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感器网络原理及应用第4章-定位技术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4章定位技术第4章定位技术4.1定位技术简介4.2基于距离的定位4.3与距离无关的定位算法第4章定位技术4.1定位技术简介4.1.1定位技术的概念、常见算法和分类1.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技术概念在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技术中,根据节点是否已知自身的位置,把传感器节点分为信标节点(beaconnode)和未知节点(unknownnode)。信标节点在网络节点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可以通过携带GPS定位设备等手段获得自身的精确位置。信标节点是未知节点定位的参考点。除了信标节点以外,其他传感器节点就是未知节点,它们通过信标节点的位置信息第4章定位技术来确定自身位置。在如图4-1所示的传感网络中,M代表信标节点,S代表未知节点。S节点通过与邻近M节点或已经得到位置信息的S节点之间的通信,根据一定的定位算法计算出自身的位置。第4章定位技术图4-1传感器网络中信标节点和未知节点第4章定位技术2.节点位置计算的常见方法传感器节点定位过程中,未知节点在获得对于邻近信标节点的距离,或者获得邻近的信标节点与未知节点之间的相对角度后,通常使用下列方法计算自己的位置。第4章定位技术1)三边测量定位法(trilateration)三边测量定位法是一种常见的目标定位方法,其理论依据是在二维空间中,当一个节点获得三个或者三个以上参考节点的距离时,就可以确定该节点的坐标。三边测量技术建立在几何学的基础上,它用多个点与目标之间的距离来计算目标的坐标位置。如图4-2所示,在二维空间中,最少需要得到三个参考点的距离才能唯一地确定一点的坐标。假设目标节点的坐标为(x,y),三个信标节点A、B、C的坐标分别为(x1,y1)、(x2,y2)、(x3,y3),以及它们到未知目标节点的距离分别为ρ1、ρ2、ρ3,则根据二维空间距离计算公式,可以建立如下方程组:第4章定位技术图4-2三边测量定位法第4章定位技术由公式(4-1)即可解出节点D的坐标(x,y):232332222221211)()()()()()(yyxxyyxxyyxx(4-1)222323222322212333212321132323131)(2)(2)(2)(2yyxxyyxxyyxxyyxxyx第4章定位技术2)三角测量法(triangulation)三角测量法的原理如图4-3所示,已知A、B、C三个节点的坐标分别为(x1,y1)、(x2,y2)、(x3,y3),节点D到A、B、C的角度分别为∠ADB、∠ADC、∠BDC、假设节点D的坐标为(x,y)。对于节点A、C和∠ADC,确定圆心为O1(xO1,yO1)、半径为r1的圆,,则cos22)()()()()()(212123123112212211211211rryyxxryyxxryyxxOOOO(4-2)第4章定位技术图4-3三角测量法原理图第4章定位技术由公式(4-2)能够确定圆心O1的坐标和半径r1。同理对A、B、∠ADB和B、C、∠BDC,也能够确定相应的圆心O2(xO2,yO2)、O3(xO3,yO3),半径r2、r3。最后利用三边测量法,由O1、O2、O3确定D节点的坐标(x,y)。