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危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2小组:美国次贷危机组长:吴晓征演讲人:王夕辉孙世晓高岳罗国雄叶菲PPT:王威次贷危机概况王夕辉什么是次贷危机•2006年下半年,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市场问题初露端倪,贷款违约率不断提升,到2007年夏天爆发了次贷危机。严重的是,次贷危机引发市场流动性萎缩,金融机构陷入困境。金融海啸从美国席卷全球,波及实体经济,导致全球经济陷入低迷。什么是次贷危机•次贷是次级按揭贷款,是给信用状况较差,没有收入证明和还款能力证明,其他负债较重的个人的住房按揭贷款。相比于给信用好的人放出的最优利率按揭贷款,次级按揭贷款的利率更高。风险大,收益也大。放出这些贷款的机构,为了资金尽早回笼,于是就把这些贷款打包,发行债券,类似地,次贷的债券利率当然也肯定比优贷的债券利率要高咯。因为回报高,这些债券就得到了很多投资机构,包括投资银行,对冲基金,还有其他基金的青睐。什么是次贷危机•次贷危机:利息上升,导致还款压力增大,很多本来信用不好的用户感觉还款压力大,出现违约的可能,对银行贷款的收回造成影响的危机。危机的四个阶段•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流动性危机•信用危机•偿付危机与系统性危机北岩银行挤兑次贷危机的演化机制孙世晓次贷危机的演化机制123利率下降与房市景气3个月期美元利率0.01.02.03.04.05.06.07.02000年1月7日2000年7月7日2001年1月7日2001年7月7日2002年1月7日2002年7月7日2003年1月7日2003年7月7日2004年1月7日2004年7月7日2005年1月7日2005年7月7日2006年1月7日2006年7月7日2007年1月7日2007年7月7日2008年1月7日2008年7月7日2009年1月7日利率下降与房市景气次级抵押贷款发放量美国次级贷款余额及其占房屋贷款比重SPV:specialpurposevehicleCDO:担保债务权证CDS:信用违约互换签订CDS合同保费5千万保期10年5×10=5亿保险公司或银行B5×100=500亿转卖200亿机构C220亿……投资银行A(资产30亿,杠杆20-30倍)62万亿下面我们通过一个CDS的例子来看机构投资者的获利过程调息与房价下跌利率上调,房价下降违约率上升次贷证券价格缩水下面,我们还是回到之前举的那个例子来看危机从房地产市场到资本市场的传递机构G300亿100个CDS20个违约1000亿+300亿G面临破产A面临破产A1,A2,…..都面临破产雷曼兄弟倒闭危机爆发次贷危机的根源高岳911事件美国经济陷入衰退2001年网络股泡沫破裂深层次原因的主要三个方面•实体经济和金融领域长期失衡通过与房贷相关的金融领域危机的形式爆发出来,其实质是资产价格泡沫破裂释放到金融领域的严重危机。深层次原因的主要三个方面•全球流动性过剩全球经济的失衡、美元贬值、低息政策和金融衍生工具的大量使用则是全球流动性泛滥的主要原因•货币紧缩政策针对房价企高等经济过热表现,美联储连续17次加息,基准利率从1%上调到5.25%。伴随着美国利率的不断提升,政策的累积效应逐步积累沉淀,使得信用等级较差的客户开始出现无法承受贷款负担的状况。为避免坏账进一步增加,贷款机构收紧银根,从而使贷款客户的资金状况更加恶化,被激化的坏账通过证券化链条传导给全球金融市场和投资者,最终引发次贷危机突然大规模爆发。深层次原因的五个次要方面•国际货币体系扭曲以美元为本位的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不仅难以解决全球性的经济失衡问题还会加剧经济的不平衡。•过度消费美国从以收入为基础的储蓄模式向以资产为基础的储蓄模式转型,美国居民的消费需求严重超过居民收入。•委托代理链过长美国资本市场的委托代理关系链太长了,尤其是无限衍生的证券链条会使资金的最初供应者与最终使用者之间的距离太远,从而多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被无限地延伸,这必然使风险监管机构形同虚设,再加上受利益驱使的证券信用评级制度失效,这都会使风险被无限地放大•政策诱导美联储所发行的货币超出实体经济的需要,金融机构的钱太多了,再加上对对冲基金监管不力,最终成为次贷危机的罪魁祸首。