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点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点整理考点一:文学研究会1)社团成立的时间:1921年1月2)社团成立的地点:北京3)主要发起人或主要成员:发起人有周作人、朱希祖、蒋百里、郑振铎、耿济之、孙伏园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瞿世英、郭绍虞等12人4)主要文学主张和创作特点:宣称要“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认为“文学应当反应社会的现象,表现并且讨论人生的一般问题。”创作“为人生”的文学5)主要刊物或主要作品:《小说月报》6)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或意义:它说五四时期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社团创造社1)时间:1921年6月2)地点:日本东京3)主要发起人或主要成员: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田寿昌、穆木天、张凤祥、徐祖正,后增加李初犁、冯乃超、彭康、朱境我、李一氓、阳翰生等人4)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要求,作品大都侧重自我表现,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直抒胸臆和病态的心理描写往往成为表现内心矛盾和对现实反抗情绪的主要形式5)主要作品或刊物:《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等刊物后增《创造月刊》、《文化批判》、《流沙》等,提倡“表同情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新月社1)时间:1923年2)地点:北京3)主要发起人或主要成员: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陈源、胡适、余上沅等人4)主张:倡导新格律诗,主张诗的音乐美(指音节和韵脚的和谐,绘画美,建筑美5)地位或意义:对中国戏剧的程式化、象征性等特点加以肯定湖畔诗社1)时间:1922年4月2)地点:杭州3)主要发起人或主要成员:潘漠华、冯雪峰、应修人、汪静之4)主张或特点:湖畔诗社是沐浴五四时代精神成长起来的诗人,具有清新、自然、、纯情、率真的特点,个性解放思想是他们创作的基石,他们将爱情、婚姻自由几乎当成了个性解放、自我完善的全部内容。他们坦率的告白爱情,抒写五四青年爱的觉醒,对自由爱情的向往与追求。5)主要作品:四人合集《湖畔》汪静之《蕙的风》潘、冯、应《春的歌集》谢旦如《苜蓿花》6)地位或意义;湖畔诗派的情诗,揭破了封建礼教的虚伪,展示了五四新人的青春人格与气质,体现了对女性人格、尊严、价值的尊重,对人的情爱自由的肯定,是真正的现代情诗乡土小说1)时间:20年代中期2)代表人物:许杰、王鲁彦、王任叔、台静农、彭佳煌、黎锦明、废名3)主张与特点:乡土小说作家都来自农村,寓居于京沪等地的游子,目击现代文明和宗法制农村的差异,在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启迪下,带着对故乡和童年的回忆,用隐含着乡愁的笔触,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以其刚健、清新、质朴之气使创作界面目一新,又由于携带着对各地乡情民俗的纪实和描写,显示了鲜明的地方色彩,从整体上呈现出比较自觉而可贵的本土化追求4)代表作:许杰《惨雾》许钦文《鼻涕阿二》彭佳煌《怂恿》台静农《拜堂》《天二哥》《红灯》5)地位或意义:推动了五四新小说在写实方向上的长足发展,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整体格局也有长远的影响东北小说群1)时间:30年代中期2)代表人物:萧红、萧军、端木蕻良、舒群、罗烽、白朗、李辉英、骆宾基等3)主张或特点:他们怀着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创作小说,以粗犷的风格把这片黑土地上生生死死和不屈的灵魂移到了纸上,有鲜明的东北地方特色4)代表作:萧红《生死场》萧军《八月的村庄》端木蕻良《鸳鸯湖的忧郁》《科尔沁旗草原》舒群《没有祖国的孩子》骆宾基《边陲线上》5)地位或意义:开了现代抗日文学的先河,具有浓郁的爱国主义情绪京派小说:是指1930年前后新文学中心南移上海后继续在北平活动的一个自由主义作家群1)代表人物:沈从文、废名、萧乾、芦焚、朱光潜2)艺术观念:标举健康与纯正,反对“文以载道”浅陋,在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里,执意拉开与现实政治的距离,去关注纯朴、原始的乡村世界,寻找和挖掘那里永恒不变的人性美、人情美3)审美趣味:崇尚和谐,鼓吹情感的节制与艺术技巧的恰当4)特点:京派小说讲究艺术技巧,追求题材的新鲜、结构的多样和文字的明净,注重氛围渲染和风情描写,具有圆熟静穆的诗美和牧歌情调。