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1作者介绍茅盾(1896─1981)我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伟大的革命文学家,中国文坛的巨星。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是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声望的革命作家、文化活动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积极参加了“五四”运动和早期共产主义运动;长期从事革命文学活动,曾与鲁迅、郭沫若等人为我国革命文艺和文化运动奠定了基础;茅盾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蚀》(《幻灭》《动摇》《追求》三部曲)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春蚕》等。早年参加“左”翼作家联盟,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全国文联副主席,全国作协主席,文化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2写作背景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实现独占中国、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野心,继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又发动了侵略战争,发生了“卢沟桥事变”。同年8月13日,又向上海大举进攻。上海沦陷后,茅盾“带着一颗沉重的心”离开上海,像一只失去定夺的小船,浮荡颠簸,浪迹于香港、长沙和汉口。1939年3月又去新疆,在新疆大学任教。1940年5月离开新疆返内地,归途中在西安喜遇朱德同志,应邀到延安参观访问了几个月。在延安,他呼吸了清新的革命气息,目睹了解放区蓬勃的景象,激起了对解放区的热爱。他心灵的琴弦已为解放区军民的战斗生活所拨动。因此,同年年底到重庆后,他就写下了与《白杨礼赞》并称为姐妹篇的《风景谈》。3这篇文章是作者1940年底在重庆写的。作者于1940年5月10日访问过延安,亲眼看到了边区军民的生活,感受到他们的崇高精神,写了这篇文章。因为这篇散文发表于国民党统治区,作者不能不用比较含蓄的写法来表达自己意在言外的思想感想。背景4解题“风景谈”即谈风景,是宾语前置。所谓“风景”,《辞海》的解释是“风光景色”。换句话说,也就是可供人观赏的建筑物、自然景象等。但这篇散文中,作者所说的“风景”还应包括人,作者认为人是风景的“构成者”,是风景的“主宰”。因此,我们在考虑六幅画面时应从课文实际出发,一要考虑点出人的活动,二要顾及人类活动的自然背景。51.妩媚---姿态美好2.摇曳---摇荡3.粗朴---粗犷朴素4.缭绕---在空中回环旋转5.静穆---安静庄严6.濑---沙石上流得很急的水7.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自己感到满足。词语注释6读课文,思考:文中依次写了哪些风景?从所给的词语中为每一幅“风景”找个最适合的标题,并说明理由。明确:沙漠驼铃—高原归耕—河畔声喧—石洞雨景—桃林小憩—北国晨号。课文结构:第一段(第1节)即第一个画面---沙漠风光。揭示了“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的基本观点。第二段(第2-4节)即第二、三个画面---月夜归耕,延河夕照,延安儿女的劳动生活。第三段(第5-8节)即第四、五个画面---石洞雨景,桃园小憩,延安儿女的学习休息。第四段(第9-10节)即第六个画面---黎明剪影、描绘和赞美了人民子弟兵的英姿8第一段本段描写了第一个画面--沙漠风光。揭示了“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这一基本观点。本段结尾说:“这是大自然的最单调最平板的一面,然而加上了人的活动,就完全改观,难道这不是‘风景'吗?”作者用先抑后扬的手法表现“改观”9猩猩峡外的沙漠,没有隆起的沙丘,那样平坦,那样寂静,那样纯然一色。