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生态-经济电子半月刊“自然之友”绿皮书项目组制作(转发请注明)编辑:李翔张伯驹1环境-生态-经济电子半月刊绿色多边论坛特刊目录世界地球日前夕,社会各界热议西南大旱各位专家演讲摘录西南大旱反思水利——杨勇中国荒漠化治理基金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旱灾反思,不应止于水命题——周雷北京大学经济与人类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水资源危机与环境公平——杨东平自然之友理事长《中国环境绿皮书》主编寻找低碳救灾的新途径——李雁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王亚敏绿色和平媒体主任森林的生态价值与水源涵养——闻丞北京大学自然和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博士社区参与的流域保护与减灾——于晓刚云南省大众流域管理研究和推广中心主任累积性生态灾害:以北京及周边水环境为例——王建北京水环境学者、自然之友会员媒体报道摘录新华社:从干旱到寒春--专家解读异常气候搜狐绿色:世界地球日论坛:西南地区需面对多重缺水挑战新华视频:专家探讨西南抗旱长期行动策略中国环境报:民间环保组织热议西南大旱中国经济时报:西南地区缺水需长期关注发布会现场视频影像2010201020102010年4444月20202020日,北京----在世界地球日来临前夕,著名民间环境保护组织自然之友在北京举行了世界地球日特别论坛——西南大旱思与行,邀请众多专家学者、民间环保人士、活跃在抗旱第一线行动者和媒体人士共同反思西南旱灾的深层次原因,并探讨未来抗旱的长期行动策略。世界地球日前夕,社会各界热议西南大旱2009年入秋以来,中国西南大部分地区发生了长达8个月的严重干旱。云南、贵州等省部分地区遭遇特大干旱,至今还未得到根本缓解。对于此次旱灾发生的原因,有关专家从不同的方面给出了解释。环境-生态-经济电子半月刊“自然之友”绿皮书项目组制作(转发请注明)编辑:李翔张伯驹2著名自然科学家、中国荒漠化治理基金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杨勇先生对西南大旱作出了全面分析:西南地区面临资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结构性缺水、水质性缺水等严重挑战;此外森林采伐和外来物种侵袭、种植结构改变、矿山开采和大型水利工程等问题也加重了西南水资源的匮乏,需要全社会的持续关注。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李雁则强调,不能否认,此次干旱与气候变化的大背景相关。气候变化会导致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增强,使人类面临气候灾害的风险增加,严重的干旱、严寒、洪涝等气候灾害将会越来越频繁,程度也越来越重。因此,我们要抗旱救灾,也要从更长远的角度考虑如何减灾,对抗气候变化带来的长期影响。自然之友理事长、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认为,此次西南干旱正是我国正遭受气候变化影响的一个例证,也突出反映了环境公平的问题,在我国西南正在遭受旱灾的同时,北京等大城市的奢侈性水消费却如火如荼。因此,我们应该在消费层面和政策层面对水资源浪费现象予以控制。事实上,中国的很多城市都是极度缺水城市,包括北京、天津等大城市。但是,生活在北京、天津等城市的居民平时感受不到水资源的匮乏。因此,自然之友调研部主管张伯驹认为,我们应该唤醒城市居民的节水意识,有些灾害是隐性的,比如北京的干旱,虽然我们平时感受不到,但是,我们也必须行动起来,节约用水,否则,一旦等到隐性灾害积累到一定程度,那时再行动就为时已晚。在此次论坛上,来自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绿色和平等组织的代表也分享了他们在此次旱灾过程中的行动与思考。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在西南地区开展了“引水思源”项目,将生态环境保护良好的地区的水引到附近的村寨,并通过这种行动来告诉公众,良好的生态环境具有更好的涵养水源的能力,以此来唤醒公众保护环境、保护森林的意识;绿色和平在云南开展了低碳救灾行动,帮助当地的村民安装太阳能水泵。