5)意义:虽然他们没有放弃对城市生活的描写,但这种描写常常是作为与乡村对立的人生而被采纳入叙述框架之中,因而其意义往往不是自足的,常常是从反面突出了乡村的价值。他们在文化思想上继承了五四文学改良国民性的传统和“人”的观念,以人性的价值严肃的表现着“民族品德的消失与重造”的主题,并试图以此去探索“中国应当如何重新另造”。这样,他们在强调文学的独立性和审美性、自觉保持与现实政治的距离的同时,又表现出了与社会剖析派不同的具有另一种性质和丰富意蕴的文化诉求。为现代抒情小说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考点二:鲁迅《阿Q正传》(熟读!看笔记内容)鲁迅作品: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野草》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阿Q正传》是中国国民性的艺术雕像,是鲁迅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一、高度的典型人物形象——阿Q①阿Q是个什么样的典型?流氓无产者典型;革命农民的典型;一种精神的性格化和典型化阿Q应该是30岁左右,样子平平常常,有农民式的质朴、愚蠢,但也很沾了些游手之徒的狡猾﹡首先,阿Q是一赤贫形象“割麦便割麦,舂米就舂米,撑船就撑船”阿Q是个打短工的江南水乡农民﹡阿Q又是一个满脑子封建思想,带有小生产者狭隘,保守特点的落后、不觉悟的农民形象﹡阿Q还是一个带有精神病态的农民形象②精神胜利法的表现盲目地妄自尊大、自欺自慰、畏强凌弱。实质:是在一个不平等的强权统治的社会里,一个没有平等意识的人在处于劣败地位时,消极的承担人生苦难的一种思想方式,是国民劣根性的表现③阿Q的典型意义:道德天下第一;外国物质文明虽高,中国精神文明更好;外国的东西,中国都已有过;外国也有叫花子,也有娼妓、臭虫;中国便是野蛮的好。阿Q是一个辛亥革命时期以精神胜利法为性格核心的愚昧、落后的农民典型,作品刻画出了国人的灵魂,暴露了国民的弱点,表达了“忧愤深广”的启蒙主义主题二、展现了辛亥革命的历史画卷“据传来的消息,知道革命党虽然进了城,倒还没有大一样,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这些名且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三、暴露看客的嘴脸“那是怎样的一个可笑的死囚,游了那么久的街,竟没有唱一句戏,他们白跟了一趟了。”四、艺术风格鲁迅:“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是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形喜实悲;白描手法存在主义:存在先于本质;存在是偶然的,荒诞的;人生是一场悲剧。考点三:徐志摩《再别康桥》(熟读能颂,能分析,看笔记内容)艺术特征:1)构思精巧,意境优美;2)情景交融,意象清新;3)实践了“三美”的主张考点四:周作人散文(看笔记内容)特点:①描写日常生活琐事或回忆②追求知识性、智慧型、哲理性、趣味性的统一③风格:平和冲淡语言以口语为基础,吸收文言、欧化、方言等各种成分,加以调和,造成一种“简单味”和“涩味”美文创作:①20世纪20年代是周作人散文创作的旺盛期。结集出版的散文集有《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泽泻集》《谈龙集》《谈虎集》②这个时期周作人散文呈现浮躁凌厉和平和冲淡的双轨性创作风格平和冲淡、趣味盎然的小品散文来源:①周作人的文化艺术修养文章显示了作者高超的审美品位、渊博的学识和深厚的艺术功力,一茶一酒一船间,融智慧、知识、哲理、趣味于一炉。他博古通今、中西贯通。周作人提倡美文是五四时期个性解放、思想解放对散文创作提出的要求,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是一种新的开拓。