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笔记整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1.职业的本质特征:“对社会所承担的一定的职责义务”,而“所从事的专门业务”则是职业的外部特征。2.“对社会所承担的一定的职责”指按照一定社会需要和规定的标准,培养人的创造能力,使受教育者成为有社会价值的人的事业。“所从事的专门业务”指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开发人的智力。3.职业是社会分工的结果。教师职业道德是在教育劳动实践中形成的。4.职业生活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组成形式,是个体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5.“道”准则、规矩、规范。内德于己,外施于人便是“德”。“道德”《荀子》。6.道德特点:非制度化、非强迫性、自律和内化,节制牺牲。7.职业道德的特征:内在稳定性,形成和行为尺度的多样性,适用对象的限定性。8.对教育过程的调节作用是教师职业道德最基本、最重要的作用。9.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一、教师职业的本质1.教师职业的本质。教师:通过教育活动为社会服务或为一定阶级培养合格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人才需要而为社会服务的人。教师职业:按照一定社会的需要和标准,向人们进行各方面教育,以培养人为目的,促使人发展的一种职业。2.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长延艺个体)①长期性和复杂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生的成长是一个过程,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具有不稳定性和反复性;教师劳动的效果要经过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得以验证。劳动的任务、对象、手段、过程复杂,结果丰富多彩。②延续性和艰苦性。劳动强度大,劳动难度高。③艺术性和创造性。课堂教学和德育工作都具有艺术性,来自于教师不断创造和创新。④主体性和示范性。教学内容的组织选择,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学生具有模仿的天性;具有向师性,人的认识规律也是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的原因之一。⑤个体性和群体性。3.教师职业劳动的社会意义/价值/为什么需要教师职业劳动?(1)教师职业劳动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起着间接而重要的作用。①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贡献巨大。②教师是人类智能的积极开发者,对人类科学文化事业的进步和发展起重要作用。③教师是一代新人的精心培育者,对提高新生一代及社会全体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④教师是新知识新技术的创造者,直接丰富着人类的文化宝库。(2)教师职业劳动对社会物质文明建设起着直接而巨大的作用。以培养生成力的主要因素——劳动者的形式而有力地作用于物质生产过程。培养科技专家队伍,合格劳动者,经济管理人员队伍。(3)教师职业劳动对一个人的成长发展起着引导作用。影响学生的一生,改变其发展方向。二、职业道德:指人们在从事某种职业活动过程中,思想和行为所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也就是调整职业内部,职业与职业之间,职业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三、教师职业道德: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集体,教师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比较稳定的行为规范和所应具备的道德品质。2四、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①意识水平的高层性,②道德境界的高尚性,③道德意识的自觉性,④行为举止的示范性,⑤道德影响的深广性,⑥道德内容的先进性。五、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调节、教育、导向、促进。(1)调节作用。①通过调节教师与教育事业的关系,促进教师爱岗敬业。②教师与学生,形成尊师爱生的教育氛围。③教师与教师,形成团结协作的教育凝聚力。④教师与学校其他成员及与社会成员的关系,形成教育合力。(2)教育作用。①教师的道德品质对学生品德的形成具有示范作用。②智力的发展,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有推动③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具有促进作用④良好心理素质有促进作用。(3)导向作用。激励、控制、调节、矫正。(4)促进作用。①有利于社会职业道德的发展和从业者道德素质的提高②家庭美德的形成和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③社会公德的发展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第二章教师职业道德原则1.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在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是整个教师职业道德体系的核心和精髓。是教师职业道德与其他公共职业道德和其他职业道德区别的根本所在,表现了其对职业所特有的最一般的道德要求。一、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是一定的社会和阶级在某一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或阶级和教师职业的实际需要对教师职业道德行为提出的根本要求,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处理各种利益关系,、调节和评价一切道德行为的根本规则。二、确定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依据(1)必须反映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2)必须符合一般社会道德原则的要求(3)必须在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居于核心和主导地位(4)必须符合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要求。三、教师职业道德原则(三人三对民主公正)1集体主义原则⑴内容要求和本质①集体主义反映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关系的根本要求。②正确解决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③贯穿于社会主义道德的一切规范和范畴之中,成为构成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的核心。集体主义贯穿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的一根红线,在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中居于主导、统帅地位。④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于一切旧道德的根本标志。⑵坚持集体主义原则的具体要求:①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②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③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尊重、主动关心,尊重他人正当利益。个人正当利益获得既要靠个人创造性劳动,也要社会和他人的尊重。④正确处理贡献与索取的关系。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2人道主义原则:⑴内涵: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应当从社会主义原则出发,尊重对方作为人的尊严,以完美人格要求自己,以人道原则协调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从而调动受教育者及教育过程中其他参与者的积极性,保证教育任务的完成和教育目标的实现。