第4章定位技术3)极大似然估计法(maximumlikelihoodestimation)如图4-4所示,已知获得信标节点1、2、3…n的坐标分别为(x1,y1)、(x2,y2)、(x3,y3)…(xn,yn),它们到待定位节点D的距离分别为ρ1,ρ2,ρ3…ρn,假设D的坐标为(x,y),则存在公式:222222221212121)()()()()()(nnnρyyxxρyyxxρyyxx(4-3)第4章定位技术图4-4极大似然估计法第4章定位技术公式(4-3)可表示为线性方程式AX = b,其中)(2)(2)(2)(2)(2)(2112211nnnnnnnnyyxxyyxxyyxxA212221221222222222212221221nnnnnnnnnnnnρρyyxxρρyyxxρρyyxxbyxX使用标准的最小均方差估计方法可以得到节点D的坐标为bAAAXT1T)(第4章定位技术4.1.2定位算法分类在传感器网络中,根据定位过程中是否测量实际节点间的距离,把定位算法分为基于距离的(range-based)定位算法和与距离无关的(range-free)定位算法,前者需要测量相邻节点间的绝对距离或方位,并利用节点间的实际距离来计算未知节点的位置;后者无需测量节点间的绝对距离或方位,而是利用节点间估计的距离计算节点位置。第4章定位技术4.2基于距离的定位基于距离的定位机制(range-based)是通过测量相邻节点间的实际距离或方位进行定位的。具体过程通常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测距阶段,首先测量未知节点到邻居节点的距离或角度,然后进一步计算到邻近信标节点的距离或方位,在计算到邻近信标节点的距离时,可以计算未知节点到信标节点的直线距离,也可以用二者之间的跳断距离作为直线距离的近似;第二个阶段是定位阶段,计算出未知节点到达三个或三个以上信标节点的距离或角度后,利用三边测量法、三角测量法或极大似然估计法计算未知节点的坐标;第三个阶段是修正阶段,对求得的节点的坐标进行求精,提高定位精度,减少误差。第4章定位技术基于距离的定位算法通过获取电波信号的参数,如接收信号强度(RSSI)、信号传输时间(TOA)、信号到达时间差(TDOA)、信号到达角度(AOA)等,再通过合适的定位算法来计算节点或目标的位置。4.2.1基于TOA的定位在TOA方法中,主要利用信号传输所消耗的时间预测节点和参考点之间的距离。系统通常使用慢速信号(如超声波)测量信号到达的时间,原理如图4-5所示。超声信号从发送节点传递到接收节点,而后接收节点再发送另一个信号给发送节点作为响应。通过双方的“握手”,发送节点即能从节点的周期延迟中推断出距离为第4章定位技术式中,V代表超声波信号的传递速度。这种测量方法的误差主要来自信号的处理时间(如计算延迟以及在接收端的位置延迟T2 - T1)。基于TOA的定位精度高,但要求节点间保持精确的时间同步,因此对传感器的硬件和功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2))()((1203VTTTT第4章定位技术图4-5TOA测量原理图第4章定位技术4.2.2基于TDOA的定位TDOA测距技术被广泛应用在WSN定位方案中。一般是在节点上安装超声波收发器和RF收发器。测距时,在发射端两种收发器同时发射信号,利用声波与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的巨大差异,在接收端通过记录两种不同信号到达时间的差异,基于已知信号传播速度,则可以直接把时间转化为距离。该技术的测距精度较RSSI高,可达到厘米级,但受限于超声波传播距离有限和非视距(NLOS)问题对超声波信号的传播影响。第4章定位技术如图4-6所示,发射节点同时发射无线射频信号和超声波信号,接收节点记录两种信号分别到达的时间为T1和T2,已知无线射频信号和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分别为c1和c2,那么两点之间的距离为(T2 - T1) × S,其中S = c1c2/(c1 - c2)。在实际应用中,TDOA的测距方法可以达到较高的精度。第4章定位技术图4-6TDOA定位原理图第4章定位技术4.2.3基于AOA的定位另外一种方法是利用角度估算代替距离估计。估算邻居节点发送信号方向的技术,可通过天线阵列或多个接收器结合来实现。信标节点发出较窄的旋转波束,波束的旋转度数是常数,并且对所有节点都是已知的。于是节点可以测量每个波束的到达时间,并计算两个依次到达信号的时间差。如图4-7所示,接收节点通过麦克风列阵,通知发射节点信号的到达方向。