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审美活动经验内容概要•第一节审美经验的根源•第二节审美心理结构与审美感受特性•第三节审美心理要素•第四节审美经验模式•第五节审美经验的历史演变与文化差异第一节审美经验的根源•一、研究审美经验根源的方法论前提•二、审美活动的生理与心理基础•三、审美经验的发生•四、审美经验的发展一、研究审美经验根源的方法论前提•1.从审美意识探讨审美经验的根源。从十八世纪英国经验派开始,西方美学历史性地转变了从审美对象中为审美寻找普遍依据标准的方向,而开始将审美的基础和准则转移至审美意识方面。美之为美,不是由于审美意识反映了审美对象,而相反是由于审美对象适合了审美意识独特的感觉。一、研究审美经验根源的方法论前提•2.从审美对象探讨审美经验的根源遇到的困难。一方面,审美对象也不具有独立自足的根源,它归根结蒂纳人审美活动关系的本质中才能得到说明。另一方面,审美意识是否可能、以及如何可能与审美对象直接发生关系?•结论:•对审美经验根源的探讨,不可能局限于审美意识或审美意识与审美对象分裂格局,相反地,审美意识不可避免地要同审美对象一起纳入审美活动关系经验整体中探讨。二、审美活动的生理与心理基础•感官的人化,为审美活动提供了生理和心理基础,区别于其它动物的人所特有的感官特性,体现在以下三个基本方面:•1.概括性:人类的感官具有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概括性。•2.联系性:这表现在各种感官不是互相隔绝而是互相沟通和互相补充,形成人类特有的“通感”。•3.创造性:是指感官凭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而超出具体的实际感觉对象,自由地扩充感受。三、审美经验的发生•基于实践—劳动母体的审美活动关系(审美意识—审美对象)的发生起源。原始人从尖石中直观到自己独特于动物的人的本质时,会油然产生一种快感,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那类“能成为人的享受的感觉,即确证自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这种感觉就是审美意识。上述过程,既是审美意识的发生起源过程,也同时是审美对象的发生起源过程。三、审美经验的发生•“主客观统一说”把审美对象的产生归结为特定的主观意识与外界相应的物质属性结合,该理论的缺陷及其与实践论的审美关系同步起源说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1.应该把作为人类总体的审美意识与作为个别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区别开来。•2.有必要把发生学意义的美的创造与传播交流意义的美的欣赏区分开来。一件艺术品作为审美对象,它的存在并不因个别欣赏主体的审美意识活动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蒙娜丽莎》不因失明者而消逝,因为它依然保持着与人类审美意识的对应联系而处在审美关系中。四、审美经验的发展•1.生产劳动的分工状况制约规定着审美经验的分化独立状况。•2.上层建筑以及其它意识形态对审美意识的重要制约影响作用。•3.艺术对审美意识的巨大促进作用。•4.审美对象对审美意识的促进作用。•5.审美经验系统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互相促进作用。•审美经验系统包括审美感受、审美心理结构、审美态度、审美趣味、审美理想等形态。第二节审美心理结构与审美感受特性•一、审美心理结构•二、审美积淀•三、审美感受特性一、审美心理结构•审美意识与审美对象以实践为母体结成审美关系,双向发生、双向进展,又彼此促进。•实践论的审美关系起源观点中有两点需要注意:•(1)基于实践而建立的审美关系具有客观规定性,这种客观规定性集中体现于结构性。•(2)内、外人化自然与审美关系两方面的审美意识和审美对象由于基于同一实践母体,因而它们具有相称对应的性质。二、审美积淀何谓积淀?外在的社会生活结晶为内在的审美感受,宏观的人类历史沉积为微观的个体心理结构——这样一种内化的过程,称之为“积淀”。审美积淀与人类实践活动的全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创造都有关系。