⑵依据:①教育活动过程中人际关系的特殊性。②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③自我与其他参与者之间…。⑶具体要求:①尊重和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②真诚与其他教育者合作。3教书育人原则⑴含义:教师在其职业活动中,既要努力教授学生学习知识,又要培养学生成人成才,把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更好实现教育目的。教书育人反映了教师行业的本质特征,与其他行业区别的根本所在,是为师从教的基本职责和任务,是教师的天职。⑵具体要求:①正确处理好教书与育人的关系。育人是目的,是根本,教书是工作形3式,是手段。②正确理解育人的含义,树立全面育人意识。教书所育之人,应是一个完整的人,不是仅止某一方面素质的人,是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和谐发展的人。4乐教勤业原则⑴含义:指教师乐于从事教育事业,勤奋努力地从事教育工作。是教师在对待自己职业方面提出的基本道德要求。⑵依据:①由教育实现自身效益和社会价值的内在需要决定的。②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基础和动力,是教师道德原则的核心。③是教师胜任教育工作,做好教育工作的首要条件。乐教是勤业的内在动因,是勤业的动力和能源,勤业是乐教的具体体现,是满足乐教需要的基本途径。⑶具体要求:①热爱教育工作,把教育工作当做崇高的事业来追求。教育责任感,工作荣誉感,从教幸福感,热爱学生的社会责任感。②精业勤业,勇于探索。5教育民主原则。⑴含义: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平等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学生、引导学生、激励学生发展。(根据人的需要提出来的)⑵具体要求:①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和人格。②教师要以平等、宽容、博爱、友善和引导的心态对待学生。③教师要营造一种使学生能平等交流、主动参与、自由探索、大胆创新的民主氛围。坚持以学生为本,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做,大胆猜想,敢于创新。平等合作。6教育公正原则。核心是公正。⑴含义:就是通过合理的教育制度,恰当地分配教育资源,使每个人获得与其相适宜的教育,满足个体的学习需要,使个体得其应用,实现个性化的发展。⑵具体要求:①尊重学生人格和受教育的平等权利。②因材施教。(了解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差异)③赏罚分明。7人格示范原则⑴含义:教师通过自身高尚的人格力量给学生以良好的榜样示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特征,是教师应当遵守的基本师德原则。⑵依据:①人格示范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②教师良好的人格是一种对学生有着直接影响的教育因素。⑶具体要求:①教育者要先受教育。②在实践中努力锻炼和形成良好的道德人格。③要有良好的仪态。8依法执教原则⑴含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依照国家的法律制度从事教育活动,保证教育的合法性、正确性,促使学生的健康发展。⑵具体要求:①依法执教,做奉公守法的模范。②模范执行国家的政策法令。③自觉遵守社会主义纪律。④廉洁自律,抵制社会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蚀。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范畴一教师良心⑴教师良心的含义:教师个人在教育实践中,对社会向教师提出的一系列道德要求的自觉意识,是教师个人对学生、教师集体和社会自觉履行其职责的道德责任感以及对自己教育行为进行道德控制和道德评价的能力,是多种教师职业道德心理因素在教师个人意识中的有机统一。高度自觉的道德责任感;自我控制和自我评价;综合表现,是知情意行等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是教师的道德灵魂。⑵社会基础:它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形成的。它是对教师道德关系的自觉反映。它是教师接受职业道德教育,自觉进行师德修养的产物。(教师的自我道德体验与自我道德4教育是形成教师良心的基础。)⑶教师良心在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过程中的作用:对教师行为选择起主导作用;行为过程起监控作用;行为结果起评价作用。2教师公正⑴含义:指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公平合理地对待和评价全体合作者。⑵依据:①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教育制度、教育职业劳动目的制约。②取决于教师对教育规律和每个学生情况的认识水平。③教师公正的确立取决于教师觉悟的提高。⑶作用:①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教学环境,保证教育任务的顺利完成。②有利于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③有利于教师威信的形成。④给学生道德心灵以良好的影响。3.教师义务⑴义务:是个人对他人、对社会所负的一种责任,即表明个人对社会和他人承担的责任,也表明社会和他人对个人行为的要求。教师义务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社会向教师提出的在从事职业活动时所必须遵守的道德要求的总和;二是指教师在教育职业劳动中自觉意识到社会对教师提出的各种道德要求的合理性,把遵循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要求,看作是个人内在道德需要,是对社会,对教育事业应尽的使命和责任。道德义务存在着强制的因素,获得了“道德命令”的性质。⑵教师义务的社会基础:①根源于现实的社会主义教育劳动的内在关系。使命、责任即是教师义务。教师义务来源于社会教育事业的利益和社会分工的要求。②教育义务的内容,是由社会主义教师道德规范决定的。⑶教师义务的作用:①履行教师义务,有益于减少和协调教育工作中的“冲突情势”,保证教育劳动顺利进行。②可以使教师在教育劳动中自觉进行道德上的综合判断,选择正确的教育行为。③有益于在教育劳动中自觉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4教师荣誉⑴含义:教师荣誉是社会对教师的道德行为的价值所作出的公认的客观评价和教师对自己行为的价值的自我意识。⑵内容:①光荣的角色称号。②无私的职业特性(是由社会职能所决定的;由教育劳动及其社会效益的特殊性所决定的)。③崇高的人格形象。④丰富的劳动回报。⑶正确对待荣誉的要求:处理好集体荣誉与个人荣誉的关系。个人荣誉并不仅仅是个人奋斗的结果,二是包含集体奋斗的结晶。集体的荣誉,是由其中每个人建立的功绩组成的,甚至是由某些先进分子的荣誉所代表的。要处理好自尊和谦逊的关系。5教师威信⑴含义(广义)教育行业特别是整体的学校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道德信誉。(狭义)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众所供仰的道德声望。⑵内涵:在教育环境中,特别是在学生集体中的道德地位、道德尊严和道德影响力。教师的到的威信是人性的光辉,是教师人格的力量,是教师能力的整合。社会尤其是教育环境中的人,对教师的承认、褒扬和赞赏。教师威信意味着学生对教师的信赖和尊重,是学生愿意去亲近教师,对教师怀有钦佩、敬仰之情。⑶意义: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道德基础。教师威信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劳动的效果。教师威信是教师不断自我完善、自我进取的积极精神因素。⑷教师威信形成的条件:主客观两个方面。客观方面: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因素。首先,教师在全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全民族的道德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