这时,地平线上出现了第一个黑点,当更多的黑点成为线,成为队,当驼队中领队驼所掌的那一杆长方形猩红大旗耀入你眼帘,当微风把驼铃的柔声送入你的耳鼓10沙漠驼铃11思考这幅画面表现的是什么时间、地点,有什么景物、人物?沙漠的自然风光有何特点?文章突出这些特点的目的是什么?12•时间:中午•地点:猩猩峡外沙漠•景物:沙漠茫茫一片,广阔,荒凉,骆驼方阵昂然高步,驼铃丁当。•人物:带领骆驼的人。•画面表现了什么?•明确:人的活动竟改变了自然景观。沙漠驼铃13沙漠驼铃描写了沙漠自然风光写出了它的苍茫单调寂静等的特点,反衬驼队(人的活动)的出现给沙漠带来了生气,并发表议论——自然界伟大,人类更伟大。(作者的基本观点,也是全文的中心所在)。画面解析先铺写塞外沙漠的无边无际,“茫茫一片”,“纯然一色”,后用驼铃丁当引入掌着猩红大旗领驼队行进于沙漠之中的人。通过画面色彩、画外音响听前后对比,表现人类比自然伟大。15蓝的天,绿的坡,银色的月光,掮犁的人形,粗朴的短歌16月夜归耕17思考:这幅画面表现的是什么时间、地点,有什么景物、人物?人们表现出怎样的精神状态?蓝天、白云、黑的山、梯田和庄稼,成就了一幅剪影,伴随而来的是“粗朴的短歌”“愉快的旋律”,反映出黄土高原(解放区)人民的辛勤劳作和他们的淳朴、愉快心情。*时间:傍晚。*地点:黄土高原三五明月,秃山,梯田,耕牛,晚归人群的“剪影”*景物:*人物:晚归的种田人。*画面表现了什么?劳动者辛勤劳作的欢乐。高原归耕19画面解析黄土高原上,蓝天、明月、黑魆魆的山、丛密挺立的谷子构成了背景,掮犁牵牛的种地人,也许还跟着小孩,姗姗而下,成就了一幅剪影,伴随而来的是“粗朴的短歌”“愉快的旋律”。画面反映的是黄土高原(可看作是解放区的代名词)人民的辛勤劳作和他们的欢愉心情。20延河夕照21这时候,太阳已经下山,夕阳的余辉幻成了满天的彩霞,河水喧哗的更响了,跌在石上的便喷出了雪白的泡沫22思考:这幅画面表现的是什么时间、地点,有什么景物、人物?体现了什么精神境界?山地傍晚,夕阳、晚霞、干坼的黄土、汤汤的急流,一队知识青年“生产”归来,琅琅的笑语、雄壮的歌声弥漫着生命的活力,显示了他们充实的内心世界。着重写了搞文艺的师生朝气蓬勃的劳动生活及他们的欢乐,饱含激情赞美了知识分子的崇高革命理想和革命斗争精神。环境优美,色调鲜明,烘托着人物组成生机勃勃的画面*时间:傍晚。*地点:沿河的山坳里。*景物:河水汤汤,熊熊野火,满天彩霞,有“静穆的自然和祢满着生命力得人”“织成了美妙的图画”*人物:生产归来得搞文艺的师生。知识分子劳动后的生活和充实的精神世界。*画面表现了什么?延河夕照24画面解析还是在黄土高原,彩霞满天,河水汤汤,一队知识青年“生产”归来。这些来自各地、从事各种文艺工作的青年,而今在生产劳动中“一律都被锄锹的木柄磨起了老茧了”,琅琅的笑语、雄壮的歌声弥满着生命的活力,显示了他们充实的精神世界。它和第二幅画写的都是“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归纳两幅画写延安儿女的劳动生活,说明充满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尤其伟大寂寞的茺山,原始的石洞,四面没有一般所谓的生动鲜艳。然而,你忽然抬头看见高高的山壁上有几个天然的石洞,一对人儿促膝而坐,头凑在一起,摊开着一本札记簿27这幅画面表现的是什么时间、地点,有什么景物、人物?石洞里的“一对”和公园里的一对有什么不同?衣着不同,地点不同,精神面貌不同的两对青年。一对城市青年谈情说爱生活平庸,延安一对清楚明白生活意义。28*石洞雨景*·时间:下雨天。地点:山壁上的石洞。·景物:沉闷雨天,寂寞荒山,原始石洞,两人促膝谈心,怡然自得。·人物:一对在石洞里读书得青年。·画面表现了什么?青年男女丰富的精神生活和崇高理想。29画面解析“沉闷的雨天,寂寞的荒山,原始的石洞”,在并不生动鲜艳的底色上,忽然可见一对青年男女在山壁石洞中促膝而坐,正在学习讨论,于是大自然顿时生色。作者用某些人平庸的爱情生活与之相对照,突出这些知识青年丰富的精神生活:他们之间也有友谊和爱情,而友谊和爱情的基础便是高尚的生活理想。30几棵桃树,一杯清茶,三个一群,五个一伙,他们有坐的,有蹲的,像是在争论着一个哲学上的问题,时时哗然大笑。这简陋的绿阴,便因此而可爱,便因此而出名31桃园小憩32桃林有什么自然景观?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这幅图画??桃林小息桃林茶社桃树、半盘石磨、断碎旧阶、现成的石块人类高贵的精神填补了自然的贫乏桃树、半盘石磨、断碎旧阶、现成的石块、荠麦大麻(极为平常,无从构成美景,但作者要我们“从另一方面去看”,用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去领略。