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诗经》本名《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古代诗歌总集,所辑多是周初至春秋中叶的作品,共305篇。至汉代,被列为儒家经典之一,始称《诗经》。•《诗经》最初并不叫《诗经》,在孔子时代,《诗经》有两个名称:一个是简称为《诗》,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另一个称为《诗三百》,这是因为《诗经》共三百零五篇,称名时便举一个整数,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到了汉武帝时,罢黜百家学说,单独提倡儒家学说,尊孔子整理过的书为经典,设立“五经博士”的专门官职,这样便确立了《诗经》的名称,后人也就沿用下来了。•《诗经》又称为《毛诗》,汉初传授《诗经》学的共有鲁、齐、韩、毛四家,也就是四个学派:鲁人申培公传《鲁诗》,齐人辕固生传《齐诗》,燕人韩婴传《韩诗》,赵人毛亨、毛苌传《毛诗》,鲁、齐、韩三家诗都先后失传,只存有《韩诗外传》。我们今天读的《诗经》,就是毛诗一派的传本,毛亨作诗注,叫做《毛诗故训传》,所以后人又称《诗经》为《毛诗》。《诗经》里的作品是按《风》、《雅》、《颂》三部分来编排的。《风》有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篇;《雅》又分《大雅》、《小雅》,《大雅》三十一篇,《小雅》七十四篇;(另外有六篇“笙诗”,有目无辞)《颂》包括《周颂》三十一篇,《商颂》五篇,《鲁颂》四篇。什么叫做风、雅、颂呢?古人为什么要用它为《诗经》分类呢?这个问题,汉以来的学者有各种不同的说法。经过一千多年的纷争、探索和近代一些学者的研究,认为风、雅、颂都是乐调名,《诗经》的分类是以音乐为标准的。宋代学者郑樵,他在《通志序》中提出:风土之音曰“风”,朝庭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风”就是土调的意思。古人所谓风,多指声调说的。好象现在的申曲、昆腔、绍兴调一样。《诗经》其中的“风”,又称“国风”,即指当时诸侯国所辖各地域的乐曲,也就是指相对于“王畿”一一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一一而言的、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十五国风就是十五个地方的土风歌谣。其地域,除《周南》《召南》产生于江、汉、汝水一带外,均产生于从陕西到山东的黄河流域。“雅”是“王畿”之乐,这个地区周人称之为“夏”,“雅”和“夏”古代通用。雅又有“正”的意思,“雅乐”就是“正乐”,对于地方乐而说的,当时把王畿之乐看作是正声——典范的音乐,《左传》:“天子之乐曰雅。”这大概是出于尊王的观念。好象现在人叫北京的乐调为京调,叫用京调唱的戏为京戏一样。风、雅的区别,好像现在地方调和京调的区别一样。《大雅》、《小雅》之分,众说不同,大约其音乐特点和应用场合都有些区别。“颂”是专门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清代学者阮元,从训诂学的角度,考察“颂”的本义,说“颂”字即“容”字,也就是“舞容”的意思。因此,“颂”,是祭神祭祖时用的歌舞曲。这一解释是有说服力的。古代祭神祭祖是王朝的大典,要扮演歌舞,“颂”就是用于这种场合的一种舞乐。风雅大雅小雅颂周颂商颂鲁颂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诗经的艺术手法关于赋、比、兴前人从《诗》三百中归纳出所谓“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概括和总结了《诗经》的艺术技巧,揭示出古代诗歌艺术表现手法的基本特点。赋、比、兴与风、雅、颂旧时合称“六诗”或“六义”。南宋朱熹认为:“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诗集传》卷一)诗经的艺术手法关于赋、比、兴简而言之:赋即铺陈直叙,就是对事物进行直接的陈述描写;比即比喻,对事物加以形象的笔况,使它的特征更突出,更鲜明,或更能暴露其本质;兴即起兴或发端,即先借用别的事物或所见的眼前之景起头儿,然后再引出所要歌咏的事。