“先实践,后推广”,2001年全国38个国家级实验区;2002年全国500个县区,江苏54个县区;逐年扩大实验范围;2005年来年江苏省高中开始试行新课标。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课程标准(curriculum)广义上:反映教育管理部门或具体教育单位的所有教育功能的整体课程设置模式以及体现这些功能的教学内容和活动。狭义上:与“教学大纲”大致相同,至少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1)规定教学目标(definingobjectives),2)决定教学内容(determiningcontents),3)体现实施内容和目标的次序和进程(indicatingsomesortofsequenceorprogression)。教学大纲(syllabus)某一课程在某个/些阶段中的教学内容清单以及选材和排序的原则等,是更具体的、操作性更强的指导性文字(amoredetailedandoperationalstatementsofteachingandlearningelements)。《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涵盖了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两层内容:理念、性质、功能、目标(总体与分级)、内容、方法、实施建议等。比以往的“大纲”理论基础更深,结构更全面,内容更广泛,指导性更强。《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组成第一部分:前言: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确定了分级目标第二部分:课程目标: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第三部分:内容标准(标准的主体):对五个方面的内容目标进行了全面地阐述第四部分:实施建议:教学、评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材的编写和使用附录:语音项目表,语法项目表,功能意念项目表,话题项目表,词汇表II.《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解读一.《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研制背景二.《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理论基础三.《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一.《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研制背景1.国际国内基础教育改革。·许多国家进行大范围的基础教育改革。·我国社会发展对高中毕业生的英语素质更高、更多样化的要求:升学、就业、改革开放带来的多元文化等的要求。2.原有的高中英语课程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不能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3.原有的高中英语教育理念落后,受应试教育影响太深;教学内容陈旧、单一,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原有的高中英语教学方式过于强调语言知识的教学、忽视了实际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5.原有的高中英语教学过多地采用接受式学习方式,不利于学生优化学习方式,不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6.原有的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的评价,忽视对语言能力的评价;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作用,而忽视评价的其他功能,特别是对教学的促进作用。7.2001年颁发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未能充分体现高中课程改革的最新要求。二.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理论基础1.语言观1)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工具性---我国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动机。·人文性---语言本身的人文内涵、语言与人的思维以及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2)外语学习对个人与社会的意义·外语学习有利于促进个人发展,有利于心智发展,特别是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为不同的语言能够促进不同思维的发展,使学生的思维发展得更加成熟;·用外语进行交流是当今经济全球化社会中公民必备的技能之一。2.英语学习观如何使外语学习更有效。要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等方式,发现语言的规律,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不断调整情感态度,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英语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构建知识、发展技能、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和拓宽视野的过程。培养三个方面的能力:用英语得体地进行交流的能力;用英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3.语言教学观1)知识与技能相结合。语言教学观指的是教师对教学要达到什么样目标以及如何教学的认识,受语言学习观的影响。现代外语教学理论认为,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同步发展的。学生从学第一个词、第一句话开始,就开始学习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了。英语学习既是学习知识的过程,也是发展技能的过程。知识和技能都是语言教学的内容,也是英语教学的目标。2)语言目标与非语言目标的结合。《课程标准》将课程目标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综合描述。这说明《课程标准》既设置了语言目标,也设置了非语言目标,即语言学习过程产生的非语言结果。二者的结合,对学生进行全人的教育。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核心思想,使学生通过外语学习和其它各学科共同构建健康完整的人格和优秀的品质,还要使每个学生具有终生学习英语或其它外语的能力。3)过程与结果相结合。《课程标准》列出了不同阶段的语言知识项目和语言技能目标以及非语言目标,说明《课程标准》是重视结果的。《课程标准》倡导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等强调学习过程的语言教学途径,并设置了一些过程性目标,如分析、反思、讨论、决策、解释、合作等方面的能力,说明《课程标准》是强调学习过程的。4)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英语课程的评价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实施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这既可以使学生不断体验学习的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又能使教师获得英语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调整,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形成性评价不仅可以克服一次考试定终身的弊端,而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两种评价方式有机结合,互相补充,相得益彰。三.《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1.《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的确定以学生的素质发展为基本出发,对学生进行全人的教育。学生在这五个方面综合行为是以多元智力理论为依据的。多元智力理论由美国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HowardGardner于1983年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这一全新的智力理论对于学校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多元智力理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引起了教师角色和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在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多元智力理论MultipleIntelligenceTheorybyH.Gardner,HarvardUniversitypsychologist言语/语言智力(verbal/linguisticintelligence)逻辑/数理智力(logical/mathematicalintelligence)视觉/空间关系智力(visual/spatialintelligence)音乐/节奏智力(musical/rhythmicintelligence)身体/运动智力(bodily/kinestheticintelligence)人际交往智力(interpersonalintelligence)自我反省智力(intrapersonalintelligence)自然观察者智力(naturalistintelligence)存在智力(existentialintelligence)HowardGardner多元智力理论认为:1.智力是在单元或多元文化环境中解决问题并创造一定价值的能力;2.智力是一整套使人们能够在生活中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3.智力是人们在发现难题或寻求解决难题的方法时不断积累新知识的能力。HowardGardner认为,我们的智力是多元的。智力不是单一能力,而是一组能力。每个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上述九种基本智力。教育的起点不在于一个人有多么聪明,而在于怎样变得聪明,在哪些方面变得聪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拥有不同的九种多元智力,这九种智力代表了每个人不同的潜能,这些潜能只有在适当的情境中才能充分的发展出来。而要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教师必须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以教学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为主旨。教师的责任要尽一切可能分析学习者的需求(makeanalysisoflearners’needsineverypossibleway),要分析即时需求和未来需求(immediateneedsandfutureneeds),尤其是在某一群体中的需求,明确语言教学的要求(languageeducationaims),确定课程教学的阶段目标(goals)和具体目标(objectives)以及实施方案,使学生的学习达到《课标》规定的目标。教师应当探索和采取有效的满足学生需求的措施,在教学中创造一种有利于学习者外语习得的条件(enab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