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形势与政策教研室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现状欧债危机进入关键时期,2012年2月至4月欧元区PIIGS五国将迎来一波更大的偿债高峰。希腊依然是债务问题上最脆弱的国家,2012年3月份债务到期量较大。然而鉴于目前市场对于希腊的悲观预期已经很充分,如未真正无序违约。未来希腊问题的关注点主要在于:1.对于债务减记规模的讨论;2.无序违约的可能性;3.退出欧元区的可能性;4.对其他问题国家以及欧洲银行体系的传导。什么是主权债务?是指一国以自己的主权为担保向外(不管是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是向世界银行,或是其他国家)借来的债务。人们一般认为,政府的信誉比企业要高,因为企业可能会破产,但国家是很难破产的,国家有能力动员各种资源,用于偿还债务。主权违约时,国家不能偿付其主权债务,这意味着国家信用的丧失。因为国家信用是强制信用、终级信用,其内涵是政府公信力。所以,主权违约本质上是国家信用丧失,对经济社会发展会带来灾难性后果。在历史上,政府违约的例子举不胜举。比如,1886年埃及就曾因财政破产而被迫向英国和法国交出其国家经济命脉——苏伊士运河运营管理权。比如,1886年埃及就曾因财政破产而被迫向英国和法国交出其国家经济命脉——苏伊士运河运营管理权。主权债务危机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与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相联系并互相影响。金融、经济危机能引起债务危机,反过来债务危机也能引起金融、经济危机。金融危机之后总是伴随着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的增加,主权债务风险将大大提高。二是来势凶猛且传导迅速。2001年,希腊为加入欧盟隐匿债务,进行表外融资。近年来又发行了大量低利率债券,债务负担严重。虽然有证据表明其经济严重失衡,但各方仍心存侥幸,认为不会带来严重后果。2009年末,国际评级机构突然宣布希腊国债信用降级,前景展望为负面。全球股市应声下跌,欧元兑美元比价大幅下滑。同时,国际原油、金属等期货价格纷纷下跌。几周之内,危机迅速蔓延至整个欧元区。欧债危机的复杂性与欧元体制有关。欧元区实行的是统一的货币政策——统一以欧元为货币、实行统一的利率政策等,但财政政策却分散在欧盟各国政府手中,这被认为是目前欧洲债务危机的原因所在。在统一货币机制下,欧洲央行(ECB)应该承担最后担保人的能力,即对欧元区成员国的债务兜底。然而,这种最后担保人的作用只在理论上存在,现在欧洲央行可以伸手救助,但并不愿意担当这个角色。有分析人士认为,其原因在于,提供这种保证会给欧洲各国政界传达错误的信号,会创造一个新的诱惑,促使各国政府继续过度发债,因为反正欧洲央行都会埋单。于是,欧洲央行拿出了一个替代性的方案——“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来解决这个问题。目前该基金拥有4400亿欧元的资金能力用于购买欧债危机国家的债券。目前,如何拯救欧债危机,在欧盟和欧元区都存在巨大争议。欧元区经济的核心国家是德国与法国,但德法两国对于出手相救存在分歧。如果为解决欧债危机,欧元区在再推动财税融合和区域整合计划,那么德法势必要背负长期而巨大的财务包袱。法国政治意愿有余而经济能力匮乏,德国则经济能力尚好但政治意愿淡薄,这是德法在未来三五年很难对欧洲经济政府和欧洲债券有实质性推动的最大制约。这种局面也是德国对出手拯救欧债危机存在疑虑的重要原因。在德国国会最终讨论政府欧债危机决议之前,德国工业协会2011年8月29日在媒体呼吁,即使将为本国利益带来一些损失,也应该不惜代价拯救欧元。不过,这种政策主张同政府有所不同。德国政府虽然联合法国力挺欧元,但出于对本国利益考虑,在决定拯救措施上有所保留,德国财长朔伊布勒声称德国“不会不惜任何代价”为债务国提供支援。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进程回顾危机背景2001年,希腊正在为加入欧元区而犯愁,因为根据希腊当时的债务情况,希腊不符合欧元区成员的要求。根据欧洲1992年签署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欧洲经济货币同盟成员国必须符合两个关键标准——预算赤字不能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3%和负债率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但是当时的希腊不能满足这两个条件。