下面以每个节点配有两个接收机为例,简单阐述AOA测定方位角和定位的实现过程。第4章定位技术图4-7AOA定位图第4章定位技术1.相邻节点之间方位角的测定如图4-8所示,节点A的两个接收机R1、R2间的距离是L,接收机连线中点的位置代表节点A的位置。将两个接收机连线的中垂线作为节点A的轴线,该轴线作为确定邻居节点方位角度的基准线。在图4-9中,节点A、B、C互为邻居节点,节点A的轴线方向为节点A处箭头所示方向,节点B相对于节点A的方位角是,节点C相对于节点A的方位角是。在图4-9中,节点A的两个接收机收到节点B的信号后,利用TOA技术测量出R1、R2到节点B的距离x1,x2,再根据几何关系,计算节点B到节点A的方位角,它对应图4-8中的方位角,实际中利用天线阵列可获得精确的角度信息。同样再获得方位角,最后得到。第4章定位技术图4-8节点结构图第4章定位技术图4-9方位角图第4章定位技术2.相对信标节点的方位角测量在图4-10中,L节点是信标节点,A、B、C节点互为邻居。计算出A、B、C三点之间的相对方位信息。假定已经测得信标节点L、节点B和节点C之间的方位信息,只需要确定信标节点L相对于节点A的方位即可。第4章定位技术图4-10方位角测量第4章定位技术3.利用方位信息计算节点的位置如图4-11所示,节点D是未知节点,在节点D计算出n(n≥3)个信标节点相对于自己的方位角度后,从个信标节点中任选三个信标节点A、B、C。的值是信标节点A和B相对于节点D的方位角度之差,同理可计算出和的角度值,这样就确定了信标节点A、B、C和节点D之间的角度。第4章定位技术当信标节点数目n为3时,利用三角测量算法直接计算节点D坐标。当信标节点数目大于3时,将三角测量算法转化为极大似然算法来提高定位精度,如图4-12所示,对于节点A、B、D,能够确定以点O为圆心,以OB或OA为半径的圆,圆上的所有点都满足的关系,将点O作为新的信标节点,OD长度就是圆的半径。因此,从n个信标节点中任选两个节点,可以将问题转化为有个信标节点的极大似然估计算法,从而确定D点坐标。AOA定位不仅能够确定节点的坐标,还能提供节点的方位信息。但AOA测距技术易受外界环境影响,且AOA需要额外硬件,在硬件尺寸和功耗上不适用于大规模的传感器网络。2nC第4章定位技术图4-11三角测量法图示第4章定位技术图4-12三角测量法转化为三边测量法第4章定位技术4.2.4基于RSSI的定位RSSI随着通信距离的变化而变化,通常是节点间距离越远,RSSI值相对越低。一般来说,利用RSSI来估计节点之间的距离需要使用的方法是:已知发射节点的发射功率,在接收节点处测量接收功率;计算无线电波的传播损耗,再使用理论或经验的无线电波传播模型将传播损耗转化为距离。常用的无线信号传播模型为其中,Pr,dB(d)是以d0为参考点的信号的接收功率;η是路径衰减常数;Xδ,dB是以δ2为方差的正态分布,为了说明障碍物的影响。dB,00dB,dB,lg10)()(XddηdPdPrr(4-4)第4章定位技术公式(4-4)是无线信号较常使用的传播损耗模型,如果参考点的距离d0和接收功率已知,就可以通过该公式计算出距离d。理论上,如果环境条件已知,路径衰减常数为常量,接收信号强度就可以应用于距离估计。然而,不一致的衰减关系影响了距离估计的质量,这就是RSSI-RF信号测距技术的误差经常为米级的原因。在某些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基于RSSI的测距技术可以达到较好的精度,可以适当地补偿RSSI造成的误差。虽然在实验环境中RSSI表现出良好的特性,但是在现实环境中,温度、障碍物、传播模式等条件往往都是变化的,这使得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困难。第4章定位技术4.3与距离无关的定位算法尽管基于距离的定位能够实现精确定位,但是对无线传感器节点的硬件要求很高,因而使得硬件的成本增加,能耗增高。基于这些原因,人们提出了距离无关的定位技术。距离无关的定位技术无需测量节点间的绝对

1 / 6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