云南绿色流域的负责人于晓刚认为,此次西南旱灾带给我们思考是多方面的,不仅仅要考虑当前的紧急救援,也要考虑长远的备灾减灾。我们也需要对我们目前的环境政策、森林政策、水利政策进行反思。绿色多边论坛是自然之友起始于2007年的系列研讨活动,在台达环境与教育基金会长期支持下已连续进行多期。论坛强调面对同一个问题的多角度解读,希望通过搭建多元话语平台,推动社会各方的交流与合作。此次地球日特别论坛,希望通过广泛的研讨,协助社会各界全面、客观地认识此次西南大旱,并采取身体力行的行动。各位专家演讲摘录(完整请查看:)环境-生态-经济电子半月刊“自然之友”绿皮书项目组制作(转发请注明)编辑:李翔张伯驹3西南大旱反思水利——杨勇中国荒漠化治理基金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总的纵观这次西南干旱以及西南地区的和水相关的气候来看,我们梳理出以下几个方面,一个就是资源性的,就是说自然条件导致的缺水情况,西南地区是我国自然地理环境中最复杂多样的区域,宏观上属于湿润热带与亚热带长绿阔叶林自然带,在这个同纬度上可能某些地区是非常湿润的,降雨量也很大,达到2000、3000立方米的也有,但为什么还有一些干旱地方呢,就是由于特殊地貌倒置了局部区域出现了相对干旱、燥热,形成了以稀树灌木草丛或旱生灌丛制备为主的类似“荒漠”“半荒漠”的干旱河谷景观,另外呈现出一种季节性的分配不均,在不同的季节当中降雨量是不一样的,另外一个是地域上的,刚才说到同纬度区间范围内有的地方降雨量很高,比如云南的西南端和南部西双版纳都达到1500-2000毫米,有的地方甚至达到3000毫米,但是在云贵高原和一些地方只有500毫米以下,就是地域性分布不均。另外是极端性气候周期性,西南这次干旱也显示了这种情况。除了刚才资源性的因素以外,下面主要关注一下人类活动导致的问题,一个可能是工程性缺水的矛盾现在逐渐显露出来,一个是水电建设,实际上目前在云南省,这次干旱的云南省是比较重的区域,云南省现在在大江大河干流上的电站,真正形成扩容能力的比较少,除了澜沧江上,其他的大型电站还在建设之中,但是仅仅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已经发现了,由于工程性导致的气候灾害的加剧,这个矛盾已经线路出来了,随着大型工程的形成和运行,如果今后再遇到这种极端性气候,可能产生的问题就更严重,这个严重的原因是哪方面我下面讲一下,一个是水资源的调度,这次旱情看来,我们水利资源调度几乎是失灵,或者没有一个水资源调度的机制,这个里面还差距了一些利益纷争在里面,信息的交换、沟通,上下游之间的相互平衡、兼顾,这种机制、制度和理念还没有形成起来。再一个是水利设施方面,我们看到这几年的水利主要是倾向于水电的,水电建设当中很少考虑到水利的功能,或者一条河流除了水电的利益以外,是不是要考虑到农业、工业、城市以及生态等等,一条河的水资源功能应该是多方面的,不应该把水电资源最大化,现在我们的利益建设主要是围绕水电在转,几乎是没有考虑其他的功能。第二个我们以往建设的水利系统,长期处于投入不足、老化状态,而且耗损非常严重,综合这些因素,工程性缺水的矛盾在这次极端气候过程中已经显露出来了,我们今后再应对这种气候,随着这些工程的运行可能更严重了。再一个我们一级支流、二级支流的开发也是非常大的,而且这个开发强度超过了干流,这是一个问题。现在是结构性的,一个就是这几年矿山开采力度很大,几乎是遍地开花,从单一的开采已经研发到洗选、冶炼、加工等,这不仅是对地表水的影响,对地下水的影响也比较重,这个是在云南和其他地区采矿的情况。再一个是城市盲目扩张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均用水量大增,景观耗水量也增大,另外种植结构的改变,比如烟叶、水果、经济林等等的选种不慎,这个是滇池,这个是现在整个我们国家出现的城市化扩张发展的情况,另外很多政府的形象工程也带来了耗水。环境-生态-经济电子半月刊“自然之友”绿皮书项目组制作(转发请注明)编辑:李翔张伯驹4还有一个要注意的问题,水质性缺水,一个最明显的现象,滇池,按道理说滇池在一种良好的状态下,在极度干旱的状态下可以缓解周边的旱情,但是现在是没用,就是水污染造成的缺水,随着这种态势的发展,现在的一些情况已经显露出来,还有就是农村大量的施用化肥,大量的城市化,农村的新农村建设,形成了大面积的面源污染,另外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增加,垃圾处置的粗放性,也导致了水污染。