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文综者霸天下高三文综测试考前指导(一)阅卷情况时间紧+任务重+最大限度公平1、6月10日——6月11日下午,分学科学习评分细则并试评研读评分细则,将评分细则进一步细化。2.6月11日下午4点以后——6月19日下午三点结束,正评。3.正评规则:随机双评。分差2——3分。超过分差进行三评;三评分差不通过将进行仲裁或指定评阅!恶评。差评与恶评均属无效阅卷。4、时间紧任务重(236000多文科考生,需要双评,至少47万多份试卷,10秒左右阅一份试卷。)(二)时间安排•150分钟的时间,做300分的题目。•300分题目包括35道选择题和9道大题(7道必考题和2道选做题),这9道大题,如果分成具体问题的话,应该是20多问。•时间是非常紧张。•1、35道选择题如果正常情况之下,应该是50——60秒一道题。这应该已经是放的很宽了。35道题应该是35分钟,涂卡5分钟,共40分钟。•2、选做题历史和地理各一道,而且题目往往较为简单,得分相对较容易,一定流出充足的时间,大概20分钟左右。•3、7道必做题90分钟,每道题用时大约13分钟。(三)选择题•得文综者得天下•得选择者得文综•弃用题型(可做练习)•组合型选择题•否定或反向式•观点型非材料型选择题•完全脱离课本或没有拓展课本的题型•选项完全没有历史常识或历史味的题型。近五年新课标I卷选择题命题分布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先秦秦汉魏晋唐宋明清晚清民国时期共和国时期古代近代现代20181211211212017111121111220161111211112201511112111122014121211112•高考文综选择题整体策略•总体策略,注重第一印象。这就要求第一遍阅读题目时一定要细心,及时标注材料中和设问中的有效信息。当花费了一定时间思考之后仍无法判断时,也要先选择一个答案(哪怕是蒙的),第一遍做完35个答案必须要出来,不要空着。但是对于有疑问的题目可以做好标记。•在完成整张试卷以后,专门再检查有记号的题目。这样即使没有时间了,也不至于漏掉。在这里要特别注意,一般未做记号的问题,可以不用检查。如果时间充足,也顺便检查了部分未做标记的题目,也确实感觉查出了问题,在改动答案时也要三思而后行。因为经过两个小时的考试以后,我们的判断力不见得比第一判断力要好。当然也不排除第一次粗心的问题。•高考文综选择题解题策略•1、做选择题一定要用排除法【例】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正确答案的表述可能课本上没有,但是错误答案的排除一定用的是课本或所学知识。一定要用排除法重视教材•1、做选择题一定要用排除法•2、注重材料解读,明确题干与题肢的逻辑关系。(问什么答什么)高考文综选择题解题策略【例1】图5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注重材料解读】【例2】一个英国人曾记载“远在1844年,我曾把这种土布的各种质地的样品,标明每一种的价格送回英国。和我通信的人都说,按照所标的价格,他们在曼彻斯特也做不出来。“这反映了当时()A.中国土布有一定的竞争优势B.中国的劳动力价格比英国低C.机器生产优于传统手工生产D.英国借鉴了中国的纺织技术【明确题干与题肢的逻辑关系。(问什么选什么)】•1、做选择题一定要用排除法•2、注意材料解读,明确题干与题肢的逻辑关系。(问什么答什么)•3、不选对的要选最对(最佳)的,避免断章取义,以偏概全。高考文综选择题解题策略•【例】周人的宗族首领“公”所在的家族作为本支被称作“公室”“公家”,而支系家族族长则被称作“小子”。宗族不仅拥有自己的土地和族兵,更有管理各项事务的属下。材料表明周代()•A.地方小宗从属于中央的大宗周王•B.宗族是相对独立的政治经济实体•C.中央对地方的政治控制力度减弱•D.政治与血缘相结合的等级制森严•避免断章取义,以偏概全•1、做选择题一定要用排除法•2、注意材料解读,明确题干与题肢的逻辑关系。(问什么答什么)•3、不选对的要选最对(最佳)的,避免以偏概全,以点带面。•4、重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高考文综选择题解题策略【例】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亚诺斯指出:“正如整个世界感受斯蒂芬孙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和加特林的机枪的影响一样,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斯塔夫里亚诺斯在这里说明的是A.世界各地的横向联系进一步加强B.工业革命对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C.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D.科技革命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注意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观察右图,该漫画揭示的主题是A.德日法西斯相互勾结B.德日法西斯争霸世界C.法西斯集团内部分裂D.德日法西斯行将灭亡整体与局部关系变式•1、做选择题一定要用排除法•2、注意材料解读,明确题干与题肢的逻辑关系。(问什么答什么)•3、不选对的要选最对(最佳)的,避免以偏概全,以点带面。•4、重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5、当排除掉两个,还剩两个选项无法排除时,怎么办?高考文综选择题解题策略1.优先关注“阿拉伯”(关注历史年代和数据)2.“穿衣戴帽”是重点(关注标点符号如:括号、引号、书名号的作用)3.绝对化的选项一般错误4.省略号后有答案,否则也会被省略5.抓大放小抓主流,有全集时不选子集6.矛盾的互补选项中必有一个是答案7.看见什么选什么(当题目考察的是历史现象)8.看见什么不选什么(当题目考察的是历史本质)【“秒杀”高考历史选择题的8项神技】【例】1950年,中国盐业总公司成立,1964年,由国务院授权集中统一管理全国盐行业。1995年,国家对工业盐改计划调拨为合同订货。2009年4月,盐业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成立。从2017年1月1日起,食盐价格全面放开。这一历程本质上反映了A.经济体制的变革B.所有制的变革C.分配制度的变革D.盐业自主权扩大(三)非选择题之必做题41.(2018高考全国一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成为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材料一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等材料二清末,时人认为“地方自治者,为今世界立国之基础……于救亡之事,至为切要”。