为此,高盛公司为希腊量身定做了“货币掉期交易”[1]和“信用违约掉期合约”[2]两项金融工具,正是这两个金融工具导演了希腊债务危机。高盛公司为希腊量身定做的“货币掉期交易”方式,为希腊掩盖了一笔高达10亿欧元的公共债务,以符合欧元区成员国的标准。高盛公司为希腊量身定做的“货币掉期交易”方式,为希腊掩盖了一笔高达10亿欧元的公共债务,以符合欧元区成员国的标准。2004年,欧盟统计局重新计算后发现,希腊国债赤字实际上高达3.7%,超出了标准。2010年3月的消息表明,当时希腊真正的预算赤字占到其GDP的5.2%,远远超过欧盟规定的3%以下。有分析指出,高盛行为背后是欧美之间的金融主导权之争。表面上来看,高盛在希腊债务危机中的角色是金融机构和主权国家之间的利益纠葛,但是从深层次来看,这是一种阻止欧洲一体化战略在经济上的表现。希腊债务危机2009年10月20日,希腊政府宣布当年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将超过12%,远高于欧盟设定的3%上限。随后,全球三大评级公司相继下调希腊主权信用评级,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率先在希腊爆发。根据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成员国应将每年的财政赤字控制在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以下,公共债务总额不得超过GDP的60%。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执行和惩戒机制,希腊多年来对这套财政纪律置若罔闻,甚至在统计数据上做手脚欺瞒欧盟。2009年10月,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公布了希腊财政的真实状况,宣布当年政府财政赤字将达到GDP的12.7%,是上届政府估计的两倍以上,而公共债务将达到GDP的113%,约为3000亿欧元。2009年12月,全球三大评级机构下调了希腊的主权评级。一时间,希腊债务链全线崩溃,不仅相关银行被波及,有类似弱点的国家主权债务全受到影响,希腊债务危机的爆发震动了世界金融市场。希腊债务危机引爆欧元危机,欧洲其他国家包括比利时这些外界认为较稳健的国家,及欧元区内经济实力较强的西班牙,都预报未来三年预算赤字居高不下。2010年11月21日,爱尔兰政府正式请求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救助,沦为第二个希腊,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掀起第二波高潮。2011年3月15日,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宣布将葡萄牙的长期政府债券信用评级从A1下调至A3。2011年度,西班牙财政赤字高达8%左右。2011年12月30日,西班牙政府宣布第一批调整方案,包括削减89亿欧元的政府开支和增加税收、上调养老金等措施。2011年7月以来,意大利金融市场出现动荡,意大利国债与作为基准的德国同期国债的利差大幅上升,债务危机阴云笼罩亚平宁半岛。上述国家构成欧元区笨猪五国,PIIGS。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原因分析1、欧元区经济体缺乏长久稳固性就像生态系统一样,要想长期稳定地发展,必须得有源源不断的动力,而一个经济体的动力就来自于这个经济体的生产性。而象希腊,在2003年以后的高速增长是以加入欧盟后获得的廉价贷款从而投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信贷消费来拉动的,不具有持久性。2、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一方面是较高的工资水平。希腊在欧洲可以说是总体实力比较弱小的国家,但也照样采取较高的工资政策,工资水平保持5%左右的增长,而相比之下,希腊GDP的增长速度却只有1%到2%。另外一个方面,较高的福利政策。欧洲各国普遍建立了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和较优越的社会福利政策,3、单一的货币制度使得经济宏观调控缺乏灵活性欧元区的建立是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大胆实践,也是国际经济学领域中政策实践的伟大壮举,有诸多好处。