旱灾反思,不应止于水命题——周雷北京大学经济与人类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我一直觉得西南中国是一个福地,青藏高原的象征意义,是提供水源,特别有讽刺意义,它虽然生存环境非常恶劣,但是它是给我们有生存可能的一个地方,不管你从生态学还是修辞学的角度是一个福地,我们怎么看西南中国,我作为记者我写过稿子的,西南中国如果有一个机构能把横断山区的基因资源进行特别细致的研究,光基因利用这块,包括人和植物的基因,可以造成几万代,你把树砍掉肯定是不合算的,但是云南现在依靠的还是烟草,我2007年做记者的时候其实他们已经用了一个词,“百年一遇的旱灾”我所在的新闻机构用词是特别严格的,我们现在是百年一遇吗,红河州的哈尼河谷是特别干旱的,我的同事在1997年以来就一直研究石漠化的问题,这个作为调研的题目,我所从事的这一个媒体就做过很多的调研,大家都干什么了,石漠化是特别严重的,就在前段时间美国威尔逊研究中心在2008年出了一个报告,对中国喀斯特地貌水危机的研究,它在旱灾出现的4-5月之前,大量的知识已经做出来了,但是我们现在做旱灾的救助仍然是帮助他开采地下水,我知道缺水是很严重的,但是打井不可能真正解决问题,在农村出现了这么严重问题的时候,城市仍然没有限水的措施,我住的昆明的小区仍在每天喷水把小区的草、花进行灌溉,这是为什么,西南的植物它可以利用,它的文化可以利益,西南中国它是中国特别重要的文化基因,因为它有古代、现代这么多的东西,在短期之内怎么可能全部消失掉,大家都知道大理,前段时间有人把大理湖给填了,盖了一个很快豪华的别墅群,有一个艺术家也买了一个房子,据说可以把游艇开到自己的会客厅,也就是说大家在享受的时候不只是暴发户,也有有知识的群体,所以我们思考判断的时候是不是应该做一些真正的相互合作。我曾经提到一个设想,因为大家要讨论,不能老是批评,最重要做些什么事情呢,我说的是也许我们可以做一些特别具体的事情,我有特别多的媒体经验,而我的硕士文凭也是学新闻,集体上又这么不争气,我觉得至少有一点可以做的,至少从媒体发展传播学来说,应该设一个灾害新文学,整合经济新文学、深度写作、城市学、历史学等等去做一个特别全能的灾害记者,也就是在这个前提下,媒介信息才是对的,我曾经和我的同学,因为有些同学,大量的同学是在媒体行业,我说我们要做一个中国巨灾公共信息联合,就是形成一个知识的汇流,形成一个来自民间、学者精英,最终到决策界以及资本的知识循环,如果我们不能控资本,我们要把灾害进行控制,大家讲生态问题的时候容易回到宗教的情怀,但我一直觉得有一个道理应该明确,不能宽容环境-生态-经济电子半月刊“自然之友”绿皮书项目组制作(转发请注明)编辑:李翔张伯驹5他们的错误,不但用宽容和良善的劝说使问题呈现,我一直觉得应该以恶抗恶,因善治理,为恶去势,终得善果,谢谢。水资源危机与环境公平——杨东平自然之友理事长《中国环境绿皮书》主编我想谈三个问题,第一个就是认识中国西南大旱,西南大旱显示了气候变化对中国气候的深远影响。西南大旱的严重性大家都已经看到了,但是在云南地区,各地的气象资料显示是80年一遇的干旱,大家都意识到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去年的冬春之交,在中国15个省市,河南、内蒙、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等也发生了一场大面积的特大干旱,很多地方的报道是30年一遇,在去年的冬春之交在北京发生了连续110天无雨雪的记录,都是创造历史最高纪录,去年的夏天在内蒙古发生了50年一遇的大旱,再早就在2006年在气候非常好的重庆地区发生了罕见的大旱,所有这些都给我们一个警示,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中国正在经历严重的灾害频发的新的时期,所以温总理在云南视察的时候说对于防灾我们要做好最坏的打算,我们每个人要扪心自问,我们有没有做好最坏的打算,底线在哪里,我想这个提问是非常真实、有价值的。第二个问题我想从水资源的短缺来透视环境公平,我们都已经意识到西南地区、农村地区的大旱和我们城市地区的对水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