赋、比、兴三者交相为用,互为补充,构成《诗经》表现手法的基本特征。关于《诗经》的编集•采诗说•献诗说•孔子编纂说•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窥牖户而知天下。(《汉书·食货志》)•何休曰:“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故王者不出牖户,尽知天下所苦,不下堂而知四方。”(《春秋公羊传》宣公十五年《解诂》)献诗说《国语·周语上》:“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国语·晋语》六:“在列者献诗”。《毛诗·卷阿传》:“王使公卿献诗以陈其志。”•司马迁:“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史记·孔子世家》)•班固:“……孔子纯取周诗,上采殷,下取鲁,凡三百五篇。”(《汉书·艺文志》)选讲:《卫风·氓》《氓》是春秋时期卫国的一首民歌。卫本是西周时代武王之康叔的封地,原先建都于河南朝歌一带(今河南淇县),紧傍淇水。春秋初,封建的生产关系尚处于萌芽状态,封建的思想意识也还未形成完整的体统。以恋爱而言,当时男女间的交往还比较自由。《氓》诗中的女主人公与氓的恋爱、婚姻基本上是自主的,不幸的是,结婚仅三年,即被遗弃。这首诗就是她被弃回娘家后写下的。选讲:《卫风·氓》因而,这是一首弃妇的诗。她生动地叙述和氓恋爱、结婚、受虐、被弃的过程,表达了她悔恨的心情和决绝的态度,深刻地反映了古代社会妇女在恋爱婚姻问题上受压迫和损害的现象。《毛序》:“刺时也。宣公之时,礼义消亡,淫风大行。男女无别,遂相奔诱。華落色衰,复相弃背。或乃困而自悔,丧其妃耦,故序其事以风焉。美反正,刺淫佚也。”《毛序》的解释有部分(如“華落色衰,复相弃背”)同诗意是大致吻合的;但是他一定要牵扯上美刺之说,一定要斥不幸的弃妇为“淫佚”,则纯粹是出于封建教化的目的。选讲:《卫风·氓》二千多年来《毛序》谬种流传,其害处也正类乎此。朱熹《诗集传》曰:“此淫妇为人所弃,而自叙其事以道其悔恨之意也。”他比《毛序》高明之处是看出这是弃妇自作之诗,但斥之为“淫妇”,则封建卫道者的面目又令人生厌。《毛序》、《朱传》是二千多年来《诗经》研究中影响最大的两部典籍,我们如何从中汲取合理,扬弃糟粕,于《氓》诗的分析可见一斑。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氓,流亡的人民。《石经》作“甿”,据魏源《诗古微》考证,认为氓字从亡民,谓流亡之民也。又同甿,言亡田之民也。《周礼》“新氓之治”,注:“新徙来者也。”《孟子》:“陈相自楚之滕,愿受一廛而为氓。”又曰:“天下皆悦而愿为之氓。”这些,都是指离开本地寄居他国的人叫做氓。本诗的氓,可能是一个丧失田地而流亡到卫国的人。蚩蚩,嘻笑貌。《韩诗》蚩作嗤。陈乔枞《三家诗遗说考》:“《小尔雅广言》:‘蚩,戏也。’《众经音义》二十三引《仓颉篇》云:‘蚩,笑也。’《文选》阮籍《咏怀诗》注、《古诗十九首》注两引《说文》:‘蚩,笑也。’李善云:‘嗤与蚩同。’”按《毛传》训蚩蚩为“敦厚之貌”,《韩诗》训嗤嗤为“意志和悦貌”,均可通。布,布匹。贸,交易,交换。有人说布是货币,按古代农村尚不用货币,农民皆以有易无,如《孟子》中许行说的“以粟易之。”马瑞辰引桓宽《盐铁论》:“古者市朝而无刀币,各以其所有易无,抱布贸丝而已。”《孔疏》亦以布为丝麻布帛之布,谓“此布非泉,泉不宜抱之也。”匪,非,不是。匪来贸丝,意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即,就,接近。谋,谋划。指商量婚事。对男子的美称。马瑞辰《通释》:“诗当与男子不相识之初,则称氓。约与婚姻,则称子。子者,男子美称也。嫁则称士。士者,夫也。《荀子·非相篇》:‘处女莫不愿得以为士。’是足见立言之序。”顿丘,地名,在今河南清丰县。魏源《诗古微》“淇水、顿丘皆卫未渡河故都之地。”愆,拖延。《毛传》:“愆,过也。”期,日期。这里指婚期。将(音枪),请求。