但是,在遇到经济波动时,欧盟各成员国只能主要依靠单一的财政政策进行调控。由于实行统一的货币政策,欧盟在进行新的货币政策抉择的时候,需要更多的协调成本。欧盟成员国虽然实行了统一的货币政策,但是各成员国的具体国情具有差异性,而统一的货币往往忽视了这种差异性。金融危机中政府加杠杆化使债务负担加重金融危机使得各国政府纷纷推出刺激经济增长的宽松政策,高福利、低盈余的希腊无法通过公共财政盈余来支撑过度的举债消费。三、欧债危机的影响1、欧债危机深刻影响世界经济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持续发酵,已经成为影响国际金融稳定和世界经济复苏的一个重要因素。伴随危机的不断深化,欧元区生存前景开始遭到质疑,欧盟内部成员国对经济货币联盟的改革方向意见分歧加剧,欧洲一体化进程面临不进则退的重大抉择,这场危机对世界经济的潜在破坏性影响也进一步凸显。2、欧债危机对欧洲一体化的影响欧债危机引发了欧洲经济和政治层面深层次治理问题和制度困境,也是对欧洲迄今为止通过制度性建设推进欧洲一体化方法的一次重大挑战,其核心问题是欧债危机将导致欧洲的分裂和解体还是将促进欧洲一体化。第一,欧洲一体化的危机是推动欧洲一体化的动力。从德国、法国等西欧主要国家的战略考量、外交定位来看,强化欧洲合作和推进欧洲一体化模式的对欧洲政策都是这些国家的战略核心之一,也是其外交政策的主体支柱。因为,对内,欧洲一体化是欧洲各国和平、安全和公正的保证。对外,统一的欧洲更是与美国、俄罗斯和新兴大国进行竞争的必然选择。第二,欧洲一体化发展基于政治家具有的敏感欧洲历史意识。欧盟治理模式的制度建制是欧盟成员国间“平权合作”(国家层面)和欧盟层面“整合扩大”(超国家层面)这种双重治理的一体化模式。这一政治制度二元逻辑特质也构成了一体化特殊之处,其内在的推动力来源于其结构,同时,矛盾和冲突也来源于此结构。第三,欧债危机为欧盟带来制度创新。为应对经济全球化对欧洲的挑战和为欧债危机的解决,欧盟在制度层面推出三个方面的主要举措:欧盟金融体制改革,建立有限的财政联盟进而甚至建立经济政府,进行欧盟层面的制度性改革、修订欧盟制度框架《里斯本条约》。3、欧债危机负面效应的扩散欧债危机的负面影响已通过多渠道向全球扩散。第一,欧盟的经济衰退通过贸易与投资渠道影响全球各大经济体。第二,欧债危机导致欧元地位下降、欧债投资者面临损失、国际资金流向发生改变、欧洲资产流动性下降等状况,加大了全球金融系统性风险。4、欧债危机对全球战略格局的影响欧债危机不仅对欧元区经济、欧洲一体化进程、世界格局走向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冲击,而且加大了德国和欧元区其他成员矛盾、英国与欧元区国家矛盾、美国和欧盟的矛盾、欧元区与世界经济矛盾,使欧盟未来数年内忙于做内部功课而非热衷于全球治理。欧盟正借助危机加速推进一体化,其成效将舒缓而不能化解欧盟的战略颓势,增添了世界多极化进程的复杂性和曲折性。四、欧债危机与中国1、欧债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由中欧经济的相关性决定。欧盟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第一大技术引进来源地和第二大进口市场。对于中国,欧债危机的影响将会在如下几个领域发生:欧洲经济、欧债、欧元以及其他欧洲资产(欧元及非欧元资产)。欧美经济的减速或衰退对中国的影响主要通过贸易、大宗商品价格和投资信心三个渠道。整体来看,欧债危机是中国外部经济面临的一场重要危机,在我们看来,它是比美债危机更严重的危机,它意味着,欧洲国家(包括欧盟、欧元区)将会面临长期的经济调整,既包括各国财政制度的调整,也包括欧洲资产价值的调整。在金融危机后的全球经济复苏中,欧洲是一块比美国问题要严重得多的经济洼地。未来的欧洲,将会更多关注解决区内问题,变成一个“内视的欧洲”。2、中国拯救欧洲?2011年10月27日,欧盟峰会推出“一万亿欧元金融稳定基金”(EFSF)等措施。随后,“欧洲金融稳定基金”行政总裁克劳斯·雷格林立即赶到了中国。由此,“中国该不该救欧洲”的讨论再次升温。而11月11日,一则被广泛转载的外电报道称,中国提出的提供资金以解决欧债危机的三个条件中最简单的一个,即给予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更大影响力,包括将人民币纳入IMF的特别提款权货币系列(SDR),遭到了欧洲的拒绝。经济学家们给欧元区开出的药方首先是压缩财政开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然而,紧缩财政以及社会福利的下降,涉及到政府与选民间的深刻博弈,由此不只导