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教学与课程思政的融合理念探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CreativeEducationStudies创新教育研究,2020,8(3),287-291PublishedOnlineJune2020inHans.://doi.org/10.12677/ces.2020.83045文章引用:张榕坤.中国哲学教学与课程思政的融合理念探析[J].创新教育研究,2020,8(3):287-291.DOI:10.12677/ces.2020.83045TheAnalysisontheIntegrationIdealinTeachingChinesePhilosophywithMoralEducationRongkunZhangHujiangCollege,UniversityofShanghaiforScienceandTechnology,ShanghaiReceived:May14th,2020;accepted:May29th,2020;published:Jun.5th,2020AbstractTraditionally,theeducatorsattempttodemonstratethecontentrelatedto“truth”,“goodness”and“beauty”inordertoachievethegoalofcivilizationandedificationintheprocessofteachingChi-nesephilosophy.However,thethreeingredientscanalsoserveastheidealandmethodthatedu-catorsaresupposedtouse,i.e.theeducatorsshouldestablishasincereheartandaimatdeliveringgoodvaluesbymeansofteachingmethodsfullofbeauty.OnlyinthiswaycanstudentsidentifywiththethoughtsinChinesephilosophyandhavetheimpulsetoputintopractice.KeywordsChinesePhilosophy,MoralEducation,Truth,Goodness,Beauty中国哲学教学与课程思政的融合理念探析张榕坤上海理工大学沪江学院,上海收稿日期:2020年5月14日;录用日期:2020年5月29日;发布日期:2020年6月5日摘要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哲学教学素来以彰显圣贤之道的“真”、“善”、“美”三大元素为课程内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但是,教师若想达成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亦可将“真”、“善”、“美”作为一种自觉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即,确立“真诚”的传道立人之心,辅以富有“美感”的表达方式,张榕坤DOI:10.12677/ces.2020.83045288创新教育研究落脚于“至善”的价值引导。只有如此,才能促成学生对中国哲学思想的深切认同,激发学生学以致用,在现实生活中切实践行中国哲学家的智慧。关键词中国哲学,课程思政,真,善,美Copyright©2020byauthor(s)andHansPublishersInc.ThisworkislicensedundertheCreativeCommonsAttributionInternationalLicense(CCBY4.0).以“真”为根基《庄子·渔父》云:“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教师只有本着精诚至真的育人初心,发掘中国哲学中的圣贤之道,才能以金石为开的力量,使学生对先哲孜孜以求的生命境界产生强有力的共鸣。就中国哲学而言,不管是儒家人文化成的责任担当,还是道家法于自然的心游万仞,以至佛家体证到世事无常之后的明心见性,都是古圣先贤以其真实的生命践履淬炼而出的大情怀与大格局,教师只有深切体认并怀抱弘道立人的真诚信念与使命,才能使学生切实体会圣贤之道及古圣先贤对理想人格的不息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1];“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2]。总书记指出的“人格魅力”与“责任使命”都在强调,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有真诚的育人动机,而不能以功利性的追逐作为驱策力。对于课程思政教育而言,这一理念体现得尤为明显。课程思政教育不同于一般知识教育的特点是,它意在影响学生的情感、价值观、认知模式和行为习惯等,在于与他们心灵的沟通,在于与他们生活经验和现实境遇的契合[3]。而在中国哲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若想以古代圣贤之道影响学生的情感、价值观、认知模式和行为习惯,需要以“真情”、“真心”、“真意”体贴学生的生命处境与心灵境况,感同身受地体知其存在处境,只有如此,才能产生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自然成效。反之,如果教师自身无真情实感,将中国哲学作为纯粹的研究对象,那么,在其授课过程中,也会呈现为僵化且生硬的知识灌输,无法达成立德树人的目标。另外,基于精诚至真的育人信念来进行中国哲学教学与思政教育的互融,也对教师发出了追求真理、传播真理的内在要求。哲学本以探寻真理为使命,中国哲学的特色则决定了真理并非有关外在客观世界的真相,而关乎人生的真理、价值的真理。当教师能以人生与价值的真理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引,一方面契合中国哲学学科本身的终极关怀,使古代圣贤之道得以真正弘扬;另一方面也与思政教育的宗旨若合符节。除此以外,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只有结合真实的生命体验与现实案例对艰深晦涩的哲学思想进行解读,才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当教师能以具有普遍性的体验与经验启发学生,才能使他们真切地理解古圣先贤的生命智慧,并将之融入自己的成长历程与现实实践中。因此,以生命体验之“真”与现实经验之“真”来实现人文教化,也是在中国哲学教学过程中与课程思政融合的重要路径。OpenAccess张榕坤DOI:10.12677/ces.2020.83045289创新教育研究2.