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及论述题汇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一、简答题1、简述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基本特点。答: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两千多年,其主要矛盾是封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1)经济方面: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2)政治方面: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3)社会结构方面:实行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4)思想文化方面:以儒家思想为核心。2、简述外国列强对近代中国的政治控制。答:(1)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2)享有领事裁判权、把持中国的海关。(3)勾结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4)扶植、收买代理人。3、简述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答:历史任务: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两大历史任务,一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关系: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其区别在于,二者的主体、内容是不一样的。前者要改变民族遭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是要从根本上推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者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地位和状况,是要充分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解决生产力问题。其联系在于,只有完成第一大任务,才能为第二大任务的完成创造条件。一方面,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走向现代化,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4、简述《天朝田亩制度》的性质和主要内容。答:性质:《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代表了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反映了农民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普遍要求,但其并未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主要内容:《天朝田亩制度》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规定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根据“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规定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5、简述《资政新篇》的性质和主要内容。答:性质:《资质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但迫于当时形势,未能实行。主要内容:政治上,向西方学习,制定法律、制度,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提倡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思想文化上,改革弊政,废除社会陋习,开设新式学堂及社会福利事业;外交上,与世界交往与通商,准许外国人为天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6、简述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及教训。答:原因:(1)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是决定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2)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提不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广大将士革命目的不明确。(3)对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缺乏理性的认识。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力量,但它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7、简述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答: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由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发动的。民族资产阶级是为了冲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桎梏,发展资本主义,需要自己政治利益的代言人和经济利益的爱护着,因此,民族资产阶级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其骨干力量是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8、简述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其破产原因。答:清政府于1901年开始办不了一系列“新政”上谕,宣布实行“新政”。其主要内容有:(1)政治方面:改革官制,修订刑律,整顿吏治。(2)军事方面:改革兵制,训练新军。(3)文化教育方面:废科举,育才兴学,改革学制,提倡新学。(4)经济方面:振兴商务,奖励实业。清末“新政”并未使清政府摆脱内忧外患的处境,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重了危机,主要原因是“新政”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延续其反动统治。9、简述北洋军阀的统治及其孙中山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答:北洋军阀的统治: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后,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洋军阀反动政权。在政治上,北洋政府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在经济上,北洋政府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在文化思想上,尊孔复古思潮猖獗一时。总之,北洋军阀政府从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思想上对辛亥革命进行了全面的反攻倒算,中国重新落入了黑暗的深渊。孙中山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1913年发动“二次革命”(2)1914年组织中华革命党。(3)1915年发动护国战争。(4)1917年和1920年分别发动第一次护法运动和第二次护法运动。10、简述新文化运动的局限。答:(1)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批判孔学,是为了给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障碍,但他们并未揭示封建专制主义得以存在的社会根源,且把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失败的根源归于思想文化也是错误的。(2)他们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地位,但是,脱离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呐喊,依靠有限的宣传手段,要从根本上改造由这种社会环境产生的思想、所造成的国民性,是不可能的。(3)他们许多人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使用的方法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形式主义偏向。11、简述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答:(1)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有力地调升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水平。(2)五四运动是一场真正的群众性革命运动。(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和干部上的准备。(4)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12、简述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历史特点。答:(1)同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主义明确地划清界限,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2)注重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3)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向结合的思想。