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的中医药治疗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胃癌的中医药治疗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属中医“反胃”、“噎隔”、“积聚”以及“胃脘痛”等病范畴。中医治疗胃癌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经验,特别是近40年来中医不断发展,从过去的单一的辨证论治到利用现代的诊断手段和实验方法,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明显提高了疗效,被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者所采用。目前,胃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但是国内肿瘤专家所采取的方法,而且逐渐得到了国际上学者和患者的接受和认可,中医,中西结合防治肿瘤的事业正在迅速发展。一、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医治疗肿瘤是中国独特的治疗方法,中西医结合必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治疗模式。综合治疗的结果优于任何一种单一治疗。“综合”治疗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对于疾病有优势治疗手段,用于肿瘤的治疗中。二是要全面考虑患者病情进展与机体整体状况,合理安排治疗以获得最佳的效果,而不能将各种治疗手段的简单加减。中医药治疗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依据临床治疗的实际效果科学的进行选择。只有明确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的切入点,才能充分发挥它的治疗优势。目前,科学的验证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中医药可以减轻肿瘤患者手术后副反应及并发症;2.放化疗期间应用中医药可以起到减毒增效作用;3.术后,放、化疗后长期坚持服用中药可稳定病情,提高远期效果,减少复发转移可能;4.预防和治疗癌前病变等;5.对于晚期不能接受手术及放化疗的患者中医药可以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二、胃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1、配合手术治疗(1)手术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方法,术前病人机体内部常常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阴阳失衡状态。如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贫血、炎症、精神恐惧而出现阴虚或阳虚证候,这些会降低病人机体的耐受力和抗癌力,此时若进行手术,术中易出血或血压下降,术后并发症较多,恢复也较慢,如果在术前1-2周内配合中药调理患者气血阴阳、脏腑功能以期最大程度的恢复接近“阴平阳秘”状态,不但有利于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术后并发症也较小。中医常以补气养血、健脾益气、滋补肝肾,方如四君子汤、四物汤、八珍汤、十全大补汤、保元汤、六味地黄汤等。(2)胃癌术后往往造成身体脏器功能损伤,特别是伤及气血,脏腑功能失调;免疫能力下降;伤口愈合困难以及出现一些并发症。依据中医辨证,常采用的治法有:1)健脾和胃:适用于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纳差、腹胀、便秘。方选:香砂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2)气血双亏:适用于术后患者出现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气短汗出、面色无华等气血亏虚证候,方选:当归补血汤,十全大补汤,药用黄芪、当归、党参、黄精、白芍、生地、防风、白术。3)养阴生津:适用于手术失血过多伤及阴液,以致胃阴大亏,口咽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方选:沙参麦门冬汤、五汁饮。(3)治疗术后并发症1)术后胆汁返流性胃炎由于胃癌手术后丧失幽门功能,十二指肠中碱性内容物逆流入胃,常引起碱性返流性胃炎。一般在手术后几个月到几年发生。其发生率占胃癌手术后病例的3-10%。其临床表现为:胃脘部烧灼痛,进食后加重,伴纳呆食少,口干口苦,恶心呕吐,吐物为黄色或黄绿色分泌物,或夹有食物残渣,腹胀,舌尖红,苔薄白黄,脉细。