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际传播的研究综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关于人际传播的研究综述【摘要】:人际传播作为传播类型研究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可以说在传播学史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自20世纪以来被专家学者们广泛应用于各自学科的研究中,甚至将其作为学科与学科间思想交流的纽带。人际传播作为人类最本能最直接的社会互动方式,满足了人们生存与发展的信息需求,成为个人社会化的基本条件。随着肢体交流到语言交流到文字交流,再到现如今以网络为依托的信息交流,人际传播在各个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性。本文通过查找具有代表性的文献和知识点,梳理出一条关于人际传播研究的发展脉络,介绍国外人际传播研究的理论积淀以及国内对于人际传播的研究现状,通过对比研究方向,对未来中国关于人际传播的研究提出几点建议。【关键词】:人际传播发展脉络研究综述人际传播最直观的解释是指作为行为主体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作为一门学科,它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至今不过几十年的时间,但是关于人际传播的研究却源远流长。人是生活在传播世界中的,人的一生都摆脱不了传播关系,人类的交流问题一直都是人类社会存在的重要方面。在后工业社会,人际关系成为生活世界的主要矛盾,研究人际传播,对于理解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困境,更好的实现与他人和谐相处,有重要的启示。人际传播有着许多学科的背景,所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是十分丰富的。本文先对人际传播逐渐理论化、体系化的过程进行梳理,再列举一些代表性国内学者的研究现状,对人际传播的研究进行一个简单的综述。一、国外对于人际传播问题研究的理论积淀纵观人际传播的发展演进,我们可以发现人际传播是朝着人性化的方向发展的。正如传播学者A·哈特对传播媒介的分类一样:首先,人类经历了语言、肢体等面对面传播的“示现的媒介系统”。其次,传播者需要借助媒介进行交流,诸如文字等“再现的媒介系统”。最后,人类正在经历着“机器媒介系统”,像电影、电话等传受双方都需要借助的媒介系统。人际传播的发展也遵循着这样一种规律。人际传播的知识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谈论修辞或作为参与市民生活技巧的公共传播,例如:古希腊哲学先师苏格拉底就提出了关于人际对话的精神助产术;柏拉图提出了最理想的人际关系—“友谊”与“爱情”。人际传播在人文主义的指引下开始向社会学和心理学等方向扩展,表现形式包括许多种类的互动,包括小组讨论,家庭传播,社会传播等,而人际传播也迎来了发展的重要阶段。提到人际传播与社会学的渊源,首先要提到的是芝加哥学派。社会学家齐美尔曾经提出在社会分化后的现代生活方式导致了整个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改变的思想,芝加哥学派深受该思想影响,对人际传播在形式和内容等方面发生的诸变化,做了深入分析,提出了符号互动理论体系。20年代正值美国社会都市化运动愈演愈烈,库利、米德、布鲁默等学者把人际传播看作是一切社会实体产生的创造性力量。库利在《人类本性和社会秩序》中提出了“镜中我”的概念,认为与他人交流是反射自己的一面镜子,“镜中我”的成立意味着人不得不受到他人的影响,最终人际互动连结形成社会。米德在《心灵·自我与社会》中把符号作为人际交流的中介,社会可以通过符号互动实现无障碍交流(由于忽略了人的本质,这种乌托邦式的社会交流不可能实现)。布鲁默在《符号互动论:观点与方法》将符号互动理论名词化,坚持认为“人类社会应该被看作是由行动着的人构成的,社会生活应该被看作是由人们的行动构成的,人类的交往就是理解与定义的过程”。尽管人际传播的现代知识起源可以追溯到芝加哥学派,以及当时在一些院校的英语系开设的公共演讲课程,但人际传播的理论化和体系化并非源于公共演说与大众传播,而是由美国社会的变迁、精神病学对人际困扰的兴趣等特殊语境下催生的。20世纪40年代,人际传播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向继续发展,一个是建立有意义的关系,将人际传播当作自我理解与他人了解的关系枢纽,如内特森和帕洛阿尔托小组的关系传播理论,将人际传播信息层分为“内容信息”和“关系信息”,“内容信息”揭示传播内容,“关系信息”则揭示传播者之间的关系,而“关系信息”更能影响人际传播的传播效果。另一个是人际传播的主要价值在于说服和改变他人的态度,通过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的努力,人际传播最终被纳入到大众传播的研究之中。著名的哥伦比亚大学社会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在影响选民的投票决定方面,人际接触的影响似乎不仅比大众媒介更经常,而且更有效。以霍夫兰为代表的耶鲁学派关于信源可信度、诉诸恐惧的传播等方面的研究,发现说服通常是通过人际传播渠道而进行的,大众传播经常依赖人际传播进行延伸。直到今天,说服实验主要被看作是一种人际传播研究。20世纪60年代,人际传播的研究以实用为主并在理论体系上逐渐成形。到了70年代初期,美国西北大学传播系教授迈克尔·罗洛夫开始对人际传播理论进行整合,在《说服劝导:理论及新的研究方向》、《社会认知与传播学》、《人际传播—社会交换论》等书中,对人际传播学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进行了全面把握。这些理论为人际传播理论的系统化、学科化做出了突出贡献,并为后来的、新技术传播环境中的人际传播研究进行基础性的准备工作。人际传播走上学科化道路并迅速成为传播学理论发展的主线之一。