其中,尤以三种积淀方式为重要。1.生产积淀2.以巫术为主的原始文化积淀3.以艺术为代表的日常文化积淀结论:个体的审美心理结构的形成与发育,乃是一种人类文化社会的、历史的、全面的哺育积淀过程。三、审美感受特性以生产劳动积淀为本源的审美积淀,必然同时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社会历史性地向审美心理结构的转化: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成为审美心理结构的内在构成方式,从而同时成为以审美心理结构为机制基础的审美感受的特性。美感非认识而直觉地合规律性;美感非意志(意欲)而直觉地合目的性。三、审美感受特性爱因斯坦在评价科学史上著名的“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的成功时认为,这在很太程度上要归功于迈克尔逊的“科学的艺术家的感触和手法,尤其是对于对称和形式的感觉”。三、审美感受特性•对“美感非认识而直觉地合规律性;美感非意志(意欲)而直觉地合目的性”这两个基本特性的认识:•1.美感无意识的预感具有超出个体思维视野的更大背景范围,其合规律性才具有“以美引真”的力量。•2.所谓美感非意欲的合目的性,是指千百代人目的欲望所升华积淀的普遍性目的亦即人类总体目的对个体的价值定向。三、审美感受特性•3.某种审美感受,如匀称感,它既是合规律性的,同时也是合目的性的。从而,审美感受对于认识和意志欲望(意欲)这两大人类心理具有协调、中介的性质。•4.审美直觉在对象、方法等方面独特而重要的功能性质。第三节审美心理要素•一、感觉•二、知觉•三、想象•四、情感•五、领悟一、感觉•感觉是对事物各种个别感性属性(如色彩、声音、形状、硬度等)的感受。外在物质世界的诸方面如音响、硬度、光滑度、亮度等等,无不刺激人的五官感觉使之作出生理、心理反应。这些感觉的生理性快感必然会构成美感的一部分。“假如希腊巴特农神庙不是大理石的,皇冠不是金的,星星不发光,大海无声息,那还有什么美呢?”——(美)桑塔耶那《美感》二、知觉•知觉不同于只是感受事物个别可感属性的感觉,而是把感觉的材料联合为完整对象的整体性感觉。•知觉以感觉为基础。但知觉并不是感觉要素的复合。•知觉具有选择性。人总是选择特定事物或事物的特定方面的形式去感知的,知觉在对特定对象的把握同时,也是对其他部分的“背景化”和忽略。二、知觉以右图儿童画为例,画中人物不成比例,头大,五官中又以眼睛和嘴巴为大。证明“在审美知觉的选择中恰恰突出的是审美感受主体的主体能动性。”三、想象•当主体不仅能够感受当时直接作用于主体的事物,并且还能感受当时不直接作用于主体的事物,甚至能够感受不曾作用于主体或根本不存在的事物的表象时,想象这种“人类的高级属性”就出现了。三、想象科学想象则不然,它以揭示规律为终极目的,因而科学想象的表象实质上是一种最终可以约简、还原为概念的象形符号或感性结构。审美想象与科学想象的区别:审美想象以对象化的人的本质为中心意象,它本质上是自由的、具有无限可能性的;同时审美想象的创造性又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性、新颖性,因而是不可重复的。四、情感•情感是美感心理形式中地位最为突出的一种因素,它往往被人们视作审美与艺术的象征代表、甚至是特质所在。“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就指情感的积极主动扩散、包容的运动性。情感在审美感受诸心理因素中起着动力作用,并且规定着审美心理活动的方向。跟认识活动不同,情感不是对客观对象本身的反映,而是对对象与主体之间的某种关系的反映。五、领悟•审美感受中的领悟,内在地贯彻审美感受全过程、与其它审美因素(感知觉、想象、情感)交融一体地对审美意蕴本质的把握。•审美领悟的独特性质根本上取决于它所把握的对象——审美意蕴本质独特的人文性质。•审美领悟的基本特点:•1.情感性•2.非概念化与感知性•3.趋向无限性•4.直觉性第三节审美心理要素结论:1.以审美心理结构为基础的审美感受,是一个积极的心理活动过程。其中包括了感知觉、想象、情感、领悟等多种心理因素的交错运动。2.在审美感受统一体活动中,各种心理因素的作用地位并不平衡,往往因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双方种种特定条件的限定而有区别。3.