中医辨证为胆胃不和,治以疏肝利胆,和胃降逆,投以小柴胡汤加减。2)术后倾倒综合征倾倒综合征也是消化道尤其是胃癌手术后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一般在15-30%之间。临床表现为:进食后30分钟内即感上腹胀满,恶心,反胃,继而出现暖气,腹泻、腹胀,并急需排便,伴面色苍白,疲倦乏力,心悸、眩晕,大汗出,脉细弱或脉数,约1小时左右症状自行消退。中医辨证为脾虚气弱,胃失和降。治以健脾益气,和胃降逆。方选:香砂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2、配合化学治疗(1)化疗毒副反应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对机体伤害很大,通常为骨髓抑制(白细胞、血小板下降及贫血),肝肾功能损伤,心功能毒性,以及消化道反应(如纳呆食少、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免疫能力下降。中医学认为这是有毒药物损伤人体气血津液、导致脏腑功能紊乱造成。通过中医药治疗不但可以减轻保障化疗通过率以及对某些药物的增敏作用以提高治疗效果。常用的治法包括:1)益气养血:化疗可以造成患者的身体损伤,临床表现为神疲乏力,肢体软弱,心悸气短,眩晕,汗出较多,夜眠欠佳,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等,中医辨证为气血亏虚,多以十全大补汤加减。方药:炙黄芪15g,党参12g,白术12g,茯苓12g,炙甘草6g,熟地12g,白芍12g,当归12g,炒枣仁12g,夜交藤15g,防风6g,陈皮12g。加减:畏寒肢冷者,加桂枝9g,补骨脂9g,心悸怔忡明显者,加桂枝9g,生龙骨(先煎)30g,生牡蛎(先煎)30g;腰膝酸软者加杜仲12g,寄生12g。2)健脾和胃:对于消化系统损伤者,常表现有疲乏,纳呆,食少,胃脘痞胀,暖气泛酸,恶心,呕吐以上诸症食后益甚,便溏、腹泻,苔薄白腻或薄黄,脉细滑或细弦等消化道反应严重者,中医辨证为脾胃不和,投以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方药:生黄芪15g,白术12g,半夏9g,陈皮9g,枳壳9g,木香9g,砂仁6g,淡竹茹12g,焦三仙各15g。加减:恶心、呕吐严重者,加旋复花(包煎)12g,生赭石(先煎)15g,伴口干、胃脘灼热、泛酸甚者,去半夏、砂仁,加麦冬12g,石斛12g,海缥峭5g;胃脘疼痛者,加元胡12g,金铃子9g,白芍12g;腹泻严重者去淡竹茹,加厚朴9g,炒薏仁18g,茯苓12g,补骨脂9g,肉豆蔻6g。3)健脾益肾:对于化疗引起骨髓抑制造成血象下降、血小板减少者,中医辨证多为脾肾两虚,脾虚后天失养,气血生化乏源;肾虚精亏,髓海失充,均可引起血象下降,导致贫血,治法健脾益肾,方选健脾益肾汤加减。方药:生芪30g,白术12g,茯苓12g,菟丝子12g,山萸肉9g,紫河车12g,当归9g,鸡血藤15g,枸杞子12g,女贞子12g,陈皮12g,炙甘草6g。加减:血小板下降明显者,加石苇30g、大枣6枚、三七粉3g冲服。此外对化疗引起的静脉炎可用生肌玉红膏外敷。化疗药外渗可予黄连,黄柏,虎杖煎汤冷敷。处方:生黄芪20g、党参20g、白术12g、苍术10g、陈皮10g、青皮12g、当归12g、麦冬20g、葛根20g、黄柏10g、泽泻、枣皮各10g,炙甘草、升麻、五味子各6g,鸡血藤30g。7剂后白细胞升至4.8×109/L,乃得继续化疗。此后即以本方加减维持,直至8周化疗顺利结束,其间白细胞一直保持在3.5×109/L~5.6×109/L之间。按:补脾生血和益肾填精为治疗白细胞减少之两大法门。后天调养尤重在脾胃的生升之气,若能于补脾生血方中加入升麻、葛根等升提之品,每能提高疗效。(2)对化疗发挥增效作用研究发现,部分扶正药物和活血化瘀药虽然对胃癌细胞没有直接的抑制杀伤作用,但与某些化疗药物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对胃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如人参、茯苓等与环磷酸胺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十全大补汤与5-Fu,MMC联合应用有较强的增效减毒作用。益气药(如黄芪、人参、党参、白术、山药、女贞子、冬虫草等)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监控和杀伤癌细胞,活血药(如当归、莪术、红花、川芎等)可以增加局部血流和带氧,促进化疗药作用于病灶而发挥增敏作用。3、配合放射治疗部分胃癌患者采用放射治疗时往往产生比较明显的毒副反应。中医认为放射线对机体的损伤是热毒耗气伤阴,损及津液脏腑。临床表现为皮肤的损伤,倦怠乏力,纳呆食少,脘胀不适、恶心欲吐、口干喜冷饮,心烦易怒,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舌红或暗红,苔黄,脉弦、滑、数。