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地方自治大致按行政区划分城镇和乡两级,设立议事会为议决机关,议员由选民互选充任。——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材料三20世纪80年代后,村民自治迅速发展,到1997年底,全国共有91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据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12分)(1)变化:宋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3分)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动设立。(3分)补充说明:“道德教化”答成“惩恶扬善”,“圣谕”答成“皇帝旨意”也可。如果学生答出“乡约组织从个别地方扩展到全国”、“由一些地方到广泛建立”,体现出范围的扩大,也可以给3分,即:答出任意两点,都可以得满分6分。积极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2分)有利于发展生产;(2分)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2分)补充说明:(积极)第一点答出维护封建统治、巩固政权(稳定统治)等意思即可得2分;(实质)第二点答出有利于经济发展、农业发展(小农经济发展)等意思即可得2分;(观念、思想×)第三点答出促进儒家文化或传统道德传播(或社会风气、乡风转变)等意思即可得2分。(素质)面要广点要全用短句(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9分)(2)背景:内忧外患;(3分)西方民主思想传播;(3分)清末新政,改革政治制度。(3分)补充说明:第一点答出社会矛盾激化、统治危机、农民起义不断等内忧的意思,或者民族危机严重、列强入侵等外患严重的意思,或者内忧外患的一些具体表现(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等),即可得3分。第二点答出西方民主思想、启蒙思想、西方民主制度之一,即可得3分。第三点答出清末新政、清末预备立宪(清末宪政)、政治改革之一,即可得3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村民自治的意义。(4分)(3)意义:乡村治理(治理)的创新,国家治理体系的健全;(2分)推动基层民主,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2分)改革基层社会治理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2分)(结合不能脱离时代、社会性质与阶级属性,本身与所属大问题)补充说明:注意:本问总分共4分,第一点和第三点同为“治理”问题,答出任意一点给2分,不重复赋分。第二点的关键在“基层民主”,如果能够从乡村治理和基层民主建设两个层面答题,表达准确,即可得4分。(三)非选择题之必做题答题示例1据材料二,指出中国欲与美国“打开关系”的战略意图。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两国“打开关系”的史实,分析其对当时中国外交的影响。(5分)没提示词、序号,层次混乱;书写潦草;语言欠精炼答题示例2(3)与材料二、三相比,材料四从什么视角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2分)语言啰嗦,没关注题问关键词、分值和答卷纸空间答题示例3据材料三,概括明清小说流传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明清小说产生影响的新因素。(5分)语言啰嗦太过口语化;层次含混不清答题示例4(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欲与美国“打开关系”的战略意图。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两国“打开关系”的史实,分析其对当时中国外交的影响。(5分)书写工整,有提示词,层次感强,语言精炼欠缺:序号层次要置于帽子后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语言精炼,要点突出★“提示词”,序号,层次清晰规范、完整、准确一要规范二要完整★要点(采分点)完整全面三要准确★使用学科语言,避免口语化文学化★坚持论从史出,克服思维定势如何提升答题规范•克服:消灭不良习惯•训练:从学习中点滴做起•模仿:榜样的力量无穷(四)关于42题42.(2017年新课标Ι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上表为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图文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时间中国外国14~15世纪朱元璋在位期间,与占城、爪哇、暹罗等30余国进行官方贸易。废除丞相制度。郑和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和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史上的壮举。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最早的印刷机。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佛罗伦萨200余家纺织工场雇佣3万余名工人。16世纪张居正进行赋役合一、统一征银的“一条鞭法”改革。李时珍《本草纲目》刊刻。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物传入中国。汤显祖出生,代表作《牡丹亭》表现男女主人公冲破礼教束缚,追求爱情自由。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中国,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莎士比亚出生,代表作《哈姆雷特》。17世纪朱子学在日本为官方推崇,成为显学。茶叶大量输往欧洲。宋应星《天工开物》刊刻。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郑成功收复台湾。英国入侵印度,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开展殖民活动。英国早期移民乘“”五月花号”到达北美。【答案】示例一:14—17世纪的中国与西方都出现了早期人文主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