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形式美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章形式美内容概述•第一节形式美的自由历程•第二节形式美的构成要素•第三节形式美的基本规律•第四节形式美的变迁第一节形式美的自由历程•一、从形式到美的形式•二、从美的形式到形式美一、从形式到美的形式•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可以分解为形式与内容两个部分。•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内在要素的总和,包括事物的内在矛盾运动以及由这些矛盾运动所决定的事物的属性、运动过程、发展趋势等,是事物的本质方面;•形式是指内容诸要素的结构方式和表现形态,是事物的外在表现与外观。•内容决定着事物的性质,也决定着事物的形式,形式是内容的存在方式,为内容服务。但形式又有独立性,能反作用于内容。一、从形式到美的形式•形式作为内容的存在方式,可分为内形式与外形式。•黑格尔指出了形式具有“双重”性,一种是与内容有直接关系的形式,这时的形式即内容;另一种是与内容关系比较间接的形式,即“与内容不相干的外在存在”,也就是具有独立性的形式。前者就是内形式,后者就是外形式。一、从美的形式到形式美•本章现在所讨论的形式,是指具有独立性的外形式。•世界万物都是有形式的,但它们的形式不一定都是美的形式,美的形式是对人具有审美价值的事物特有的。而具有审美价值的事物一定是具有感性形式的。•某种形式被人们认定为美的形式,是人们在实践中逐步认识、体会与把握的,也就是伴随目的与规律统一过程方式(形式)的自由感。•形式美的独立则是这种自由感逐渐强化而导致人类审美活动与其他活动分离的产物。一、从形式到美的形式•人类的生命活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命体自身的活动,二是谋生的活动•人类的生命活动在自由地开展时,就会产生生命的自由感与和谐感。•因此,原始人会模仿自己的生命活动的形式,以求获得在真正的活动中所体验到的快感。原始人类的艺术证明了这一点。一、从形式到美的形式原始岩画、洞穴壁画等等史前艺术的一部分内容,也是可以用这种观点解释的。在这种摹仿活动中,活动的形式与活动引起的快感始终联系在一起,这种活动对人具有审美价值,是人的审美对象,这种形式也就是美的形式。原始岩画一、从形式到美的形式•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工具的使用与制作是人类的劳动与动物的活动区分的标志,因为工具的使用与制作表现出人的活动有了自由与自觉的性质。•当工具给人带来了成功时,人就感到了自己的力量和成功的快乐亦即规律与目的相统一的自由感,同时对这些使用“顺手”亦即规律与目的相统一的工具也产生满意的感觉。•在千百次、千万次的使用工具的重复中,每一次重复都加深了满意的快感与形式感的联系,工具形式就被认为是美的形式,后来就被广泛地应用于象征物的制作,作为货币样式等等。一、从形式到美的形式•在这种赋予物质以形式的制作中,人们首先会按照客观事物的规律、特性来进行,要合“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善”,即符合自己的需要。•凡是能满足人的需要的人类创造物,都会给人带来愉快,让人觉得美,而这类物品的形式也就是美的形式。吴越早期货币战国早期原始货币:铲型一、从形式到美的形式•人与动物的区别不仅在于人会使用工具劳动上,更在于人类通过劳动发展起来的特有的精神属性。这也就是作为审美的自由感。•人类的精神活动使他们在解决人与客观世界的对峙时,会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进行。•在物质活动方面受到的限制,可以以精神活动来超越。这是人类特有的、在劳动中发展起来的特性,是人类具有文化的标志。一、从形式到美的形式•人类的精神活动首先体现在想象力的产生与发展上。•有了想象,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所受的限制有了现实的突破的可能。•原始巫术、图腾崇拜、禁忌、文身、神话传说等等既是想象力的直接产物,又是超越物质生产中所受的限制的“现实”行动。一、从形式到美的形式•这些精神性的活动与物质活动的密切联系表现在它们的共同的功利目的上,但却有着独立的精神活动的形式。