在审美感受中诸种心理因素的不同比例与不同组合方式对应于不同的审美形态。第四节审美经验模式•一、审美体验•二、审美注意•三、审美心理距离•四、审美移情•五、完形心理一、审美体验•1.审美体验在审美经验中的地位•2.中西方审美体验理论概观•3.审美体验的基本特征•(1)审美体验具有源初性。•(2)审美体验具有亲历性。•(3)审美体验是整体性的。•4.审美体验的现代意义二、审美注意•“注意”作为一种心理活动本身,很难区分一般注意和审美注意。它只是一种心理指向性而已。审美态度与日常生活态度也很难用一种先验的方式加以规定。审美的态度要超越直接的功利性,但它又与日常生活的态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法截然分开。二、审美注意右图“庖丁解牛”,庖丁以解牛为目标,其目的与规律娴熟统一所臻于的自由形式却使实用技术成为技艺。可以分析说明寓于谋生劳动及一切实用活动的现实审美中的注意特性。三、审美心理距离•“心理距离”(psychicaldistance)说是由英国美学家爱德华·布洛提出来的。意思是说,在对自然物和对艺术品的欣赏中,人们需要保持一种心理距离。•“距离的二律背反”(theantinomyofdistance)。艺术需要有距离,失去了距离,就与生活混为一谈了。但是,距离又不能太远,太远了读者观众就会觉得不切身,失去了艺术观赏的兴趣。三、审美心理距离•心理距离”说的优点在于,它将传统的审美和艺术“无功利”的观点作了一个很大的修正。•但缺陷在于,依据这种学说,讨论对象的美是无意义的,只要主体有了审美态度,就可以从对象中获得审美的感受。•此外,这仍然只是一种关于人的审美和艺术心理的哲学假设,不符合当时正在走向实验的科学心理学潮流。四、审美移情•“移情”一词是从德语Einfühlung和英语empathy翻译成汉语的,意思是“情感移入”或“神入”的意思,即情感或感受从自我向对象的投射。•当我们聚精会神地注视审美对象时,就会将情感注入到对象中、感到对象具有了某种情感色彩。四、审美移情人的情感投射现象由来已久。庄子认为,他是知鱼之乐的。知鱼之乐的唯一办法,是设身处地,推己及物。五、完形心理•格式塔学派发现,人的知觉具有整体性,这种整体常常先于部分。这个学派主张,我们不是根据线条和色彩的相加与综合,才认出图像中的人或物,而是先认出了图像中的人或物,然后才注意它的线条和色彩。•完形心理学美学不仅主张完整的知觉优先于个别的感觉,而且揭示出外在事物与内在心理之间存在着基于相仿结构的对应关系,这种“同构”是“异质”呼应共鸣的基础。•完形心理学美学不仅克服了前述主观论的审美态度观的片面性,而且所突出的完型结构作为审美主体与对象共同的基础,其根源已触及到作为审美经验根基的劳动活动及其人化自然积淀。第五节审美经验的历史演变与文化差异•一、审美经验的历史演变•二、审美经验的文化模式•三、审美经验的客观标准与个性差异一、审美经验的历史演变从“远古图腾”的鸟兽图形,到狞厉的“青铜饕餮”,向我们展现了上古时期中国人的审美风貌。人的审美观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并由此形成不同的审美趣味,从而产生不同的审美经验。一、审美经验的历史演变•经儒道两家的兴起,佛教的传入,有了像“马踏飞燕”那样的气势飞动的作品。一、审美经验的历史演变•美属于时代,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审美趣味和风尚,也产生不同的审美经验。左图病美人林黛玉在清朝可被描绘成绝代佳人,但这种美只能属于那个时代。到了现代社会,“倾城倾国貌”与“多愁多病身”之间,很难形成因果关系。二、审美经验的文化模式•不同的文化之间,也有着不同的美。这种不同的美,有着双重来源。一种来源是指向着过去的“集体无意识”。还有一种指向现实与未来的,由民族、阶级和文化的现实处境,以及哲学和美学观念所决定的对自身民族、阶级和文化的塑造。•文化间的差异可以从审美和艺术的各个方面表现出来。•要克服西方中心主义,不仅要克服唯西方是从的全盘照搬,也要克服自我与西方的二元对立格局。二、审美经验的文化模式•中国艺术趋向于有生命节奏的,体现人的活动的线,由此发展出“一画”的思想,认为“出笔混沌开”;而西方绘画趋向于符合数学规律的美的结构,追求用透视的规律建筑画面,或者将对象简化成各种美丽的几何图形。这构成了传统中西绘画的根本的区分。中国绘画与西方建筑三、审美经验的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