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遗传学(genetics):是认识与阐明遗传与变异这一自然现象规律的一门自然学科。是研究各种生物的遗传信息传递(经典遗传学)及遗传信息如何决定各种生物学性状发育(分子遗传学)的科学。2.遗传(heredity):是指生物亲代繁殖与其相似的后代的现象。3.变异(variation):则是指后代个体发生了变化,与其亲代不相同的方面。4基因(gene):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是具有特定核苷酸顺序的(主要是DNA)片段,是储存遗传信息的功能单位,基因可以发生突变,基因之间可以发生重组。5.基因座(Locus):基因在染色体上所处的位置。特定的基因在染色体上都有其特定的座位。6.等位基因(alleles):在同源染色体上占据相同座位的两个不同形式的基因,是由突变所造成的许多可能的状态之一。7.显性基因(dominantgene):在杂合状态中,能够表现其表型效应的基因,一般以大写字母表示。8.隐性基因(recessivegene):在杂合状态中,不表现其表型效应的基因,一般以小写字母表示。9.基因型(genotype):个体或细胞的特定基因座位上的基因的组成。10.表型(phenotype):生物体某特定基因所表现的性状(可以观察到的各种形体特征、基因的化学产物、各种行为特性等)。11.纯合体(homozygote):某一基因座上有两个相同的等位基因,就这个基因座而言,这种个体或细胞称为纯合体,或称基因的同质结合。12.杂合体(heterozygote):某一基因座上有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或称基因的异质结合。13.性状:是指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14.单位性状:(unitcharacter):把生物体所表现的性状区分为许多个单位。15.相对性状:(contrastcharacter):把不同品种之间表现出相对差异的一对性状称为相对性状。16.真实遗传(truebreeding):子代性状永远与亲代性状相同的遗传方式。17.杂交(cross):是指不同遗传型的个体进行有性交配。18.回交(backcross):杂交产生的子一代个体再与其亲本进行交配的方式。19.测交(testcross):即测验杂交,是指把被测验的个体与隐性纯合的个体杂交。20.亲组合(parentalcombination):亲本原有的性状组合。21.重组合(recombination):亲本品种原来所没有的性状组合叫做重组合。22.外显率(penetrance):某种基因型的个体在特定的环境中形成预期表型的比例,一般用百分率表示。23.表现度(expressivity)::杂合体在不同的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个体间的基因表达的变化程度。24.完全显性(completedominance):F1表现与亲本之一相同,而非双亲的中间型或者同时表现双亲的性状。25.不完全显性(incompletedominance):又称半显性(semidominance),F1表现为双亲性状的中间型。26.并显性(codominance):F1同时表现双亲性状特征。27.一对等位基因的两个成员在杂合体中都表达的遗传现象叫做并显性遗传。28.镶嵌显性(mosaicdominance):F1在身体不同的部位同时表现双亲性状特征。29.隐性致死基因(recessivelethal):隐(或显)性基因在杂合时不影响个体的生活力,但在纯合状态有致死效应的基因叫隐性致死基因。30.显性致死基因(dominantlethal):杂合状态即表现致死作用的基因。31.复等位基因:在染色体同一座位上存在的两个以上的、决定同一单位性状的基因称为为复等位基因。32.复等位现象:一个基因存在很多等位形式的现象。33.基因互作(geneinteraction):几对基因相互作用决定一个单位性状发育的遗传现象。34.互补作用(complementaryeffect):当两对基因中都有显性基因存在时个体表现为一种性状,当两对基因中只有一对基因显性或两对基因均为纯合隐性时,个体表现为另一种性状,这种基因互作类型称为互补作用。35.基因互作(geneinteraction):非等位基因相互作用,出现了新的性状,这就叫基因互作。36.积加作用:是指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产生一种性状,单独存在时,分别表现相似的性状。37.重叠作用:是指两对基因互作时,对表现型产生相同的影响。这类表现相同作用的基因,称为重叠基因。38.抑制作用(inhibitingeffect):是指一对基因本身不表现性状,但当其处于显性纯合或杂合状态时,却能够使另一对显性基因不能起作用。39.抑制基因(inhibitinggene):表现有抑制作用的基因。一对基因本身不表现性状,但当其处于显性纯合或杂合状态时,却能够使另一对显性基因不能起作用,这种基因称为抑制基因。40.上位作用(epistaticeffect):一对基因影响了另一对非等位显性基因的效应,这种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方式称为上位性(epitasis)。41.性别决定:是指细胞内遗传物质(基因型)对性别的作用而言的,受精卵的染色体组成是决定性别的物质基础,它在受精的那一瞬间就确定了。42.性别分化:是在性别决定的基础上,经过与一定的内外环境条件的相互作用才发育为一定性别的表型。43.性染色体(sex-chromosome):与性别决定直接有关染色体。44.常染色体(autosomes):细胞染色体组中除性染色体以外的染色体,就称为常染色体。45.伴性遗传(sex-linkedinheritance):也称为性连锁(sexlinkage),指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某些性状总是伴随性别而遗传的现象;特指X或Z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46.交叉遗传(criss-crossinheritance):47.限性遗传(sex-limitedinheritance):48.从性遗传(sex-controlledinheritance):50.剂量补偿效应(dosagecompensationeffect):指在XY性别决定机甜的生物中,使性连锁基因在两种性别中有相等或近乎相等的有效剂量的遗传效应,就是使具有两份或两份以上的基因量的个体与只具有一份基因量的个体的基因表现趋于一致的遗传效应。51.