当人们把物质活动的成功——如在跳了两三星期的野牛舞后,野牛真的出现了并被捕获了——与自己的精神活动相联系的时候,他们会认为是精神活动起了作用,因而对这种活动形式产生极大的信任与满足感,这种活动形式就是美的。形式。二、从美的形式到形式美•美的形式包括内形式与外形式,强调的是与内容的联系,也就是说,美的形式不能离开内容而独立存在。•原始人类对美的形式的理解,开始时是与内容密切相关的,是不能离开内容——欲望的满足、工具的顺手、实用以及精神上的满足等等——而单独存在的。•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形式感进一步被抽象出来,并且脱离内容而具有独立的审美意义,这就形成了形式美。•形式美可以看作相对独立于内容的美的外形式。二、从美的形式到形式美•形式美是从美的形式中经过进一步的抽象而提取出来的。•美的形式一般还都与内容有着直接的联系,而形式美与内容就脱离了直接的关系。•工具的装饰化造型与装饰的出现最能说明问题。大汶口黑陶刻绘纺轮二、从美的形式到形式美•人们在生产中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说明美的规律已经成为人的一种内在尺度。•当人们具有了这种内在尺度后,就不仅在生产中按“美的规律”去塑造对象,也会把它运用于其他方面,如艺术创造。•而且,人们会把它作为一种评价标准,或审美标准,用来衡量世界上的一切具有形式、形象的东西。•形式美就是这样形成的。二、从美的形式到形式美•形式美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指各种形式因素,它们是一种感性存在,是一种自然形态,能直接作用于人的各种感觉器官,引起人们不同的心理反应。•对应于人的各种感觉器官,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的形式因素有色与形;•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的形式因素是声音;•作用于人的触觉器官的形式因素主要是材质;•作用于人的味觉器官与嗅觉器官的形式因素则是味道和气味。•而作为形式美的构成要素,是指那些能引起人的喜爱与好感的形式因素。二、从美的形式到形式美•其二是指在长期的审美活动中,人们从形式因素的各种组合中提炼、概括出了能引起人的普遍的审美愉快的形式规律,并称之为形式美法则。•形式美法则主要有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多样与统一等。第二节形式美的构成要素•一、色•二、形•三、声•四、质•五、味一、色•色是由视觉器官接受的形式因素。•从物理学上讲,色是为人类视觉器官所感受到的不同强度、不同波长的光,即不同频率的电磁波。•从生理学上讲,色彩是由光的刺激在大脑视皮质区所引起的一种感觉。因此,“色是光之子,光是色之母”。•色相明度纯度光与色一、色•色彩能引起人各种各样的心理效应。•这种心理影响构成了色彩的审美特征。•所以,马克思认为“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一、色•人类天生就有对某种色彩的敏感和爱好,如对红色、对那些会闪光的东西有一种本能的追求。•单纯的色彩也使人产生某种特定的情感反映,由此决定了人们的好恶,这是色彩的审美特征生成的生理基础。•人们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色彩形象更是重要的心理基础。一、色•色彩的象征意义在不同的地域与不同的民族之中是有差异的,它基于经济、历史、文化、地域等条件的不同。一、色•在对色彩的长期感受中,人们总结出了色彩与人的情感的一般联系:•红——热情、激昂、愤怒、兴奋;•黄——明朗、欢乐、温暖、柔和、智慧、尊贵;•蓝——平稳、优雅、深沉、真诚、凉爽、开朗;•绿——平静、和平、健康、宁静、生机、清新、朴实;•白——洁净、单纯、明快、朴实、纯真、清淡;•黑——严肃、稳健、庄重、沉默、静寂、悲哀;•橙——温暖、活泼、欢乐、兴奋、积极;•灰——温和、坚实、舒适、中庸、平凡;•紫——富贵、壮丽、神秘、抑郁等。二、形•形也是由视觉接受的形式因素。•形是通过点、线、面、体的不同结合形成的抽象形态。•形的审美特征要从其造型元素的审美特征去理解。二、形•自然界的大多数存在物都是有形的,这决定人们对形的理解往往与具体的事物结合在一起。•因此,人们对某种形的好恶,同样受到实践与环境的影响,这是形的审美特征生成的心理基础。