越来越多的学校提供了人际传播课程,演讲传播协会、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国家传播协会等组织都把人际传播作为主要研究项目并成为最有活力的理论领域和学科领域。80年代,许多研究人员在贝特森和帕洛阿尔托学派取得的成果上开展研究,提出了把人际传播的关系类型进行编码和分类的研究方法。另外,美国传播学者卡纳普和米勒等人从1985年开始,约每隔10年时间(1985、1994、2002)出版一册《人际传播手册》,详细记录该学科的发展与变迁。从90年代至今,整个人类社会生活发生了极大变迁—全球化趋势明显,人类生活地域特征逐渐消失,人际冲突变得普遍而激烈,网络和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人际互动的频率和性质,文化、种族、性别的冲突使际关系更加复杂,人际传播研究加强了对各种类型的人际关系的解决办法。自此,人际传播的发展脉络大致梳理出来了,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关于人际传播的研究仍将继续。二、国内对于人际传播问题的研究现状随着人际传播工具的多样化发展,我国学者对传播学的研究己由过去的重大众传播轻人际传播,发展到重视人际传播的研究。在现有研究成果中,鲜有专门研究人际传播的论著。在我国,人际传播研究多集中于传播学研究论著中。较完整的有王怡红《人与人的相遇—人际传播论》;薛可、余明阳《人际传播学》等论著。其中,一些学者从特定角度对人际传播进行阐述,包括以郑全全、俞国良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为代表的人际传播的心理研究,以郑永廷的《人际关系学》为代表的人际关系研究。随着网络在人际传播中的广泛应用,更多的专著设有对人际传播未来发展方向研究的章节,较为突出的是网络人际传播研究。彭兰的《网络传播学》在网络传播的基本形态中设有网络人际传播章节,对网络人际传播的方式、特点、影响等作了介绍。李凌凌《网络传播理论与实务》中第四章节提出网络人际传播“局部的人格互动”、“交往的理想化”等观点。薛可、余明阳《人际传播学》提出人际传播的未来发展趋势为网络人际传播,分析得出网络人际传播具有多元化、表面化、开放化等特点。笔者通过中国知网的“人际传播”关键字检索,发现国内学者对于人际传播的研究多集中于网络和新媒体方面的人际传播中,比如:赵高辉的《匿名、互动与身份认同》对文献进行了梳理,指出网络人际传播的研究重点在于网络匿名性与虚拟性、对话互动与符号研究、身份认同研究三个方面。茅丽娜《从传统人际传播角度观瞻CMC人际传播》作为我国较早研究网络人际传播的文献,提出了传播基础、传播动机、传播性质、传播手段、影响因素等内容,为学者研究人际传播走向提供了研究范式。文中指出,“CMC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交往空间和交际范围,加快了人类全球化进程”。彭兰的《网络中的人际传播》对网络人际传播的工具进行了总结,提出个人、新闻传播应与网络人际传播相结合,促使人的全面社会化以适应社会需求。彭涛的《3G技术应用对人际传播的影响研究》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探讨技术对人际传播的影响,侧重阐述移动终端手机等媒体对人际传播认知过程和行动过程的影响,探讨了3G手机使人际传播回归部落化。石蓉蓉的《虚拟世界中的真实交流》沿着既有的研究脉络,针对中国网民的使用特点,提出了网络人际传播与现实人际传播的区别,并对交流的虚拟性做了界定。《网络人际传播与传播的部落化回归》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实证了麦克卢汉的人类传播“部落化一非部落化一重新部落化”观点。最近几年新媒体的兴起使国内学者对人际传播的研究有了新的看法,项国雄、黄晓慧、张芬芳的《新媒体与人际传播》从新媒体的角度出发,考察了人际传播的走向,指出人际传播具有迅速反馈、立体人际对话等特点。胡春阳、周劲《经由微信的人际传播研究》以微信平台上的传播者行为为样本,分析了微信中的传播者及其人际关系类型,剖析了经由微信的人际传播行为、亲密关系的维持,揭示了和陌生人交友现象以及微信朋友圈中的人际传播与关系发展模式。郑宇钧、林琳的《当校园SNS照进现实—校内网的人际传播模式探讨》以校内网注册用户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高校的校内网用户网络调查搜集的多项数据,分析校园SNS(如:人人网、开心网)的传播特征,参照使用与满足理论等,探讨在实名制规则下校园SNS的人际传播与受者需求。赵高辉的《圈子、想象与语境消解:微博人际传播探析》则是通过微博为平台,将微博交往的人际传播归结为一种想象互动,且这种微博互动增加了人际传播的传播效果。三、结论因为时间有限和文献查阅的不方便,再加上笔者本身能力不足,笔者未能查阅到更多关于人际传播的文献资料,就查找到的文献综合来讲,人际传播的研究经历了由普通的定义到学科化的过程,西方学者在这一方面可谓是功不可没,而国内学者尚未对人际传播研究进行足够的重视,大多都是对西方学者的观点进行梳理总结,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网络和新媒体的发展,大部分学者还是顺应这个潮流多将人际传播的研究定点在网络人际传播,只是稍微缺少用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而且新媒体背景下的人际传播研究,缺少网络人际传播与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的交融性研究,显得不够和谐。另外多数学者将即时通讯工具。比如:微信微博等作为研究对象,缺少对现代人际传播通讯工具的整体研究和把握。所以,我们需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多集中探讨人际传播在新媒体背景下的大发展或变化。在社会信息的数量和速度极大增长,各种媒介形态交织构成的新媒介环境之下,人际传播居于何种位置,发挥怎样的作用;或是在一些突发事件和重大事件中,公共信息是如何通过人际传播得到传递和反馈等,这应该是学者们未来重点研究的问题。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