肖本华认为,次级债危机从表面上来看是因为金融机构的贷款条件放松和金融创新所造成的,但根本原因是美元本位下美国放纵的国内经济政策,主要是货币政策所造成的。深层次原因的五个次要方面深层次原因的五个次要方面•政策监管不力随着金融创新工具的不断涌现,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行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使已有的分业监管模式失去了效力,这必然增加了整个金融业的系统性风险,因而政府的不力监管就成了危机爆发的主导因素。美国经济增长模式的终结•美国27年来一直信奉以美元扩张、资本市场扩张、双赤字扩张的国民负债增长模式。在过去五年推动美国地产价格上涨的因素既不是社会财富总量扩张、贫富差距拉大、两位数通货膨胀(如俄罗斯),也不是因为大量移民涌入(如新西兰),更不是经济高速增长、人口城市化、土地供给稀缺(如中国),而纯粹是因为金融创新所带来的虚假需求,所以这次危机的爆发对美国的房地产需求无异于釜底抽薪。次贷危机对美国以及世界经济的影响罗国雄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影响•美国次贷危机首先影响到美国经济的发展。受冲击最大的是美国的银行业。从抵押贷款领域到资产证券化领域的损失造成了银行间流动性的崩溃。•美国经济面临通货膨胀、房地产市场萎缩、信贷紧缩等一系列问题。这场危机并没有止步于金融市场,而是通过多个渠道影响到实体经济。美国消费需求降低财富效应刺激了借贷消费,使借贷消费增长占到消费增长的65%,2007年美国家庭债务达到了可支配收入的133%。美国家庭财富缩水,消费必然受到影响,并导致经济增长放缓。次贷危机下的美国的GDP次贷危机下的美国的GDP次贷危机下的美国的GDP次贷危机下的美国失业率•美国失业率也陡然上升,成为美国经济不容乐观的最直接征兆。2007年12月美国的失业率升至5%,为两年来新高;而新增就业人口仅1.8万人,是2003年8月以来的最低水平。美国劳动部公布2008年2月份失业率为4.8%,仍居高不下。历年美国失业率统计图表(月)美国6月份失业率攀升至26年来最高点•今年7月2日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美国非农业部门就业岗位减少46.7万个,失业率从5月份的9.4%升至9.5%,达到近26年来的最高点。如果把放弃寻找新就业岗位或是在做临时工作的失业者计算在内,美国6月份失业率将高达16.5%,为1994年以来的最高点。自美国经济2007年12月陷入衰退以来,美国就业岗位已总计减少650万个。•美国8月份失业率升至1983年6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达到9.7%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影响•表面上看,由次贷危机引发的衰退是信用收缩造成的消费低迷、经济减速。但危机背后反映的都是“全球金融机构借钱帮助美国中低收入者购房”的美国债务/消费模式的结束。从里根时代美国开始通过•借钱维持本国的消费、投资•美元信用的外部扩张、资本市场的内部扩张为基础•通过巨大的财政赤字、贸易赤字以及吸引国际资本流入推动的长达27年的繁荣模式•次贷危机标志着27年来以“美元扩张、资本市场扩张、双赤字扩张”的国民负债增长模式的终结。次贷危机如何从美国扩散到世界范围•国际股市暴跌•美国贸易进口萎缩降低全球消费需求•资本乱流“•全球性通胀•房地产市场低迷•各国加强贸易保护•全球資金流动性紧缩,各国央行纷纷注资国际股市暴跌•2007年7月下旬至8月中旬的三周时间里法国巴黎CAC40指数下跌了13%•英国富时100指数下跌11.7%•德国法兰克福DAX指数下跌9%。截止2008年1月22日•日本东京股市日经225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於2007年08月10日比前一个交易日下跌406.51点,跌幅达2.37%,收于16764.09点,为今年3月中旬以来的最低收盘点位。日经指数盘中一度下跌超过500点。•韩国首尔股市综合指数当天下跌80.19点,收于1828.49点,跌幅为4.2%,为3年多来最大日跌幅。•澳大利亚悉尼股市主要股指当天下跌229.6点,收于5936.0点,跌幅为3.7%。•印度孟买股市敏感30指数当天下跌231.90点,收于14868.25点,跌幅为1.54%。