二、形•在人类的创造物中,对形的选择一般可以分为三类:•其一是模仿自然界的生物或无生物的造型,是人们在大自然的无限丰富的形态中挑选出来的自己喜爱的形象的整体或局部。•其二是对自然形态进行较大幅度变形的造型。•其三是抽象的几何造型,这是通过点、线、面、体空间的不同结合而创造出的抽象形态。这种造型是无限丰富的。点线面造型三、声•声即声音,是由听觉器官所接受的形式因素。•声音是一种由振动引起的物理波,人类听觉能接收到的声音是每秒振动为20至20000次的声波。声音可以由低向高排列,产生不同的音色。三、声•在人类能接收的声音中,由不同的物体产生的不同声音会因其音色、大小强弱及其在时间中的延续变化,使人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这是声音的审美特性形成的生理基础。三、声•人们从自然的声音中提取出人们能接受到的并能感到愉快的声音,并把它们组织起来,以人自身的发音器官和制造的乐器来发出这些声音,就构成了音乐。音乐中的单音即乐音,就是指人们能接收到的并能感到愉快的声音。•声音具有极强的表情性,但凡人类情感,都有能与之对应的声音。强音是振奋、有力的,弱音是轻柔、温和,高音是亢奋、激荡,低音是雄厚、凝重的……•《命运交响曲》:强音和弱音•《青藏高原》:高音和低音三、声•声音也有形象。声音形象是指在听到某种声音时视觉形象的产生。这不是声音的物质媒介的功能,而是基于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对声音的理解,并通过人的感觉中通感的转化作用而形成。•声音是最抽象的,但同时又是最具体和最细腻的。人们对某种声音的好恶,受到实践与环境的影响,这是声音的审美特征生成的心理基础。•《百鸟朝凤》:声音的形象性•恐怖片中的声效:声音的抽象性四、质•质指材质,是主要由触觉器官所接受的形式因素。•质或材质是指材料表面的组织形态特征,如粗糙、细腻、柔软、坚硬、厚实、轻薄、凹凸、起伏、纹理、光泽等等。四、质•材质可以分为两大类:天然材质与人工材质。•天然材质是各类自然存在物的表面的组织形态,因此具有迥然不同的质感特点。•人造材质是人所创造的,其特点是可以人为地调整和赋予的。四、质•材质的纹理、光泽是作用于视觉器官的,所以,有着人们认为美丽的纹理与光泽的材料的审美价值必然更高。•而材质的主要组织形态是直接作用于触觉器官的,它们能引起人不同的生理与心理感受五、味•味指味道与气味,是由嗅觉器官与味觉器官接受的形式因素。•味道主要是人的舌头上的味蕾对物体的感受。•气味是由鼻子嗅觉接受的物体的气息。•所以,美的创造也包括香气的创造。•影片:《闻香识女人》第三节形式美的基本规律•一、对称与均衡•二、调和与对比•三、比例与尺度•四、节奏与韵律•五、多样与统一一、对称与均衡•对称与均衡是最常见的形式构成,它们都有形式上的平衡感。对称•对称是典型的平衡,指以一条线为中轴或以点为中心的同形同量相向对应的结构形式。•对称是生物体形体结构的一种规律性形式。•对称是人类最早形成的一种形式美法则,它在原始的装饰艺术中就被注意并运用了。•对称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稳定性。大自然中的对称均衡•均衡是对称的变体,是一种非对称的平衡。均衡也存在中轴线,但中轴线两侧并非同形同量,而是大体的相当或互相呼应,使整体上保持平衡,因此均衡也被称为静中有动的对称。•均衡同样使人感到安静、稳定与端庄,但它比对称更有差异性和灵活性,给人以稳定中透出动感、一致中显出活泼的美感。二、调和与对比•调和、对比是不同形式因素的并列比较,调和是在不同形式因素的并列中趋向“同”,对比是在不同形式因素的并列中趋向“异”。调和两种不同而又接近的形式因素并列,是调和。采用调和的形式法则,给人以协调、融合的美感。紫色的调和与曲线的调和对比•而具有较大差异或相反特征的形式因素并列就是对比。•对比总是使比较双方的特征更加明显,因此给人带来鲜明、振奋、醒目、活跃的美感。•对比运用得好,同样能引起调和感。三、比例与尺度•比例与尺度都是体现事物整体与局部以及局部之间关系的形式构成。世间任何事物的构成都是有比例的,而符合形式美法则的比例关系是指人认为合适的、能让人感到满意和喜欢的比例,这是人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形式感觉。•合适的比例与尺度给人以匀称感和舒适感,即既有规整与秩序感,又有适度的变化与活泼。四、节奏与韵律•节奏

1 / 7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