辨证为热毒内盛,津液受损、气血不和、脾胃失调,肝肾亏损。故而治疗上常采用:(l)清热解毒:银花20g,连翘10g,山豆根10g,黄连10g,天花粉30g,蒲公英30g,板蓝根20g。(2)益气养阴:生地20g,玄参20g,麦冬20g,石斛20g,天花粉30g,芦根30g,天冬20g。(3)凉补气血:生黄芪30g,沙参20g,西洋参3g,生地20g,丹参20g,鸡血藤30g。(4)健脾和胃:党参15g,白术10g,茯苓20g,陈皮10g,半夏10g,木香10g,砂仁6g,甘草6g。(5)滋补肝肾:枸杞子15g,女贞子15g,何首乌20g,山萸肉30g,菟丝子15g,补骨脂15g。此外,中药对放疗还有一定的增敏作用:现代研究证明:活血化瘀药对放疗后患者,可改善胃癌周围血液循环,增加血氧供应,调节结缔组织代谢,起到放疗增敏作用。三、胃癌的中医治疗在胃癌治疗中,中医不仅是配合现代医学治疗的重要手段,而且在疾病的特定阶段,中医药也发挥着主导作用。例如对于稳定期或缓解期的患者通过中医治疗以控制复发、转移;对于晚期以及其他不适于手术,放、化疗的患者通过中医治疗以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等。1、治疗的基本原则(1)辨证治疗是中医药治疗的主要方法。晚期以及不适于放化疗的患者中医治疗要特别注意辨证,要根据临床表现辨证区别用药,只有辨证方法准确,用药合理才能奏效。(2)合理的应用扶正与祛邪中药。扶正和祛邪是中医治疗胃癌的两大主要法则,但临床用药有很大技巧。合理的用药能明显的提高临床疗效。如患者体质虚弱应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体质较好应以祛邪为主,扶正为辅;体质一般应扶正祛邪相同用药。(3)充分挖掘利用中医中药的多种有效治疗方法。比如中医治疗有药物、理疗、针灸、按摩等。中药治疗有口服、注射、静点、外用等。治疗应根据患者的疾病和病情选择合适于患者并疗效好的中药和方法,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多种药或方法的联合。(4)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对于以中药为主的治疗仍可根据患者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西医辅助治疗,如骨转移的局部放疗,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肾癌的生物治疗等,任何治疗任何方法的选择都应以患者的疗效作为第一考虑,选择的治疗也应是中西医的最优方法。2、临证思路(1)从脾肾着手,培元补虚中、晚期胃癌多有中焦虚寒症候。手术,放、化疗后更使元气大伤,极易出现命门火衰,因此当力补脾肾,温养命门。明代张景岳对治疗反胃主张“健脾益温养,治肾益滋润,舍此二法,别无它法。”中医学认为:肾主藏精,为先天之本,内寓真阴真阳。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治疗胃癌从脾肾入手,培补元气,充足脏腑,平衡阴阳,能够调动机体整体的抗癌能力。此外调理脾胃当应注意:第一,常以开胃消导为先,使胃府得以受纳水谷药物,如选山楂、神曲、谷芽、麦芽、蔻仁、砂仁、陈皮、半夏之属;第二,佐以调理气机之品,使气机调达通畅,防止木郁乘土,如选木香、乌药、大腹皮、枳实、枳壳、橘叶、佛手、八月札等“忌刚用柔”之品,理气而不伤阴;第三,补脾分清阴阳,温阳利湿选党参、黄芪、茯苓、山药、白术、干姜,滋阴生津选枸杞子、女贞子、知母、生石膏、沙参,唐容川谓“脾阳不足,水谷完固不化,脾阴不足,水谷仍不化,譬如“釜中无水也不熟”;第四,防滞避腻,多选扁豆、生薏仁、茯苓、白术而避其熟地、首乌以及一些血肉有情之品,防止用之不当有碍胃体。(2)以攻邪为要,通降解毒胃为六腑之一,以降为顺,以通为用。由于气滞、痰阻、血瘀、毒热阻滞胃脘,导致中焦痞塞不通,通降失司。六腑虚实更替失常,上不能受纳水谷,下不能传化糟粕。因水谷受纳受阻,则化源无继,气血无以化生,从而加重了正气之虚。从而造成胃癌的发生、发展,因此治疗胃癌当以行气、消痰、化瘀、解毒为法。(3)扶正活血减少复发转移近年来中医药减少胃癌术后,放、化疗后复发转移成为研究的热点。癌瘤复发转移,正气内虚是其根本原因;瘀血内阻是其病理基础和重要因素,因此当以扶正活血为法。中医认为肿瘤术后复发转移“正虚血瘀、余毒未清”是其病机特点,以益气活血、解毒散结为治法,常用药用人参、黄芪、女贞子、补骨脂、莪术、水蛭、蜈蚣、大黄、土茯苓、土贝母、山慈姑。方中人参为君,大补元气;佐以黄芪健脾益气;女贞子、补骨脂合用培补肾中真阴真阳,以待元气来复;莪术、水蛭行气破血,逐瘀散结;蜈蚣解毒通络;大黄、土茯苓、土贝母、山慈姑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综观全方,既能调整脏腑阴阳气血,提高免疫功能,调动机体抗癌能力;又可活血祛瘀,解毒散结消灭体内残存的肿瘤细胞。(4)顾护胃气胃阴,慎之又慎中医认为“有胃气则生,

1 / 2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