性染色质体(sexchromatinbody):是一种细胞核内着色较深的染色质体的结构,又称巴氏小体(Bar’sbody)。52.连锁:若干非等位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而发生连系遗传的现象。53.连锁遗传规律:连锁遗传的两对相对性状是由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间控制,具有连锁关系,在形成配子时倾向于连在一起传递;交换型配子是由于非姊妹染色单体间交换形成的。54.完全连锁(completelinkage):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间不能发生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F1(双杂合体)只产生两种亲本类型的配子,而不产生非亲本类型的配子,自交或测交后代个体的表现型均为亲组合,就称为完全连锁。55.不完全连锁(incompletelinkage):56.交换值(cross-overvalue):也称重组率/重组值,指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有关基因的染色体片断发生交换的频率,一般用重组型配子数占总配子数的百分率进行估算。57.遗传距离(geneticdistance):通常用交换值/重组率来度量基因间的相对距离,也称为遗传距离(geneticdistance)。58.基因定位(genemapping):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根据重组值确定不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距离和排列顺序的过程。59.染色体图(chromosomemap):又称基因连锁图,遗传图,是依据基因之间的交换值(或重组值),确定连锁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和距离而绘制的一种简单线性示意图。60.图距(mapdistance)两个基因在染色体图上距离的数量单位称为图距。1%重组值(交换值)去掉其百分率的数值定义为一个图距单位(mapunit,mu),后人为了纪念现代遗传学理论的奠基人T.H.Morgan,将图距单位称为“厘摩”(centimorgan,cM),1cM=1%重组值去掉%的数值。60.基因定位(genelocation/localization):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基因间的相对距离和排列次序。61.:连锁遗传图(linkagemap):又称遗传图谱(geneticmap),存在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组成一个连锁群(linkagegroup)。把一个连锁群的各个基因之间的距离和顺序标志出来,就能形成(绘)连锁遗传图。62.转化(transformaton):是指某些细菌通过其细胞膜摄取周围供体的染色体片段,并将此外源DNA片段通过重组参入自己的基因组的过程。63.接合(conjugation):是指遗传物质从供体(donor)—“雄性”转移到受体(receptor)—“雌性”的过程。64.性导(sexduction):以F’因子为媒介,通过接合将供体细胞的基因导入受体的过程。65.F’因子(F-prime):携带和部分染色体基因的遗传因子,这种F因子称为F’因子。66.转导:以噬菌体为媒体将外源基因或遗传物质从一个细菌细胞转移到另一个细菌细胞,并发生遗传重组的过程。67.普遍性转导(generalizedtransduction):由于包装过程中,噬菌体外壳蛋白随机包装供体的染色体片段,对转导的基因没有限制,各个标记基因被包装的频率相等,这种转导称为普遍性转导。68.局限性转导(restrictedtransduction):以噬菌体为媒介,将其在宿主基因组整合位点两侧的基因(gal或bio)转移到受体细胞的过程称为局限性转导,也称为特异性转导。69.质量性状(qualitativecharacter):表型之间截然不同,具有质的差别,可以用文字描述的性状。表现不连续变异的性状。70.数量性状(quantitativecharacter):表型之间呈连续变异状态,界限不清楚,不易分类,只能用数字描述的性状。71.微效多基因(Polygene):又叫微效基因(minorgene),这是专门用来表述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与控制质量性状的基因相区别。72.修饰基因(modifyingfacfors):是指有一些性状虽然是受一对或少数n对主基因控制,但另外还有一组效果微小的基因能增强或削弱主基因对表现型的作用,这类微效基因在遗传学上称为修饰基因。73.近交:也称近亲交配,是指血统或亲缘关系相近的两个个体间的交配;也就是指基因型相同或相近的两个个体间的交配。74.近交系数(inbreedingcoefficient,F):一个个体(合子)中两个等位基因来自双亲共同祖先的某一基因的概率,即每一个体中某一座位上两个基因共同来源的概率。75.杂种优势(heterosis):是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第一代,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产量和品质上比其双亲优越的现象。76.染色体组(genome):生物一个属中二倍体种配子中具有的全部染色体称为该生物属的一个染色体组。77.多倍体(polyploid):具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整倍体。78.同源多倍体(autopolyploid):同源多倍体是指增加的染色体组来自同一物种,一般是由二倍体的染色体直接加倍得到。79.异源多倍体(allopolyploid):异源多倍体是指增加的染色体组来自不同物种,一般是由不同种、属间的杂交种染色体加倍形成的。80.非整倍体:指体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不是染色体组的完整倍数,与该物种正常合子(2n)多或少一个以至若干个的现象。81.超倍体(hyperploid):染色体数多于2n;82.亚倍体(hypoploid):染色体数少于2n。83.染色体组分析(chromosomesetanalysis):将异源多倍体与可能的祖先物种杂交,根据F1染色体的配对情况来推断异源多倍体的起源。84.基因重组(generecomb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