13、简述北伐战争胜利进展的原因。答:胜利进展的原因:第一,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兴诚、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胜利的重要原因;第二,广大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第三,苏联政府的国际援助。14.简述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答:(1)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2)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3)揭开了土地革命战争的序幕。15、简述将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意义。答:(1)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共产党的革命根据地发展成燎原之势树立了榜样。(2)开辟了共产党身躯农村报讯和发展革命力量的发展革命力量的正确道路。(3)代表了1927年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16、简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内连续出现左倾错误的原因。答:(1)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的浓厚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到认真的处理。(2)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不高,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地、正确地结合起来。(3)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内部事务的错误干预和瞎指挥,以及对王明的全力支持,使许多人失去了识别和抵制能力。17、简述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答:在抗日战争的初期和中期,游击战被提到了战略的地位,具有全局性的意义。(1)在战略防御阶段,从全局看,国民党的正面战场是主要的,敌后的游击战是辅助的。但游击战的广泛开展和敌后抗日革命根据地的开辟,阻止了日军的进攻、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压力,为战争转入相持阶段起了关键性的作用。(2)在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游击战争成为主要的抗日作战方式。游击战还为人民军队进行战略反攻准备了条件。18、简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中的地位。答:(1)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2)中国坚持持久抗战,抗击和牵制着日军陆军主力,大大减轻了其他反法西斯战场的压力,为同盟国军队完成太平洋战场的战略转折和实施战略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3)中国作为亚洲太平洋地区盟军对日作战的重要后方基地,为盟军提供了大量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同时也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总之,中国是全世界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五个大国之一,是在亚洲抗击日本的主要国家,中国人民在抗战中为战胜法西斯、维护世界和平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作出了伟大的贡献。19、简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和基本经验。答:主要原因:(1)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2)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因素。(3)世界爱好和平和反法西斯正义力量的同情和支持。基本经验:(1)民族大团结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成为中国人民胜利的力量源泉。(2)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驱动人民团结奋斗,大大提升了中华民族精神,成为其伟大的精神动力。(3)热爱和平,反对侵略,但同时又不惧怕战争。20、简述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答:中国各民主党派都主张爱国、民主、反对独裁,在这些方面,同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各民主党派加强了与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合作,主要表现在下列方面:(1)在战后进行国共谈判和召开政协会议时,民主党派同共产党一起,反对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政策,为和平民主进行了不懈的努力。(2)在国民党当局撕毁政协协议、发动全面内战时,大多数民主党派都站在共产党的立场,拒绝参加国民党一手包办的伪“国民大会”和虚假的“多党政府”以及反对国民党炮制的伪“宪法”。(3)民主党派的许多成员积极参加和支持中共领导的爱国民主活动,甚至还为此而作出了流血牺牲。(4)在解放战争的战略反攻阶段,各民主党派公开宣言要同共产党一道为推翻国民政府建立新中国而共同奋斗。21、简述“必须及能够打败蒋介石”的基本内容。答:(1)必须打败蒋介石,是因为蒋介石发动的是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反革命战争,若表示软弱和退让,中国将变成黑暗世界,中华民族的前途将会被断送。(2)能够打败蒋介石,是因为美国的援助和蒋介石的军事力量只是起临时作用,而人心所向是起经常作用的,蒋介石站在反人民的立场,在此方面,人民解放战争是正义的,会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这便拥有了战胜蒋介石的政治基础。因此,能够打败蒋介石。22、简述《论人民民主专政》关于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主张。答:为了向全国人民公开阐明中国共产党在建立新中国问题上的主张,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系统地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建国主张:(1)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人民民主专政需要工人阶级的领导。(2)在上述联盟中,工人和农民的联盟是最主要的,推翻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就是主要依靠这两个阶级的力量。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同样主要依靠这两个阶级的联盟。(3)必须利用一切有利于国计民生而不是有害的城乡资本主义因素,团结民族资产阶级。23、简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主要执政考验。答: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面临着新的严峻考验,主要有:(1)能不能保卫住人民的胜利成果和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2)能不能克服严重的经济困难,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3)能不能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安全。(4)能不能经受住诱惑和考验,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24、简述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的条件。答:1950年6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决定,要获得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需要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创造三个条件,即土地革命的完成,现有工商业的调整,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首先集中力量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和进行恢复国民经济、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的工作,以便为开展有系统的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条件。25、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采取的步骤。答:(1)没收官僚资本,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2)开始在国家资本主义轨道中融入资本主义。(3)在土地改革后,逐步引导农民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26、简述中共八大制定的路线及其意义。答:制定的路线:(1)在经济建设上,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