②作者本人的性格特征周作人的艺术散文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境界。将雅趣与野趣融合、提炼而成的闲适冲和的艺术真趣,是周作人散文的个性和灵魂。浮躁凌厉与平和冲淡两种文字,虽然都贯穿于整个20年代周作人的散文创作,但平和冲淡更符合他性格的主要特点。考点五:沈从文《边城》(看笔记内容)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县人,原名沈岳焕)主要作品有《神巫之爱》《虎雏》《都市一妇人》《月下小景》《八骏图》《新与旧》等,中篇小说《边城》,长篇小说《长河》《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也是支撑他构筑的湘西世界的柱石。作家将理想的人生形式和古拙的湘西风情有机结合和交融起来,在边城明净的底色中,把自我饱满的情绪投注到边城子民身上,描绘了乡村世界中的人性美和人情美,着重塑造了作为爱与美化身的翠翠形象。翠翠:翠翠在茶峒的青山绿水中长大,大自然既赋予了她明净如水晶的眸子,也养育了她清澈纯净的性格。她天真善良,温柔恬静,在情窦初开之后,便矢志不渝地追求爱情,痴情的等待着情人,不管他何时回来,也不管他能不能回来。翠翠人性的光华,在对爱情理想的探寻和坚守中显得分外娇艳灿烂。结尾处所状白塔下绿水旁翠翠伫立远望的身影,散发出熠熠动人的人格力量傩送:爱与美的化身,笃情专情天保:豁达大度老船夫:淳朴民情和古风的象征展现了理想人生形式的内涵沈从文小说的特点:1)追求小说的抒情性2)丰富多样的结构体式,古朴简约的语言风格,独特的审美意境,酿就了小说的清新、淡远的牧歌情调,这种牧歌情调是对应于其理想的人性形式的考点六:老舍《骆驼祥子》(人物形象、悲剧成因)人物形象:祥子:正直、勤劳、勇敢、善良、安分守己,具有骆驼一般吃苦耐劳的精神——堕落、自私、不幸(游魂和走兽)悲剧命运成因:1)社会压迫2)与虎妞不自然的结合3)个人奋斗思想艺术特色:1)构思巧妙,结构单纯2)采用多种手法塑造人物形象,肖像、动作、心理描写3)语言,善于提炼北京口语“俗与白”“深与俏”4)景物描写考点七:巴金《家》(人物形象分析,觉新、觉慧,艺术特征)觉慧:他从朴素的对劳动者的爱和对封建制度的恨出发,走向改良主义和民主主义,最后又走向社会斗争。觉慧的形象是活生生的,富有真实感的,他身上的那些长处和短处都是那个时代的先进青年所特有的。他爱国,追求科学民主,不信神,反对专制主义。他平时不乘轿子,并能爱上婢女鸣凤,归根结蒂还是出于民主精神的指导。他最后离家出走前的心情也是十分真实的,他和高老太爷在思想上虽属于不同的营垒,但毕竟是祖孙关系,恋恋不舍的心情正表现了他丰富的人性。觉慧是20世纪初在现代新思潮冲击下由五四运动首先唤醒的中国青年人,是封建主义大胆、勇敢的叛逆者,也是满怀热情的、可爱的革命者。觉慧作为高家的第一个掘墓人,是高公馆内这股汹涌“激流”的原动力。觉新:觉新的典型意义在于,他的软弱动摇的性格正是封建专制主义及封建家族制度造成的,他的人生悲剧集中反映了这种制度对健康人性的戕害。觉新原先是一个相貌清秀、聪慧好学的青年,心地善良、正直、忠厚,应该说是很有前途的。但是实际上他却因长辈的意志而把人生断送了。他的聪明才智被用来做三亲六故的婚娶、丧葬、陪客、庆典的主持或帮手,必须依着长辈的意志躬行他所反对的一切。他变成这样完全是由家族造成的。封建宗族制家庭结构决定了觉新作为长房长孙必须承担起维护这个家庭的任务。现实和理想的冲突,造成了觉新性格的两重性。觉新形象也表现出在封建专制主义重压下我们民族的懦弱苟且的国民性。觉新所处的环境,上边有冯乐山、高老太爷,还有克明、克安、可定等长辈,他们像高高的金字塔重重的压在她的头上。封建观念,这是觉新无法克服的又一道障碍,他每次总是自告奋勇地把头网绞索中伸去。觉新的事事退让的心理就在这种环境里形成了。从表面上看来,觉新只是个动摇的人物,实际上他的内心里却经历着新旧两种观念的激烈冲突。艺术特征:①家即“社会”的情节典型化原则,对《红楼梦》结构艺术的借鉴。②反比和类比法。③善于组织感人肺腑的生活画面。④激情化的青春型写作。考点八:曹禺《雷雨》(人物形象分析,周朴园、蘩漪,艺术成就)周朴园形象的复杂性,在他对妇女与家人的态度中被揭示得淋漓尽致。对待妻子蘩漪等人的态度,支配着周朴园在剧中的主要动作。戏剧通过周朴园威逼蘩漪“喝药”这个典型的戏剧动作,让人们看到他作为封建家长的威严。周朴园在剧中的贯穿动作就是维持家的秩序,“我的家庭是我认为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家庭”。但这就形成了对他人精神意志的压迫。蘩漪在双重的悲剧冲突中走完她心灵的全部历程。作为一个追求自由的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