秋以为期,以秋天为婚期。王先谦《集疏》:“按此氓欲为近期,故妇言非我故欲过会合之期,因子尚无善媒耳。将子无怨,秋以为期可乎?初念尚知待媒,虽有成约,犹欲以礼自处也。妇欲待媒而氓怒。”卫风·氓那汉子满脸笑嘻嘻.抱着布匹来换丝。换丝哪儿是真换丝,悄悄儿求我成好事。那天送你过淇水,送到顿丘才转回。不是我约期又改悔,只怨你不曾请好媒。我求你别生我的气,重订了秋天好日期。译文:卫风·氓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乘,登上。垝一音“鬼”,毁坏残缺。垣,土墙。复关,地名。王应麟《诗地理考》引《寰宇记》:“澶州临河县,复关城在南,黄河北阜也。复关堤在南三百步。”澶州在今河南省清丰县西南。王先谦认为复关是关名。在近郊地方设重门以防异常,复关即重关的意思,亦通。按诗人以复关代氓,是借代的修辞。朱熹《诗集传》:“复关,男子之所居也。不敢显言其人,故讬言之耳。”涟涟,涕泪不断下流貌。载,则,就。语首助词。按这六句写自己已经陷入情网。《郑笺》:“用心专者怨必深,则笑则言喜之甚。”钱钟书《管锥篇》:“此篇层次分明,工于叙事。‘子无良媒’而‘愆期’,‘不见复关’而泣涕,皆具无往不复,无垂不缩之致。”尔,你,指氓。卜,卜卦。用火灼烧龟甲,看甲上的裂纹来判断吉凶。筮,用蓍草排比推算来占卦。体,卦体,就是用龟蓍占卜所显示的卦象。《齐》、《韩诗》体作履,《韩诗》云:“履,幸也。”字异训别,但全句的意思是相近的。咎言,不吉利的话。按古代男女结婚,事先必占卜以问吉凶,这是当时一种迷信的习俗。贿,财物,这里指嫁妆。迁,搬走。王先谦《集疏》:“此妇自恨卒为情诱,违其待媒订期之初念。直道其事如此,《齐诗》所谓‘弃礼急情’也。”按第一、第二章是诗人追述她与氓恋爱、同居的经过。卫风·氓译文:到时候城上来等待,盼望你回到关门来。左盼右盼不见你的影,不由得泪珠滚过腮。一等再等到底见你来,眼泪不干就把笑口开。只为你求神问过卦,卦词儿偏偏还不坏。我让你打发车儿来,把我的嫁妆一齐带。卫风·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沃若,润泽柔嫩貌。若,词尾,和然、如通用。《毛传》:“沃若,犹沃沃然。”陈奂《传疏》:“《传》以然字代若字,《旄丘传》又以然字代如字。如、若同声,如谓之然,若谓之然,其义一也。”此二句是诗人以桑叶的柔嫩兴自己年轻时的美貌。于嗟:同“吁嗟”,感叹词,鸠:鸟名,斑鸠。桑葚,桑树的果实。《毛传》:“鸠,鹘鸠也。食桑葚过则醉,而伤其性。”这可能是古代的民间传说。这里以鸠借喻女子,以桑葚借喻男子,用鸠鸟不可贪食桑葚来比喻女子不可为爱情所迷。耽,本意是垂耳,《说文》:“耽,耳大垂也。”这里是酖的假借字。过分地沉溺于欢乐,即“迷恋”的意思。陈奂《传疏》:“《说文》:‘酖,乐酒也。’凡乐过其节谓之酖。”说:通“脱”,解脱。按这章是诗人追悔年轻时沉溺于恋爱生活。卫风·氓译文:桑树叶儿不曾落,又绿又嫩真新鲜。斑鸩儿啊,见着桑葚千万别嘴馋!姑娘们啊,见着男人不要和他缠!男子们寻欢。说甩马上甩;女人沾上了,摆也摆不开。卫风·氓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而,同且。陨,落下。陈奂《传疏》:“其黄而陨,言其黄且陨也。”按这二句是诗人以桑落兴自己容颜衰老。徂,往,到。徂尔,到你家。三岁,多年。按“三”是虚数,言其多,非实指三年。汤汤(音伤),水势盛大貌。渐(音尖),浸湿。《广雅释诂》:“渐,渍也。”帷裳,车箱两旁的饰物,状如今车两旁的帘子。帷裳唯用于女子所乘之车,故《毛传》曰:“帷裳,妇人之车也。”王先谦《集疏》:“此妇更追溯来迎之时,秋水尚盛,已渡淇径往,帷裳皆湿,可谓冒险,而我不以此自阻也。以上四句皆‘不爽’之证。”爽,本义为“明”,引申为差错。《毛传》:“爽,差也。”贰,应作“貣”,形近而讹。貣是忒的假借字,训为“偏差”,与“爽”同义。行(音杭),行为。罔,无。极,中,准则。罔极即无常。陈奂:“无中,即是二三之谓。”二三其德,三心两意,指男子变心,前后感情不专一。这章写自己被弃,对氓的负心表示怨恨。卫风·氓译文:桑树叶儿离了枝,千黄憔悴真可怜。打我嫁到你家去,三年挨穷没怨言。一条淇

1 / 5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