•中国香港股市恒生指数当天下跌646.65点,收于21799.96点,跌幅为2.88%。另外,菲律宾马尼拉股市主要股指当天下跌了3.0%。新加坡股市海峡时报指数下跌3.31%。美国贸易进口萎缩降低全球消费需求•美国是全球最重要的出口市场,美国经济下滑,特别是消费需求下滑,必然导致进口减少,从而影响其它国家的经济增长。美国贸易进口萎缩•次贷危机酿成全球危机的渠道之一是国际贸易,美国经济下滑和市场疲软将通过国际贸易渠道影响全球经济。•那些依靠净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国家或地区如德国、加拿大、墨西哥、东亚新兴市场国家、石油输出国等的影响尤为显著。•次贷危机和美国经济降温还造成美元持续贬值,使其它国家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降低,2007年11月,欧元区出口仅增长4%,贸易顺差仅26亿欧元,净出口下滑明显。2007年12月,日本出口仅增长6.9%,其中对美国出口下降4.5%资本乱流•短期,美国金融机构纷纷从全球市场抽回投资;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主权财富基金,也加大了对美国金融机构的投资力度。•中期,美联储继续降息和美国经济持续疲软,将会导致国际短期资本从美国流向新兴市场国家进行套利。•长期,美联储重新步入加息周期,美元币值转跌为升,国际短期资本将会重新由新兴市场国家回流美国。全球資金流动性紧缩,各国央行纷纷注资•面对全球流动性紧缩的问题,各国央行纷纷开始注资,美联储注资3890,5亿美元,欧洲各国央行注资6641.5亿美元,日本注资467.7亿美元,澳大利亚注资151.4亿美元,加拿大注资43.7亿美元。美,日,欧等各国银行的注资增强了流动性,稳定了市场信心。全球性通胀•2007年12月20日欧洲央行采取了最有力的一次行动,其向市场输入的3486亿欧元两周期贷款创下了单次“输血”的最高纪录。美联储则在次级信贷危机之后连续性降息,仅今年头两个月内就连续降低200个基点。•美联储等西方主要经济体5家中央银行08年3月11日宣布,决定采取联合措施向金融系统注入资金。这是西方央行在08年开始的3个月里第二次联手应对信贷紧缩问题。这种应对措施虽然在短时间内缓解了次贷危机带来的流动性急剧紧缩的问题,却助长了全球通胀的势头。外汇市场波动剧烈•欧元兑美国汇率一路上扬,并于2007年11月26日攀升至全年峰值1.4873,创下历史新高。•美元的贬值使得日元等低值货币迅速升值,使得大规模平仓行为发生,货币市场出现剧烈震动。各国加强贸易保护•贸易保护主义(TradeProtectionism)在对外贸易中实行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商品在国内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竞争,并向本国商品提供各种优惠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的主张和政策。•金融危机背景下的贸易保护主义2007年由美国次贷问题引发的负面影响的不断扩大、深化,全球范围内的投资和贸易都出现了明显的下滑。不少国家和地区为加强对本国产业和市场的保护,采取了各种贸易保护措施限制进口。各国加强贸易保护例证•奥巴马经济刺激方案中的“购买美国货”条款•英国首相布朗:“把英国的工作留给英国劳工”•美国对中国无缝钢管发起反倾销反补贴税调查•俄斯开始对来自欧盟、瑞士和土库曼斯坦的卡车开征持别养路费•印度尼西亚已宣布对至少五百项产品实施进口管制,要求进口产品必须申请特别许可,并须加税小结次贷危机使美国经济正在面对比较严重的问题,但对世界经济而言,目前的影响依然有限。•原因一:金融市场动荡和美国房地产业衰退引发造成的损失大多由美国和欧洲的金融机构承担,实体经济和其它地区受到的影响较小•原因二:中印等发展中经济体成为世界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世界贸易增长持续高于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美国的救市政策叶菲政策目的•短期金融市场(注入市场流动性增强市场信心)•长期实体经济(刺激经济,寻求发展)宽松的货币政策•创新货币政策工具•传统货币政策工具传统货币政策工具•2007年

1 / 7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