以“美”为方式《论语·泰伯》篇有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诗、礼、乐都是现代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蔡元培先生概括美育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情感为目的。”由此可见,“美”是实现育人目的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虽然在教育方法和途径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二者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都是通过一定的教育载体实现人的心灵美化、思想顿悟[4]。首先,语言作为传递思想的载体与媒介,是影响教学成效的重要因素。美的语言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在讲授中国哲学相关课程时,应当善用美文学的语言进行教学。例如,教师可以引用文学典据、古代诗词,以加强措辞的美感,使语言富有感染力。在与课程思政的融合过程中尤应如此。只有如此,才能使千年前的思想鲜活起来,如同有生命力的源头活水,使学生感同身受地体知蕴含其中的温度、情感与哲思,从而在自心根柢处获得一种坚定的价值认同。其次,应善于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营造美的教学氛围,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创造学生喜闻乐见且具有美感享受的教学情境。例如,在课件设计方面,可以适时地插入音乐、动画等增强课堂美感。而在讲授中国哲学相关课程时,可以有选择性地播放中国传统文化及高雅艺术等相关视频影像,以丰富课程内容,使学生在美的浸润中获得崇高的生命体验,由此做到与课程思政的巧妙融合。最后,教师尤应注意挖掘民族文化的内涵之美。儒家的仁义忠信之美,道家的自由追寻之美,以及佛教的悲悯情怀之美,都洋溢着动人的感化力量,可以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的世界观与人生观,从而涤净心灵,建立美的价值确信,而这也是中国梦的最初源泉、课程思政的最终关怀。另外,在与课程思政融合的过程中,我们要尤其注意“中国话语建构”的重要性。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形成反映中国学术研究前沿的核心话语观至关重要,从而体现出“中国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自信”,他说:“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5]。而这一“自信”之美所呈现出的精神气魄与思想信念,则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中国哲学相关课程的思政教育。另一方面,课程思政教育不应排斥与世界理论学界的对话。将国际学术语境中的创新理念、创新思维及创新观点引入中国哲学学科话语体系的建构中,从而展现出新的时代精神之美,是在中国哲学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不可或缺的一环。3.以“善”为旨归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6];《礼记·大学》中也提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概而言之,大学教师应始终以培养“至善”的人格为落脚点。《大学》中有一段对“至善”的解释:“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其中,仁,敬,孝,慈,信都是历久弥新的道德价值,它们都需要在现实的伦理关系之中被实践出来,这是中国哲学思政教育的题中之义。换句话说,讲授中国哲学相关课程,应自觉地将课程思政中“立德树人”的目标作为自己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而若从广义上理解“善”的概念,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开篇有言:“每种技艺与研究,同样地,人的每种实践与选择,都以每种善为目的”[7]。又解释道,最高的善即幸福,就是生存得好或是做得好,他将世间诸善概括为外在诸善、躯体诸善、灵魂诸善,而灵魂之善则是最根本的善,也就是至善。就此而言,中国哲学史中各家各派实质上都以“至善”为其学问的终极追求:儒家以成圣成贤为至善,道家以自由独立的真人境界为至善,佛教则以无执无碍的涅槃化境为至善,它们以其不同的方式张榕坤DOI:10.12677/ces.2020.83045290创新教育研究与立场,教化人心,启发人保有“善”的存在方式。因此,讲授中国哲学,必须牢牢把握各家各派乃是以“至善”的生存方式作为其学问旨归,而不能仅仅进行纯粹理论知识的灌输。把握好这一大的航向,才能做到中国哲学教学与课程思政有机而自然的融合。具体而言,开设中国哲学类课程时,教师应注意结合现实灵活审慎地启发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领会、践行“至善”的根本精神。例如,此次新冠疫情的爆发或与野生动物交易有直接关系,教师可由此提拈出千古以来中国哲学家对天地自然的深切关怀与深刻思考,并讲解“万物一体”的思想,指出天地万物本来是一体的,作为万物之一的人,不能以人类中心主义的态度肆意对待自然生命,而应涵养仁心,并充实推扩之。在此基础上,再提出对学生修身立德的期许:以“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天地情怀不断涵养生命,最终臻至“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大同境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古代思想家虽然都以至善为终极追寻,但由于对“至善”的解释不同,因此导致其学说体系不同,工夫路径不同。而中国哲学教育工作者必须有意识地澄清每一思想系统的内在局限以及长期以来的误读。比如,庄子哲学通常被解读为一种追求精神逍遥的生命之学,然而,这其实并未穷尽庄子思想的多重意蕴、文化省思、社会关切及丰富的义理内涵。因此,教师应注意挖掘其中与主流文化价值观契合的因素,对庄子思想进行合理解读,同时做到与时俱进,使庄子哲学积极而稳健地走向人间世,使庄子哲学中本真自然、健全蓬勃的至善之道真正体现出来。而这是与课程思政融合的一个关键点。更为具体地来说,可将庄子如何面对“人处理与世界、他人及自身的关系,成就天地人我的大和谐”作为思政要点,具体归纳如下:1)人与自身:涵养本真自然、健全蓬勃的生命精神。2)人与他人:抉发其感同身受又全体包容、遍润感通又慈柔悲悯的道德情感,彰明其因势利导、因机点化的人文化成精神。3)人与世界:体认道家式的知识分子品格与独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