作者是这里的风景是留恋的,带着深的感情,因为人类精神的高贵,足以弥补自然界的贫乏),休憩的青年或谈天、或讨论、或聚会、怡然自乐,各得其所,构成了一幅恬然又生气勃勃的茶社图,从而赞美了解放区人民的高尚情趣。画面解析画面上活动着更多的人,更多的具有崇高精神境界的人。一片绿荫,半盘石磨,断碑旧阶,加上荞麦大麻,这些东西随处可遇,也实在算不上什么风景,然而在这里休憩的青年却使这块地方有一种特别的氛围。他们或谈天,或讨论,或学习,或聚会,恬然自适,各得其所。劳动、工作之余的稍事休息,正是为了以更饱满的精神投入新的战斗。四、五两幅画旨在表明人类高贵精神的辐射能够填补自然界的贫乏,较前面两幅画,意义又深了一层。34归纳第四、五幅画写延安青年的学习与休息,表现高贵的精神填补了自然界的贫乏。五月的北国。清晨,窗纸微微透白,万籁俱静,嘹亮的喇叭声,破空而来。晨风吹着喇叭的红绸子,只这是动的,战士枪尖的刺刀闪着寒光,在粉红的霞色中,只这是刚性的36北国晨号37画面解析这幅图画展现北国清晨山峰上两个战士的雄姿,高度赞扬他们是民族精神的化身,是伟大中最伟大者。粉红的朝霞+荷枪的战士→真正的风景38画面解析由嘹亮的剌叭声带出画面,塑造了一名小号兵和一位哨兵的形象,他们沐浴在霞光之中,屹立在山峰之上,英姿飒爽,严肃、坚决、勇敢,凛然不可侵犯。这两名战士是民族精神的化身。作者认为画面上这些站在民族解放斗争第一线的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乃是“伟大中之最伟大者”。39归纳总结•六幅画中,第一幅泛指人类的活动,其余各幅描写的地点都是解放区,描写的对象是解放区的人民和战士,不仅写他们的生产劳动、武装斗争,而且还写他们崇高的精神世界。可见作者名义上是谈风景,实际上是写人,而写人当中又突出解放区军民,尤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力量,含蓄地说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的身上寄托着我们民族解放的希望。归纳总结•本文的议论六幅画面分四个层次,第一层是第一幅画面,说明有了人的活动自然就增色了,第二层是第二、三幅画面,一是延安的农民,他们愉快的劳动、二是知识分子,在生产劳动中生活和人生的意义,表明了充满崇高精神的人类的伟大。第三层是第四、五幅画面,在贫瘠的环境中,人对自己思想境界的改造,在荒山石洞里读书,在桃林“茶社”探讨人生。第四层是第六幅画面使文章的思想感情达到高潮,赞美保卫延安的战士,而前面所写的一切安宁的生活,都是因为有他们的保卫,进而完成对崇高的民族精神的赞美,议论的句子在文中起了画龙点睛,层层递进,并且像一根红线把六幅画面串在一起,连在一体。讨论题本文充分发挥了散文艺术自由活泼,不受约束的特点,展示了多种风景的片断。时而是猩猩峡外的沙漠风光,时而是黄土高原上的朴实画面,时而是雨天的荒山,时而是烈日照射下的桃林等等。这些画面是否是孤立的,散乱的,为什么?42答案:1.本文中六幅画紧紧扣隹一个中心,即对延安和延安军民的怀念和赞美,因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六幅画而面,除头一幅展现了新疆的沙漠风光之外,其余五幅都写了延安风光,并非天南海北,漫无边际。(2).六幅画面,都不着眼于表现延安的自然风光,而是全力讴歌主宰自然的人,这便成了贯穿作品始终的主旋律。2.本文中有五处议论,它们乃是点明题旨之笔,又是联结全文的纽带,把六幅画面串联成一个跌宕多姿的整体小结:本文是写延安军民的精神风貌,赞美他们崇高的思想境界的,六幅画中有五幅是写延安的,那么,第一个画面为什么写塞外沙漠,作者为何从这里入手?1.它形象地告诉人们,无论多么荒凉,贫瘠的地方,只要有人的活动,面貌就大为改观,这就更突出了人主宰自然的伟力。2.这样写有一定的掩护作用,便于发表44主题思想:本文借赞美自然风光,热情赞扬了解放区军民顽强的战斗意志和高尚情操,抒发了自己热爱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的深情。写作特点:1.构思巧妙,结构严谨。2.夹叙夹议,情景交融。3.语言生动,绘形绘色45完成200字左右的想象作文。..要求:①想象要合情合理。要根据最后一幅画面展开想象,人物必须写战士,自然景观必须是当时延安的景物,如朝霞笼住的山峰,也可以是风雨交加的山峰,甚至是洪水泛滥的延河边。②想象离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